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目的:调查包头地区(北纬40o)早产儿25羟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D]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及维生素D水平与早产儿常见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20年11月于包钢集团第三职工医院新生儿科出生后48 h内入院且生命体征平稳的262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检测出生后14d血清25-(OH)D水平,并分析性别、胎龄、出生季节以及双胎与否对早产儿血清25(OH)D的影响。结果:早产儿25(OH)D平均水平为35.75(24.59,48.15)nmol/L,其中维生素D缺乏、不足及充足的发生率分别为32.38%、44.29%和23.33%,其中早产儿25(OH)D水平与其出生的季节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4.338,P<0.001),其中冬季出生的早产儿25(OH)D水平低于夏季及秋季(P<0.05),秋季出生的早产儿25(OH)D水平高于春季(P<0.05)。经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早产儿出生季节之间的差异是维生素D水平低下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且以秋季为著(P<0.01)。根据Ma...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住院新生儿25羟维生素D[25(OH) D]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421例住院新生儿,ELISA方法检测血清25(OH) D的水平,并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25(OH) D水平与临床指标如肝肾功能、电解质及心肌酶谱等的相关性。结果 421例新生儿血清25(OH) D水平为15.31±8.36 ng/m1。早产儿(71例)、ABO溶血症(24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215例)、新生儿窒息(14例)、新生儿肺炎(22例)、新生儿湿肺(25例)血清25(OH) D水平分别是13.93±7.60、14.48±8.68、14.84±7.41、16.58±6.56、17.42±9.43、18.71±8.67ng/ml。与早产儿、ABO溶血症、高胆红素血症组相比,正常足月新生儿及新生儿湿肺组血清VitD水平明显升高(P < 0.05)。不同性别、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血清25(OH) D水平无显著性差异。足月儿血清25(OH) D水平较早产儿明显升高。夏秋季出生的新生儿血清25(OH) D水平较春冬季出生的新生儿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秋季出生的新生儿总蛋白、球蛋白较春冬季出生的新生儿明显降低,而白蛋白/球蛋白较春冬季出生的新生儿明显升高,血钙在秋季出生的新生儿中最高。新生儿血清25(OH) D水平缺乏或不足比率较高,占73.1%。新生儿血清25(OH) D水平与母体25(OH) D水平高度相关(r=0.365,P=0.000);与白蛋白、血钙呈正相关(r分别为0.123、0.221,P=0.009、0.000);与体重、总胆红素呈负相关(r=-0.103、-0.148,P=0.036、0.002);与胎龄、肾功能、心肌酶、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无相关性。结论 不同疾病、胎龄、季节出生的新生儿血清25(OH) D水平不同,住院新生儿血清25(OH) D水平缺乏或不足非常普遍,血清25(OH) D水平与母体VitD水平、白蛋白、血钙、体重、总胆红素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骨代谢生化指标与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相关性。方法:纳入我院2018年4月—2019年3月收治的6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其中无骨折患者29例(无骨折组),合并腰椎骨折患者31例(骨折组),检测并比较两组髋部骨密度、腰椎骨密度和各项骨代谢生化指标[PINP、β-CTX、25-(OH) VitD、N-MID],分析各骨代谢生化指标与腰椎骨折相关性。结果:两组髋部骨密度和腰椎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组PINP、β-CTX高于无骨折组,25-(OH) VitD低于无骨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组N-MID高于无骨折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绝经后骨质疏松腰椎骨折与PINP呈正相关(P<0.05),与25-(OH) VitD呈负相关(P<0.05),与β-CTX和N-MID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PINP、25-(OH) VitD等骨代谢生化指标与绝经后骨质疏松腰椎骨折相关,加强对各骨代谢生化指标的检测,可以为预后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张卫涛  周鹏军  连莉阳  孙丽萍  王用峰  秦龙 《重庆医学》2018,(17):2316-2318,2322
目的 本研究旨在检测特应性皮炎(AD)患儿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 VitD]水平,探讨其与食物过敏(FA)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60例AD患儿,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25-(OH) VitD水平,并检测6种普通食物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调整潜在风险和混杂因素,多元回归分析检验血清25-(OH)VitD水平与FA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60例AD患儿中,67.4%伴有FA,其中对牛奶过敏的患儿居多(86.84%),未发现小麦过敏者.AD患儿25-(OH)VitD水平与年龄呈正相关关系(r=0.46,P<0.01),但与总IgE水平未发现统计学相关性(P>0.05).25-(OH)VitD缺乏可能显著增大导致FA的风险(OR=11.20,95%CI:1.35~73.66,P=0.023).结论 婴幼儿AD患者的血清25-(OH)VitD水平的降低与FA相关,并且25-(OH)VitD缺乏可能是增大FA的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小榄镇体检老年人血清25(OH)VitD的水平,探讨老年人维生素D缺乏情况及年龄、性别与血清25(OH)VitD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小榄镇体检老年人2041例为研究对象,检测血清25(OH)VitD浓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组2041例老年人中,1661例存在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的状况,其发生率为81.38%;老年女性25(OH)VitD充足者为11.31%,明显低于老年男性的33.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25(OH)VitD在60~69岁、70~79岁及>80岁三个年龄阶段,老年男性及女性的血清25(OH)VitD水平均依次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25(OH)VitD在60~69岁、70~79岁及>80岁三个年龄阶段,老年女性均明显低于老年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榄地区老年人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且维生素D缺乏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加重,老年女性维生素D缺乏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早期补充Vit D对早产儿白细胞介素(IL-2)和各免疫球蛋白浓度的影响。