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09年口服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OPV)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方法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为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于2009年在全疆范围开展了2轮OPV强化免疫活动,第1轮报告应种儿童数为1 365 956人,实种儿童数为1 354 268人,强化免疫前"零"剂次免疫儿童数为58 648人;第2轮报告应种儿童数为1 410 353人,实种儿童数为1 398 893人,强化免疫前"零"剂次免疫儿童数为31 572人;2轮共服苗2 753 161人次,每个年龄组每轮报告服苗率均〉98%;还对90 220名"零"剂次免疫儿童进行了接种,对建立免疫屏障起到了积极作用。结论通过OPV强化免疫活动,提高了易感儿童群体免疫水平,继续维持无脊灰状态,奠定了新疆坚实的免疫屏障。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07年口服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OPV)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方法 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为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于2007年全疆范围开展了两轮OPV强化免疫活动,第一轮报告应种儿童数为1207124人,实种儿童数为1 196 490人,强化免疫前 "零"剂次免疫儿童数为57 585人;第二轮报告应种儿童数为1 269 185人,实种儿童数为1 256 889人,强化免疫前 "零"剂次免疫儿童数为29 917人;两轮共服苗2 453 379人次,每个年龄组每轮报告服苗率均>97%;还对87 502名"零"剂次免疫儿童进行了接种,对建立免疫屏障起到了积极作用.结论 通过OPV强化免疫活动,提高了人群免疫水平,维持了无脊灰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2011年9月~2012年4月新疆阿合奇县0~14岁儿童五轮、15~39岁人群四轮脊髓灰质炎疫苗应急强化免疫的效果。方法按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脊髓灰质炎疫情应急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脊髓灰质炎应急强化免疫活动督导方案》要求开展工作,通过常规免疫接种率调查、应急强化免疫接种快速评估,AFP主动监测和相关病例主动搜索进行分析。结果常规免疫调查每个乡抽查60名儿童,县城30名,全县每轮次90人,五轮次共计抽查儿童450人,全程接种率85.78%,建卡率为94.00%;0~14岁儿童五轮接种总人数53 959人次,15~39岁人群四轮强化免疫总接种成人58 642人次;通过国家、自治区、自治州专家快速评估儿童接种率为99.78%,成人接种率99.72%;AFP通过查看医疗机构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本、日常监测、主动搜索未发现AFP病例及漏报。结论通过儿童五轮次、成人四轮次脊髓灰质炎疫苗应急强化免疫活动,提高了阿合奇县易感人群的免疫水平,形成了有效的免疫屏障,为严防脊髓灰质炎传入阿合奇县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2011。2013年新疆温泉县脊髓灰质炎应急强化免疫效果,为维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和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进一步开展提供依据。方法温泉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强化免疫活动实施前对乡村医生进行了培训,在实施前、后和实施过程中进行督导,强化免疫活动后及时总结,让每个乡村医生掌握服糖丸的禁忌症、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避免事故的发生。结果2011-2013年温泉县7轮免疫接种率分别为98.22%、99.56%、99.42%、99.40%、99.22%、99.21%、98.89%;2011年10月15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督导组在第二轮强化免疫后快速评估,发现1名漏服的应种儿童。结论要完成好强化免疫活动,充分发挥乡村医生的作用是关键。  相似文献   

5.
新疆库尔勒市从1993年起与全疆同步开展了脊髓灰质炎(脊灰)强化免疫工作,已进行了14次/轮强化免疫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04年强化免疫共接种适龄儿童29 147名,其中常住儿童16 236名,流动儿童12 411名,设固定接种点185个,流动接种点253个,印发宣传单4.2万份,培训相关人员1 776人次,2 000余人参加服苗,自治区疾控中心对本次两轮快速评估率为98.4%(接种率),较好地完成了本次强化免疫任务.本次强化免疫活动参加人员之众、服苗对象之多、宣传之广泛、社会影响之大,都是库尔勒市卫生史上少见的,这得益于卫生部门的精心组织、层层落实及社会各界的支持.  相似文献   

