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观察D-半乳糖所致衰老大鼠下颌下腺神经生长因子(NGF)、表皮生长因子(EGF)表达的改变.方法 选取18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模型组大鼠每天腹腔注射D-半乳糖,连续60 d,制造亚急性衰老大鼠模型.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下颌下腺NGF、EGF的阳性表达.结果 NGF、EGF阳性反应颗粒为浅棕色至深褐色,主要分布于颗粒曲管细胞及纹状管细胞顶部胞质中,腺泡细胞为阴性.正常组NGF、EGF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 D-半乳糖所致衰老大鼠下颌下腺NGF、EGF表达较正常大鼠明显减少,说明NGF、EGF表达伴随衰老明显降低,为延缓组织退行性改变、预防衰老性涎腺疾病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实验资料.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铅中毒对小鼠颌下腺的毒性作用及对神经生长因子基因 (NGF m 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小鼠实验性铅中毒模型 ,通过光镜与电镜观察颌下腺的病理组织学变化。应用地高辛标记的人 NGF DNA探针 ,采用原位杂交的方法 ,定量分析铅对小鼠颌下腺 NGF m 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实验性铅中毒小鼠体重下降 ,血铅浓度升高 ,颌下腺铅含量增加。光镜和电镜结果呈现铅中毒小鼠颌下腺腺叶萎缩 ,纤维增生 ,腺间质血管扩张 ,腺间隙增加。粗面内质网扩张 ,线粒体肿胀。图像分析结果表明 ,铅中毒小鼠颌下腺纹状管和颗粒曲管直径减少。原位杂交的结果显示 ,铅中毒小鼠颌下腺颗粒曲管和纹状管的杂交信号显著减弱 ,颌下腺组织中 NGF m RNA表达减少。结论 :铅对小鼠颌下腺具有毒性作用 ,影响颌下腺 NGF的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3.
葛志华  王春艳  高福禄  杜金凯 《河北医学》2006,12(11):1081-1083
目的:探讨db/db自发性糖尿病小鼠颌下腺神经生长因子、C-Fos蛋白表达与其形态学改变的关系。方法:取3、4、6、8、10月龄db/db(单基因遗传自然发病)型糖尿病小鼠颌下腺(实验组)及相应月龄的db/ m正常小鼠颌下腺(对照组)。采用SP免疫组化染色,观察颌下腺NGF、c-fos阳性表达的变化。结果:随着糖尿病发展,颌下腺实质组织萎缩,细胞缩小,形态不规则,排列不整齐,间质纤维增生,各月龄糖尿病小鼠颌下腺C-fos阳性细胞明显低于相应对照组(P<0.01),NGF阳性细胞明显低于相应对照组(P<0.01),且逐渐减少,呈下降趋势。且逐渐减少,呈下降趋势。结论:颌下腺颗粒曲管细胞合成和分泌NGF功能降低,与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db/db糖尿病状态下颌下腺细胞表达c-fos蛋白明显降低,c-fos低表达可能与颌下腺实质的萎缩性形态学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赵豫凤  刘广忠  杨加周  苗乃周 《医学争鸣》2006,27(24):2253-2255
目的:观察应激状态下大鼠颌下腺内瘦素表达的变化,探讨应激反应对颌下腺瘦素分泌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水浸束缚应激(WRS)方法,将2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WRS组(n=10)和对照组(n=10),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鼠颌下腺内瘦素的定位与分布;用ELISA法检测两组大鼠血清和颌下腺组织中瘦素水平.结果:瘦素免疫反应阳性细胞主要定位于颌下腺导管的颗粒曲管和纹状管,腺泡细胞为阴性,其中颗粒曲管上皮细胞呈强阳性反应. WRS组大鼠颌下腺导管上皮细胞瘦素免疫反应细胞的染色强度高于对照组. 与对照组相比,WRS组大鼠血清和颌下腺中瘦素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瘦素表达于大鼠颌下腺导管上皮细胞;水浸束缚应激可致大鼠血清和颌下腺中瘦素浓度增加,颌下腺内瘦素可能参与应激反应过程的调节.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大鼠下颌下腺内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cNOS)及神经营养因子(NT-3)进行定性和定位研究.方法取10只SD大鼠下颌下腺,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大鼠下颌下腺颗粒曲管、纹状管及小叶间导管上皮细胞呈ncNOS及NT-3免疫反应阳性,而腺泡细胞则为阴性.结论大鼠下颌下腺导管上皮中有ncNOS及NT-3的表达,提示下颌下腺具有复杂的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6.
