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病人术后麻醉作用消失,感觉开始恢复时,刀口疼痛也随之加剧,常表现为呻吟,不敢咳嗽,不敢翻身。疼痛剧烈时,甚至可引起大汗淋漓、面色苍白、脉率改变、呼吸困难,使患者处于极度不安之中。因此,医护人员应做好术后疼痛的评估及疼痛的护理干预,依据疼痛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轻病人的痛苦,现就术后疼痛的观察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胆囊切除后胆样疼痛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士凤  宋伟 《天津护理》2006,14(3):150-150
胆囊切除是胆石症和胆囊炎的适应证,一般做胆囊切除后解 除了病人的疼痛和进食饱胀感,尤其不敢进食油腻食物的痛苦。 然而并非所有的病人均能术后顺利康复,约有10%〔’周左右的病 人于胆囊切除后,仍有疼痛不适。即病人在胆囊切除一段时间后 又出现上腹痛,疼痛可在右肋下,  相似文献   

3.
刘春香  韦涌初 《家庭护士》2009,7(10):918-920
护理干预是护理人员对手术病人提供的能改变其行为和生活方式所必需的知识、技术与服务等,以促进手术后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1].腹部手术病人由于麻醉、术中暴露、牵拉、切割、缝合以及因出血、疼痛及炎症等原因,致使术后病人胃肠功能暂时处于麻痹状态,功能减弱[2,3];再加上术后切口疼痛,病人不敢移动身体、不敢用力咳嗽,更不愿意下床活动,因而极易出现术后并发症[4].为了消除上述不利因素,让病人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护理人员应对腹部手术病人进行护理干预,以促进手术后病人身体康复,以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现将近年来的主要护理干预措施及其对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腹部手术术后排痰护理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110000)鲁连桂,耿永梅腹部手术在普通外科手术中的数量是较多的,多数病人习惯于腹式呼吸或胸腹式呼吸,而腹部手术后,由于疼痛易引起呼吸道的不畅,病人惧怕由于咳嗽的振动引起疼痛,不敢咳嗽,加之腹部大手术时...  相似文献   

5.
腹部手术患者由于麻醉、术中暴露、牵拉、切割、缝合以及出血、疼痛及炎性反应等原因,致使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暂时处于麻痹状态,功能减弱,加上术后切口疼痛,患者不敢移动身体、不敢用力咳嗽,更不愿意下床活动,因而极易出现术后并发症。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是指在术后常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的并发症,表现为精神错乱、焦虑、人格的改变、记忆受损。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需要接受腹部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髋部手术,术野深,创伤大,术后疼痛剧烈,老年人由于机体器官老化,组织修复能力下降,且身体伴随疾病多,术后疼痛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还可引起各种应激反应,如血压升高,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由于疼痛,病人不敢咳嗽容易发生肺部并发症,因此术后镇痛十分重要,但术后镇痛不当也可引起一些副  相似文献   

7.
腹部手术术后的排痰护理安徽省阜阳市颍泉人民医院(阜阳236001)刘丽刘侠腹部手术后的病人由于惧怕咳嗽振动加重切口的疼痛,不敢咳嗽,加之腹部手术时身体状况较差,多卧床,呼吸运动弱,肺活量小,抵抗力减弱,造成术后排痰不畅引起肺内感染,肺不张。严重者会危...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病人手术后疼痛的心理因素,疼痛发生的机制、特征、对机体的影响,并提出了对术后疼痛病人的护理内容,如:手术室护士做术前访问,术前预期指导能提高病人疼痛阚值及对手术耐受性;根据术后疼痛时间经过将疼痛分为早期疼痛与后期疼痛,各期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可减轻病人术后疼痛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外科手术后的疼痛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疼痛是伴随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感体验,疼痛是机体自我保护的一种反射机制。术后疼痛是人体对组织损伤修复过程的一种复杂生理、心理反应,几乎是每一位术后病人必须面对的问题。据有关调查,外科择期手术75.5%的病人担心术后疼痛,92%的病人迫切需要术后镇痛,80%病人反应镇痛不足,50%以上病人术后72h仍疼痛不止。  相似文献   

10.
黄一文  鲁萍 《医学临床研究》2008,25(12):2282-2283
【目的】通过疼痛教育提高腹外科住院病人对术后疼痛及疼痛控制的认知度,改善术后疼痛的质量。【方法】将218例拟施行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9例。实验组由负责护士在病人入院后一对一实施疼痛教育,教育内容统一(包括疼痛的概念、疼痛的评估方法、疼痛的不良反应、术后常用的镇痛方法及优缺点等)。对照组未予疼痛相关教育。术前进行问卷调查,评估病人对术后疼痛及镇痛的认知度;术后观察比较病人疼痛程度(VAS评分)、镇痛的处理、舒适度及恢复情况(包括首次肛门排气和首次下床时间、24h和48h睡眠时间、住院天数)。【结果】实验组对术后疼痛及疼痛控制的认知明显好于对照组,试验组术后不同镇痛需求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24h和48h睡眠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首次肛门排气和首次下床时间早于对照组(P〈0.01)、住院天数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疼痛教育能显著提高病人对疼痛及疼痛控制的认知度,提高病人术后镇痛的接受程度,改善腹部术后病人的镇痛质量,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1.
手术后病人疼痛控制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曲  李峥 《护理研究》2006,20(11):2845-2848
[目的]了解手术后病人疼痛控制状况。[方法]随机抽取北京地区5家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采用休斯顿疼痛情况量表及疼痛治疗指数评估表,对304例手术后第2天的住院病人进行调查。[结果]手术后病人期望术后疼痛为轻度,希望能够缓解疼痛;术后疼痛程度达到了中重度,对情绪和日常活动有轻、中度水平的影响;疼痛治疗指数显示有60.19%的病人存在疼痛治疗不足:病人对控制疼痛服务评价较高,而对疼痛控制教育的满意程度评分较低。[结论]手术后病人疼痛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建议制定术后疼痛控制制度和实践指南,采取针对性措施,改善术后疼痛控制不良的状况。  相似文献   

