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孙洋  姚远  朱祖俊  左宗宝 《中国美容医学》2009,18(11):1583-1585
目的:探讨旋转皮瓣修复头皮肿瘤切除后创面缺损的效果。方法:对24例头皮恶性肿瘤患者(鳞癌7例、基底细胞癌15例、黑色素瘤2例)实施肿瘤扩大切除术。切除后创面面积3cm×4cm~9cm×11cm,肿瘤切除后创面用旋转皮瓣修复,供瓣区直接缝合或中厚植皮修复。结果:24例患者皮瓣血运正常,所有患者供瓣区愈合良好或植皮全部存活,16例随访6个月~2年,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利用旋转皮瓣转移修复恶性肿瘤切除后创面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游离股前外侧Kiss皮瓣修复巨大头皮恶性肿瘤术后缺损的疗效。方法 2012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巨大头皮恶性肿瘤患者18例。男16例,女2例;年龄43~62岁,平均52.6岁。鳞状细胞癌17例,隆突性纤维肉瘤1例。病程3个月~6年,中位时间22.1个月。术中彻底切除肿瘤后,头皮软组织缺损范围为15 cm×10 cm^17 cm×12 cm;2例颅骨受累者切除全层颅骨后,缺损面积分别为10 cm×8 cm、12 cm×10 cm。制备游离股前外侧Kiss皮瓣修复创面,皮瓣切取范围为15 cm×6 cm^20 cm×8 cm;钛网修复颅骨缺损。供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术后皮瓣顺利成活,创面Ⅰ期愈合;供区切口均Ⅰ期愈合。1例因局部复发侵犯颅内于术后5个月死亡,其余患者均无局部复发。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4年,平均26.6个月。术后皮瓣外观较满意,随访期内无破溃发生。供区切口遗留线性瘢痕,未遗留明显功能障碍。结论游离股前外侧Kiss皮瓣可修复巨大头皮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缺损,同时供区能直接拉拢缝合,避免因植皮产生第2供区。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不同皮瓣一期修复头皮鳞状细胞癌术后缺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97年1月-2011年3月收治的44例头皮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男32例,女12例;年龄36~65岁,平均45.2岁。病程1个月~2年。病变部位:额部7例,顶部27例,颞部8例,枕部2例。高分化鳞状细胞癌38例,低分化鳞状细胞癌6例。肿瘤切除后头皮缺损范围为5cm×4cm~27cm×11cm。33例缺损<10cm×8cm者采用大小为6cm×5cm~10cm×8cm的邻近头皮瓣移位修复,11例缺损>10cm×8cm者采用大小为11cm×9cm~28cm×12cm吻合血管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供区采用游离植皮修复。术后正规放、化疗。结果术后2例皮瓣发生远端坏死,经换药后成活;其余皮瓣及供区植皮均成活,切口Ⅰ期愈合。放疗后皮瓣存活良好。30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2~3年,平均2.5年。皮瓣质地、颜色与周围正常皮肤相似,无局部臃肿。术后平均1.2年5例低分化鳞状细胞癌患者复发,其余患者肿瘤无复发,存活良好。结论根据缺损大小选择合适的皮瓣一期修复头皮鳞状细胞癌切除后缺损,均可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头面部皮肤恶性肿瘤手术切除后的整复治疗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总结不同手术方法 治疗头面部皮肤恶性肿瘤术后缺损,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 1991年1月至2008年1月,对136例头面部皮肤恶性肿瘤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基底细胞癌(BCC)65例(47.79%),鳞状上皮细胞癌(SCC)54例(39.71%),恶性黑色素瘤11例(8.09%),纤维肉瘤4例(2.94%),脂肪肉瘤2例(1.47%).病变范围0.5 cm×0.5 cm~12.0 cm×9.0 gm.根治性切除肿瘤后缺损面积1.5 cm×1.5 cm~13.0 cm×11.0 cm.修复方法 :单纯植皮83例,直接拉拢缝合11例.邻近随意皮瓣27例,轴型皮瓣15例.术中常规冰冻切片以监测手术切缘的性质.结果 119例皮片及皮瓣成活,伤口Ⅰ期愈合,11例直接缝合伤口Ⅰ期愈合;5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后Ⅱ期愈合;1例皮瓣感染,经对症处理后愈合.供区均Ⅰ期愈合.105例患者获随访1~5年.8例复发,余患者均存活良好.结论 头面部皮肤恶性肿瘤应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彻底切除并进行合理的创面修复;术中常规冰冻切片,将有助于保证肿瘤的根治.  相似文献   

5.
