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噻唑烷二酮类的降糖外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噻唑烷二酮(thiazolidinedione,TZD)类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新型口服胰岛素增敏剂,包括一系列具有2,4-噻唑烷二酮结构的化合物,如Ciglitazone,Pioglizone,Troglizone,Rosiglizone,Englitazone等,它们具有不同的侧链取代基团而药理特点各不相同.目前认为TZD的作用靶点是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PPARγ).它属于核受体超家族成员,最初于脂肪细胞中检测到,有诱导脂肪细胞分化的作用,之后发现它还广泛表达于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肥大细胞、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及癌细胞等.配体与PPARγ结合并使之激活后与维甲酸类X受体(RXR)或糖皮质激素受体形成异二聚体,再结合于特定DNA序列而使靶基因激活.TZD是PPARγ的高亲和力配体.  相似文献   

2.
PPAR与胰岛素抵抗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PPAR即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是核受体超家族成员之一 ,它可以促进脂肪细胞分化 ,在脂肪代谢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对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 (TZD)类药物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 ,发现PPARγ是该类药物的主要功能受体 ,于是展开了对于PPAR与胰岛素抵抗之间关系的研究。TZD类药物激活PPARγ ,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 ,而在基因敲除的PPARγ+ / -中 ,却发现胰岛素敏感性增加。所以 ,PPAR激活与改善胰岛素抵抗之间不是简单的正相关关系。对二者关系的进一步明确 ,对于以PPAR为靶点寻找更加有效安全的治疗Ⅱ型糖尿病药物具有关键意义  相似文献   

3.
基于PPAR抗糖尿病药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PPAR)是核受体超家族成员,在控制脂肪的贮藏和分解代谢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其中,PPARγ参与调节脂质的合成、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及脂肪细胞的分化。基于PPARy的结构进行药物设计,开发了噻唑烷二酮(TZD)类抗糖尿病药物,该类药物中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均已上市,并获得了良好的效益。多种具有PPARα/PPARγ双重激动作用的化合物也合成出来,其中如TZD类的KRP-297,非TZD类的muraglitazar和naveglitazar等均在临床试验中表现出较好的降糖作用并具有调节血脂的作用,但此类化合物多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另外,还开发了一些PPARγ部分激动剂和部分拮抗剂,但对此类化合物的研究还处于初期研究阶段,它们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还有待进一步的考察。  相似文献   

4.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PPAR)为配体激活转录因子,属于核激素的亚族,由于其与葡萄糖和脂平衡相关,近年,对其3个亚型(PPARα,PPARγ,PPARδ)在药学等方面进行了很多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新型PPARα/γ双重激动剂C618H的抗2型糖尿病作用。方法: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确证C618H对PPARα和PPARγ的激动活性;通过前脂肪细胞分化实验和降脂实验,进一步明确C618H的PPARα/γ双重激动作用;灌胃给药,观察C618H对db/db2型糖尿病小鼠的降糖降脂作用;PT—PCR方法研究C618H的作用机制。结果:C618H有较强的PPARα/γ双重激动活性;能够促进前脂肪细胞分化,降低高脂小鼠的血脂水平;对2型糖尿病小鼠有明显的降糖降脂作用;能够增加不同组织中脂蛋白脂酶(LPL)、脂肪组织特异的脂肪酸转运蛋白(aP2)和葡萄糖转运体4(GluT4)mRNA的表达。结论:C618H是PPARα/γ双重激动剂,对2型糖尿病具有较好的降糖降脂作用。  相似文献   

