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仍然以放射治疗为首选。随着诊疗水平的提高,鼻咽癌患者的生存时间越来越长,放疗后患者往往出现一些放射性损伤,张口困难就是一种较常见的放射性损伤,也是影响患者生存质量最常见的后遗症之一,表现为张口时颞下颌关节发紧、疼痛、张口度缩小,颞下颌关节强直,甚至发生牙关紧闭,致患者进食困难。为探讨鼻咽癌放疗后张口困难的有效方法,我们对30例鼻咽癌行放疗的患者,进行了开口器支撑张口功能锻炼。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放疗后张口困难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张口困难的防治效果。方法100例根治性放疗的鼻咽癌患者,从放疗开始后即进行护理干预,放疗结束后自我护理。根据完成情况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在放疗结束后0.5~2年内分别观察患者的张口困难程度。结果护理干预组放疗后张口困难的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地降低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张口困难的发生率并减轻其程度。 相似文献
3.
<正>腮腺区恶性肿瘤是常见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是预防术后复发最有效的方法。随着诊疗水平的提高,腮腺区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越来越长,放疗后张口困难是影响患者生存质量最常见的后遗症之一,表现为张口时颞下颁关节发紧、疼痛、张口度缩小,颞下颌关节强直,甚至发生牙关紧闭,致患者进食困难。为探讨预防腮腺区恶性肿瘤放疗后张口困难的有效方法,我们对21例腮腺区恶性肿瘤行放疗的患者,进行了开口器支撑张口功能锻炼。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临床医药实践》2018,(4):306-308
目的:探讨院内示范联合院外电话随访对鼻咽癌患者出院后张口困难康复治疗的影响。方法:将75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在住院期间进行院内示范,进行患者张口功能训练;观察组(38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由医院随访人员负责院外电话随访,对患者出院后张口功能锻炼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比较两组张口困难发生率、张口困难程度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出院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患者张口困难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张口困难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内示范联合院外电话随访能够改善鼻咽癌患者出院后张口困难的程度,降低张口困难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临床医药实践》2018,(2):147-150
目的:研究集束化护理对预防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张口困难的效果,为临床推广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鼻咽癌放疗患者58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化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集束化护理。通过测量门齿距离观察评估张口困难程度,均于放疗前、放疗结束时、及放疗后1年内每3个月进行测量。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放疗期间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张口困难,但放疗期间及放疗结束时、放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张口困难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于放疗后6、9、12个月时,张口困难程度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坚持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可明显减少鼻咽癌放疗患者张口困难发生率,并减轻张口困难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比较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和常规放疗后张口困难的情况。方法:将74例鼻咽癌患者分为常规放疗组41例和调强放疗组33例。常规放疗采用面颈联合野、耳前野、鼻前野照射,总剂量70~74Gy。调强放疗采用7个野照射,总剂量69.4~74.8Gy。放疗前以及放疗后1年用直尺测量上下门齿最大间距。结果:调强放疗组门齿距从放疗前的4.03±0.47cm缩小至放疗后1年的3.61±0.81cm,明显好于常规放疗组(P〈0.01);张口困难的发生率为9.4%,明显低于常规放疗组55.6%(P〈0.01)。结论:调强放疗使颞颌关节受照剂量显著下降,放疗后张口困难发生率较常规放疗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8.
鼻咽癌的治疗首选放射治疗 ,且疗效显著 ,但是由于该病放疗野多 ,照射疗程长 ,患者局部及全身反应大 ,因此放疗前、中、后的护理十分重要。我科自 1998年 8月至 2 0 0 2年 8月共收治鼻咽癌患者 80例 ,通过良好的护理收到了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1 放疗前的护理1 1 心理护理 向患者介绍整个疗程所需的时间 ,有关的注意事项 ,说明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可能出现的全身及局部反应 ,讲明放疗在此病中的优势及疗效 ,使其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消除恐惧、顾虑心理 ,积极配合治疗。1 2 口腔护理 嘱患者保持口腔卫生 ,每日用朵贝氏液或其他漱口液…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鼻咽癌放疗患者张口锻炼的依从性及影响因素,探讨提高其依从性的有效方法。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随机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放疗科2013年1~3月收治的76例鼻咽癌患者进行调查。结果:鼻咽癌放疗患者张口锻炼的依从性得分为(11.49±3.79)分,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有效的健康指导、对张口锻炼重要性的认识和监督机制是影响鼻咽癌放疗患者张口锻炼的主要因素。结论:患者张口锻炼依从性属中等水平,作为放疗科护士,应加强鼻咽癌放疗患者住院期间张口锻炼的健康指导及监管,使患者充分认识到坚持张口锻炼的重要性,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张口锻炼习惯,提高鼻咽癌放疗患者张口锻炼依从性。 相似文献
10.
