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胸内异位肾一例房志勤,李宗凯患儿:男,9岁。因间断咳嗽,经胸部X线摄片以纵隔肿瘤收入院。体检:一般情况好,营养中等,呼吸平稳,胸廓对称,左下背部叩诊浊音,双肺呼吸音清晰。胸部X线片:双肺纹理清晰,左膈上可见一边界清晰、椭圆形肿块阴影,约8cm×8cm...  相似文献   

2.
纵隔肿瘤与“心影扩大”X线正位胸片后纵隔肿物影易误认为心影增大患儿6岁,因咳嗽、胸闷、气喘月余,经抗炎治疗无效来院。轻度呼吸困难,肺无音,心脏未闻病理杂音,肝肋下1cm,胸正位片示“心影”球形扩大。考虑为心包炎而作B超,发现后纵隔有一8cm×9cm×...  相似文献   

3.
患儿:女,7岁。6年前,左前胸壁出现一核桃大小之包块,质软,触之不痛。当地医院诊断为“皮下囊肿”行包块切除,切除物未做病理检查。3年前,前胸壁包块复发,大小同前。当地医院胸片检查疑“纵隔肿瘤”收入我院。体检:一般情况可,呼吸平稳,气管居中。左胸骨旁第5肋扪及3cm×2cm×1cm大小之包块,质软,欠活动,无压痛。双肺呼吸音清晰。胸部正位X线片显示左上纵隔及肺门区可见弧形密度增高影,突向肺野,密度较均匀,边缘较清楚。侧位X线片示包块偏前,胸骨中上界处软组织局限性隆起。胸部CT检查示前纵隔可见8cm…  相似文献   

4.
正侵袭性纤维瘤病(aggressive fibromatosis,AF)也称硬性纤维瘤(desmoid tumor)、韧带样瘤、肌腱膜纤维瘤病。本院近期收治2例,现回顾2例儿童胸部纤维瘤病诊疗经过,并对其相关特点进行文献复习。病例一,男,3岁,因气促1月余在本院经胸片(图1)及胸部CT(图2)检查提示前纵隔占位,大小约35 mm×74 mm×80 mm,跨中线并贯通前纵隔生长,平扫呈较均匀低密度影。增强后呈轻度不均匀强化,疑诊"前纵隔肿瘤",行正中开胸肿瘤切除术,术中探查肿物无完整包膜;分叶状,切面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儿童原发性胸部巨大肿瘤的治疗经验,探讨更有效的外科治疗方式.方法 对于占据整个胸腔的胸内肿瘤采取胸部正中切口,处理肺门或分离肿瘤;而其他肺肿瘤及后纵隔肿瘤则采取常规后外侧切口行肿瘤根治术.对于前纵隔肿瘤酌情采取胸部正中切口或前外侧切口,锐性加钝性法分离,直至完整切除肿瘤为止.结果 5例术前诊断为肺肿瘤的患儿,2例行左全肺切除,1例行右全肺切除,1例行右中下肺叶切除,病理学诊断均为胸膜肺母细胞瘤;另1例行胸壁肿块大块切除术,免疫组化检查结果显示为"左胸壁肋骨Ewing肉瘤";1例术前诊断为胸腔内巨大肿块患儿行肿块切除后病理报告为软骨肉瘤;4例前纵隔肿瘤中,2例为梭形细胞瘤,另2例来源于胸腺,分别为胸腺瘤和恶性神经鞘瘤,肿瘤均被完整切除;4例后纵隔肿瘤均作肿块切除,病理检查报告均为神经母细胞瘤.结论 手术指征、手术径路的把握及术者的经验直接决定胸部巨大肿瘤患儿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患儿:男,6岁。因咳嗽,气促半月,于1997年5月26日入院。体检:发育正常,消瘦,T37℃,BP13/8kPa,心率90次/分,心律规整,右下肺呼吸音低。胸部X线片示:右纵隔肿瘤。EKG:窦性心律。胸部CT平扫加强化示:心底部右后纵隔旁有一软组织肿块影,形态规则,边缘清晰,密度较均匀,最大切面约6cm×4cm。强化后病灶呈均匀明显强化,中心有一近圆形不强化区,约0.7cm×0.5cm。胸腺轻度增大,密度均匀。作者单位:253014 山东德州市人民医院小儿外科(武靖华、王宗义、耿玉普);德州市立…  相似文献   