Li Z  Cen Y  Gu M  Wang R  Liu Y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1,25(11):1343-1346
目的探讨一期切除侵及颅内的头皮鳞状细胞癌后重建颅骨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5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14例侵及颅内的头皮鳞状细胞癌患者。男6例,女8例;年龄29~76岁,中位年龄53岁。病程3~8年,平均6年。肿瘤部位:右颞顶部2例,左颞顶部2例,右额顶部3例,左额顶部1例,右枕部1例,左枕部2例,额部2例,顶部1例。头皮病变均呈外生型生长,病变直径为5~12 cm,平均8 cm。肿瘤分期均为T4N0M0。MRI检查示:肿瘤向内均侵入颅骨,其中硬脑膜内侧面完整12例,侵犯脑组织2例。无淋巴结转移。首先彻底切除病变的头皮、颅骨、硬脑膜及脑组织,头皮软组织缺损范围为8 cm×7 cm~15 cm×14 cm,颅骨缺损范围为5 cm×4 cm~12 cm×12 cm,硬脑膜缺损范围为4 cm×4 cm~9 cm×8 cm。然后采用合适大小的人工脑膜补片修复硬脑膜缺损,钛网修复颅骨缺损,周围邻位头皮瓣修复头皮缺损。供区植皮修复。结果术后皮瓣及植皮均顺利成活,切口均Ⅰ期愈合。无脑脊液漏、颅内及硬脑膜下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5年,平均4年。随访期间局部肿瘤无复发。患者头皮修复处毛发生长良好,钛网与局部组织相容性良好,无钛网外漏。无癫痫、肢体瘫痪等局部神经功能受损表现。结论一期彻底切除侵及颅内的头皮鳞状细胞癌后,可采用钛网重建颅骨、人工脑膜补片修复硬脑膜缺损。  相似文献   

6.
头面部皮肤恶性肿瘤手术切除及组织缺损修复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头面部皮肤恶性肿瘤手术切除和组织缺损修复的临床经验。方法:1991年1月~2006年1月共收治56例头面部皮肤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组织缺损根据患者情况分别采用原位缝合12例、皮片移植8例、局部皮瓣25例、邻位皮瓣9例和远位皮瓣2例修复。结果:本组56例,除1例皮瓣远端表皮坏死,经换药治疗伤口II期愈合外,其余皮瓣及植皮均成活,供区均I期愈合。38例患者获随访1~6年,1例复发;复发病例为植皮治疗的鳞状细胞癌患者于术后1年复发,经再次手术扩大切除后采用皮瓣移位修复,随访3年未再复发;随访患者均存活良好,外形及功能满意。结论:头面部皮肤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彻底切除、及时修复、杜绝复发及取得良好的外观和功能效果是治疗的关键所在。修复方法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头面部美学单位或亚单位原理遵循由简至繁的原则,尽可能兼顾缺损区域外形和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颧眶动脉穿支蒂颞部岛状皮瓣修复眼周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缺损的疗效。方法 2015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15例眼周恶性肿瘤患者。男5例,女10例;年龄40~75岁,平均62岁。基底细胞癌12例,鳞状细胞癌3例。病程5个月~10年,中位病程2年。肿瘤范围1.0 cm×0.8 cm~2.5 cm×1.5 cm,均未侵犯睑板。术中肿瘤扩大切除后遗留缺损范围为2.0 cm×1.5 cm~3.5 cm×2.0 cm。采用颧眶动脉穿支蒂颞部岛状皮瓣经皮下隧道转移修复眼周缺损,皮瓣切取范围为3.0 cm×1.5 cm~5.0 cm×2.0 cm。供区皮下分离后直接缝合。结果 术后15例皮瓣均顺利成活,创面Ⅰ期愈合。供区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中位时间11个月。皮瓣无明显臃肿,质地、颜色与周围正常皮肤基本相同,术区瘢痕隐蔽;无上睑下垂、眼睑外翻、眼睑闭合不全等并发症发生。随访期间肿瘤无复发。结论 颧眶动脉穿支蒂颞部岛状皮瓣能修复眼周恶性肿瘤切除后遗留的较大缺损,具有血供可靠、设计灵活以及术区形态、功能佳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皮肤恶性肿瘤切除后的修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皮肤恶性肿瘤手术切除后的修复效果。 方法  1 984年~ 2 0 0 1年对 38例皮肤体表恶性肿瘤进行切取 ,其中皮肤鳞状上皮癌 1 2例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 1 4例 ,皮肤原位癌 2例 ,皮肤疣状癌 1例 ,皮肤湿疹样癌 4例 ,慢性溃疡恶变 5例 ;手术后残留创面最大为 1 4 cm× 2 0 cm。