6.
PPAR α/γ双重激动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贝特类降脂药物和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分别是PPARα和γ激动剂,而PPARα/γ双重激动剂兼有贝特类及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的特点,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调节体内糖代谢、脂代谢,调控脂肪细胞的分化,有望成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型药物。本文介绍了近年来PPARα/γ双重激动剂的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7.
王素格  李德征  蒋树林 《河北医药》2013,35(11):1608-1610
目的研究PPARα、PPARγ在SD大鼠NAFLD/NASH的形成中的作用,并初步从胰岛素抵抗(IR)方面探讨其机制。方法将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n=20)、高脂对照组(FC组,n=20),高脂加罗格列酮组(FR组,n=10)、高脂加非诺贝特组(FF组,n=10)。饲养12周末时随机取NC组与FC组各10只一并做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实验及肝组织的HE染色,确定造模成功。然后给予罗格列酮、非诺贝特及继续高脂饮食干预,共4周。氨基转移酶、三酰甘油等以生物化学方法测定,并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分析PPARα、PPARγ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FC组大鼠呈高脂血症,与NC组比较,PPARα的mRNA表达下调,而PPARγmRNA表达上调(P<0.05),IR和肝细胞脂肪变及炎性程度加重(P<0.05);与FC组比较,FF及FR组PPARα的mRNA表达上调,PPARγmRNA表达下调,IR明显改善(P<0.05)。结论在高脂饮食诱导的NASH、IR模型中,PPARα、PPARγ的mRNA表达水平与IR密切相关,可以共同促进NASH的进展,而使用PPARs激动剂后对大鼠NASH及IR起到了有效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噻唑烷二酮(TZD)包括一系列具有2,4-噻唑烷二酮结构的化合物.它们均具有不同的侧链取代基,因而药理特点各有不同.最近发现一种化合物TZD18,一种兼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和降低甘油三酯、胆固醇作用的PPARα/γ的双重激动剂.本文综述了TZD18在脂质代谢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板蓝根水提物(water extract of Radix Isatidis,WERI)对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3T3-L1前脂肪细胞,MTT法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WERI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鸡尾酒诱导剂诱导3T3-L1前脂肪细胞,油红O染色和比色分析法观察WERI对前脂肪细胞分化及脂肪积累的影响;采用RT-PCR检测脂肪细胞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及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CAAT/enhancer-binding proteinα,C/EBPα)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PPARγ及C/EBPα蛋白表达。结果WERI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能有效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同时细胞周期呈现G_0/G_1向S期阻滞;与空白组相比,用不同浓度的WERI处理后,3T3-L1前脂肪细胞的分化受到明显抑制,且细胞内脂滴生成量明显减少;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WERI还可以抑制脂肪细胞PPARγ和C/EBPα基因及蛋白的表达。结论 WERI具有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作用,并可通过下调PPARγ和C/EBPαmRNA及蛋白表达来抑制细胞成脂分化。  相似文献   

