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服用拉米犬定后乙肝病毒YMDD变异情况.同时探索引起YMDD变异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136例应用拉米夫定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ELISA检测HBeAg,抗HBe:PCR检测HBV DNA浓度,通过HBV codon 550特异性PCR扩增确定YVDD及YIDD变异情况。结果 79例疗程达52周者出现变异12例.同时YVDD及YIDD变异2例(2.5%),57例疗程达104周者出现变异16例,同时YVDD及YIDD变异4例。治疗前HBeAg阳性82例中YMDD变异17例,抗HBe阳性54例中YMDD变异17例。结论 拉米夫定引起YVDD及YIDD变异是耐药的原因.YMDD变异与发生HBV前C区变异无关系.而与治疗前HBVDNA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乙型肝炎病毒P区基因直接测序方法,进一步了解口服拉米夫定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P区发生YMDD变异的情况,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HBVDNAP基因区,通过直接测序方法与Genebank标准序列对比,对107例慢性乙肝(CHB)患者血清进行P区测序。结果:107例慢性乙肝患者YMDD变异率为32.7%,其中YIDD变异17例,YVDD变异15例,混合变异3例。YMDD未变异组治疗前谷丙转氨酶(ALT)水平显著高于变异者;而YMDD变异组治疗前HBVDNA含量显著高于未变异组;YMDD未变异组与变异组之间治疗前的患者性别、年龄和HBeAg状态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BVYMDD变异可能与患者治疗前ALT水平和HBVDNA含量有一定关系.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和血清HBeAg状态无关。  相似文献   

3.
殷先尧  孟佳  方芳  孟小波 《安徽医药》2014,(7):1296-1298
目的探讨未经任何抗病毒药物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HBV DNA载量与YMDD自然变异之间的关系。方法筛选51例未经任何抗病毒药物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检测HBV DNA载量与YMDD变异情况。结果 51例标本中检出YMDD变异株13例(25.5%),其中YIDD变异1例,YVDD变异7例,共生变异(YIDD+YVDD)5例;未检出YMDD变异株38例(74.5%)。结论未经任何抗病毒药物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存在YMDD自然变异,其自然变异的发生率与HBV DNA载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拉米夫定治疗过程中YMDD变异与临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采用美国罗氏Lightcycler荧光定量核酸分析仪,检测181例YMDD变异患者。结果YMDD变异后其表现形式多样,以YIDD变异率最高98例(54.1%),其次是YVDD42例(23.1%),依次为其它部位变异21例(11.6%),YIDD+YVDD7例(3.9%),YMDD+YVDD变异6例(3.3%),YMDD+YIDD5例(2.8%),YIDD+YVDD+其他2例(1.1%)。YMDD变异发生率与拉米夫定用药后HBVDNA转阴时间有关,HBVDNA3个月内转阴者,发生YMDD变异率最少,9个月内HBVDNA转阴者发生YMDD变异率最高。YMDD变异后,HBVDNA载量越高,ALT水平越高,P<0.05。结论了解上述各种检测结果可提示临床医生,有目的的进行观察,随访和早期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使用拉米夫定(LMD)抗病毒治疗后出现快速病毒学应答(RVR)对一年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转阴率、乙肝病毒e抗原(HBeAg)血清转换率、丙氨酸转氨酶(ATJT)复常率和耐药发生率的预测价值,探讨临床实用的疗效预测指标。方法70例HBeAg阳性患者服用LMD抗病毒治疗4周时定量检测HBVDNA,将HBVDNA〈310g10cp/ml患者18例和HBVDNA≥310g10cp/ml患者52例作为I组和Ⅱ组分层观察,治疗52周时,检测血清HBVDNA,ALT,HBV血清标志物和HBV多聚酶氨基酸序列酪氨酸-蛋氨酸-天门冬氨酸-天门冬氨酸(YMDD)变异。结果治疗52周时的血清HBVDNA转阴率:I组为88.9%,Ⅱ组为44.2%;HBeAg血清转换率:I组为44.4%,Ⅱ组为11.5%;YMDD变异率:I组为0,Ⅱ组为21.2%;ALT复常率:I组为94.4%,Ⅱ组为76.9%。经统计学分析,HBVDNA转阴率、HBeAg血清转换率、YMDD变异率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别。结论LMD治疗4周时出现RVR可预测一年疗效,并且有可能更好的指导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核苷类似物治疗CHB。  相似文献   

6.