方法:病例选取100例早产儿,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其中对照组50例,采用新生儿专业护理加配方奶粉喂养。试验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Vit D,规格为400 U/粒,口服1粒/d。比较两组早产儿在出生后2 d和10 d的血清25羟基Vit D[25-(OH)D]、白细胞介素(IL-2)、各型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结果:两组早产儿在出生后2 d的血清25-(OH)D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出生后10 d试验组的浓度(33.197±8.936)n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28.341±8.675)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产儿在出生后2 d的血清IL-2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出生后10 d试验组的(4.64±2.48)pg/L的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3.37±2.28)p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产儿在出生后2 d和出生10 d IgA、IgG、IgM各项免疫球蛋白血清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补充Vit D可以提高早产儿白细胞介素-2(IL-2)的血清浓度,但对各免疫球蛋白水平影响不大,可有效提高早产儿免疫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广西部分地区儿童青少年的维生素D现状,为儿童青少年维生素D缺乏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在广西南宁市、北海市、宾阳县、兴安县、凌云县抽取618名6~17岁儿童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采集空腹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法对血清25-(OH)D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 618名儿童青少年的血清25-(OH)D水平,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之间维生素D的缺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维生素D缺乏类别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青少年的25-(OH)D水平逐渐降低,不同年龄间25-(OH)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城乡之间25-(OH)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乡之间维生素D缺乏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广西6~17岁儿童青少年维生素D缺乏率较高,应当引起重视,应采取合理的措施来提高维生素D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谭薇  李国青  庞雨冰  房宇轩  徐敏纹 《重庆医学》2021,50(22):3837-3840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25-(OH)VitD]、血小板计数和D-二聚体(DD)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9-2020年在该院风湿免疫科确诊的95例RA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者91例作为对照.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25-(OH)VitD水平,迈瑞BC-500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检测血小板计数,免疫比浊法检测DD水平,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RA组患者血清中25-(OH)Vit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血小板计数及D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OH)VitD水平随RA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升高而降低,血小板计数及DD水平随RA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升高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5-(OH)VitD与血小板计数、DD呈负相关(r=-0.912、-0.614,P<0.001),血小板计数与DD呈正相关(r=0.667,P<0.001).结论 25-(OH)VitD、血小板计数及DD的检测对RA患者诊断及病情判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维生素D(VitD)佐治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老年CAP患者104例,随机分为VitD治疗组和安慰剂对照组,每组各52例,以同期体检的78例健康老年人作对照。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应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中免疫球蛋白A(IgA)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记录和比较CAP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影像学检查的变化情况及住院天数。结果 CAP患者治疗前血清25-(OH)D3、IgA和CRP水平分别为(25.22±8.68)nmol/L、(0.28±0.06)g/L和(119.50±21.76)mg/L,其中血清25-(OH)D3和IgA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t=25.213,P0.05;t=22.280,P0.05),而血清CR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t=-47.114,P0.05),且CAP患者血清25-(OH)D3水平与血清IgA水平呈正相关(r=0.829,P0.05)。同安慰剂对照组相比,VitD治疗组患者血清CRP水平降低,临床总有效率提高了34.4%,住院天数缩短了25.1%,且三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17,P0.05;2=4.248,P0.05;t=6.321,P0.05)。VitD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25-(OH)D3和IgA水平分别为治疗前的2.84倍和1.96倍。安慰剂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25-(OH)D3和Ig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VitD缺乏可能是老年CAP的潜在病因,补充足量VitD可缓解CAP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0.