10.
PPARγ与骨代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芳  孙俊英  章秋 《安徽医药》2009,13(4):418-419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PPAR)是核激素受体超家族成员。PPARγ2亚型是脂肪细胞分化的主要调节因子,对骨髓干细胞的分化方向起关键调控作用,可能是引起骨质疏松的机制之一。本文综述了PPARγ与骨代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PPARs:脂代谢调节与胰岛素增敏治疗药物的作用靶标   总被引:5,自引:6,他引:5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PPARs)是核受体超家族成员之一。PPARα、PPARγ可分别被氯贝特类和TZD类药物特异性激活 ,调节脂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 ;有研究表明PPARβ也参与脂肪代谢。因此 ,以PPARs为药物靶标 ,发现和优化单一或双重激动剂将为肥胖和 2型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2.
酒精性脂肪肝脂质代谢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成穆  曹琦  李俊 《安徽医药》2012,16(8):1045-1047
酒精性脂肪肝(AFL)是长期大量饮用酒精引发的肝脏损害性病变,可逆转也可进一步发展为肝纤维化和肝硬化。众多的脂肪细胞因子如瘦素(Leptin)、抵抗素(Resistin)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脂肪肝的发病中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脂联素(Adiponectin)能改善脂质代谢,延缓脂肪肝的发生;脂联素通过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调节糖脂代谢、改善胰岛素敏感性。脂联素/AMPK信号通路是酒精在肝脏的作用靶点、也是调节PPARγ作用的重要信号通路;脂肪分化相关蛋白(ADRP)调节脂质代谢、促进酒精性脂肪肝的形成;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PPARγ)参与机体脂质稳态的调节,脂肪肝时PPARγ表达增高,肝纤维化时PPARγ表达减少。对酒精性脂肪肝脂质代谢的深入研究,有助于阐明酒精性脂肪肝发病机制并为临床防治ALD及脂质代谢相关疾病提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3.
噻唑烷二酮(TZD)是一类新型的治疗糖尿病药物。此类药物通过选择性地激活,广泛存在于脂肪组织中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PPARγ受体)从而增强外周组织和肝脏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增加,肝糖产生和输出减少,从而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笔者对应用胰岛素或两种常规口服降糖药(磺脲类合并双胍类)治疗血糖控制不住T2DM、服用罗格列酮12周后,观察罗格列酮对T2DM患者的降糖作用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甘氨酸类化合物对PPARα及γ亚型的激活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适于PPAR转录激活效应检测的细胞模型,分析系列化合物对PPARα及γ亚型的活化作用。方法将PPARα(或PPARγ)表达质粒、报告基因质粒和内参照质粒共转染HepG2细胞,并以仅转染报告基因质粒和内参照质粒的细胞作为对照。5个化合物(LTD-1,3,4,6,7)分别以不同浓度作用于转染细胞24h,然后裂解细胞,测定细胞内报告基因质粒的荧光素酶活性,后者表示化合物对PPARα(或PPARγ)的激活强度。结果细胞模型稳定可靠,能够灵敏反映PPAR的特异激活效应。甘氨酸类化合物的检测表明,LTD-4、LTD-6、LTD-7均具有激活PPARα和PPARγ的双重效应,LTD-1则仅能激活PPARγ,而LTD-3对PPARα和PPARγ均无明显的激活作用。结论所建细胞模型适于PPARα和PPARγ转录激活作用的分析,化合物LTD-4,6,7具有激活PPARα和PPARγ的双重作用,为作为双激动剂先导化合物的深入研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海地瓜硫酸软骨素(Acaudina Molpadioideschondroitin sulfate,AM-CHS)对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传统的鸡尾酒诱导剂诱导分化3T3-L1前脂肪细胞,以MTT法检测AM-CHS对3T3-L1前脂肪细胞及不同分化阶段3T3-L1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分别采用油红O染色和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含量测定法评价其对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采用RT-PCR法检测脂肪细胞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s gamma,PPARγ)、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CAAT/enhancer bind-ing protein alpha,C/EBPα)、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1c,SREBP-1c)等分化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AM-CHS能明显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和成熟脂肪细胞的增殖,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的分化过程,以对分化早期的抑制作用最强。RT-PCR结果表明,AM-CHS能明显降低脂肪细胞PPARγ、C/EBPα和SREBP-1c mRNA的表达。结论海地瓜AM-CHS能明显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其作用机制与下调分化相关基因PPARγ、C/EBPα和SREBP-1c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PPARγ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凌燕 《江西医药》2011,46(6):572-575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peroxisome proliferators- activatedreceptor, PPAR)是一类由配体激活的核转录因子,属于核内受体超家族成员.1990 年Issemann等[1]首先发现了这种能被一类脂肪酸样化合物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peroxisome proliferators, PP) 激活, 而被命名为PP 激活受体( 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PPAR).根据结构的不同,PPAR可分为α、β(或δ)和γ3种类型,其中PPARγ主要表达于脂肪组织及免疫系统,比其他两个亚型有更高的与脂肪特异过氧化物酶增殖子反应单元的亲和力,它在脂肪细胞分化、调节脂类代谢和胰岛素敏感性扮演着重要角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过氧化物酶增殖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s,PPARs)属于核激素受体家族中的配体激活受体,包括3种亚型:PPARα、PPARβ/δ和PPARγ。PPARγ具有增强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调节体内糖平衡以及脂肪分化、生成等多种生物学功能。通过荧光探针法研究PPARγ与配体结合,对研究PPARγ激动剂作用机制及筛选PPARγ激动剂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新型荧光探针法探究PPARγ与配体的结合能力以及筛选PPARγ激动剂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构建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的细胞筛选模型,检测灰兜巴的不同极性提取物对PPARγ的激活效率。为开发新型、高效、安全的天然PPARγ激动剂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Lipofectamine3000转染试剂将重组质粒pBIND-PPARγ-LBD与报告质粒pGL4.35共同转入293T细胞中,同时在293T细胞中只转染pGL4.35报告质粒作为阴性对照,以PPARγ激动剂人工合成配体吡格列酮作为阳性对照药,通过检测荧光素酶活性来计算灰兜巴的不同极性提取物对PPARγ的激活作用。所有结果均使用Origin2021软件分析计算,样品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阳性对照组加入0.75μmol/L的吡格列酮后荧光强度较空白对照组荧光强度增加1.27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对照组加入吡格列酮后未见荧光素酶被激活;共转染细胞组加入不同浓度(400、200μg/mL和100μg/mL)灰兜巴的不同极性提取物后,荧光素酶激活程度各不相同,其中400μg/mL的正己烷、正丁醇、水提醇沉上清、水提醇沉部分的激活能力相当于空白...  相似文献   

19.
樊永平  李玉坤 《河北医药》2010,32(20):2898-2900
近来动物实验研究表明PPARγ配体罗格列酮等能减少骨量、降低骨密度,且2型糖尿病(T2DM)患者应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TZDs)增加骨量丢失和骨折风险。骨组织能表达PPARγ,治疗剂量TZDs调节PPARγ活性后对骨组织带来不良影响,相关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已经证实TZDs负性调节骨代谢,本文从不同方面就其对骨代谢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是核受体超家族成员PPAR之一,其配体作为胰岛素增敏剂已广泛应用于临床2型糖尿病的治疗。PPARγ亚型因基因结构的不同,而呈现组织分布和配体激活的特异性。PPARγ配体除调节糖脂代谢外,对胰岛素敏感性、动脉粥样硬化、炎症以及细胞增殖与分化都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通过综述PPARγ的研究进展,初步探讨其临床应用前景以及存在的争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