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研究肝胆管结石三维可视化诊治平台的构建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肝胆一科2008年1月至2015年4月符合纳入标准的112例肝胆管结石病人临床资料。(1)对肝胆管结石病人进行上腹部增强CT扫描,获取亚毫米CT数据,采用腹部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系统(MI-3DVS)构建三维可视化图像模型。(2)然后进行三维可视化分析,包括三维可视化脉管分型、三维可视化肝胆管结石临床诊断分型、三维可视化肝分段、虚拟肝切除术和体积计算。(3)术前评估、手术规划,制定合理的手术方式。(4)根据需要进行三维可视化肝脏3D打印,用于指导精准手术治疗。(5)疗效评估。结果 112例病人均构建了忠实于CT图像数据的三维可视化图像模型,能清晰显示结石的部位、分布,胆管狭窄的部位、程度,以及脉管的空间解剖关系;进行了肝动脉、肝静脉、门静脉的三维可视化分型、三维可视化肝胆管结石临床诊断分型、三维可视化肝分段。三维可视化肝脏3D打印模型可以从全方位展示病变与血管相互关系;三维可视化术前规划、三维可视化肝脏3D打印模型与实际手术一致。总手术残石率<3%、并发症发生率<5.6%、术后结石复发率<2.4%。结论 肝胆管结石三维可视化诊治平台的构建,有助于提高结石清除率和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肝胆管结石治疗提供一个安全、精准、微创、高效的治疗措施,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三维可视化技术指导下腹腔镜联合胆道硬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病人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肝胆管结石病人45例,均采用腹部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软件对肝胆管结石进行三维可视化临床分析与术前规划,并将三维可视化模型带入手术室,指导实施3D腹腔镜联合胆道硬镜靶向碎石术。评价术中三维可视化图像模型显示情况,以及与实际肝胆管结石分布的一致性;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围手术期病死率,复查后观察结石复发率。结果三维可视化图像模型再现病人肝脏、肝内脉管的解剖结构及肝内外胆管结石分布,术中真实显示与术前三维可视化模型一致,手术方法与术前计划一致。手术时间(125. 9±21. 2)分钟,术中出血量(38. 8±8. 5) ml,术中无大出血及输血;经MRCP检查结石清除率为100%;发生胆道损伤2例、胆漏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 7%;本组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结石复发2例,复发率4. 4%。结论三维可视化技术可实现肝胆管结石的术前精确评估,指导术中腹腔镜、胆道硬镜下碎石、取石操作及肝段切除,有助于提高结石清除率,保障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数字化微创技术在肝胆管结石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集5例复杂肝胆管结石患者的64排多层螺旋CT原始数据,导入腹部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系统(MI-3DVS)中,三维重建肝脏、肝内管道系统、结石以及上腹腔脏器和血管.根据三维重建图像,观察结石的形态、大小及空间分布,扩张及狭窄胆管的分布及其与周围血管的空间解剖关系,制定合理肝脏切除范围及吻合方式的微创手术规划;术前进行不同手术方案的仿真手术演练,达到最小程度组织损伤,指导术中实际操作.结果 经MI-3DVS成功完成5例患者肝脏、胆道系统、结石、血管以及上腹腔脏器的三维重建,并清晰显示结石的大小、数量、形态、空间位置以及胆管狭窄的位置、程度、长度及其周围血管的空间解剖关系.三维重建结果与术中所见均符合,实际手术操作入路与仿真手术相同.手术顺利,无手术并发症.术后1个月经T管或相应支撑管造影复查未见肝内、外胆管残留结石.