12.
骨科术后疼痛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玉兰 《护理研究》2007,21(5):1347-1347
疼痛既是组织细胞病理的提示,也是机体保护性防御反应的紧急信号,为了接受治疗而住院的骨科病人,不论是急诊入院还是选择性的住院,均知道要接受手术,几乎所有的术后病人,对术后疼痛都会产生不安和恐惧。在临床护理中,疼痛已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生命体征之后的第五生命体征,日益受到重视。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术后疼痛护理已被列入护士的继续教育项目内,解除术后疼痛是护士的重要职责。现就骨科术后病人的疼痛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刘丽  刘侠 《现代康复》1998,2(7):773-773
腹部手术后的病人由于惧怕咳嗽振动加重切口的疼痛.不敢咳嗽,加之腹部手术时身体状况较差,多卧床.呼吸运动弱,肺活量小.抵抗力减弱.造成术后排痰不畅引起肺内感染.肺不张。严重会危及生命。因此,排痰是腹部大手术后护理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腹部手术患者由于麻醉、术中暴露、牵拉、切割、缝合以及出血、疼痛及炎性反应等原因,致使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暂时处于麻痹状态,功能减弱,加上术后切口疼痛,患者不敢移动身体、不敢用力咳嗽,更不愿意下床活动,因而极易出现术后并发症[1-3].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鼻内镜手术后病人疼痛的评估和综合管理,减轻术后病人疼痛。方法建立疼痛评估表,培训护理人员,成立疼痛评估管理组,对病人疼痛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综合止痛措施。结果术后4~8h疼痛强度最大,实施综合护理后,病人疼痛减轻,满意度提高。结论采用合理的评估方法,实施有效的止痛管理,能够达到预防疼痛、缩短疼痛周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开腹子宫切除是治疗多发性子宫肌瘤(肿物性质待定)的常用方法,但由于手术会导致组织创伤术后疼痛,由于患者对疼痛阈不同,严重的术后疼痛若得不到及时控制,可能导致一系列的术后并发症。如:肺炎、肺动脉栓塞、尿潴留等,严重的影响了病人的愈后。术后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它常受病人术前的情绪影响。国外有文献报道:人的焦虑情绪与疼痛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焦虑情绪越严重,机体的疼痛阈越低。心理高度恐惧的患者对疼痛的敏感性增高。本文主要调查分析子宫切除术前焦虑与术后疼痛的关系,更好地促进妇科病人术后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7.
围手术期镇痛的护理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术后疼痛的处理在当今的外科学领域中正进行着一场观念的更新。过去,医护人员及病人普遍认为术后疼痛不可避免,对疼痛的处理极为消极。现研究表明,术后疼痛不仅可造成病人身心痛苦,还可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延长恢复时间。因此,目前疼痛已成为继脉搏、体温、呼吸、血压四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  相似文献   

18.
骨折后疼痛的护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疼痛是绝大多数骨科疾病共有症状,也是许多骨科疾病的首发症状。骨折患者术后可因害怕疼痛不敢进行功能锻炼而影响功能恢复,老年患者甚至可能造成术后并发症而导致死亡。近年来自从无痛护理概念提出后,如何有效地处理并减轻骨折患者的疼痛,是医护人员面临的新难题。了解疼痛原因、掌握疼痛特点,对做好骨折患者疼痛护理十分重要。现将骨折后疼痛的护理研究进展综述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术后病人疼痛程度控制目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术后病人疼痛程度控制的目标。[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227例术后病人术后疼痛程度和疼痛对病人活动、咳嗽、深呼吸、进食、睡眠、情绪及满意度等的影响进行调查分析,包括当前的疼痛评估和过去24 h疼痛情况的评估。[结果]术后病人疼痛程度与疼痛对病人日常活动、情绪及满意度的影响程度显著相关,且疼痛评分〉4分时各影响因素出现显著变化。[结论]建议将疼痛评分≤4分作为术后病人疼痛程度的控制目标,以指导医务人员和病人有效地控制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20.
阳玲  胡波  李桂蓉 《全科护理》2008,(20):2730-2732
[目的]研究盐酸奈福泮在玻璃体切除术中辅助镇痛效果。[方法]选择行玻璃体切除病人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术前20min肌肉注射盐酸奈福泮2mg,对照组肌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手术开始、30min、手术结束、术后2h、4h、6h观察病人疼痛程度、术后病人舒适度及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术中及术后疼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舒适度及满意度显著提高。[结论]盐酸奈福泮能减轻玻璃体切除病人术中、术后疼痛,有利于提高病人舒适度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