患者在放疗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若发现感染征象及时报告医生,配合处理.加强心理护理,皮肤、黏膜的护理.实施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尽量减轻患者的放疗不良反应,减轻患者的痛苦,以确保放疗疗程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放、化疗联合治疗48例Ⅲ、Ⅳ期鼻咽癌的疗效、5年内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及远期生存率。方法 93例晚期鼻咽癌随机分组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分割放疗Ⅲ、Ⅳ期鼻咽癌,肿瘤根治量65-74Gy。治疗组于放疗前先化疗1周期,放疗结束后休息15-30d再进行4-6周期化疗。结果 治疗组近期肿瘤消退率较对照组提高,5年内肿瘤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较对照组减少,5年生存率治疗组有提高。结论 放疗联合化疗可提高晚期鼻咽癌疗效,减少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局部放射治疗对鼻咽癌患者血象的影响.方法:对50例鼻咽癌患者予以SEMENT医用加速器外照射治疗,放疗期间每周行血常规检查并记录放疗剂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白细胞平均值为6.0×109/L,中性粒细胞平均值为4.5×109/L,淋巴细胞平均值为0.72×109/L,红细胞平均值为4.4×1012/L,血红蛋白平均值为129.2 g/L,血小板平均值为210.1×109/L.白细胞第六周(约50Gy)开始下降明显达18.2%(P=0.000),淋巴细胞第一周明显下降达44.4%(P=0.000);血小板的变化以第四周(约30Gy)下降达低值,较放疗前减少12.4%(P=0.005),随后缓慢回升但无明显差异.结论:单纯局部放疗对鼻咽癌患者血象影响不大,但淋巴细胞对放射治疗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鼻腔冲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96例鼻咽癌放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冲洗,观察组采用鼻可乐冲洗,两组均治疗7~8周,比较两组患者鼻臭、鼻塞、鼻出血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在鼻臭、鼻塞、鼻出血的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鼻可乐鼻腔冲洗能够显著降低鼻咽癌放疗后的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甘氨双唑钠对中晚期鼻咽癌放射增敏作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甘氨双唑钠(CMNa)对中晚期鼻咽癌的放射增敏作用以及不良反应。方法将48例确诊T2~3N2~3M0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单放组,每组24例。研究组CMNa800mg/m2,用09%生理盐水100ml稀释溶解后静脉输入,30min滴完,输入结束后60min内进行放射治疗,每周3次,从放疗开始连续用药至放疗结束,6~7周。单放组放疗方案同研究组。60Co体外常规放射治疗,鼻咽部DT(68~72)Gy·(34~36)次-1·(6~7)周-1,颈转移淋巴结DT(68~72)Gy·(34~36)次-1·(6~7)周-1,颈部预防量DT56Gy·28次-1·(5~6)周-1。结果鼻咽癌原发灶和颈淋巴结转移灶达完全缓解时放射增敏比(SER)分别为126和120(P<005)。研究组和单放组鼻咽癌原发灶CR分别为917%(22/24)、583%(14/24),P<001;颈淋巴结转移灶CR分别为875%(21/24)、542%(13/24),P<005。研究组和单放组鼻咽癌原发灶体积>50cm3时CR分别为875%(7/8)、333%(3/9),P<005;颈淋巴结转移灶体积>300cm3时CR分别为778%(7/9)、30%(3/10),P<005。两组未发现严重毒性反应。结论CMNa可以增加鼻咽癌原发灶及颈淋巴结转移灶的放射增敏比,对肿瘤体积较大者其放射增敏作用较明显;放疗合并使用CMNa可以提高中晚期鼻咽癌近期疗效,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鼻咽癌患者行常规放疗时,其肿瘤退缩速度对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76例鼻咽癌患者,为其实施常规放疗治疗.放疗完成后,对患者的生存情况实施随访调查.比较不同退缩速度的患者在预后效果方面的差异.结果 76例患者中,快速退缩、缓慢退缩、肿瘤残留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3.64%(7/11)、76.32%(29/38)、48.15%(13/27).快速退缩者5年无病生存及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54.55%、72.73%,缓慢退缩者为73.68%、81.58%,肿瘤残留者分别为33.33%、51.85%.结论 鼻咽癌患者行常规放疗时,肿瘤缓慢退缩、快速退缩、残留者的生存率逐次递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后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发生情况,并探讨诱发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30例(60只耳)鼻咽癌患者,全部患者均接受放射治疗,对患者进行纯音听阈和声阻抗-导纳测试,探讨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发生情况及诱发因素.