张文胜  苏菲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9):1591-1592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乙肝,CHB)在丙氨酸转移酶(ALT)高水平时的病毒自发清除现象。方法选取未经过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HA)〉1×10^4copies/ml且ALT〉1000IU/L的CHB患者共计28例,进行HBVDNA及乙肝五项指标(HBV—M)动态变化随访观察。结果完成随访的28例中,在24周内HBVDNA阴转23例(82%),其中19例(82%)出现在8周内。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患者12例,24周内发生HBeAg阴转7例(58%),5例发生在4周内(5/7,71%);24周内HBeAg血清学转换率为25%(3/12)。结论ALT〉1000IU/L者可以考虑暂时不抗病毒治疗,避免抗病毒药物可能对患者造成的不利影响。若患者在观察4~8周后仍然无自发清除病毒现象,可考虑及时予以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7.
使用/未用拉米夫定HBV慢性感染者中YMDD基序变异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健帮  孙南雄  杜绍才  范晓峰  张永祥 《江苏医药》2002,28(6):408-409,I002
目的 探讨接受拉米夫定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YMDD基序变异的分子生物学机理。方法 以RFLP法筛选HBV YMDD基序变异,阳性者作直接测序的方法,分别检测19例正在应用拉米夫定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以及86列未用拉米夫定的HBV感染者的血清标本。结果 19例正在应用拉米夫定治疗的患者中检测出2例YMDD基序变异,测序结果分别为YIDD和YVDD变异。在86例未用拉米夫定或其他抗病毒药物治疗的HBV感染者中检测出3例YMDD基序变异,测序结果分别为YIDD 1例和YVDD2例。结论 在未用拉米夫定的HBV感染者中同样存在着YMDD基序变异,提示使用拉米夫定后出现的YMDD基序变异的可能原因之一是有效抗病毒药物对HBV病毒群筛选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Taqman荧光探针技术对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血清中乙肝病毒P基因区550位点的突变情况进行检测,对该院慢性乙肝患者乙肝病毒YMDD突变情况进行调查,为指导临床使用拉米夫定对乙肝患者进行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方法 2013年2~12月选取HBV DNA定量在2.00E+03 IU以上的慢性乙肝患者186例,其中90例未经过治疗(未治疗组),96例使用拉米夫定治疗1年以上(治疗组)。其血清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结合Taqman荧光探针技术,分C、I、V三组,分别对总HBV DNA(包括野生型和突变型DNA),YIDD突变DNA,YVDD突变DNA进行检测。结果 186例慢性乙肝患者中发生P基因区变异者共87例,其中治疗组患者发生YIDD变异9例(9.4%),发生YVDD变异36例(37.5%),YIDD和YVDD同时变异6例(6.2%);未治疗组患者发生YIDD变异6例(6.7%),发生YVDD变异24例(26.7%),YIDD和YVDD同时变异6例(6.7%)。两组患者YIDD变异、YVDD变异及YIDD和YVDD同时变异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11、0.156、0.206,P>0.05)。结论经过拉米夫定治疗的患者乙肝病毒P基因区发生变异的频率高,但未经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体内的乙肝病毒也可自然发生P基因区的变异,故在治疗前及治疗中进行耐药基因的检测对指导临床治疗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苦参素对经拉米夫定治疗后出现YMDD变异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为拉米夫定治疗过程中出现YMDD变异,HBeAg阳性,肝功能异常者,用阿德福韦酯联合苦参素治疗12个月以上,进行HBVDNA含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HBeAg检测以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经阿德福韦酯联合苦参素治疗3,6,12个月后HBVDNA阴转率分别为30.67%(17例)、46.83%(20例)、61.67%(26例),ALT复常率为48.06%(20例)、63.71%(27例)、80.45%(34例)。HBeAg的阴转率为15.83%(7例)、27.5%(12例)、34.17%(14例)。患者服用12个月以上未见明显的肾毒性及耐药变异的情况。结论:阿德福韦酯、苦参素联用可显著提高对YMDD变异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疗效。  相似文献   

10.