6.
为稳固新疆库尔勒市人群脊髓灰质炎(脊灰)免疫屏障,巩固已取得的成果,根据自治区卫生厅部署,2005年度库尔勒市继续对重点人群开展了脊髓灰质炎疫苗(OPV)强化免疫活动,为评价本次强化免疫活动质量,先后对2轮强化免疫活动进行了接种率评估。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库尔勒市2001年1月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精河县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脊灰)强化免疫的效果。方法2006年3~4月在全县范围内进行2轮消灭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活动。凡2002年1月1日接种日期间出生的儿童(包括新生儿)一律进行2轮普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结果本次强化免疫儿童13 355人,其中外来儿童占总服药儿童的20.40%,零剂次儿童占总服药儿童的6.7%。强化免疫结束后现场随机抽查儿童180人,上卡率98.33%,普服率98.89%。结论本次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效果显著,但仍存在不足,应长期开展对流动儿童的普服工作。  相似文献   

8.
2002~2006年新疆轮台县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继续巩固和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的成果,彻底消灭脊灰野病毒的传播和流行,实施口服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OPV)强化免疫(NID)是消灭脊灰的有效措施,轮台县自2002年3月1日~2006年4月3日连续5次10轮,在全县范围对0~47月龄儿童开展了 OPV 强化免疫活动,现将 5次活动的实施情况汇总分析如下,以便正确评价轮台县 NID 活动的质量和效果,为今后制定更加科学的免疫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自1993年以来新疆和硕县已连续开展14轮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活动,至今未发现脊灰野病毒引起的麻痹性病例.为防止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的输入和传播,巩固已取得的成果,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的部署,2007年和硕县继续开展了脊髓灰质炎疫苗(OPV)强化免疫活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新疆托克逊县自1993年开展消灭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活动以来,有效地控制了零剂次免疫儿童的持续累计,显著提高了免疫覆盖率。目前托克逊县零剂次免疫儿童迅速减少,其分布趋势集中于〈1岁组儿童。在历次强化免疫活动中,〈1岁组儿童为主要的漏种人群,因此,今后应重点加强和提高〈1岁组儿童的免疫接种率是提高人群免疫水平的最有效措施。为了实现消灭脊髓灰质炎目标,按照自治区的统一部署,于2006年3月一2009年4月又开展了4次8轮强化免疫活动。现就实施情况和效果评价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为巩固和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的成果,彻底消灭脊髓灰质炎野病毒株的传播和流行。依照《200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活动方案》的精神,在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简称克州)卫生局的安排下,  相似文献   