小鼠颌下腺2.5S神经生长因子生物活性评估标准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小鼠颌下腺2.5S神经生长因子(NGF)对鸡胚背根神经节(DRG)细胞生长的作用,建立一套对神经生长因子在生物活性的评估标准。方法分离培养鸡胚背根神经节,加入不同浓度NGF、NGF标准品,另设空白和NGF与NGF抗体对照组,共培养48h后观察各组神经节周围神经突起的生长情况。结果NGF促进神经节细胞突起生长,随浓度升高突起而增多增长,与标准品相似,而不加NGF或加NGF与NGF抗体则无或仅有少量突起生长。结论小鼠颌下腺2.5SNGF呈剂量依赖性促进背根神经节细胞生长的作用,依神经节突起生长的不同程度可将NGF的生物活性划分为五个等级标准。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神经生长因子(NGF)在小鼠体内的动力学,组织分布和排泄情况,方法:采用核素标记结合电泳法测定小鼠肌注125I-NGF后不同时间体兴高采烈及组织中NGF含量结果:肌注后血浆药-时曲线符合二室分布模型,消除半衰期(t1/28)为3.1h,分布半衰期(t1/2ka)为25min,AUC为72.4mg.kg-1.h1.甲状腺,血浆,颌下腺,颈 上神经节,肾上腺素和肾脏中药物浓度轻高.结论:NGF在体内分布广,组织内含量量,主要通过尿液排泄.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人们已从大鼠、小鼠等啮齿类动物的颌下腺中发现并分离出近30种生物活性物质,它们主要分布于颌下腺颗粒曲管细胞分泌颗粒内.本实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大鼠颌下腺内生长抑素(SOM)、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及神经肽Y(NPY)等神经肽类物质进行定性和定位观察,为深入研究颌下腺对机体功能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姚声  周杰   《中国医学工程》2013,(5):117-117
目的分析下颌下腺导管结石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的选择及预后情况,为该病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0年1月-2011年1月期间因下颌下腺导管结石就诊的病人176例,回顾性分析该病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 176例下颌下腺导管结石病人中选择保守治疗36例,选择经口内下颌下腺导管结石取出术60例,选择下颌下腺摘除术75例,5例在经口结石取出术后再次手术摘除下颌下腺。结论下颌下腺导管结石的主要症状表现为阻塞性下颌下腺炎。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保守治疗(非手术治疗)、经口导管结石取出术、下颌下腺摘除术。需依据颌下腺导管结石取出难易程度及腺体功能损害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观察了雄性大鼠颌下腺腺泡及导管上皮中嗜银细胞的形态结构特征。证明腺泡及导管上皮内存在着形态上、嗜银颗粒的分布、大小和嗜银强度上各不相同的细胞,并对其形态和功能的相关性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实验性铅中毒对小鼠颌下腺神经生长因子(NGF)的影响。方法:小鼠以0.5%醋酸铅染毒8周,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其血铅和颌下腺铅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铅染毒染毒对小鼠颌下腺NGF免疫阳性复合物分布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性铅中毒小鼠体重下降,血铅和颌下腺铅含量显著升高。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铅染毒小鼠颌下腺NGF免疫阳性反应明显弱于正常小鼠。结论:铅可减少颌下腺NGF的生成。  相似文献   

12.