7.
小儿纵隔肠源性囊肿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纵隔肠源性囊肿病因、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近20年17例纵隔肠源性囊肿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例为壁内型食道囊肿,16例为纵隔肠源性囊肿,16例中2例同时合并腹腔内的肠重复畸形;临床上多数患儿以呼吸系统症状就诊,12例合并椎体畸形,12例行胸部B超检查,4例行胸部MRI检查,均为边界清晰的囊性肿物,8例行^99TmTc扫描,后纵隔内可见核素^99TmTc浓集灶。结果:分析本组临床资料,得到如下结论:第一,小儿纵隔肠源性囊肿的临床特征有①具有呼吸系统压迫症状,患侧胸廓隆起,呼吸活动度差,呼吸音减弱或消失;②后纵隔囊肿合并椎体畸形;③胸部超声、CT和/或MRI检查,后纵隔存在边缘清楚,内壁光滑的单房性含液囊肿;④^99TmTc扫描发现后纵隔囊肿内有异位的胃肠粘膜。第二,本病的根治方法是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儿童纵隔恶性横纹肌样瘤(MRT)的临床与影像学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知。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6年1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的5例纵隔MRT患儿病历资料,术前均行CT平扫,其中3例行增强扫描,1例行MRI平扫检查,总结分析其临床及影像学特点。结果 5例患儿中,男1例、女4例;中位发病年龄5岁4个月(5个月~8岁4个月);肿瘤位于上纵隔3例、前纵隔1例、后纵隔1例;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肿物边界均欠清晰,与周围软组织分界不清;瘤体多较大,最大径范围(3.1~8.9)cm;CT扫描2例可见囊变,囊性部分与实性部分边界模糊,呈渐进性变化;2例有钙化;3例伴有大量胸腔积液;CT增强扫描可见,肿瘤实性部分不均匀持续性强化。1例MRI平扫,肿瘤表现为混杂信号肿块,以T1WI稍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为主。5例中4例为局限性肿瘤,另外1例伴有远处转移。本组5例纵隔MRT患儿,4例死亡,仅1例经过手术、化疗及放疗的综合性治疗已存活37个月。结论纵隔MRT是一种高度侵袭性恶性肿瘤,极易复发及进展,影像学主要表现为纵隔内较大不均质肿块,可伴有囊变、钙化及胸腔积液。  相似文献   

9.
患儿,男,5个月.因生后间断呼吸困难5个月入院.入院检查:生命体征平稳,心界右移,左侧胸腔中下野可闻及肠鸣音.胸部X光片及胸部CT均表现左侧胸腔下野含气空腔影,上消化道造影提示:左侧膈疝.胃、肠疝入胸腔.入院完善检查后,在气管插管全麻下手术.术中见左侧膈肌后外侧缺损约5 cm×3 cm,有一巨大薄壁疝囊突入胸腔,左肺下叶受压不张,疝囊后膈肌处有一4cm×3 cm×1 cm暗红色肿物,暗红色肿物起源于膈肌,无异常滋养血管,考虑为膈肌肿瘤,完整切除暗红色肿物.打开疝囊见内容物为胃、脾脏、部分结肠、小肠,探查脾脏正常,还纳胃、脾、肠管至腹腔,切除疝囊.膈肌缺损处缝合修补.术后痊愈出院.病理诊断:气管支气管囊肿(图1).  相似文献   