采用 7种不同类型的皮瓣、肌皮瓣、游离植皮和手术后直接缝合等方法进行修复 ,其中腓肠肌皮瓣 4例 ,背阔肌皮瓣 6例 ,阔筋膜张肌皮瓣 2例 ,腹直肌皮瓣 1例 ,足底内侧皮瓣 5例 ,邻近皮瓣 3例 ,游离大块植皮 1 2例 ,肿瘤切除后直接缝合 5例。 结果  38例手术全部成功 ,切口 期愈合。2 1例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 3~ 1 2年 ,1 9例术后恢复良好 ,2例术后局部复发 ,再次手术后治愈。 2 1例均成活。 结论 手术彻底切除肿瘤 ,修复方法应根据病情而制定 ,是根治皮肤恶性肿瘤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头面部皮肤恶性肿瘤手术切除及创面修复和重建的临床经验。方法:对2006年9月~2011年3月共收治的38例头面部皮肤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创面根据患者情况分别采用人工脱细胞异体真皮(MATRIDERM)移植10例、原位缝合8例、皮片和人工脱细胞异体真皮(MATRIDERM)联合移植4例,皮片移植2例、局部皮瓣6例、邻位皮瓣5例进行修复和重建。结果:本组38例,除1例人工脱细胞异体真皮(MATRIDER)M移植创面边缘感染经换药治疗伤口II期愈合外,其余皮瓣和值皮均成活,供区和人工脱细胞异体真皮(MATRIDER)M移植创面均I期愈合。32例患者获随访1~3年,1例复发,复发病例为植皮治疗的鳞状细胞癌患者于术后2年复发,经再次手术扩大切除后采用皮瓣移位修复,随访1年未再复发;随访患者均存活良好,外形及功能满意。结论:头面部皮肤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彻底切除、及时修复,杜绝复发及取得良好的外观和功能效果是治疗的关键所在,修复方法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头面部美学单位或亚单位原理遵循由简至繁的原则,尽可能兼顾缺损区域外形和功能的修复和重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游离股前外侧Kiss皮瓣修复巨大头皮恶性肿瘤术后缺损的疗效。方法 2012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巨大头皮恶性肿瘤患者18例。男16例,女2例;年龄43~62岁,平均52.6岁。鳞状细胞癌17例,隆突性纤维肉瘤1例。病程3个月~6年,中位时间22.1个月。术中彻底切除肿瘤后,头皮软组织缺损范围为15 cm×10 cm~17 cm×12 cm;2例颅骨受累者切除全层颅骨后,缺损面积分别为10 cm×8 cm、12 cm×10 cm。制备游离股前外侧Kiss皮瓣修复创面,皮瓣切取范围为15 cm×6 cm~20 cm×8 cm;钛网修复颅骨缺损。供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术后皮瓣顺利成活,创面Ⅰ期愈合;供区切口均Ⅰ期愈合。1例因局部复发侵犯颅内于术后5个月死亡,其余患者均无局部复发。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4年,平均26.6个月。术后皮瓣外观较满意,随访期内无破溃发生。供区切口遗留线性瘢痕,未遗留明显功能障碍。结论游离股前外侧Kiss皮瓣可修复巨大头皮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缺损,同时供区能直接拉拢缝合,避免因植皮产生第2供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蒂部减张皮瓣处理方法对远端蒂皮瓣成活及外观的影响。方法 2009年10月-2011年2月,采用蒂部减张皮瓣的方法利用远端蒂皮瓣移位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27例。男19例,女8例;年龄17~58岁,平均31.5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4例,机器绞伤9例,外科感染3例,肿瘤切除后1例。缺损部位:胫骨下段7例,踝关节12例,足部5例,手掌2例,手背1例。伤后至入院时间1~19 h,平均10 h。创面范围5.2 cm×3.8 cm~14.0 cm×5.8 cm。远端蒂皮瓣切取范围5.5 cm×4.5 cm~14.5 cm×6.5 cm。供区直接缝合6例,游离植皮21例。结果术后蒂部减张皮瓣均顺利成活。3例术后7 d远端蒂皮瓣发生部分坏死,经换药后1例行游离植皮,2例切除坏死皮缘后直接缝合后愈合;其余皮瓣均顺利成活,创面Ⅰ期愈合。供区切口均Ⅰ期愈合,植皮均成活。术后26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7.5个月。皮瓣质地、外观均良好。结论应用蒂部减张皮瓣可促进远端蒂皮瓣成活,并改善修复后外观。  相似文献   

12.
