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指出《伤寒论》是一部广义的外感热病学,温病隶属伤寒,仲景六经辨证、辨证求团的治疗学术思想.奠定了温病卫气营血、三焦辨证之基础,从而推进温病病因学的演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田金娜  李建保 《中医研究》2010,23(12):49-50
外感热病是感受外邪,以发热为主要症状的一类急性外感疾病的总称,类似于现代医学的感染性疾病及传染性疾病。汉代医家张仲景所著《伤寒论》以“六经辨证”统治伤寒诸证,清代叶天士、吴鞠通等则力推温病学的构建,倡导“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治疗温病。  相似文献   

3.
外感病,是指由六淫、疫疬等病邪侵犯人体所引起的一类疾病。因其常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故又称外感热病。外感病包括伤寒和温病两大类,所以《伤寒论》中的六经辨证和《温病学》中的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都是外感病辨证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伤寒之邪自皮毛而入”,“温邪自口鼻而入”,  相似文献   

4.
浅析俞根初《通俗伤寒论》的特色辨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根初(1734—1799),名肇源,清绍兴名医,“绍派伤寒”的创始人。俞氏医技卓越,治验颇丰,他结合前人的医学理论及自己的临证心得,勤求古训,博采众长,著成《通俗伤寒论》。从广义伤寒立论,统论四时的外感疾病,在仲景《伤寒论》六经辨证理论的基础上,把诸多新的内涵融入仲景的辨证理论体系之中。临证从六经辨证人手,  相似文献   

5.
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中医病机复杂,对其辨证历代医家认识不同。伤寒六经辨证最早揭示了外感热病包括流感病的传变规律,认为外感热病是"伤于寒"所致。明清时期医家通过临床发现了伤寒学的一些不足,补充了伤寒对某些疾病包括流感病的认识,如叶天士和吴鞠通基于《内经》分别创立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为温病包括流感病提供了辨治方法。从伤寒六经、卫气营血、三焦三方面探讨,为中医药防治流感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外感热病统一论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仲景《伤寒论》的诞生创立了六经辨证,为我们诊治外感病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自从温病学家提出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伤寒学派和温病学派的分歧也就此产生了。笔者认为无论对于临床应用还是基础教学,统一外感热病的辨证方法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分析总结近现代外感热病的辨证方法,笔者初步提出以“四步辨证“统一外感热病的诊治,以期更好的适应临床。  相似文献   

7.
张仲景创造性地将外感疾病错综复杂的证候及其演变加以总结 ,提出一套病因、病机、病位、诊断、辨证、治法、用药较完整的全息六经辨证体系。《伤寒论》中强调从一症、一脉来研究疾病的病因、病机、病位、诊断、辨证、治法、用药的辨证体系 ,就是因为一症、一脉中包含着归属六经辨证全息思想。《伤寒论》中的六经全息辨证思维模式是在《素问·热论》六经分证基础上的升华。1 《伤寒论》病因学的全息思想《伤寒论》以伤寒为主线论病 ,张仲景认为很多种疾病皆因人体为寒邪所中 ,或伤于经络 ,或中于脏腑 ,或因寒 ,温而化热 ,或因寒而生湿。正…  相似文献   

8.
中医外感热病从《黄帝内经》《难经》时期的寒温合论,到《伤寒论》六经辨证的详寒略温,再到明清正式创立温病学派为标志,外感热病由寒温合论变为伤寒、温病两个分支的分论,同时辨证方法增加了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在临床实践过程中,该三种辨证体系对于初学者不易把握,白长川教授潜心于临床教学科研50余年,融汇贯通伤寒、温病,在传承前人对外感热病的发病特点和传变规律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提出"三纲脏腑定位,两化气血定性"这一辨治热病的新思路,将寒温统于一个既有定位、又有定性的框架之内进行辨证论治,以期完善外感热病的辨证体系。  相似文献   

9.
清代著名温病学家叶桂,突破《伤寒论》六经辨证的框框,创立“卫气营血”辨证法,开温病辨证施治之先河,为温病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叶氏将外感温热病分为卫、气、营、血四个阶段,概括其发展过程中四类不同的证候与治法,揭示外感温热病由浅入深的发展传变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当代中医耳科学疾病为例,探讨伤寒学派思想六经辨证方法在中医耳科疾病的运用。提出伤寒学派思想六经辨证方法贯穿在当代中医耳科外感病中,其辨证规律遵循伤寒学派思想所论述六经辨证规律,而且其传变规律亦遵循六经传变规律。运用六经辨证,能正确地掌握耳科外感病发展变化的规律。由此展望伤寒学派六经辨证方法将会焕发出更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1.
丁甘仁治疗外感热病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莹 《江苏中医药》2008,40(5):18-20
外感热病主要包括伤寒、温病(风温、湿温、暑温)和时行疫疠。孟河医家丁甘仁在治疗外感热病方面有独到之处。丁氏认为,外感热病的辨治必须融贯伤寒、温病理论,即把《伤寒论》与温病学说的辨证方法联系起来,故在《丁氏医案》中治疗外感热病往往是伤寒方与温病方同时采用,并不把时方和经方划分界限。同时在治疗外感热病的过程中,由于人之禀赋不同、病之虚实寒热不同,在病程中伤寒可以化热,温病亦能转寒,均随六经的传变而定。治疗上既有常法,又有非常法。  相似文献   