12.
延生 《地方病通报》1997,12(4):14-15
1995年6月,按照《全国碘缺乏病防治监测方案》要求,采取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方法,对延安地区11个县市12所小学8~10岁儿童进行了碘缺乏病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调查方法1.l甲状腺肿大率:每所小学随机抽取8~10岁儿童40名共480人进行甲状腺触诊检查,分度标准为0度、Ⅰ度、Ⅱ度。1.2盐碘:直接滴定法测定被抽查儿童从家中带来的食盐含碘量。1.3尿碘:从每所小学抽查的40名儿童中再随机抽取12名共144人,采用酸消化法测定其随意一次尿样碘含量。2结果2.且甲状腺肿大率:12所小学(延安市两所)甲状腺肿大率12.5%~45.0%,平均为26.5…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永靖县儿童计划免疫四苗接种和乙肝预防免疫工作进展。方法(1)工作量化考核,制定督导计划并落实责任;(2)儿童强化免疫常规监测;(3)加大宣传和人员培训;(4)开展儿童强化免疫。结果监测结果表明四苗接种率达到85%,2000年完成无脊灰目标;自2002年7月开展儿童乙肝疫苗计划免疫后乙肝疫苗接种率逐年提高。结论加强农村计划免疫工作需要政府领导重视和加大资金投入,加强人员培训和专业队伍建设,以保证项目的开展和提高疫苗接种率、保护率,实现预订目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广西藤县免疫规划疫苗未接种原因追查制度的实施效果,为修订和完善辖区免疫规划管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2010—2013年藤县查漏补种及2013—2014年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活动中未种原因追查制度落实情况。结果 2010—2013年查漏补种累计追查未种儿童12 090人,占前两位的原因为已外出3个月以上和居住地更换频繁,分别占未接种原因追查总数的84.37%和12.49%;2013—2014年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追查未种原因9 080人,主要原因相同,分别占未接种原因追查总数的65.51%和22.76%;查清未种原因,除去有接种禁忌和已外出3个月以上的流动儿童,校正后补种率可提高9.93%-36.25%。结论建立并推行未接种原因追查制度,适合当前免疫规划管理工作需要,对巩固和提高免疫规划管理质量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应坚持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先用EIPV(灭活脊髓灰质炎病毒)免疫后,对再接触活的病毒疫苗者大便中转化病毒的排泄是否有影响,我们进行了两组实验。第一组选用2个月,2~4个月及2、4个月和18或20个月的婴幼儿;分别服1剂、2剂和3剂以上OPV(减毒脊灰质病毒)后,再服OPV进行实验。第二组选择的实验对象同上,分别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新疆阿勒泰市儿童常规免疫疫苗接种和国家"十二五"规划制定的"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到90%的目标"进展情况。方法采用批质量保证抽样方法(LQAS),每个乡入户调查2~3岁适龄儿童42人,并尽量保证调查对象年龄组均衡,阿勒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将适龄儿童的接种情况录入数据库并进行分析。结果阿勒泰市儿童预防接种建卡率达100.0%,建证率100.0%,卡证符合率99.7%,各类疫苗基础免疫合格率分别为卡介苗(BCG)99.7%、脊髓灰质炎疫苗(OPV)100.0%、"百白破"三联疫苗(DPT)99.4%、含麻疹成分类疫苗(MV)99.4%、乙型肝炎疫苗(HepB)92.2%、A群流脑疫苗(MenA)97.7%;DPTa、MV疫苗加强免疫合格接种率分别为98.0%、99.4%;甲型肝炎疫苗(HepA)合格接种率为98.5%。结论阿勒泰市儿童疫苗接种率较高,但接种合格率偏低,需要加大疫苗接种的宣传力度,进一步完善预防接种门诊的建设,推广定点接种、缩短接种周期等一系列综合措施,以提高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识别甘肃省平凉市脊髓灰质炎野病毒输入和传播的高风险地区及其风险因素,为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干预防范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甘肃省脊髓灰质炎野病毒输入和传播风险评估方案》进行评估,综合人群免疫状况、AFP病例监测和输入风险三项一级评估指标,评判出风险高、中、低县(区)。结果2011—2013年平凉市各县(区)OPV3常规免疫平均估算接种率灵台县最高(109.52%),崇信县最低(100.05%),崇信、泾川两县主要因AFP监测灵敏性不高及存在未全程免疫的AFP病例,评估赋值较高而判为高风险地区;灵台、庄浪和华亭三县分别因存在AFP监测灵敏性不高、DTP1变化趋势评估大于15.00%和存在未全程免疫的AFP病例等主要危险因素而判为中风险地区。结论平凉市OPV免疫接种虽整体处于较高水平,持续多年无高危AFP病例,但其部分县(区)OPV常规免疫接种存在"两高一低"现象、未全程免疫的AFP病例以及野病毒输入风险不容低估,一旦有脊髓灰质炎野病毒介入,可能存在传播风险;进一步做好常规免疫接种仍是维持该市无脊髓灰质炎状态的首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永定县碘缺乏病的病情动态,于1995年6月派出经过统一培训的10名专业人员,按PPS(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抽样方法随机抽查31所小学8~10岁的学生1241名,并从被检学生家中采取食盐1135份和随机采集344名学生一次尿样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甲状腺肿大305人,肿大率24.6%,各年龄组男女和已服与未服碘丸学生甲状腺肿大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盐碘浓度均值31.92mg/kg,<20mg/kg有379份,占33.4%;>100μg/L311份,占90.41%,已服碘丸和未服碘丸学生尿碘浓度呈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该县碘缺乏病病情回升。  相似文献   

19.
为巩固和保持无脊髓灰质炎成绩,彻底消灭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的传播和流行,进一步消除免疫空白,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的统一部署,头屯河区于2006年3月1~4日、4月1~4日在本区范围内统一时间、统一技术标准开展了两轮消灭脊髓灰质炎的强化免疫活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甲型肝炎灭活疫苗(灭活疫苗)和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减毒活疫苗)基础免疫、加强免疫的效果。方法:2004年对湛江市赤坎区寸金管区156名2.10岁儿童进行调查.检测抗-HAV水平。结果:减毒活疫苗基础免疫后1个月抗-HAV阳性率为76.47%,灭活疫苗基础免疫后1个月抗-HAV阳性率为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