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诸病不愈,必寻到脾胃之中,方无一失。何以言之?脾胃一伤,四脏皆无生气,故疾病日多矣。万物从土而生,亦从土而归。"补肾不若补脾",此之谓也。治病不愈,寻到脾胃而愈者甚多。凡见咳嗽、自汗、发热、肺虚生痰,不必理痰清热,土旺而痰消热退,四君子加桂、姜、陈皮、北五味,后调以参苓白术散。  相似文献   

2.
甘草,是现代中药处方中最为频见的一味,极目医坛,险乎无方不有!若说必要,似乎又殊不尽然。若说可无,何以又凡方每见!更不知这是师法自何书、何人、何时?处方尾缀必加甘草,似已成为中医界处方之一大惯例、一个程序。  相似文献   

3.
倒经     
余治二少妇倒经病,一用吴茱英汤加代储石而愈,一用麦门冬汤去大枣加生地、丹皮而愈。两者病同,何以用药寒热悬殊若此?盖有说焉.倒经者,  相似文献   

4.
喘【原文】伤寒喘者,何以明之?肺主气,形寒饮冷则伤肺,故其气逆而上行,冲冲而气急,喝喝而息数,张口抬肩,摇身滚肚,是为喘也。伤寒喘者,有邪气在表,气不利而喘者,有水气之气射肺而喘者,各不同也。喘家作,桂枝加厚朴杏仁汤;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发汗后,饮水多,必喘;以水  相似文献   

5.
恶寒[原文]伤寒恶寒,何以明之?恶寒者,风寒客于荣卫之中也,惟其风寒客于荣卫,则洒淅然恶寒也。惟其荣卫之受风寒,则啬啬然不欲舒也。其恶寒者,非寒热之寒也,又非恶风也。且恶风者,见风至则恶矣。得以居密室之内,帏帐之中,则坦然自舒也。至于恶寒者,则不待风而寒,虽身大热而不欲去衣者是也。寒热之热,谓寒热更作,热至则寒无矣。其恶寒虽发热而不欲  相似文献   

6.
《养真集》在对于衰老的论述中指出:"人有三宝:曰精、曰气、曰神。老来之精惟恐竭,精竭则死。老来之气惟恐泄,气泄则死。老来之神惟恐离,神离则死。"这充分说明.在人体生命中,"精"、"气"、"神"是非常重要的。如何使三宝固?《养真集》又云:"精何以不竭,必也远色乎。气何以不泄,必也寡言乎。神何以不离,必也无欲乎。神不可以强留。心息相依神自留矣,气不可以轻泄,忘言守中则气不泄矣。精不可以漏失,还精补脑则精不漏矣"。这就是说如果能将"色"、"言"、"欲"控制在适度范围内,即能三宝固。张景岳在《类经》中又说:"善养生者,…  相似文献   

7.
从肾阳虚论治乳腺增生的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腺增生是指乳房的慢性肿块,以青壮年女性最为常见,也可见于部分男性或儿童.中医无此病名,一般辨证为"乳癖"、"乳疬"等.纵观诸多医家对其病因病机的论述则总不外郁怒伤肝,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或饮食不节、劳倦思虑伤脾,脾失健运,痰湿内蕴,以致瘀血、痰浊有形之邪互结,积聚乳络,日久而成包块.对此观点,笔者不能也不敢否认,然据此立法遣方,临床疗效却往往不尽如人意,故又不得不多加思考;其次,经过仔细观察,发现临床上同样因为郁怒伤肝或饮食、劳倦、思虑伤脾,则有的人发为乳腺增生,而何以另有人又不发为乳腺增生呢?当然,也有少部分医家在分析乳腺增生病因病机中对肾虚有所涉及,但要么稍稍提及,要么忽视其在乳腺增生整个病理过程中的作用,而仅仅将其作为乳腺增生证型之一加以论述,笔者认为其显然有"只见树木"之嫌.  相似文献   

