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分析软骨的营养和生长特点,探讨外伤性软骨缺损后软骨移植的可能性及提高手术疗效的处理对策。方法 对健康狗的掌指关节行全关节及半关节的肌肉内植及原位植入,大体及光镜下观察软骨的生长和变性情况;对18例手掌指关节及近侧指间关节外伤性软骨缺损行第二跖趾关节软骨及全关节移植,并对部分手术细节予以改进,随访分析。结果 动物实验中植入肌肉组较原位植入组软骨变性明显,后者在弹性软骨细胞数量及基质分泌虽较正常对照组减少,但均在4周左右建立循环,其中半关节组优于全关节组。18例患者经6月至8年随访,关节活动度平均较术前增加43.5度,5例出现疼痛,6例出现关节间隙狭窄,余关节形态及结构正常。结论 早期的规律的关节活动与关节的营养供应对软骨的存活同等重要,而匹配良好的关节软骨面,可靠的内固定,韧带重建,供区尽量薄的软骨面和少的骨量及适宜的生化,力学环境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活动对骨膜游离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影响,选用成年健康家兔60只,随机分三组:笼外活动组,笼内活动组及制动组。手术造成双后肢骨宾股关节股骨关节面0.5cm×1cm全层软骨缺损各一处,将自体胫骨骨膜游离移植于左侧软骨缺损处,右侧作为对照。分别于术后第4,8和12周处死动物,取关节软骨标本。通过大体组织学、组织化学及电镜观察软骨再生情况,并比较活动量的多少对骨膜化生软骨的影响。结果表明,游离骨膜产生类透明软骨能有效地修复全层关节软骨缺损;统计学分析,笼外活动组与笼内活动组差异显著(P<0.05),笼内活动组与制动组差异显著(P<0.05),笼外活动组与制动组差异高度显著(P<0.01)。证明,活动量的大小对骨膜化生软骨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培养软骨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为探讨一种新的关节软骨缺损修复方法。方法:将体外培养2周形成软骨样组织,移植修复兔关节软骨全层缺损。于移植术后2、4、8周分别行功能评价、大体形态及组织学检查。结果:全部实验兔于术后2周内恢复正常活动。2周时移植修复组织由非成熟透明软骨组成。4周时部分移植组出现成熟透明软骨。8周时移植组关节软骨缺损全部由成熟透明软骨充填修复,修复组织与邻近关节软骨融合。培养软骨移植修复关节软骨全层缺损明显优于自身修复(P<001)。结论:本实验提示使用具有高有丝分裂率的软骨细胞,经离心管培养形成骺软骨样组织,植入关节软骨全层缺损后,软骨细胞生长良好,逐渐成熟和转化,能发挥良好的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4.
吻合血管的足趾关节移植重建手指关节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自1988年以来,采用吻合血和的跖趾关节或近侧趾间关节重建掌指关节近侧指间关节11例,其中3例为单一血管蒡携两个关节移植,同期重建相信两个掌指关节。术后半年至5年对全部病例进行随访,手术疗效满意。此方法具有、受体关节解问题形态与生理功能相信、移植关节血供丰富、降低关节退行性变发生率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讨论游离第二趾间半关节移植修复第二掌指关节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12月至2010年11月,本院临床应用32 例,行游离趾间半关节移植修复第二掌指关节缺损手术,术后均进行早期系统的康复训练.结果第2 跖趾关节的血供丰富,血管、神经位置恒定.其中26 例于术后3个月~2 年得到随访,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进行评定,第二掌指关节均获得较良好的功能恢复,吻合血管的单纯带关节囊半关节移植效果最佳,吻合血管的带肌腱及关节囊趾间半关节和复合组织的半关节移植效果次之,不吻合血管的半关节移植效果较差,其中1例出现关节面吸收,另1例出现骨不连.结论选用第二足趾半关节移植是治疗第二掌指关节缺损的较好方法,其中吻合血管的单纯带关节囊半关节移植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吻合血管的第二跖趾关节游离移植置换第二掌指关节11例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总结吻合血管的第二跖趾关节游离移植置换第二掌指关节的临床经验。