结论 数字化三维重建及个体化仿真手术对实现复杂肝胆管结石微创诊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三维可视引导下经3D腹腔镜胆道硬镜靶向碎石在肝胆管结石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间36例肝胆管结石病人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6例,女性20例,年龄30~73岁,平均53.8岁。采用腹部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软件(MI-3DVS)对肝胆管结石进行三维可视化临床分型和术前规划,指导3D腹腔镜联合胆道硬镜靶向碎石、网石、取石。结果 三维可视化临床分型:Ⅰ型18例,Ⅰ+Ea型2例,Ⅱa型5例,Ⅱa+Ea型2例,Ⅱb型7例,Ⅱb+Ea型1例,Ⅱc型1例。术中所见均与三维可视化图像模型吻合,实际手术方式与术前规划均一致。经硬镜检查,术中取尽结石。手术时间(128.6±20.3)(100~165)min,术中出血(27.1±16.6)(10~80)mL,无围手术期死亡,无输血,无大出血。胆道损伤1例,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术后随访(12.9±3.6)(7~19)个月,无结石残留和复发病例。结论 三维可视引导下经3D腹腔镜胆道硬镜靶向碎石术,是肝胆管结石数字化微创外科治疗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肝胆管结石的诊治及手术规划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肝胆外科2012年6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40例肝胆管结石病病人的临床资料。应用腹部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系统(Mb3DVS)对CT图像进行三维重建,根据重建模型中结石与肝内外胆管的情况,进行术前个体化诊断,肝脏个体化分段及体积计算,以及设计手术方案并进行术前演练,并用以指导真实手术。结果40例肝胆管结石病人均完成三维重建,包括Ⅰ型10例,Ⅱa型18例,Ⅱb型8例,Ⅱc型4例,合并胆总管结石23例。3D图像可清晰观察肝脏、结石及“胆管树”立体形态。40例病人术前三维重建与术中所见符合率、术前手术规划与实际手术符合率均一致,其中3例病人经二次硬镜取石术,最终达到无结石残留。所有病人术中无胆管损伤、大出血、胆漏、急性胰腺炎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前应用三维可视化对肝胆管结石病病人进行诊断和手术规划,可有效减少肝胆管结石病人手术的并发症及术后残石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系统(MI-3DVS)在肝胆管结石病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08年8月至2010年8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收治的54例肝胆管结石病患者的肝脏64排螺旋CT扫描原始数据,采用MI-3DVS进行肝脏及胆道三维重建.根据三维重建结果进行术前诊断和病理分型,以及多种手术方案的术前仿真演练,确定最佳手术方案.观察术中所见与仿真手术的符合程度以及患者结石残留情况.结果 54例患者中,病理分型Ⅰ型11例,Ⅱ型5例(其中Ⅱa型2例、Ⅱb型3例),E型38例;肝内胆管狭窄23例;伴萎缩-肥大综合征27例.肝内外胆管的立体解剖形态,病变胆管扩张及狭窄部位和程度,肝内胆管结石的部位、大小及数量可精确显示.仿真手术方案与实际手术的符合率为94%(51/54),51例择期手术患者术后无结石残留,全组术后结石残留率为6%(3/54).结论 MI-3DVS可实现肝胆管结石病的术前精确诊断和术中精细操作,可有效降低术后结石残留率.  相似文献   

7.
多发性肝胆管结石常伴有胆管狭窄,肝功能不同程度损害,故手术难度大,易产生并发症,是外科治疗的难题。本就1988~1996年我院手术治疗的192例多发性肝胆管结石作一临床诊疗分析。 临床资料 192例多发性肝胆管结石,男108例,女88例;年龄16~73岁。有1~3次胆道手术64例。经腹部B超、CT、PTC、ERCP等检查临床诊断为多发性肝胆管结石,其中右肝管结石128例,左肝胆管结石152例,尾状叶胆管结石96例。胆管2处以上狭窄132例。手术方式:32例作肝方叶切除探查肝门区胆管取石,56例行肝叶切除,  相似文献   

8.