10.
儿童胸部实体肿瘤发病率较低。不管是国际还是国内,每年针对该类肿瘤进行的研究报道数量均相对较少。本文以近年开展的儿童胸部实体肿瘤临床研究为基础,对常见的胸壁肿瘤、肺与支气管肿瘤及纵隔肿瘤的诊治进展进行述评,并分析我国儿童胸部实体肿瘤诊疗流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解决方案和建议,为小儿胸外科临床医师诊治该类疾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1 病历摘要患儿男 ,2岁。因间歇性发热、咳嗽、气喘 3个月 ,于 1999年 7月 30日入院。患儿 3个月前因受凉后出现发热 ,体温 39 8℃ ,伴阵发性咳嗽、气喘 ,在当地医院给予多种抗生素治疗 ,曾在外院做胸部CT结果示纵隔肿物 ,右肺肺炎。近 10天持续高热 ,咳嗽、气喘加重。平素体质弱 ,易患肺炎。否认结核等传染病接触史 ,曾接种卡介苗。入院时体检 :T 38 8℃ ,P 12 6 /min ,R 40 /min ,发育营养差 ,神志清 ,呼吸急促 ,口周轻度发绀 ,三凹征阳性 ,右侧呼吸动度减弱 ,叩呈浊音 ,呼吸音减低 ,左肺呼吸音增强 ,双肺均可闻及少量湿 口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婴儿肺结核的胸部X线和CT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我院)2001年1月至2011年12月确诊和临床诊断为婴儿肺结核的病例资料,提取胸部X线和CT的影像学资料用于分析。结果 研究期间共诊断203例婴儿肺结核,其中188例在我院行胸部X线或CT检查纳入分析。132例行胸部X线检查、144例行胸部CT检查,其中88例同时行CT和胸部X线检查。①132例胸部X线片示肺实质浸润115例(87.1%),纵隔增宽33例(25.0%),肺门增大9例(6.8%)。②144例胸部CT示肺实质浸润143例(99.3%),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120例(83.3%)。143例肺实质浸润部位分布中双肺109例,右肺上叶132例, 右肺中叶124例,右肺下叶124例, 左肺上叶118例, 左肺下叶118例; 120例淋巴结肿大患儿中,常见肿大淋巴结部位依次为右肺门(72例)、腔静脉后(58例)、左肺门(49例)和隆突下(44例)。肺门和纵隔淋巴结同时受累88例(73.3%)。③胸部CT在提示肺实质浸润、空洞、淋巴结肿大、支气管病变、胸膜病变和钙化等方面均优于胸部X线片。结论 肺实质浸润伴淋巴结肿大是婴儿肺结核影像学的基本特征。胸部CT对婴儿肺结核的诊断优于胸部X线片。  相似文献   

13.
患者 ,男 ,2月余 ,因气促 2个月入院 ,生后 2d出现气促 ,胸片示右侧肺炎 ,经治疗气促无缓解 ,我院胸片示右中下肺囊性变 ,纵隔疝形成。入院时体检 :胸部外形及胸壁无畸形 ,右肺中下部呼吸音消失 ,气管左移 ,左肺呼吸音正常 ,呼吸 50次 /min ,心律齐 ,未闻及杂音 ,腹平软 ,肝肋下 1cm ,质软 ,脾未扪及。血WBC 1 2 .7× 1 0 9/L ,RBC 4 .2 7× 1 0 1 2 /L ,Hb 1 1 5g/L ,N0 .51L 0 .49,血气分析 见表 1 ,血沉 1 3mm/1h ,胸片 :右肺囊性病变 (肺囊肿 ?) ,伴纵隔疝形成 ,右肺含气不全。肺功能检查方法和结果一、方法 …  相似文献   

14.
临床资料 例1男,6个月,因反复低热伴咳嗽4月余以“慢性肺炎”收入院。患儿为弃婴领养儿,疫苗接种史不详,亦未见卡介苗疤痕,体检:体温38.0~39.8℃,神志清楚,反应一般,发育营养中等,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肺部听诊未闻及罗音,肝脾无肿大。神经系统检查未见阳性体征。胸部X线检查示双肺弥漫性炎症,CT亦未见空洞和钙化,肺门及纵隔淋巴结不大。PPD试验两次阴性;  相似文献   