方法手术时切除破坏的第二掌指关节及部分第二掌骨和近节指骨,将第二跖趾关节转移至手部第二掌指关节处,在鼻烟窝处将足背动脉与桡动脉吻合、大隐静脉与头静脉吻合,将切除的第二掌指关节的软骨关节面和骨骼的软组织剔除后回植到足部第二跖趾关节供区。结果临床应用11例,其中8例于术后5个月-2年6个月得到随访,第二掌指关节均获得较良好的功能恢复。结论吻合血管的第二跖趾关节游离移植置换第二掌指关节,能有效地恢复第二掌指关节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不同营养来源的骨膜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39侧狗骨关节面上造成20×25mm的软骨缺损,用三种不同营养来源的骨膜瓣移植修复作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依靠静脉血营养的骨膜瓣能够成活并化生为透明软骨,可修复大范围软骨缺损游离骨膜瓣只能部分存活、化生软骨,且新生软骨质量较差。动脉血营养骨膜瓣只能成骨,不能用干修复关节软骨缺损。  相似文献   

8.
目的介绍应用携带足趾关节的复合组织移植修复手部关节部位的组织缺损疗效。方法对11例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部位复合组织缺损的病例采用携带足趾关节的复合组织进行修复。采用足趾间关节移植修复手指间关节,足跖趾关节移植修复手掌指关节。结果所有移植关节及组织存活,术后随访8~18个月,按照上肢部分功能评定标准评定,结果优8例,良3例。结论采用携带足趾关节的复合组织移植不失为修复手部关节部位复合组织缺损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半关节移植修复缺如的指间关节近端关节面及侧副韧带,重建重复拇指畸形患者严重偏斜的指间关节。方法 1994年3月—2002年11月间,对7例患者利用赘生拇指近节指骨的近端关节面及部分关节囊,行一期或二期半关节移植,重建保留拇指的指间关节近端发育不良或缺如的关节面。术后随访3年,观察骨关节生长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移植的半关节大部存活,85%患者的骨外形良好、功能恢复较满意。结论 半关节移植是治疗重复拇指畸形伴指间关节严重发育不良的一种可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不同术式的第二足趾关节移植治疗手部关节缺损的疗效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目的 探讨不同术式的第二足趾关节移植治疗手指关节、掌指关节不同缺损的疗效。方法 在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1987年起临床应用吻合血管的四种术式修复手部关节缺损:(1)跖趾全关节移植重建掌指关节10例;(2)带关节囊的近节趾骨基底部移植修复掌指关节远端缺损4例;(3)趾间关节移植重建近指关节5例;(4)带趾间关节的复合组织移植治疗带近指关节的复合组织缺损4例。术后均进行早期系统的康复训练。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2.5年,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进行评定,优10例,良7例,中4例,差2例。带关节囊近节趾骨基底部移植的疗效最佳;趾间关节移植次之;而跖趾全关节移植、带趾间的复合组织移植疗效较差。结论 选用不同术式的第二足趾关节移植是治疗手部关节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微骨折技术对全层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的效果。方法20只大白兔随机分为两组,在其右股骨内髁先建立全层软骨缺损模型,实验组进行微骨折处理,对照组则不予特殊处理。分别在4周和8周各处死10只实验兔,作大体观察、病理学检查和修复组织厚度测量。临床上对68例全层关节软骨缺损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35例,关节清理后应用微骨折技术进行处理;对照组33例,仅作关节清理术。结果对照组只有肉芽组织和瘢痕组织生长,仅边缘有少量软骨组织生长,实验组在4周时大部分为软骨组织生长,8周已全部被软骨组织修复。术后平均随访8.6个月,Lysholm评分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微骨折技术是一种有效的修复全层关节软骨缺损方法。  相似文献   

12.