肝胆管结石伴狭窄治疗中保留Oddi括约肌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自2000年以来开始在肝胆管结石伴狭窄的治疗中,选择性采用自体组织修复狭窄整形后的胆管前壁缺损,保留Oddi括约肌功能,初步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0年1月至2004年3月共手术治疗肝胆管结石并狭窄11例。其中男4例,女7例。年龄平均45(33~62)岁。病程5~12年。有胆道手术史1例。11例中左右肝胆管结石8例,右肝胆管结石2例,左肝胆管结石1例,伴胆总管结石8例、胆囊结石4例。肝胆管狭窄按Matsumoto分型:Ⅱ型3例,Ⅲ型2例,Ⅳb型4例,Ⅳc型2例。术中胆道镜检查胆总管下端Oddi括约肌情况,有以下表现者不采用该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数字医学技术在肝胆管结石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数字化医学技术在肝胆管结石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08年2月至9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肝胆一科收治的14例肝胆管结石患者的64排螺旋CT扫描数据,其中男性3例,女性11例,年龄37~65岁,平均48岁.将收集的数据导入医学图像处理软件进行程序分割、三维重建.重建后的模型再导人到FreeForm Modeling System,并利用自主研发的仿真器械进行仿真手术研究.术前根据三维重建及仿真手术的结果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并与术中所见相比较,术后通过逆行T管造影检查结石是否有残余,评价三维重建及仿真手术的价值.结果 14例肝胆管结石三维重建模型中显示左肝胆管结石7例,右肝胆管结石2例,左右肝胆管结石5例.其中6例合并肝外胆管结石;胆管绝对狭窄6例,相对狭窄8例.三维模型诊断与临床诊断一致.术前仿真多种手术方式,仿真手术过程使用的仿真器械有力反馈的感觉.结论 数字医学技术有助于诊断结石的分布、胆道狭窄部位及程度.仿真手术可指导手术方式的选择,从而降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10.
肝内胆管结石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外科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总结分析1990~2001年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230例,根据结石的部位、大小、数量和肝胆系统的病理改变分别选择不同的术式或联合手术,配合使用纤维胆道镜取石等综合措施.结果:局限性肝叶、段胆管结石并胆管狭窄,行肝段(叶)切除+胆管空肠Y型吻合,优良率达91.8%;Ⅱ级及以下肝胆管结石并胆管狭窄,行肝胆管空肠Y型吻合,优良率达87.2%;单纯胆道探查取石+T管引流,优良率达69.3%.结论:利用现代影像技术,明确结石分布和肝胆管系统的病理状况,分别选用肝段(叶)切除或联合肝胆管空肠Y型吻合术,配合胆道镜取石等综合措施,有利于提高疗效.而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及单纯胆总管探查盲目器械取石不适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  相似文献   

11.
??Value of abdominal three-dimensional medical image visible system 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hepatolithiasis FANG Chi-hua,CHEN Zhi-xiang,FANG Ying-fang,et al. Department of Hepatobiliary Surgery,Zhujiang Hospital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Guangzhou510282,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FANG Chi-hua,E-mail: fangch_dr@126.com Objective To study the value of abdominal three-dimensional medical image visible system 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hepatolithiasis. Methods 22 patients’ 64-slice spiral computer tomography (CT) scan data which admitted to Zhujiang Hospital from 2007 to 2009 were chosen. The data was imported into abdominal three-dimensional medical image visible system for sequence segmenting and three-dimensional (3D) reconstruction. According to the models, patients were diagnosed and the pre-operation plannings were made. The reconstructed models were used to perform simulation surgery with virtual surgical instruments simulation system. At last, clinical surgerys were guided by simulation surgery. Result within the 22 patients, 4 were type I, 2 were type ??, and 16 were type E. Including 6 patients with surgeries on biliary tract for several times; 16 cases with bile duct striture; 5 cases with cirrhosis; 16 cases with atrophy-mast syndrome. The 3D models showed the size, the amount and the location of the stone clearly, as well as the lacation, the degree and the lenth of the sticture. The clinical surgeries wre consistent with the simulation sugeries by 19/22(the other three wre emergency). T-tube angiography of the non-emergency patien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no stones residue. Conclusions The abdominal three-dimensional medical image visible system can make a rapid dignosis of hepatolithiasis, which was helpful for planning for the individual treatment.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三维可视化(Three-dimensional Visualization)技术在中段胰腺切除术(MP)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集3例胰腺颈部或体部肿瘤患者原始64层螺旋CT数据,导入三维重建可视化软件-腹部医学图像处理系统(MIPS)中,三维重建出胰腺及其肿瘤、胰周血管以及肝脏、脾脏等脏器.根据三维重建图像,观察肿瘤与周围脏器的空间解剖关系,设计手术入路,指导术中操作.结果 MIPS顺利三维重建出3例患者胰腺及肿瘤以及周围脏器和血管,清晰显示肿瘤与周围脏器和血管的空间解剖关系.根据三维重建结果设计手术方案和入路,指导术中操作,2例行开腹中段胰腺切除术MP,1例行腹腔镜下 MP,手术顺利,无手术并发症.结论 三维可视化技术对胰腺个体化手术方案的设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可进一步扩大应用到MP以外的腹部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   

13.