8.
采女日:男子盛衰,何以为候? 彭祖日:阳盛得气,则玉茎当热,阳精浓而凝也。其衰有五:一日精泄而出则气伤也;二日精清而少,此肉伤也;三日精变而臭,此筋伤也;四日精出不射,此骨伤也;五日阴衰不起,此体伤也。凡此众伤,皆由不徐交接,而卒暴施泄之所臻也。治之法:但御而不施,不过百日,气力必致百倍。(《素女经》)  相似文献   

9.
谵语〔原文〕伤寒谵语,何以明之?谵语者,谓呢喃而语也。又作谵,谓妄有所见而言也。此皆真气昏乱,神识不清之所致。夫心藏神而主火,病则热气归焉。伤寒,胃中热盛,上乘于心,心为热冒,则神昏乱而语言多出,识昏不知所以然,遂言无次而成谵妄之语。轻者睡中呢喃,重者不睡亦语言差谬。有谵语者,有独语者,有狂语者,有语言不休者,有言乱者。此数者,见其热之轻重也。谵语与独语,虽间有妄错之语,若与人言有次,是热未至于极者也。经曰:独语如见鬼状,  相似文献   

10.
(一)祖国医学文献对本病病因病理的認識。在祖国历代医学文献上,虽然沒有肾臟炎这个病名,但是有很多类似的記載;如素问“热穴論”:“肾何以能聚水而生病?腎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又云:“腎者,牝臟也。地气上者,属于肾而生水液也,故曰至阴。勇而劳甚,则腎汗出;肾汗出則逢于风。內不得入子臟腑,外不得越于皮肤。客于玄府,行于皮里,傳为腑腫,本之于腎,名曰风水。所謂玄府者,汗孔也”。又云:“少阴何以主肾,肾何以主水?腎者,至阴也。至阴者,盛水也。肺者,太阴也。少阴者,冬脈也。故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金匱“水气病脈篇”曰:“肾水者,其腹大、臍腫、腰痛,不得溺,阴了湿如牛鼻上汗。其足逆冷,面反瘦。灵樞“水脹篇”云:“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腫,如新臥起之状。其  相似文献   

11.
风论     
风论清·吴瑭撰《内经》曰:风为百病之长。又曰:风者善行而数变。夫风何以为百病之长乎?大《易》曰;元者善之长也。盖冬至四十五日,以后夜半少阳起而立春,于立春前十五日交大寒节,而厥阴风本行令,所以疏泄一年之阳气,以布德行仁,生养万物者也。故王者功德既成以...  相似文献   

12.
马泽人医话     
业师马泽人,医术深湛,对学徒的课业品德,要求严格。兹回忆几例如下: 一、湿温二月余,发热不退,白(疒咅)层出,昏昏似睡,语音低微,不饮不食,舌苔厚腻,脉细若伏。前医处方,皆消热化湿,理气扶正,方法对症,何以病邪不退?师说:热处湿中,湿不化则热不退,湿乃有形有质粘腻之邪,最伤肿胃,湿邪久困,其气必虚,脾虚又生温,肿越虚,湿越重,虚邪实邪,同流合污,缠绵因循,正气日衰。今邪势鸱张,正气稀微,破舟重栽,论治之法,湿邪固可药以化之,但实邪由虚邪而来,欲化虚邪,必振脾气,腓气懒谷气以健,今胃受湿困,又因每日服药,药味败胃,食欲全无,脾气何以得振。为今之计,只了醒胃,其它方法者是隔履抓瘁也,立方当择胃所喜者而投之。处方:鲜佩兰、鲜佛手、代代花、甘草、炒麦芽、生苡仁、醋小半匙(分冲),嘱每煎药作三次分服,宁少勿多。归途  相似文献   

