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卵巢颗粒细胞瘤(OGCT)的超声表现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15例经病理证实为卵巢颗粒细胞瘤的声像图表现及临床病理特点. 结果 15例肿块均为单侧发病,边界清楚、包膜完整、形态规则,肿块最大径为5.10~14.50cm(平均8.00± 2.70cm).15例颗粒细胞瘤声像图表现分为3种类型:Ⅰ实质型(2例)内部回声不均匀;Ⅱ多房囊型(2例)内部呈多分隔结构;Ⅲ囊实型(11例)内部不同程度囊性区域.15例肿块彩色多普勒显示少~中量血流信号.实性部分阻力指数(RI)为0.26~0.57,平均0.41±0.09.成人型颗粒细胞瘤(AGCT)9例;幼年型颗粒细胞瘤(JGCT)6例.AGCT平均发病年龄45岁,JGCT平均发病年龄3岁.临床主要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腹痛、腹部包块、假性性早熟、腹水.成人型和幼年型卵巢颗粒细胞瘤均以囊实性超声表现为主.卵巢颗粒细胞瘤的超声表现与病理表现基本一致.结论 卵巢颗粒细胞瘤超声表现为大的不同程度囊变区的囊实性肿块为主,结合临床症状有助于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2.
卵巢无性细胞瘤10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卵巢无性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卵巢恶性肿瘤,来源于原始生殖细胞,与睾丸的精原细胞瘤同源,多发生于年轻妇女。本文收集绍兴卫校附属医院、绍兴市妇幼保健院1980~1996年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无性细胞瘤10例,现就其临床病理特征分析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发病年龄为18~51岁,平均28.5岁,30岁以下8例,占80%。未婚3例,占30%,已婚7例,占70%;已婚未育1例。生育1~4胎,其中1例妊娠合并无性细胞瘤。1.2 症状与体征主要症状为腹部包块(9例)、腹痛(8例)、腹胀(3例),2例急腹痛起病。临床检查时下腹可触及肿块,质实,有时呈结节状,1例在产前检查时发现阴道后壁与直肠上1/3有一实质肿块。无一例出现性腺发育异常。术前均诊断为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卵巢颗粒细胞瘤的MRI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6例卵巢颗粒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报道,对其影像表现进行总结分析。结果:6例均为单侧发病,类圆形,最长径6.7~28.2cm,边界清楚;5例为囊实性肿块。其中囊性部分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实性部分在T1WI分别为1例等低信号、4例等信号,其中2例肿块内夹杂条絮状高信号,T2WI呈高信号为主混杂信号,DWI/ADC示实性部分明显扩散受限,增强扫描中度强化;1例多房囊性肿块?。结论:卵巢颗粒细胞瘤MRI表现多样,其中囊实性肿块表现典型,熟悉本病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有助于提高该病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卵巢颗粒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收集本院2013-2023年诊断为卵巢颗粒细胞瘤的病例8例。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免疫组化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8例平均年龄54岁,均手术治疗,除1例8年后复发死亡外,其余均存活。肿瘤平均大小10.38cm,呈囊性、多房囊性或实性。镜下肿瘤呈弥漫、实性排列,也可见假乳头状、岛状、巢团状、被富于细胞的纤维间质分隔。免疫组化显示肿瘤细胞α-Inhibin、Vimentin、CD99阳性,EMA、CK7阴性。结论:卵巢颗粒细胞瘤是低度恶性肿瘤,镜下表现方式多样,免疫组化染色及基因检测可协助诊断。手术治疗是主要方式,存在远期复发可能,需要定期随诊。  相似文献   

5.
患者 女性,15岁,无月经来潮,因"腹胀、发现腹部包块20+d伴胸闷,气紧10+d"于2011-5-4人本院治疗.病史采集:1周前,患者外院就诊,血清CA125为1004 U/mL,腹部超声提示:盆腔巨大实性包块、大量腹水.予抽腹水共4次,腹水细胞学检查未查出肿瘤细胞.入院查体:自肛查扪及盆腔巨大实性包块.  相似文献   