华冉  邓芳  鹿玲  张琴  汪莉  高慧 《安徽医学》2021,42(10):1135-1138
目的 分析初诊过敏性紫癜(HSP)患儿急性期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变化及与免疫球蛋白(Ig)水平、肾脏病理学改变的关系,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初诊的190例HSP患儿,其中紫癜性肾炎(HSPN)患儿79例,46例HSPN患儿行肾穿刺术(HSPN肾穿组);非HSPN患儿111例,包括皮肤型19例,关节型34例,腹型25例,混合型33例.将同期于门诊接受健康体检且测25(OH)D的40名儿童纳入对照组.分析多组或两组间25(OH)D水平差异,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HSP和HSPN肾穿组患儿的25(OH)D水平与免疫球蛋白、补体等的关系.结果 在25(OH)D水平上,相较于对照组,HSPN组与非HSPN组皆偏低(P<0.05);而HSPN组和非HSPN组间、非HSPN不同亚型间及4个季节分组的组间25(OH)D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SPN肾穿组25(OH)D水平在不同肾脏病理分级及免疫复合物沉积类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SP患儿25(OH)D与IgA水平呈负相关(r=-0.353,P<0.05),与IgG、IgE和补体C3无相关关系(P>0.05).在HSPN肾穿患儿中25(OH)D与IgA水平也呈负相关(r=-0.414,P<0.05),与IgG、IgE、C3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 维生素D不足与儿童HSP的发生有关,可能是通过调节体液免疫诱发HSP发生,但不能区分HSP发生时脏器受累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维生素D(VitD)缺乏与婴幼儿哮喘的关系。方法:选择支气管哮喘患儿120例,随机分为VitD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同期体检健康儿童60例作为对照组;ELISA法检测血清25-(OH)D3水平,荧光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记录患儿1年内哮喘发作次数及喘息持续的时间。结果:(1)哮喘患儿血清25-(OH)D3水平较对照组低,血清ECP水平较对照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VitD治疗后患儿血清25-(OH)D3增高,血清ECP水平降低,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VitD治疗组1年内哮喘发病次数较常规治疗组少,发作时喘息持续的时间较常规治疗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支气管哮喘的治疗过程中,补充VitD可减少哮喘发作,缩短喘息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3 〔25(OH)D3 〕水平与糖代谢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横断面调查纳入研究对象668例,收集人口统计学资料、现病史和生活习惯资料,对研究对象进行体检,测定其血清糖代谢相关指标水平和25(OH)D3 质量浓度,并分析糖代谢指标水平与25(OH)D3 质量浓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①葡萄糖耐量正常(NGT)组( n=479)、血糖调节受损(IGR)组( n=121)和糖尿病(DM)组( n=68)之间的血清25(OH)D3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维生素D缺乏组、维生素D不足组和维生素D足量组之间糖代谢异常的发生、空腹血糖(FP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 h 血糖(2 h BG)、稳态模式评估法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复合的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composite)、稳态模式评估法的β细胞功能(HOMA-β)、OGTT试验中前30 min胰岛素增加和血糖增加的比值(ΔI30/ΔG30)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血清25(OH)D3 水平与糖代谢异常的发生、FPG、2 h BG、HOMA-IR、ISI-composite、HOMA-β和ΔI30/ΔG30之间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糖代谢与血清25(OH)D3 水平之间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肾病(T2DN)患者血浆维生素D和肾功能生化指标变化情况,评价维生素D在T2DN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对72例T2DN患者按24 h尿白蛋白定量(24 h-UAE)分为正常蛋白尿组( A组)、微量蛋白尿组( B组)和大量蛋白尿组(C组),同时选择相匹配的22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D组)。