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简称博州)法定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及变化规律,为制定预防控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统计2009─2013年博州各类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资料并进行描述分析。结果 2009─2013年博州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丙类传染病25种20 719例,死亡23例,年均发病率920.84/10万,死亡率1.02/10万,病死率0.11%;发病以肠道传染病为主,共报告8 879例、占发病总数的42.89%,呼吸道传染病7 212例、占发病总数的34.81%,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425例、占发病总数的2.05%,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4 196例、占发病总数的20.25%。结论博州法定传染病年报告发病率上下波动,传染病分类构成以肠道、呼吸道传染病为主,传染病疾病谱未发生根本变化;手足口病、腮腺炎、流感发病率相对较高,因此传染病防控工作形势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2.
目的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全面提高监测质量,为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及时掌握传染病的流行规律和发病趋势。方法对2004~2011年新疆和田地区传染病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11年和田地区共报告法定传染病3类100 540例,年平均发病率661.53/10万,死亡348例,平均死亡率2.26/10万;发病居前五位的病种为肺结核、病毒性肝炎、其他感染性腹泻、梅毒、痢疾和流行性腮腺炎;8年来始终占据传染病首位的为呼吸道疾病,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占第二位,第三位为肠道传染病。结论新疆和田地区发病居前五位的病种发病居高不下,预示今后应重点加强呼吸道、血源及性传播和肠道疾病的监测和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2011年丹棱县传染病发病情况和特征,为制定相应的传染病防治措施和预防接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丹棱县2011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资料,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统计分析.结果 丹棱县2011年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丙类传染病14种346例,报告发病率为212.00/10万;无死亡病例.报告发病率居前5位的传染病依次为肺结核(93例)、病毒性肝炎(83例)、手足口病(73例)、其他感染性腹泻(28例)、痢疾(22例)分别占发病总数的26.88%、23.99%、21.10%、8.09%、6.36%.各类传染病中以肠道传染病为主,共报告153例,占发病总数的44.22%;其次为呼吸道传染病,共报告103例,占发病总数的29.77%;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共报告85例,占发病总数的24.57%.结论 2011年丹棱县法定报告传染病主要为肠道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应进行重点防治,加强健康教育,降低传染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泸州市龙马潭区法定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为完善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1年龙马潭区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1年龙马潭区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14种1 349例,死亡1种4例,报告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分别为390.38/10万、1.16/10万、0.30%,比2010年分别下降了23.01%、33.84%、14.08%.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是:乙肝、肺结核、腹泻、梅毒、手足口病.发病上升较快的病种是艾滋病和手足口病.结论 2011年龙马潭区法定传染病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与2010年相比有所下降,但传染病防控形势依旧严峻,乙肝、肺结核、艾滋病、以及手足口病和流腮等聚集性病例防控仍然是重点防控病种.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2016年甘肃省武威市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和防治效果,为今后传染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2016年武威市报告的传染病疫情数据。结果 2016年武威市共报告乙类和丙类传染病17种6 724例,平均发病率369.49/10万,死亡5例、死亡率为0.27/10万,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男性(416.29/10万)高于女性(323.90/10万),男女性别比为1.25:1;各年龄组均有发病,发病率最高为50岁~组、占发病总数的18.71%,最低为10岁~组、占2.13%;凉州区报告发病率最高(430.91/10万),占发病总数的64.93%,古浪县最低(249.29/10万)、占14.41%;全年均有病例报告,6月为发病高峰、占发病总数的9.41%,2月最低、占7.01%;报告发病数位居前五位的疾病顺位为病毒性肝炎(2 963例)、肺结核病(1 381例)、其他感染性腹泻(614例)、手足口病(477例)和梅毒(342例),占发病总数的85.92%。结论甘肃省武威市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总体趋于平稳,病毒性肝炎和肺结核病是目前防控的重点;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犁州)法定传染病的疫情动态和流行特征。方法利用卫生统计学方法对《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报告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09年全州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共报告乙、丙类法定传染病25种81 034例,年均年发病率为607.69/10万。发病数居前3位的地区依次为伊宁市(25.63%)、霍城县(14.65%)和伊宁县(14.33%);发病数居前3位职业依次为农民(27.89%)、散居儿童(19.20%)和学生(16.68%);男女发病分别占60.12%和39.88%;男女发病性别比为1.51∶1;发病年龄分布以15-39岁组为主,占39.87%。结论伊犁州2005-2009年传染病年发病率起伏不定,总的来说呈上升趋势。以肺结核为主的呼吸道传染病及以乙肝、梅毒、艾滋病为主的血液及性传播传染病是本地区危害最大的重点传染病,需要进一步加强预防和控制工作力度。同时,要加强肠道传染病、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的监测力度。 相似文献
7.