13.
四逆【原文】伤寒四逆,何以明之。四逆者,四肢逆而不温者是也。积凉成寒,积温成热。当少阴太阴受邪之时,则手足自温,是表邪渐缓而欲传里也。《经》曰:伤寒四五日,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是太阳之邪,传至少阳也。伤寒脉浮,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是少阳之邪传于太阴也。是知邪气在半表半里,则手足不热而自温也。至于邪传少阴,为里证己深,虽未至厥,而手足又加之不温,是四逆也。若至厥阴,则手足厥冷矣。《经》曰: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  相似文献   

14.
临证时初诊即愈之疾多为新感急病,然而多数患者难以一剂而愈,需复诊以续贯治疗或调整思路,医者须查验患者服药后的感受、症状、体征,结合此前就诊资料与四诊所得,审慎思辨以处之。况临床上复诊率较初诊率更高,两者均是医师须详细掌握的工作,故了解探析初诊与复诊处方之间的关系与变化对临床医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此题常被学者们所忽视。笔者在此浅析复诊守方之机与权变之理,文章从何以守方、何以更方与何谓权变三方面展开论述,探讨临证守方、更方、调方之机,析因效则守方、不效亦守方、不效更方、效亦可更方四者由来,再以据证加减、据法加减、据经验发挥三方面诠释中医恒动观之权变,浅论临证如何应用,以期为临床医者复诊拟方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
友人邀余小斟,桌上摆着一碟油炸蝎子。作为一名老中药工作者,出于职业的本能,见是蝎子,忙呼有毒,何以为食?友人笑而不语,箸挟进食,津津有味,忍俊不住,余也半信半疑地夹了一只小的住嘴里送,轻轻一咬,啊!又酥又脆又香,果真是上乘的美味佳肴。  相似文献   

16.
论阴虚生水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阴虚者,阴液之不足也;水湿者,水液之过盛也。阴虚多生内热,水湿常因阳虚,乃一贯之理。而阴本不足,何以能生水湿?此非标新立异而又何?然则,水湿之类,阳虚者恒多,阴虚者亦复不少,略事讨论,尚属必要。祖国医学认为,水湿之生由于水液代谢之紊乱;而水液之正常代谢有赖于脏腑功能的健全;又脏腑功能之健全乃藉阴阳之协调。故  相似文献   

17.
项强【原文】伤寒项强,何以明之?太阳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臂内,侠脊抵腰中,经曰:太阳之病,项背强痛而恶寒,以太阳感受风寒,则经脉不利,而项为之急,颈为之强尔。伤寒颈项强急者,太阳表证也,必发散而解之可也。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太阳病项背强几  相似文献   

18.
太极拳界对松透身心有深刻认识,杨澄甫先生说:“一个松字,最为难能。”吴图南在20世纪40年代,还曾专门写过了一篇“松功论”的文章。当代太极拳明家王壮弘老师,则以“不”的否定语句来说明松的重要性:“不松何以空,不松何以柔,不松何以满,不松何以圆,不松何以活,不松  相似文献   

19.
在中成药的方阵中,名为“茶调”的方子不多。既为散剂,何以“茶调”?根据川芎茶调散的制剂,是“细末”,用法是“食后,清茶调下”。剂型是散剂,而服药时却用茶叶泡汤服下,乃是取苦寒清上而降下之性。茶叶具有上清风热之功,又有引热下行之力,且又能制约风药过燥之弊。  相似文献   

20.
正夫人何以生?生于火也。人生于寅,寅者火也。火,阳之体也。造化以阳为生之根,人生以火为命之门。儒者曰:天开于水,子为元。医者曰:人生于水,肾为元。孰知子为阳初也,肾为火脏也。阴生于阳,故水与火为对名,而火不与水为对体。其与水为对者,后天之火,离火也;其不与水为对者,先天之火,干火也。夫干,阳之纯也;夫阳,火之主也;夫水,火之原也。后天之火有形,而先天者无形。有形之火,水之所克;无形之火,水之所生。然取水者,迎月之光,而不迎其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