15.
病例1资料:患儿女,13d。咳嗽、吐沫4d,无发热。影像学表现:X线胸片显示两肺弥漫分布网织结节影,中内带较外带著明,两肺过度充气;上纵隔小儿胸腺不明显(图1a)。胸部CT显示两肺广泛分布小结节及网格影,背侧较前侧著明,胸膜下可见结节及融合斑片影,支气管血管束增粗(图1b、c)。红霉素治疗14d后X线胸片显示肺内病变明显吸收好转,两肺清晰,上纵隔小儿胸腺较前著明(图1d)。影像学诊断:两肺间质浸润伴少许实质改变,衣原体感染可能。临床诊断:肺炎衣原体感染。  相似文献   

16.
小儿纵隔肿瘤的CT影像和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小儿从隔肿瘤的CT诊断特征和临床特点。方法 15例小儿纵隔肿瘤、其中神经母细胞瘤5例,神经节细胞瘤3例,神经鞘瘤1例,胸腺瘤及畸胎瘤各2例,淋巴管瘤和内胚实瘤各1例。各地术前、化疗前行胸部CT平扫和增强扫描,3例神经线细胞瘤治疗前、后作尿VMA测定和同步CT扫描。结果 畸胎瘤和胸腺瘤位于前纵隔,神经源性肿瘤和内胚窦瘤发生于后纵隔。神经母细胞瘤瘤呈呈浸润性生长、钙化、破坏及骨质破坏多见,胸  相似文献   

17.
患儿 ,女 ,3a ,因咳嗽伴发热 1个月入院。 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干咳 ,后渐咳脓血痰 ,伴低热、胸闷、乏力。抗感染无效转我院。查体 :呼吸急促 ,右肺呼吸运动、触觉语颤均减弱 ,叩诊呈浊音 ,右中、下肺呼吸音低 ,左肺正常。胸片示右肺大片致密影 ,边界清楚 ,其上见一小液面 ,纵隔心影左侧移位 ,考虑为先天性肺囊腺瘤 ,行手术治疗 ,术中于右下肺后段见一 8cm× 13cm× 15cm的囊性肿物 ,囊壁完整 ,与壁胸膜及右下肺粘连 ,囊内可见大量褐黑色胶冻样囊液及粘液样组织。因分离困难 ,行右下肺叶切除术 ,病检示瘤细胞呈弥漫分布 ,富…  相似文献   

18.
<正>患儿,男,9岁,因咳嗽、咳痰1个多月,在外院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经胸部CT检查发现纵膈有一占位性病变,予抗感染治疗后呼吸道症状明显缓解。门诊以"纵膈占位性病变"收住院。入院时查体:T:36.5℃,R:19次/分,P:80次/分;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啰音或胸膜摩擦音。入院诊断:纵膈占位性病变。入院后肺、纵膈平扫+增强MRI检查提示右侧后下纵膈脊柱旁可见一弧形软组织信号影,横轴  相似文献   

19.
例1:女,4岁3个月.患儿咳嗽,发热,有痰不能咳出,喘气费力3d入院.查胸片提示右上肺病变,CT提示右主支气管处纵隔支气管囊肿.增强CT:支气管隆突下方见囊性肿物影,约38mm×46mm大小(图1).查体:T37.9℃,R20次/min,双眼睑轻度水肿,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明显痰鸣音,三凹征,余无异常.  相似文献   

20.
周莺  李玉华  朱铭 《临床儿科杂志》2003,21(6):384-384,T001
患儿,男,7岁,因反复咳嗽3年余,加重1月伴胸痛入院。体检:右下肺听诊呼吸音较左侧减低,右侧胸部叩诊呈浊音。VMA:49.06μmol/24 h。正侧位胸片(图1):右后下纵隔紧贴脊柱旁软组织肿块,气管受压不明显;食道受压向左前移位,食道粘膜光滑。CT表现(图2):右后纵隔见密度均匀、边缘光滑的块影,增强后肿块不强化。MRI表现(图3):T2WI呈明显均一高信号,上至主动脉弓平面,下达膈面。影像学诊断:右中后纵隔占位,前肠囊肿可能大。术中见肿块为囊性,呈肠管样,基部肿大,向上一直延伸至颈椎水平。病理诊断:支气管囊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