1990~2008年伊宁市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1990~2008年伊宁市法定传染病中的常见、高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利用1990~2003年伊宁市法定传染病年报统计数据,和2004~2008年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统计数据,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19年间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16种、27 656例;其中甲类传染病1种,乙类传染病15种。19年平均报告发病率422.71/10万;历年报告发病率波动在163.28/10万~946.41/10万之间。肝炎发病占19年总发病数的36.46%,1998~2008年肺结核发病率占同期总发病率的27.5%,痢疾占总发病率的14.78%,艾滋病及HIV感染者呈波浪形上升趋势。结论肝炎、肺结核、痢疾、艾滋病及HIV感染者为预防控制重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2006~2010年新疆阿克苏地区法定传染病发病情况进行分析,掌握法定传染病疫情动态、发病规律和流行趋势,为制定和调整传染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5年来阿克苏地区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整理与统计分析。结果5年来,阿克苏地区法定传染病散发和暴发流行并存,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肺结核和艾滋病死亡率最高,个别传染病暴发疫情影响着全地区的发病水平。呼吸道传染病、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和肠道传染病仍然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主要传染病,发病以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梅毒、痢疾和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为主。农民发病居首位,散居儿童和青壮年发病维持较高水平。结论阿克苏地区法定传染病发病率仍处于较高水平,应继续加强疫情监测,重点抓好农民和散居儿童的防治工作,提高疫苗接种质量,同时,采取针对性与综合性相结合的防治措施,控制传染病的流行和传播。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了解新疆乌苏市法定传染病发病规律与流行情况,为有效预防传染病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提供的2012年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年乌苏市无甲类传染病发生,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6种1 983例,发病率761.54/10万,死亡2例,病死率0.10%;报告乙类传染病9种1 045例,发病率401.31/10万;报告丙类传染病7种938例,发病率360.22/10万;报告病例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主要有:流行性腮腺炎(43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302例)、肺结核(289例)、手足口病(189例)和其他感染性腹泻(274例),这5种传染病占报告病例总数的74.84%。结论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传染病,全年无法定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应进一步加强对学校及托幼机构等人群比较集中场所的管理,做好校园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2007~2012年新疆吐鲁番市法定传染病流行规律,为制定防控对策提供参考。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吐鲁番市法定传染病的流行强度和规律。结果2007~2012年吐鲁番市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5种10114例,死亡45例,平均发病率584.73/10万;2008年最高910.51/10万;2007年最低518.67/10万;2007~2012年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为痢疾、肺结核、乙型肝炎、流行性腮腺炎、梅毒;死亡病例中以艾滋病为主,占71.11%,其次是肺结核,占24.44%。结论吐鲁番市传染病发病率无明显下降趋势,梅毒、艾滋病等性传播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痢疾、手足口病等呼吸道、肠道传染病流行时有发生,应进一步加大传染病防控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12.
《地方病通报》2022,(1)
目的 了解新疆阿克苏地区法定传染病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为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按发病日期导出2016—2020年阿克苏地区法定传染病病例报告数据,并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数据。结果 2016—2020年阿克苏地区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26种108 378例,年均发病率851.16/10万,死亡819例,年平死亡率6.40/10万;其中乙类传染病17种100 236例(包括按甲类报告的传染病1种1例),年均发病率787.18/10万;丙类传染病共9种8 142例,年均发病率63.98/10万,无死亡病例报告,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以血液及性传播疾病为主、占病例总数的57.23%,丙类传染病以肠道传染病为主、占丙类传染病病例总数的73.63%。结论 阿克苏地区肺结核病、乙型肝炎和梅毒等传染病发病率较高,仍然是防控重点;应继续加强疾病监测,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持续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新疆阿克苏地区法定传染病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为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按发病日期导出2016—2020年阿克苏地区法定传染病病例报告数据,并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数据。结果 2016—2020年阿克苏地区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26种108 378例,年均发病率851.16/10万,死亡819例,年平死亡率6.40/10万;其中乙类传染病17种100 236例(包括按甲类报告的传染病1种1例),年均发病率787.18/10万;丙类传染病共9种8 142例,年均发病率63.98/10万,无死亡病例报告,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以血液及性传播疾病为主、占病例总数的57.23%,丙类传染病以肠道传染病为主、占丙类传染病病例总数的73.63%。结论 阿克苏地区肺结核病、乙型肝炎和梅毒等传染病发病率较高,仍然是防控重点;应继续加强疾病监测,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持续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2008年宾阳县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发生水平及流行情况。方法利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的数据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宾阳县2008年报告的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与死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年宾阳县共报告法定报告传染病18种3812例,总发病率为411.49/10万;报告死亡17例,死亡率为1.84/10万;其中报告乙类传染病12种1780例,发病率为192.14/10万;报告丙类传染病为6种2032例,发病率为219.35/10万。