足跟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皮瓣修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介绍应用多种皮瓣修复足跟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经验。方法1993年8月-2007年4月治疗242例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男157例,女85例;年龄27~76岁。病变类型:不稳定瘢痕35例,慢性溃疡46例,鳞状细胞癌57例,恶性黑色素瘤72例,创伤引起的组织缺损32例。创面均位于足跟部,51例伴轻度感染,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2cm&#215;2cm~14cm&#215;8cm。患者病程1h~5年。根据创面的部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范围分别选用岛状或游离(肌)皮瓣修复足跟创面,其中足跟外侧皮瓣34例,足背岛状皮瓣15例,足底内侧岛状皮瓣108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36例,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26例,游离(肌)皮瓣23例。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和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感觉重建13例。切取(肌)皮瓣范围3.0cm&#215;2.5cm~15.0cm&#215;9.0cm。供区采用直接缝合或皮片移植修复。结果术后235例皮瓣全部成活,创面I期愈合;5例皮瓣远端部分表皮坏死,经局部换药后成活;2例切口轻度感染,经局部换药处理后创面II期愈合。供区创面均I期愈合,移植皮片完全成活。217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1~60个月,皮瓣色泽正常,质地较正常足跟组织柔软、可耐磨、外形轮廓满意;经训练术后6个月基本可正常负重行走,步态正常。118例肿瘤患者获随访,局部均无肿瘤复发,其中22例恶性黑色素瘤患者术后12~26个月发现有远处转移病灶,随访至60个月的32例恶性黑色素瘤患者未发现远处转移病灶。结论应用不同岛状或游离(肌)皮瓣修复足跟部创面,可达到较理想的足跟功能重建和外形重塑效果。  相似文献   

13.
足踝深部创面的修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足踝深部创面修复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3月~2006年6月,收治49例足踝部皮肤及深部组织缺损。其中男36例,女13例;年龄16~67岁,平均39岁。损伤原因:碾压伤24例,高处坠落伤9例,切割伤7例,恶性软组织肿瘤5例,褥疮2例,电击伤2例;左侧19例,右侧30例。皮肤缺损范围3cm×2cm~20cm×15cm。24例合并肌腱韧带缺损,12例合并关节外露,9例合并骨质缺失,35例合并不同程度感染,5例合并2期糖尿病。伤后至手术时间为4h~1年。创面修复分别采用:局部皮瓣15例,范围3cm×3cm~6cm×4cm;岛状皮瓣25例,范围8cm×5cm~12cm×7cm;游离皮瓣4例,范围15cm×11cm~24cm×17cm;交腿皮瓣5例,范围5cm×4cm~8cm×6cm。24例肌腱韧带缺损患者,15例行一期肌腱修复重建,余9例行二期肌腱移植重建术。9例合并骨质缺失患者于创面愈合后行二期植骨,植骨量12~64g,平均28g。结果49例移位皮瓣均成活,其中46例创面期愈合;3例皮瓣远端边缘部分坏死,经扩创植皮后创面愈合。2例术前有严重深部感染患者术后残留窦道,经6~8个月换药后窦道痊愈。患者获随访6个月~3年,移位皮瓣成活良好,无溃疡形成,足踝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早期积极选择适当皮瓣进行足踝部创面修复,能恢复其良好外观和功能。  相似文献   

14.
颞浅动脉组织瓣修复儿童头面部畸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评价颞浅动脉组织瓣在修复儿童头面部畸形中的作用。方法 1986年10月~1996年12月,采用颞浅动脉组织瓣修复13例儿童头面部畸形,其中先天性畸形9例,烧伤瘢痕3例,感染后瘢痕1例。采用颞部皮瓣1例,颞部毛发皮瓣3例,额部皮瓣1例,耳后浅筋膜瓣与皮瓣8例。组织瓣大小为5.0cm×1.2cm~10.0cm×5.0cm,皮瓣蒂长5~8cm。结果 术后组织瓣均Ⅰ期愈合。术后10例获得随访,时间6个月~12年,皮瓣色泽似邻近皮肤,质地柔软,厚薄适中,毛发瓣毛发生长良好,耳后浅筋膜瓣与皮瓣满足耳再造需要。所有病例术后切口瘢痕隐蔽,外观获明显改善。结论 颞浅动脉组织瓣血供丰富,邻近受区,易操作且形态良好,适用于儿童头面部多种畸形的修复。  相似文献   

15.