6.
卵巢肿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见肿瘤之一 ,占女性生殖器肿瘤的 1/ 3。卵巢肿瘤可发生于妇女一生中的任何时期 ,不同的年龄分布其组织学类型也不同 ,其中10 %为恶性。卵巢肿瘤至今尚缺乏完善的早期诊断方法 ,容易延误诊断 ,特别是卵巢恶性肿瘤 6 0 %~ 70 %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 ,而晚期病例又疗效不佳 ,5年生存率仅 2 5 %~ 30 %。成为威胁妇女健康的最大疾患 ,现将我院卵巢恶性肿瘤 5 3例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5年至 2 0 0 0年广东医学院附院、附属福田医院收治卵巢恶性肿瘤 5 3例 ,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 ,发病年龄 9~ 7…  相似文献   

7.
36例卵巢颗粒细胞瘤预后影响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卵巢颗粒细胞瘤临床、病理因素及治疗方法等对于预后和复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78~1997年收治的保留资料完整的36例卵巢颗粒细胞瘤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病理因素、早期患者治疗方法的选择等因素及预后的关系,并对复发及未复发患者进行上述因素的比较。结果:全组总的5年和10年生存率为94%和75%。不同年龄患者(≥40岁、<40岁)的5年和10年生存率和复发率分别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临床分期为Ⅰ期者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96%和92%,Ⅱ~Ⅳ期为60%和20%,分别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不同临床分期的复发情况分别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核分裂相<5/10高倍视野(HPF)的5年和10年生存率为96%和92%,而核分裂相≥5/10个HPF的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60%和40%,分别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Call-Exner小体在无瘤生存患者(NED)组中更常见。核异型性和高分裂相往往更常见于复发组中(REC)。治疗方法不同(包括单纯手术、手术+放射治疗或化学治疗)的26例Ⅰ期患者中其5年和10年生存率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复发及未复发、早期复发及晚期复发等各因素相比较,仅临床分期和细胞核异型性及高分裂相3个因素,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卵巢颗粒细胞瘤的临床分期及细胞核异型性及高分裂相是其预后的重要相关因素。目前根据临床或病理因素尚难以预测患者是否会远期复发。  相似文献   

8.
颗粒细胞瘤(granular cell tumor,GCT)首次由Abrikosoff在1926年报道。GCT是一种少见的来源于神经鞘雪旺细胞的肿瘤。尽管这种肿瘤的病因学和组织发生并不完全清楚,但是仍然具有特征性。为了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现对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卵巢泡膜细胞瘤是卵巢性索间质肿瘤中较多见的肿瘤,仅次于颗粒细胞瘤,占卵巢肿瘤的0.5%-1.0%,大部分卵巢泡膜细胞瘤为良性,少数生物学行为为恶性,且预后较差。本研究通过对我院1980年1月-2001年1月收治的42例卵巢良、恶性泡膜细胞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进一步了解临床特征和预后,并对恶性卵巢泡膜细胞瘤的治疗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颗粒细胞瘤(granulose cell tumor GCT),属于性索间质肿瘤,呈低度恶行,预后良好,但是晚期容易复发。GCT病因不明,目前研究集中于基因甲基化、染色体微卫星不稳定等方面。以22号染色单体和14号染色三体的异常为多见。治疗以手术为主,但由于GCT有晚期复发的特点,因此,应特别强调足够的化疗疗程及各期患者的终身随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卵巢无性细胞瘤的超声影像学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检查确诊的12例卵巢无性细胞瘤患者的超声影像学检查资料。结果超声显示肿块形状多不规则,边界清晰,其中呈实性者8例,呈囊实混合性者4例,肿块内呈不均质低回声或不均质中低混合回声,可伴有散在的条索状回声或不规则的液性区回声,肿块实质部分均可见少许或丰富的血流信号。结论卵巢无性细胞瘤具有一定的超声影像学特点,在遇有回声或密度不均、边界清晰的肿块,具有条索状回声或不规则的液性区回声,血流丰富时应考虑本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12.
陈锐  李庭芳  董志红  卢霞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4):5370-5372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卵巢肿瘤的临床特征、诊断方法、肿瘤病理分类及处理原则。方法:对1989年12月~2008年1月收治的610例绝经后卵巢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绝经后卵巢恶性肿瘤的发生率为47.70%,44.59%的患者无任何症状。术前可经B超、彩超和CA125检测初步鉴别肿瘤的性质。绝经后不同年龄段患者卵巢良性、交界性、恶性肿瘤的构成比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后妇女应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必要时结合B超、彩超及CA125检测协助诊断。绝经后卵巢肿块应予以重视,一旦确诊卵巢肿块,只要患者病情允许,应尽早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自然绝经后妇女发生卵巢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38例自然绝经后发生卵巢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理结果。结果:恶性卵巢肿瘤33例(23.9%),交界性卵巢肿瘤12例(8.7%),良性卵巢肿瘤93例(67.4%)。良性卵巢肿瘤以浆液性囊腺瘤为多,恶性卵巢肿瘤以浆液性囊腺癌为多。结论:绝经后妇女卵巢肿瘤恶性率较高,应定期进行常规妇科检查,如发现病变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积极进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卵巢颗粒细胞瘤临床分期对其预后和复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第二医院1985~2004年收治的保留资料完整的43例卵巢颗粒细胞瘤患者的临床分期因素及预后的关系,并对复发及未复发患者进行上述因素的比较。结果全组总的5年和10年生存率别为95.3%和76.7%。临床分期为Ⅰ期者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96.4%和92.9%,Ⅱ~Ⅳ期为60.0%和20.0%,分别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不同临床分期的复发情况分别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复发及未复发,早期复发及晚期复发等各因素相比较,临床分期因素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卵巢颗粒细胞瘤的临床分期是其预后的重要相关因素。目前根据临床分期因素尚难以预测患者是否会远期复发。  相似文献   