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疾病依次为: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痢疾、梅毒、艾滋病。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疾病依次为: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性感冒、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结论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流行性腮腺炎和手足口病等仍是严重危害宾阳县居民身体健康的主要传染病病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2004~2010年新疆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为制定和完善传染病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新疆2004~2010年网络报告的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描述。结果 2004~2010年,新疆共报告甲乙丙类传染病34种,累计报告发病105.183 5万例,年均发病率为731.97/10万,总体发病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报告发病率居前五位的为肺结核、乙型肝炎、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痢疾、流行性腮腺炎;春夏季发病率略高;发病年龄以青壮年和15岁以下儿童为主(39.61%、28.17%);职业以农民、学生为主(30.98%、14.71%)。结论网络直报有利于提高传染病报告质量和传染病疫情管理;以肺结核为主的呼吸道传染病,以及以乙肝、梅毒为主的血液及性传播疾病依然是新疆公共卫生预防和控制工作的重点;同时,免疫规划针对的相关疾病的威胁不容忽视,需加大托幼机构、学校传染病疫情监控力度,做好防范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新疆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为预防控制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新疆2006年法定传染病疫情.结果 2006年全疆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为685.89/10万,与2005年相比上升16.37%;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肝炎、肺结核、痢疾、梅毒、淋病;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所占比重较大;农民发病较高;学校是传染病暴发流行的主要场所.结论 加强重点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有针对性的采取防治措施;加强对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的培训和督导,提高疫情报告率和及时率,防止重报、漏报.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2011—2017年内蒙古察右后旗传染病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当地传染病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2017年全旗网络报告的传染病病人按不同病种、年度、地区、性别、年龄和职业分别统计,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11—2017年全旗共报告传染病病人503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37.73/10万,共发生26种乙类和丙类传染病,血源和性传播疾病2080例(41.29%)、自然疫源性传染病1257例(24.96%)、呼吸道传染病1176例(23.35%)和肠道传染病524例(10.40%);发病前五位的病种是乙型肝炎、布鲁氏菌病、肺结核病、梅毒和感染性腹泻。不同年度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0.70,P<0.01);传染病病例在全旗的7个乡(镇)均有分布,以旗所在地白音查干镇最多、占35.48%,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1∶0.66,40~49岁组传染病报告人数最多、占22.89%,农民、家务及待业两个职业高发、占78.82%。结论察右后旗报告传染病主要是乙型肝炎、布鲁氏菌病和肺结核病;应针对重点人群进行防控,加强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采取综合性的防控措施,减少本地区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合肥市某区区2005~2009年法定报告传染病流行特征及其变化趋势,为控制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09年合肥市某区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区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31种3 468例,年平均发病率755.06/10万;死亡1例,年均死亡率为0.22/10万。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报告的主要传染病为感染性腹泻、结核病、菌痢、病毒性肝炎,最近两年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发病上升。结论传染病疫情不容忽视,防控重点人群为儿童、学生、农民,传染病防治仍是今后疾病控制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甘肃省民勤县法定传染病的流行特征,掌握其变化规律,为制定传染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导出2009—2016年民勤县法定报告传染病病例,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数据。结果 2009—2016年民勤县共报告乙丙类法定传染病25种14 966例,年均发病率642.89/10万,死亡7例、死亡率0.30/10万;2010年发病率最高(779.61/10万)、2016年最低(492.23/10万);发病率位居前三位的乡为蔡旗(927.66/10万)、重兴(866.88/10万)和昌宁(791.69/10万);男性(792.57/10万)高于女性(482.75/10万),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5.71,P<0.05);以农民(9 358例)和学生(2 865例)居多,分别占病例总数的62.53%和19.14%。结论 2009—20016年民勤县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应根据各种传染病的流行特点,制定并落实相应的防控措施,同时加强输入性传染病的监测与防控,做好疫情应急处置,有效控制疫情的扩散和蔓延。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2010─2014年甘肃省武威市法定传染病的流行特点及规律,了解传染病的防控效果,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2010─2014年武威市法定传染病疫情的上报资料。结果 2010─2014年武威市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丙类传染病共计19种65 709例,年均发病率为720.96/10万,死亡51例、年均死亡率5.60/10万;发病最高为凉州区,年均发病率为862.76/10万;全年均有病例报告,1月为发病高峰,报告6 589例、占发病总数的10.03%;以农民最多39 994例、占发病总数的60.87%;年龄以20~70岁为主,报告52 135例、占发病总数的79.34%;以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分别占发病总数的69.20%和18.76%;发病居前五位的病种分别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病、手足口病、水痘和痢疾,5类传染病占发病总数的91.03%。结论甘肃省武威市乙、丙类传染病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病,病毒性肝炎和肺结核病是现阶段传染病防控的重点,应对群众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宣传、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