检测4组血浆尿素(UREA)、血肌酐(Cr)、尿酸(UA)、24 h-UAE及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并分析血清25-(OH)D3与肾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A、B和C 3组血清25-(OH)D3水平均较D组明显降低(P<0.01),C组患者亦均较A组和B组患者明显降低(P<0.01),A组和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C组患者血浆UREA、Cr和24 h-UAE较A、B、D组患者明显升高(P<0.01),B组和A组患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A、B、C 3组T2DN患者和D组血浆UA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5-(OH) D3与UREA、Cr和24 h-UAE均呈负相关关系(P<0.05),与UA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合并25-(OH)D3缺乏的T2DN患者可能更容易出现肾脏病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血清25 (OH) D水平状况和区间分布,探索其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昆明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确诊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儿童103例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时期在儿保科健康体检的同年龄段健康儿童161例为对照,2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所有儿童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应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测定血清25 (OH) D水平。结果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组儿童25 (OH) 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62.29±17.8) 1nmol/L vs (69.04±16.64) 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29, P <0.01);其中ADHD-C和ADHD-I亚型25 (OH) D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ADHD-HI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各亚型彼此间25(OH) D水平在ADHD-I和ADHD-H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DHD组患儿25 (OH) D水平正常、不足、及缺乏的比例分布情况与... 更多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不同胎龄、出生体质量的新生儿25-羟维生素D及钙、磷、镁、碱性磷酸酶水平。方法:选取984例住院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胎龄将其划分为三组:<34周组、34~37周组和≥37周组;另按照出生体质量将其划分为三组:极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组(<1500 g,VLBW组)、低出生体质量组(≥1500且<2500 g,LBW组)和正常出生体质量组(2500~3999 g,NBW组)。比较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质量的新生儿25-羟维生素D与钙、磷、镁、碱性磷酸酶水平。结果:胎龄<34周及胎龄34~37周新生儿的25-羟维生素D、血钙、血磷水平明显低于胎龄≥37周的新生儿,碱性磷酸酶水平明显高于胎龄≥37周的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胎龄新生儿血清镁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BW组25-羟维生素D、血钙水平明显高于NBW组,NBW组25-羟维生素D、血钙水平明显高于VLBW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BW组血磷水平明显高于LBW组和VLBW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体质量各组血清镁及碱性磷酸酶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25-羟维生素D、钙、磷水平随胎龄增加而增高,而25-羟维生素D、钙在低体质量新生儿中水平最高,磷水平在正常体质量新生儿中最高,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在足月胎龄和正常体质量新生儿中最高,血清镁水平与胎龄及体质量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6):13-16
目的 分析婴幼儿维生素D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2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童保健科健康体检的2771例婴幼儿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免疫层析法检测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并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讨影响维生素D的高危因素。结果 2771例婴幼儿25(OH)D水平为(36.27±9.09)ng/mL,缺乏、不足比率分别为4.5%、20.9%。不同性别、年龄组婴幼儿25(OH)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46,P=0.255),夏秋季节婴幼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明显高于春冬季节(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春冬季、纯母乳喂养、户外活动时间2 h及未规律补充维生素D是婴幼儿维生素缺乏的高危因素。