王国华  杨浩 《医学争鸣》1998,19(6):646-648
制备具有生物活性的NGF。方法以小鼠颌下腺为原料,采用FPLC分离神经生长因子,SDS-PAGE电泳检测NGF的分子质量和纯度,采用脊髓和脊根神经培养方法检测NGF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γ-氨基丁酸(GABA)及其受体在大鼠颌下腺上皮细胞的表达及分布特征,探讨GABA与腺体合成和分泌功能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EnVision技术,检测GABA、GABA-A和GABA-B受体在SD大鼠颌下腺中的表达,并比较GABA和受体在腺泡和导管系统中的表达强度和细胞分布特征。结果:GABA、γ-氨基丁酸A受体α1亚基(GABA-A α1)、GABA—BR1和GABA-BR2在SD大鼠颌下腺中均有阳性表达。GABA主要分布在颌下腺腺泡和闰管、纹状管和小叶间导管上皮细胞,导管上皮强度大于腺泡上皮,且以纹状管和小叶间导管表达强度更明显,而分布特征比较一致,均位于细胞基底部。GABA-A α1表达于颌下腺小叶间导管、纹状管和部分腺泡上皮;GABA—BR1仅在纹状管上皮有散在表达。结论:大鼠颌下腺腺泡和导管上皮细胞中存在GABA及其受体,GABA系统可能通过GABA受体参与颌下腺分泌和排泄的调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瘦素及其受体在家兔下颌下腺和胃的分布和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结果:兔下颌下腺的纹状管和小叶间导管上皮细胞呈瘦素及其受体免疫反应阳性,阳性物质分布在胞质,细胞核为阴性反应。胃底腺壁细胞亦呈瘦素及其受体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核为阴性反应。结论:家兔下颌下腺和胃底腺壁细胞中有瘦素及其受体的表达,提示瘦素可能参与下颌下腺和胃分泌活动的调节。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db/db自发性糖尿病小鼠颌下腺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方法: 选取3,4,6,8,10月龄db/db糖尿病小鼠及相应月龄的db/ m正常小鼠颌下腺,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及TUNEL原位标记后进行图像分析,统计EGFR及凋亡细胞在颌下腺组织内表达(分布)的细胞阳性率. 结果:EGFR及凋亡细胞在对照组及糖尿病组颌下腺中均有表达(分布). db/db糖尿病小鼠颌下腺EGFR及凋亡细胞阳性率随病程延长均呈增高趋势,且显著高于对照组. 结论:EGFR表达增多,说明糖尿病时EGFR作为多效应受体,被激活后可能诱导了颌下腺的细胞凋亡. 凋亡细胞阳性率的显著增高,提示糖尿病是加剧颌下腺腺体萎缩,功能受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唾液腺中溶菌酶及sIgA分泌部分免疫组化分布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用抗溶菌酶抗体及抗sIgA分泌部分抗体作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1例正常唾液腺中溶菌酶及sIgA分泌部分(Sc)的分布情况。观察到Sc可见于腮腺及颌下腺的浆液腺泡及小唾液腺的粘液腺泡之中,但颌下腺 粘液腺泡则为阴性;闫管及纹管亦有部分阳性细胞。溶菌酶仅见于腮腺及颌下腺的浆液腺泡;各导管的腺管上皮及颌下腺、小唾液腺的粘液腺泡均为阴性。结论:腮腺、颌下腺及小唾液腺均可产生Sc,溶菌酶由大唾液腺  相似文献   

17.
利用锥形束CT(CBCT)对成人下颌下腺窝解剖形态进行分析,为下颌磨牙区进行牙种植手术提供参考.选取 88例下颌磨牙缺失患者的CBCT图像进行重建,在CBCT自带的DCTViewer软件上测量缺失牙冠状面中下颌下腺窝深度.结果 显示下颌下腺窝在下颌磨牙区分布不同、凹陷深度不同,CBCT图像所测得下颌下腺窝深度符合正态性分布.其中下颌第一磨牙区存在下颌下腺窝者约占59.4%(38/ 64),凹陷深度为(1.46±0.69)mm;下颌第二磨牙区存在下颌下腺窝约为83. 3%(30/36),凹陷深度(1. 84 ±0. 86) mm.下颌骨下颌下腺窝的解剖结构变异较大,在下颌后牙区进行牙种植手术时,应给予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8.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ubmandibular glands of miniature pig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Background Miniature pig (minipig) is increasingly used as a large animal model for a variety of biomedical studies. Little information is available in the literature on anatomy, histology and sialograghy of the submandibular gland of the minipig.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characterize the morphology of a miniature pig’s (minipig) submandibular gland as a large animal model for further biomedical studies.Methods Five minipigs were subjected to sialographic, anatomic, histologic, histochemical and ultrastructural evaluations for submandibular glands. Results Sialograms showed a long, horizontal main excretory duct and a pear-shaped gland located inferoposterior to the angle of the mandible. The submandibular glands lied superficial to the suprahyoid, and infrahyoid muscle groups, and were covered by the inferior portion of the parotid gland. The submandibular glands were characterized by a mixed parenchyma of mucous and serous secretory acini. Alcian blue (AB) staining and periodic acid-Schiff (PAS) reactions demon-strated that minipig submandibular glands synthesized and secreted acid mucous substances by serous cells and polysaccharide, and neutral mucous substances, by mucous cells. Conclusion The submandibular gland of the minipig is considered a useful large salivary gland animal model for biomedical stud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