大段同种异体半关节移植远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分析同种异体半关节移植的临床应用及远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应用同种异体半关节移植治疗近关节骨肿瘤切除后遗留大块骨缺损,就随访资料完整,且随访时间超过5年的70例进行临床分析,异体骨移植长度8-25cm。普通髓内固定25例,交锁髓内钉固定21例,螺栓固定22例,钢板固定2例。结果:70例患者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0.5年(5-22年)。异体骨愈合68例,不愈合2例。主要并发症,肿瘤避部复发8例,感染7例,骨折3例,关节面塌陷6例,关节强直2例。关节功能按Mankin标准评定,优23例,良19例,中12例,满意率78.2%,结论:同种异体半关节移植是修复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有效手段,但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自体骨软骨移植与含富集骨髓干细胞松质骨镶嵌移植两种方法修复全层关节软骨缺损的生物学特征和效果。方法:采用新西兰大白兔制作左右后肢全层软骨缺损模型,分别进行自体骨软骨镶嵌移植、含富集骨髓干细胞松质骨镶嵌移植修复,对照组不作任何修复,每组12只。术后第4、8、12周处死动物取材,分别进行膝关节活动度测定、大体观察、光镜观察与电镜观察。结果:移植实验组在第12周时均能以类透明软骨组织修复缺损,对照组为纤维肉芽组织。形态学检查表明,两种方法均能以类透明软骨组织覆盖缺损,骨软骨移植组无明显免疫排斥现象,随着时间延长,修复高度逐渐增加。骨软骨移植组同含富集骨髓干细胞松质骨镶嵌移植组效果无显著差别。结论:骨软骨移植、含富集骨髓干细胞松质骨镶嵌移植两种方法均能以类透明软骨组织修复全层关节软骨缺损,含富集骨髓干细胞松质骨镶嵌移植更适用于较大面积软骨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14.
自体软骨细胞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团块样自体软骨细胞植入关节软骨缺损后的病理变化,探讨自体软骨细胞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24只3.0kg以上4~6月龄新西兰大白兔,雌雄不限,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2只,20%的速眠新(1mg/kg)肌肉注射麻醉后取肩关节软骨组织,0.2%Ⅱ型胶原酶消化分离软骨细胞,体外单层培养,细胞长成肉眼可见的膜状后收集固体的组织样细胞团,动物再次麻醉制造双膝股骨滑车4.0mm×6.0mm方形缺损,植入细胞团块,骨膜覆盖,缝合骨膜于双股骨髁上。对照组12只,同实验组手术方法进行缺损单纯骨膜移植。1、3、12、24周两组各3只动物空气栓塞处死取材,观察细胞团块变化和缺损修复情况。结果:1周时软骨细胞朝向关节面部分细胞变大变圆,产生大量基质;3周时此种变化更加明显,但骨膜与细胞团块已然不能分开;12周时缺损为类透明软骨组织修复;24周时修复组织为透明软骨样组织,对照组为纤维软骨组织修复。结论:关节软骨细胞体外聚集培养形成的细胞团块内的细胞有迁移生长能力;细胞团块移植方法植入的细胞数量大,表型好,细胞在缺损内不会流失;关节软骨缺损修复是由植入的细胞团块生长分化而来;自体关节软骨细胞团块植入关节缺损内后,在关节应力的影响下,先从朝向关节面的一侧逐渐发生细胞成熟分化和软骨基质产生,逐渐完成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冷冻保存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物治疗3例膝关节全层骨软骨缺损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应用梯度降温冷冻保存的6枚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物治疗3例膝关节全层骨软骨缺损,2例在关节镜下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1例行关节切开移植。膝关节股骨髁关节软骨全层缺损平均面积2.16 cm2。所有患者在手术后第1个月、第3个月时进行膝关节MRI检查,了解移植物与周围骨软骨组织的愈合情况。并于门诊复查时进行Brittberg-Peterson膝关节功能评分,了解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随访4~6个月,平均4.7个月。所有患者术后疼痛消失;无排异反应发生。术后3个月时,MRI检查示术后移植物与宿主软骨下骨整合良好,移植软骨组织结构与内部信号良好。Brittberg-Peterson评分术后6个月比手术前明显降低。结论经梯度降温冷冻保存的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治疗膝关节软骨缺损早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关节镜下应用“微骨折”方法修复关节软骨缺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张远金  段军  柯雯昙  张欣 《中国骨伤》2006,19(7):411-412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应用“微骨折”技术对膝关节全层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的效果。方法:对68例全层关节软骨缺损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35例),男17例,女18例,平均年龄35.1岁,采用关节清理后应用“微骨折”技术进行处理,即利用骨刀设计的特性和适度的锤击力量造成软骨下的骨组织微小骨折,刺激软骨生长。对照组(33例),男17例,女16例,平均年龄31.6岁,仅作关节清理术。结果: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8.6个月,按Lysholm评分标准,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关节镜下应用“微骨折”技术能够显著减轻关节疼痛,增加关节活动度,改善关节功能,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修复全层关节软骨缺损方法。  相似文献   

17.