结果 本组30例患者(60只耳)中,高频段感音神经性耳聋16只耳(26.67%),明显多于低频段感音神经性耳聋5只耳(8.33%);确诊时年龄、随访时间是影响高频段感音神经性耳聋发生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 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后低频段感音神经性耳聋发生率显著低于高频段,诱发高频段感音神经性耳聋发生的因素较多,主要包括患者年龄及随访时间,临床需积极采取相关措施,尽可能降低放射治疗后感音神经性耳聋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单纯放疗和同期放化疗两种治疗方法对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Ⅲ和Ⅳ鼻咽癌病人随机分为单纯放疗组(RT组)和同期放化组(CCRT组)分别为49和61例。放疗:两组病人均使用常规分割外照射,使鼻咽部剂量达到70-74Gy,颈部剂量达到60-66Gy。化疗:放疗前顺铂(DDP)30mg/d,第1-5天;氟脲嘧啶(5-FU)0.75g/d,第1-5天;CCRT组采用顺铂30mg/d,1次/周,共用3-5周期。结果CCRT组和RT组肿瘤全消率分别为86.9%和69.4%,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残留率分别为11.5%和28.6%,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疗效:CCRT组和RT组2、3、5年总死亡率分别为14.75%、19.67%、32.79%和22.45%、28.57%、42.86%,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无事件生存率、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CCRT组较RT发率低(P〈0.05),结论局部晚期鼻咽癌病人选用同期放化疗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无事件生存率,降低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诱导化疗加同期放化疗综合应用对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方法本院1998年1月~1999年12月初治的鼻咽癌患者Ⅲ期143例、ⅣA期94例,其中综合放化疗组164例,单纯根治性放疗组73例,对两组患者短期生存率即完全缓解率、肿瘤局部控制率及生存期进行比较。结果综合放化疗组的完全缓解率、局部控制率以及生存率均优于单纯根治性放疗组(P〈0.05)。结论诱导化疗加同步放化疗可提高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缓解率、肿瘤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是合理、有效的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方法,可在临床治疗中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鼻咽癌调强放疗和常规放疗的不良反应。方法:118例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组61例、常规放疗组57例,调强放疗组靶区为鼻咽肿瘤、咽旁间隙和颈部淋巴区,分次剂量为2.0-2.5Gy/次,33次;常规组用面颈联合野照射DT40-60Gy/(20-30次·4-6周),耳前野补量至鼻咽区DT70Gy;颈部预防总量为DT50-55Gy。结果:调强组和常规组1年口干发生率分别为8.20%(5/61)和94.73%(54/57),张口困难发生率分别为4.92%(3/61)和71.93%(41/5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鼻咽癌调强放疗比常规放疗的不良反应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0.
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期间睡眠质量的影响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佩叶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6,(20):3067-3069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期间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15年8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本科接受治疗的60例鼻咽癌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30例,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增加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睡眠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6.67%、(7.64±3.12)h、26.67%]均较对照组[分别为76.67%、(4.36±2.13)h、56.67%]优异(P<0.05).结论 针对鼻咽癌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的效果较为明显,可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且患者的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