髂骨皮瓣移植修复胫骨创伤后骨髓炎骨皮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髂骨皮瓣移植修复胫骨创伤后骨髓炎骨皮缺损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001年6月~2006年2月,对28例胫骨创伤后骨髓炎骨皮缺损患者采用髂骨皮瓣移植一期修复。男18例,女10例;年龄18~68岁,平均32.5岁。致伤原因:交通伤11例,砸伤6例,爆炸伤5例,机器伤4例,坠落伤2例。伤后均行2~6次手术。受伤至该次手术时间为1~6个月。损伤部位:小腿中上段13例,小腿下段15例。术中取髂骨0.5~6.0cm,皮瓣范围4.5cm×3.5cm~28.0cm×16.0cm。固定方式为外固定架18例,钢板固定10例。供区直接缝合。结果术后皮瓣均成活。伤口26例I期愈合,2例Ⅱ期愈合。供区伤口均I期愈合。28例患者获随访6~56个月,平均30个月。皮瓣外形无明显臃肿,色泽与受区相近。X线片检查,移植髂骨于术后2~14个月愈合,平均4.6个月。术前20例骨折未愈合的患者于术后2~6个月愈合,平均3.2个月。2例术后12个月骨髓炎复发,经2次病灶清除后愈合。结论带血运髂骨皮瓣移植治疗胫骨创伤后骨髓炎骨皮缺损,一次性修复组织缺损,增强控制感染能力,是一种可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胫骨皮瓣修复小腿感染性骨皮缺损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胫骨皮瓣在修复小腿感染性骨皮缺损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2000年2月~2005年3月,收治因外伤致小腿开放性骨折68例。男47例,女21例,年龄8~59岁。按Gustilo分型均为Ⅲ型。其中4例一期行胫骨皮瓣游离移植术,64例急诊术后形成小腿感染性骨皮缺损。胫骨缺损长度4~18cm,皮肤缺损范围8cm×3cm~22cm×11cm,创面均有脓性渗出物。经中药薰洗湿敷后,利用胫骨皮瓣通过游离移植、交腿移位和同侧移位方法,重建患肢胫骨支架连续性并修复创面。切取皮瓣范围9cm×4cm~25cm×12cm,骨瓣长度为6~21cm。结果术后1例因血管危象经探查再吻合血管失败,改用腓骨皮瓣修复。1例切取胫骨皮瓣21cm,因近端为延长血管蒂,骨膜与骨瓣剥离过长,随访6个月近端仍延迟愈合;余患者3~5个月骨瓣与受区胫骨愈合。68例均获随访6个月~5年,43例随访2年以上者均能负重行走,步态无明显异常,能从事原工作。结论在充分抗感染的基础上,根据患肢具体情况采用胫骨皮瓣游离移植、交腿移位和同侧移位一期重建胫骨支架连续性及修复皮肤缺损创面,适用于小腿多种类型骨皮缺损创面,成功率高,能保留患肢,为功能恢复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7.
Lipa JE  Butler CE 《Head & neck》2004,26(1):46-53
BACKGROUND: Reconstruction of scalp and calvarial defects after tumor ablation frequently requires prosthetic cranioplasty and cutaneous coverage. Furthermore, patients often have advanced disease and receive perioperative radiotherapy. We evaluated the complications of scalp reconstruction with a free latissimus dorsi muscle flap in this setting. METHODS: The complications and the oncologic and aesthetic outcomes of six consecutive scalp reconstructions with a free latissimus dorsi muscle flap and skin graft in five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ancer were retrospectively evaluated. Patient, tumor, defect, reconstructive, and other treatment characteristics were reviewed. Reconstructive and perioperative techniques intended to improve flap survival and aesthetic outcome and reduce complications in these patients. RESULTS: All patients (52-76 years old) had recurrent tumors (sarcoma, melanoma, or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d received postoperative radiotherapy. The mean scalp defect size was 367 cm(2), and partial-thickness or full-thickness calvarial resection was required in all six cases. No vein grafts were needed. The mean follow-up period and disease-free survival time were 18 and 13 months, respectively. Three patients died of their disease, and two survived disease free. There were no flap failures or dehiscences. Complications consisted of donor site seroma in two patients; partial skin graft loss in one patient; and radiation burns to the flap, face, and ears in one patient. Scalp contour and aesthetic outcome were very good in all cases except for the one case with radiation burns. CONCLUSIONS: Good outcomes were achieved using a free latissimus dorsi muscle flap with a skin graft for flap reconstruc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advanced recurrent cancers who received perioperative radiotherapy. Several technical aspects of the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 intended to enhance the functional and aesthetic outcome and/or reduce complications were believed to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good resul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