12.
伤寒是一切外感疾病的总称,又指外感风寒,感而即发的疾病,它以六经辨证为辨证纲领。太阳病是外感病韵初期阶段,其篇幅在《伤寒论》中占据较多。传统观念认为六经辨证与八纲辨证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辨证体系。一般认为,三阳病多属于热证、实证、阳证;三阴病多属于寒证、虚证、阴证。从而得出了太阳病当属阳证、热证、实证,对于太阳病性质为热证,笔者持相反观点,现陈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林涛 《中医研究》2009,22(1):16-16
六经辨证是《伤寒论》的核心,是其主要组成部分。其虽然意在探讨外感疾病的传变规律和论治的依据,而亦涉及杂病,正如韵伯所说:“原夫仲景之六经,为百病立法,不专为伤寒一科。”因此,六经辨证同样可用于杂病的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4.
中医外感病辨证有伤寒六经辨证、温病三焦与卫气营血辨证三大理论体系,但在分析病机时三者均必须落实到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等进行具体分析,通过对六经病证、三焦病证与卫气营血病证的病因及脏腑经络病机分析,认为外感病三大辨证体系的辨证过程实质上也就是脏腑经络辨证,提出应重视探讨外感病中脏腑经络辨证的规律。  相似文献   

15.
六经辨证是张仲景《伤寒论》全书的核心理论之一,历代医家均对其有极高的评价。自清代以后,众多医家已公认六经辨证不仅针对外感病,只要灵活运用,对各科疾病均可起到较好的指导作用。如清代医家吕震名所云:“凡病不外此六经,能解仲景六经辨证之法,可以识伤寒,即推次六经辨证之法,可以识万病。”现代医家亦多广泛运用于内、外、妇、儿、五官、骨伤等科疾病。笔者临床上在诊治某些神经外科疾病时,合理运用六经辨证,疗效较佳,现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中医外感病辨证有伤寒六经辨证、温病三焦与卫气营血辨证三大理论体系,但在分析病机时三者均必须落实到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等进行具体分析,通过对六经病证、三焦病证与卫气营血病证的病因及脏腑经络病机分析,认为外感病三大辨证体系的辨证过程实质上也就是脏腑经络辨证,提出应重视探讨外感病中脏腑经络辨证的规律。  相似文献   

17.
《伤寒论》是中医的首部外感热病学专著,张仲景在临床实践中总结了外感热病的发病规律,创立了六经辨证体系,明确了治法方药,开创了外感热病辨证论治的先河.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不断补充、发展,从晋唐时期法不离伤寒,到金元时期百家争鸣,以热病论伤寒,以及明清后出现的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温病自成体系.近几十年,现代医家将经典理论与现...  相似文献   

18.
外感热病"三维辨证观"构建基础及完善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兰林  王灿晖  杨进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20(6):325-327,i001
外感热病三维辨证体系融会了伤寒六经和温病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是构建在外感热病原有的辨证基础之上的一种新模式.由于三维辨证从病期、病位和病性三方面对伤寒和温病过程中所出现的证候进行辨证,故体现了外感热病辨证的统一性.三维辨证观的构建,也是运用假说对外感热病各种证候特征的经验事实进行解释,是一种由临床观察作出的分析推理及归纳演绎等认识方法,虽不尽善尽美,但较为全面而简明扼要地解释了急性外感热病的病理机制及证候类型,提出了外感热病辨证的新思路、新方法,建立了外感热病辨证的综合模型,对外感热病学的建立与发展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及实践价值.然而笔者在提出三维辨证观时,亦认识到所设计的三维辨证方案还存在着诸多不完善之处,对其论证亦不够充分,这有待于反复验证修改,为外感热病的治疗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温病条辨》在辨证方法、预后传变、治则治法、组方用药等方面继承了《伤寒论》的相关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有温病特色的学术体系,具体体现在:1)三焦六经,相须为用;2)立足伤寒,发展传变;3)传承治则,沿用治法;4)巧用经方,创制新方。两者存在继承与发展的关系。通过对《伤寒论》与《温病条辨》的比较与分析,更加清晰的认识到伤寒理论与温病理论在外感病辨证方面的一脉相承性与独具特色性,从而更加全面的认识外感病以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20.
丁甘仁作为孟河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外感伤寒与温病的论治中,灵活发挥张仲景六经辨证思想,并吸取温病学派之长,提倡寒温统一。其独特的辨证思路,体现了"丁派"融古化新的会通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