男性盆腔三维可视化模型的建立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基于中国可视化人体的男性盆腔的三维可视化模型。方法应用中国第一例男性数字化人体盆腔部分数据集,在计算机上的AMIRA软件平台上对男性盆腔进行三维可视化观察研究。结果建立了男性盆腔的三维可视化模型,该模型可以清楚显示盆腔内部脏器的解剖结构和毗邻关系,可进行任意平面的虚拟切割并清晰显示切割面的断面解剖。结论男性盆腔的三维可视化模型为人体解剖学教学、临床泌尿外科、影像诊断学提供形态学参考,为后期的虚拟手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腹壁肿瘤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19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23例腹壁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行腹部增强CT检查获取影像学信息,以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格式储存,并应用Medraw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及数据分析,精准计算腹壁肿瘤体积和腹壁缺损面积,精准评估腹壁缺损分型及分区并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 结果23例患者均进行三维重建并进行精准分型及分区及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其中原发性腹壁肿瘤患者15例,继发性腹壁肿瘤患者7例。腹壁肿瘤平均体积为(355.18±820.13)cm3,腹壁缺损平均面积为(216.2±145.49)cm2;术中平均出血量(334.78±271.54)ml,平均住院时间(21.22±8.65)d;平均随访时间为(12.1±6.87)个月。患者的存活率为86.96%(20/23),原发性腹壁肿瘤复发率为13.33%(2/15),继发性腹壁肿瘤复发率28.57%(2/7);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4.78%(8/23)。 结论三维可视化技术能够对腹壁肿瘤患者进行精准评估及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计算机辅助建立髋关节可视化三维解剖模型为影像诊断学和虚拟外科手术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选取30例患者,对其髋关节进行螺旋CT扫描,扫描数据以Dicom3.0格式直接导入计算机图形图像工作站,进行精确勾画及三维体素重建。结果三维重建模型能清楚显示髋关节骨性结构的毗邻空间关系,完整显示了髋关节及骨髓腔等的轮廓及内部细节并能在三维空间内能够任意角度旋转观察。结论计算机辅助髋关节三维重建和可视化可全面准确重现髋关节三维立体形态和空间关系,为进一步研究有限元生物力学研究、髋关节假体设计及虚拟植入等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的左肝内胆管结石的扫描数据,进行图像程序分割、三维重建和左肝切除术的可视化仿真手术.方法 利用64排cT扫描采集肝内胆管结石的数据集.运用医学图像处理系统(MIPS)对CT序列图像进行程序分割和三维重建,得到肝胆三维模型的数据以标准模板库STL格式输出,然后导入FreeForm Modeling System(FreeForm)利用自行开发的虚拟手术器械进行左肝切除的可视化仿真手术.结果 利用MIPS软件进行肝内胆管结石二维的CT图像程序分割速度快、效果满意.将分割的数据进行三维重建所获得的肝胆模型结构清晰、立体感强,形态逼真,可完成左肝切除的可视化仿真手术.结论 MIPS可以有效、快速地完成肝内胆管结石的64排螺旋CT的二维图像数据的程序分割、三维重建及在FreeForm进行左肝切除可视化仿真手术,为仿真的胆道外科手术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7.