15.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21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雅林 《实用预防医学》2008,15(5):1539-1540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是一种发生于肾上腺髓质少见的肿瘤。因该肿瘤在含有重铬酸盐固定液内固定后呈黑色而得名。其病理形态与生物学行为之间可不一致,良恶性鉴别困难。本文收集21例资料,对该瘤的临床及病理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6.
卵巢肿瘤种类繁多,而性索间质类肿瘤相对少见,约占卵巢肿瘤的5%,而颗粒细胞瘤(granulosa cell tumot,GCT)是性索间质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GCT呈低度恶性,大多数患者诊断时属手术病理分期Ⅰ期,5年生存率高达90%,但是易远期复发,20年生存率低于50%,近年来,随着人们对GCT认识地不断深入,其诊断和治疗有了一些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卵巢交界性肿瘤45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卵巢交界性肿瘤(BOT)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对45例病理诊断为BOT的治疗方法、病理特点、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45例BOT中,浆液性交界性肿瘤(SBOT)26例,粘液性交界性肿瘤(MBOT)19例(肠型15例,宫颈内膜型4例);采取保守性手术治疗25例,根治性手术治疗20例,全部病例随访1~6年。保守治疗患者中,2例SBOTⅡ期患者和1例MBOTⅡ期患者分别于术后半年、1年和2年复发;1例SBOT和2例MBOT术后3年内成功自然妊娠,其中1例MBOT分娩时发现肿瘤恶变,并广泛转移。其余BOT未见复发。结论:BOT的诊断仍需依靠显微镜下观察,广泛取材是评估此类肿瘤的关键,手术是治疗的主要方式,化疗是否有益尚有争议;妊娠对肿瘤复发是否有影响尚待进一步观察研究;随访是发现肿瘤复发、提高生存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44例卵巢颗粒细胞瘤,其中41例为首次治疗,3例为复发后治疗,36例作根治性手术,22例加放射治疗,21例作抗癌化疗1—7疗程。32例治疗已满5—17年,5年生存率81.2%,其中Ⅰ期100%(23/23),Ⅱ期60%(3/5),Ⅲ、Ⅳ期均为零(0/2,0/2),2例保留健侧卵巢和子宫已结婚生育,本文对保留生育功能及根治性手术及术后放疗、化疗及5年生存率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卵巢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对44例卵巢肿瘤的标本进行组织形态观察,以WHO制定的卵巢肿瘤分类法为诊断标准.结果 在44例卵巢肿瘤中,上皮性肿瘤16例,生殖细胞肿瘤25例,性索间质细胞肿瘤3例.结论 卵巢生殖细胞肿瘤发病率高于上皮性肿瘤,腹部包块和腹痛者应排除卵巢肿瘤的可能,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  相似文献   

20.
卵泡膜细胞瘤是来源于卵巢特异性间胚叶组织[1],由内卵泡膜细胞组成的良性肿瘤[2],具有分泌雌激素和(或)雄激素的功能[3],恶变率为2%~5%。目前临床上通过超声或CT等检查以进一步诊断,待病情明确,及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