乙型肝炎病毒对拉米夫定耐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对乙型肝炎病人抗病毒效果及YMDD变异株的发生情况。方法:观察拉米夫定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6个月、9个月肝功能(ALT)及免疫学指标的变化,并采用PCR微板核酸杂交ELISA技术检测HBV DNA含量及YMDD变异株(包括YIDD及YVDD突变株)。结果:47例HBV DNA阳性的乙肝病人口服拉米夫定治疗9个月后74%的病人血清HBV DNA水平转阴(<1pg/ml血清),伴有ALT水平正常。有17%的病人出现HBeAg血清转移(e抗原转阴、e抗体转阳)。另有15%病人单纯HBeAg阳转阴。共有19%的病人出现YMDD变异株,分别于服药前3个月后1例,服药6个月后3例,服药9个月后又5例。其中有3例病人在服药期间出现YMDD耐药株,经加大拉米夫定用药3个月后,YMDD耐药株消失。仅1 例病人加大用药剂量后耐药株不消失。结论:口服拉米夫定9月,大多数病人血清HBV DNA转阴(<1pg/ml),17%部分病人出现e抗原血清转移;19%的病人出现YMDD耐药。而e抗原血清转移绝大多数发生于HBV DNA低于100pg/ml血清的病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4周检测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水平对远期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80例YMDD阴性的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男56例,女24例,接受拉米夫定100mg/d治疗。分别在治疗4、24和104周时,检测血清HBVDNA,HBV标志物和YMDD。根据血清HBVDNA水平,以4周和24周时HBVDNA<500拷贝/ml为界,将不同HBVDNA水平患者分Ⅰ组和Ⅱ组,104周后检测和分析2组HBVDNA转阴率、HBeAg血清转换率和YMDD变异率的差别。结果血清HBVDNA转阴率:Ⅰ组为89%,Ⅱ组为25%(χ2=11.79,P<0.01);HBeAg血清转换率:Ⅰ组为44%,Ⅱ组为12%(χ2=1.63,P>0.05);YMDD变异率:Ⅰ组为3%,Ⅱ组为38%(χ2=5.81,P<0.05)。结论拉米夫定治疗4周时HBVDNA下降到检测下限(500拷贝/ml)可预测104周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拉咪呋啶在治疗乙型肝炎过程中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突变与耐药的关系。方法 选择 1 4 9例服用拉咪呋啶用药 1年后 ,且 HBV DNA含量持续维持在较高水平或 DNA含量有反跳现象的乙型肝炎患者 ,留取服药前和服药 1年后的两份血清 ,分别作 YVDD、YIDD、HBV M的检测 ,同时设置 2 0例未服用拉咪呋啶乙型肝炎患者为对照组。结果 在实验组 1 4 9例中有 70 % YVDD或 YIDD阳性 ,对照组无 1例阳性。HBV M,在 1 4 9例中有 1 2 %发生了三种模式的转化。结论 乙型肝炎病毒 P基因 C区 YMDD的突变与耐拉咪呋啶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3.
陈萍  李旭  苏菲  李娜  郜玉峰 《安徽医药》2012,16(5):618-620
目的探讨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含量与ALT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69例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测数据,HBeAg阴性组148例和阳性组121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HBV DNA含量及ALT水平的关系。结果 148例HBeAg阴性乙型肝炎患者中血清HBV DNA阳性者107例(72.3%),其均值为(5.4±1.3)log10copies.ml-1,血清ALT水平为49(129.0)IU.L-1(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肝硬化比例为51.4%(55/107)。121例HBeAg阳性乙型肝炎患者中血清HBV DNA阳性118例(97.5%),其均值为(6.8±1.2)log10copies.ml-1,ALT水平为105(139.5)IU.L-1(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肝硬化比例为13.6%(16/118)。HBV DNA阳性率及含量和ALT水平HBeAg阳性组高于HBeAg阴性组(P0.01)。ALT水平在HBeAg阴性伴HBV DNA阳性组与HBeAg阳性伴HBV DNA阳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Z=-1.43,P=0.150.05)。肝硬化在HBeAg阴性伴HBV DNA阳性组所占比例最高。HBeAg阴性组较HBeAg阳性组患者的年龄较大(t=7.046,P0.01)。结论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年龄偏大,肝硬化比例偏高,尤其是HBV DNA阳性者,肝脏炎性损伤程度与HBeAg阳性患者相似。  相似文献   

14.