64排螺旋CT扫描数据的肝脏及腹腔血管三维重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利用64排螺旋CT扫描数据进行肝脏及其内部管道和腹腔血管的计算机辅助三维重建的准确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64排螺旋CT薄层扫描正常人肝脏二维图像数据集,采用自主研发的医学图像处理系统对二维图像数据进行肝脏及其肝内管道、腹腔血管系统三维可视化重建,并对重建肝脏模型的体积与肝脏实际体积以及重建门静脉与64排螺旋CT后处理工作站采用容积再现法重建的门静脉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肝动脉、门静脉和肝静脉系统三维效果逼真,立体感强,可任意角度旋转、观察;能够显示肝内各主要管道系统的空间位置关系,并准确地反映肝脏实际体积及肝内管道系统的真实情况.通过调节肝脏的透明度可同时显示肝脏和肝内动静脉、门静脉分支和腹腔动脉系统.计算机重建后的门静脉与螺旋CT后处理工作站容积再现法重建的门静脉完全一致.结论 计算机辅助的三维肝脏及其管道和腹腔血管系统能准确反映人体的真实结构,为肝脏的虚拟手术设计提供了可靠和真实的虚拟器官和血管系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多模态医学影像数据三维重建和配准融合的方法构建肢体肿瘤及瘤周解剖整体结构,明确肿瘤的局部特征和三维空间关系,为肿瘤外科治疗术前评估和计划提供客观的空间可视化信息。方法采集4例肢体肿瘤患者盆部和大腿上段CT、MRI和MRA影像数据,分别导入三维重建软件,基于CT和MRI对人体不同组织结构成像敏感度的差异,从各模态影像数据中分别提取肿瘤及其周围目标结构进行三维重建。依据体内解剖参照点对各个组织的三维结构进行配准融合,构建肢体肿瘤及瘤周解剖整体结构。结果通过CT、MRI和MRA影像数据构建出包括肿瘤及周围骨骼、肌肉、神经、血管、盆腔脏器等组织的三维整体结构,显示了肿瘤的大小、形状、部位等局部特征以及肿瘤与其周围结构的三维空间关系。结论以多模态影像数据通过三维重建和配准融合的方法可以构建肿瘤区域多种组织的三维整体结构,清楚而直观地显示肿瘤的局部特征以及与周围结构的空间解剖关系,具有个体化肿瘤术前评估和计划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肝脏肿瘤术前评估及指导精准肝切除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采集10例入住我院的肝脏肿瘤患者术前64排螺旋CT亚毫米原始扫描数据,再运用腹部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系统(MI-3DVS)进行图像分割及三维重建,观察重建模型进而仿真手术,计算残肝体积百分比,结合患者临床资料评估手术风险,将仿真手术与真实手术全过程,术前风险评估及真实预后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MI-3DVS对腹部脏器及其脉管系统三维重建的模型结构清晰、直观、形象逼真。10例患者功能肝体积介于(1335.28±293.72)ml;肿瘤体积介于(399.06±276.26)ml;残肝体积介于(770.12±226.77)ml;结合患者临床资料,10例患者术前测得的残肝体积百分比均能满足术后肝功代偿要求,仿真手术与真实手术全过程一致,术前利用MI-3DVS手术风险评估与真实手术风险一致。结论三维可视化技术对指导肝脏肿瘤手术方案的制定,提高肝脏肿瘤切除率,评估手术风险,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腹部医学图像处理系统在极量肝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自主研发的腹部医学图像处理系统(AMIPS)在极量肝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07年9月至2009年7月收治的32例肝肿瘤患者的64排螺旋CT数据,男性15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52岁.其中巨大肝肿瘤(直径≥10 cm)9例,包括肝血管瘤2例、原发性肝癌7例.运用AMIPS对9例巨大肝肿瘤患者进行极量肝切除分析.根据计算出的数据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结果 在AMIPS中,三维模型能直观显示肿瘤与肝内血管树的毗邻关系及肿瘤的血供类型,数字化肝脏分段实现了对肝肿瘤的个体化准确定位诊断.巨大肝脏占位模型中各个肝段相对体积的计算,实现了肝段切除及极量肝切除的分析.9例巨大肝肿瘤患者中,右半肝切除术2例,肝脏6、7段切除术5例,肝脏5、6、7段、部分8段肝切除术2例.术后病理均未见切缘有瘤细胞,未发生肝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为21 d.结论 AMIPS有助于巨大肝肿瘤的个体化病灶定位及术前手术方式的选择,可降低手术风险及术后肝功能衰竭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