结论 滨州地区健康婴幼儿的维生素D营养状况良好,婴幼儿维生素D营养状况与性别、年龄无关,与季节变化有关;应加强维生素D制剂的补充并合理安排户外活动时间,尤其是纯母乳喂养的婴幼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本地区新生儿维生素D(VitD)代谢的特点.方法 选择2009年9~12月儿童医院住院新生儿108例为检测对象,分早产儿组及足月儿组,检测血清甲状旁腺素(PTH)、25羟胆骨化醇(25(OH)D3)及血清钙,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血清25羟胆骨化醇(25(OH)D3)浓度无差异(p>0.05);但早产儿血清甲状旁腺素(PTH)及血清Ca2+明显低于足月儿(p<0.05,p<0.01).结论早产儿较足月儿更易发生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正常新生儿及6月~10岁儿童血清甘露聚糖凝集素(MBL)水平正常值参考范围。方法用ELISA方法检测262例新生儿脐血MBL水平及6月~10岁健康儿童血清MBL水平,比较不同地区、不同族别、不同性别新生儿、正常儿童血清MBL水平。结果新生儿脐血MBL值为(1.71±1.60)mg/L,6月~10岁正常儿童外周血MBL值为(3.09±1.58)mg/L,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及维族新生儿脐血MBL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与维族6月~10岁正常儿童血清MBL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正常儿童血清MBL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确立不同年龄段儿童血清MBL值对临床治疗将有很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从1992年冬至1993年春对妊娠晚期孕妇体内的维生素D(VitD)状况进行了研究。31例孕妇于妊娠32周时取血标本后随机分为两组:补充VitD组(16例),和未补充VitD组(15例)。分娩时第二次取母亲血,并收集脐血及新生儿血。设12例同龄健康未孕妇女为对照组。测血清25—羟胆骨化醇〔25(OH)D_3〕、钙(Ca)、磷(P)、碱性磷酸酶(AKP)、甲状旁腺素(PTH)及降钙素(CT)。结果显示:(1)正常孕妇血25(OH)D_3水平随孕期而下降,尤以后期为著。(2)补充组孕妇分娩时25(OH)D_3水平较32周时升高,其母血、脐血及新生儿血25(OH)D_3水平均高于未补充组,但母血PTH、CT、Ca、P等调节系统无明显变化;(3)两组孕妇分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与 类风湿关节炎(RA)病情活动性(DAS28)评分、骨侵蚀度及骨密度(BMD)、实验室与临床相关指标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118例 RA患者及70例对照(非RA患者),检测两组血清 25(OH)D,并记录RA组患者DAS28评分、骨侵蚀情况、BMD值、ESR、CRP,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①RA组血清 25(OH)D 明显低于对照组[19.09(24.65-17.58)ng/ml比41.174(56.21-23.42)ng/ml,P<0.05];两组25(OH)D 水平和维生素D分级构成间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明显高于RA组;维生素D充足方面,对照组(57.14%)高于RA组(11.02%);维生素D的缺乏方面,RA组(61.86%)高于对照组(14.29%),P<0.05。②RA组血清25(OH)D 水平与疼痛关节数(TJC)、肿胀关节数(SJC)、ESR均存在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依次为-0.464、-0.528、-0.58,P<0.05),而与CRP不存在统计学相关(P =0.061)。③RA组不同DAS28活动度的血清25(OH)D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7例低活动组25(OH)D最高,36例高活动组最低。血清25(OH)D与DAS28做为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回归分析显示:回归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F=129.272,P<0.05),25(OH)D的偏回归系数为 -0.055,95%CI为-0.065,-0.046,说明25(OH)D 对 DAS28 有负性影响。④RA组不同骨侵蚀程度的血清 25(OH)D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非骨侵蚀组最高,严重骨侵蚀组最低。⑤不同骨密度组的血清25(OH)D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骨量正常组最高,骨质疏松组最低。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RA组血清25(OH)D对骨质疏松患病与否的影响,结果显示年龄和血清25(OH)D与患骨质疏松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是最危险的因素,年龄大者患骨质疏松的机率是年龄小的1.348倍;血清25(OH)D是保护因素,含量高者是低的0.569倍。结论 ①RA患者血清 25(OH)D 含量低,血清 25(OH)D与TJC、SJC、ESR、DAS28呈负相关;②RA患者血清25(OH)D下降与骨侵蚀、骨质疏松发生相关;高年龄是骨质疏松患病的危险因素,而高水平25(OH)D是RA患者骨质疏松患病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