沈强  董荣春 《中华骨科杂志》1994,14(7):433-435,T002
本实验将鸡胚胎软骨细胞植入胶原蛋白凝胶后,移植到鸡关节软骨缺损区内。通过术后16周动态观察,显示移植的软骨细胞生长分化良好。大体观察可见移植区形成表面光滑,色泽似正常软骨的修复面。组织学观察见类似正常软骨的层次结构。电镜观察可见典型的软骨细胞。移植物周围未见免疫排异反应。  相似文献   

18.
关节软骨对关节功能及骨骺生长非常重要,关节软骨损伤临床并不少见,而软骨本身几乎没有自我修复能力,常常导致关节功能障碍。本实验旨在建立兔股骨内髁全层关节软骨缺损实验模型,利用微骨折技术修复软骨缺损。  相似文献   

19.
李德达  李世民  尚天裕 《中国骨伤》2001,14(10):630-631
3 2 关节面生物学重建治疗关节面生物学重建技术 ,又可分为使用单软骨原细胞的细胞移植与使用全组织的组织移植两种。由软骨基质游离的软骨细胞移植到培养皿上 ,使细胞数量增加 ,这就可以以少量组织达到软骨形成成为可能。本方法成功的关键是在移植后 ,将移植细胞保持固定在关节面的损伤部位。其难度决定于关节软骨缺损的大小 ,通常关节软骨大缺损或全关节面缺损大于小的边界清楚的关节软骨缺损。对于全组织移植固定较容易 ,因为用全组织移植时 ,可重建整个关节的关节软骨缺损的大体形状和大小。在这种情况下 ,移植组织可以缝线固定到软骨…  相似文献   

20.
微粒骨膜-三维支架修复大面积关节软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微粒骨膜-三维支架修复大面积关节软骨缺损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 于兔股骨滑车关节面制作直径4.5 mm深达软骨下骨板的全层软骨缺损模型,缺损处随机行自体微粒骨膜-纤维蛋白混凝物、单纯纤维蛋白"浇铸"移植.分别于术后3 h、4 d及1、2、4、8、12、24周取材,行大体观察、苏木素.伊红(HE)、Masson及藏红花(safranin-0)染色组织学检查,并进行组织学评分半定量分析.结果 微粒骨膜.三维支架制备简便.微粒骨膜被均匀种植于纤维蛋白三维支架中,可随意"浇铸"充填骨软骨缺损,移植物不易脱落,手术1次完成.术后微粒骨膜在缺损空间内全方位迅速增殖、分化、分泌基质完成缺损骨软骨修复.新生软骨具有与周围正常软骨基本一致的厚度、细胞形态及排列、基质胶原及蛋白多糖染色,且与周边软骨及软骨下骨结合良好.术后4、8、12及24周,两组组织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方法能简单高效地构建工程化组织复合体,随意浇铸充填软骨缺损,完成较大面积关节软骨缺损的生物性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