郑智鑫 《中国基层医药》2010,(22):3048-3049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ADV)与胸腺肽a1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抗乙肝病毒(HBV)的疗效。方法67例HBeAg阳性CHB患者分成联用组和单用组。联用组34例,联用ADV及胸腺肽a1治疗26周,随后继续单用ADV至52周。单用组33例,单用ADV治疗52周。定期检测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HBVDNA、HBeAg、抗-HBe,两组在治疗结束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后肝功能(ACT、TBil)均有明显改善,两组间差异元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用组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41.2%、HBVDNA阴转率67.6%均明显高于单用组(均P〈0.05)。结论ADV联用胸腺肽a1治疗HBeAg阳性CHB疗效优于单用ADV。显示ADV与胸腺肽a1联用能增强抗HBV的效力,有助于病毒的清除。  相似文献   

15.
阿德福韦酯治疗YMDD变异慢性乙型肝炎82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申保生  宋新文 《中国新药杂志》2007,16(16):1296-1298
目的:研究阿德福韦酯治疗YMDD突变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2例YMDD突变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服用拉米夫定100mg·d-1,48周,试验组服用阿德福韦酯10mg·d-1,48周。服药后第24,48周检测谷丙转氨酶(ALT)、HBV DNA定量、HBeAg及观察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24及48周HBV DNA下降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HBV DNA应答率和ALT复常率也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HBeAg阴转率两组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阿德福韦酯治疗YMDD突变的慢性乙型肝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治疗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viral hepatitis B,CHB)患者血清HBeAg水平对抗病毒疗效的预测作用。方法免疫化学发光法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分别检测78例HBeAg阳性患者在替比夫定治疗过程中血清HBeAg、HBV DNA水平的变化,统计学分析基线及治疗期间HBeAg水平与HBV DNA转阴的关系。结果治疗48周,HBV DNA转阴66例(84.6%),HBeAg转阴28例(36.6%);基线HBeAg水平<436 s/co或治疗12周时HBeAg下降>2.5 log10的患者更易发生HBV DNA转阴及HBeAg转阴。结论在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过程中检测HBeAg水平可用于评估抗病毒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徐园  程伟妮  程丽新  陆宁 《中国医药》2012,7(10):1259-1260
目的 评价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8例,完全随机分为研究组(45例)和对照组(43例),分别应用恩替卡韦分散片和恩替卡韦片,均为10 mg/次,1次/d,连续口服48周.结果 治疗12周时,研究组和对照组的ALT复常率分别为68.9%(31/45)和62.8%(27/43);治疗24周时,分别为88.9%(40/45)和86.0%(37/43);治疗48周时分别为95.5%(42/44)和93.0%(40/4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2、24和48周时,研究组血清HBeAg阴转率、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24周时,研究组血清HBV DNA完全应答率略低于对照组,治疗48周时,研究组血清HBV DNA完全应答率略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48周时,研究组与对照组血清HBV DNA水平下降≥2 lg拷贝/ml的比例均逐渐下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均未发生任何严重不良事件.结论 恩替卡韦分散片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方面具有明显的抗病毒作用,疗效与恩替卡韦片相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国产阿德福韦酯胶囊(名正)用于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初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抗病毒指征的HBeAg阳性慢性乙肝初治患者91例,将其随机分组为治疗组46例,给予名正治疗,对照组45例,给予贺普丁治疗,比较两组病毒学、血清学和生化学应答情况。结果治疗18个月时,治疗组/对照组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分别为93.47%/82.22%、41.3%/28.89%、30.43%/17.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对照组有4例出现耐药。结论名正安全有效,用于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初治患者优于贺普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