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不同剂量乙肝疫苗免疫效果,为乙肝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肇庆学院2007-2009年新入校学生中HBV检测HBsAg呈阴性者3 016人为研究对象,按5μg/次全程接种(0、1、6个月各1针)乙肝疫苗,检测免疫后1、2、12个月抗-HBs转阳情况,免疫后1个月抗-HBs阴性者按10μg/次全程免疫,检测其免疫后1、2、12个月抗-HBs转阳情况并作对比分析。结果 5μg/次全程接种乙肝疫苗者1、2、12个月后抗-HBs阳性率分别为72.65%、62.17%、53.88%;阴性者10μg/次全程接种后1、2、12个月抗-HBs阳性率分别为93.58%、91.27%、89.58%;5μg组随时间延长,抗-HBs阳性率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μg组仅12个月时抗-HBs阳性率低于全程接种后1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2个月和2、12个月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疫苗免疫效果良好,5μg全程免疫后抗-HBs阴性者接种10μg加强免疫后,近期和远期免疫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首都公共卫生》2013,(5):237-238
一、免疫程序、接种禁忌及注意事项(一)乙肝疫苗免疫程序?乙型肝炎疫苗全程免疫共需接种3针,免疫程序为0、1、6个月,即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首针乙肝疫苗,1个月和6个月接种第2及第3针乙肝疫苗。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和全程接种是保证乙肝疫苗保护效果的关键。首针乙肝疫苗要求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且越早越好。(二)接种乙肝疫苗有什么禁忌?  相似文献   

3.
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后,有部分无应答者,影响了免疫效果。为探索强化免疫方案,对5 3例无应答者采用乙肝疫苗加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rHIL 2 )联合免疫方法,观察其免疫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免疫对象和方法 乙肝疫苗无应答者均为自愿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部接种乙肝疫苗的健康成人。经乙肝病毒(HBV)二对半检测阴性,曾按0、1、6个月免疫程序,每次10 μg全程免疫后,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 HBs)未阳转者5 3人。其中男性35人,女性18人。年龄18~5 2岁,平均2 8 5岁。5 3名乙肝疫苗无应答者按0、1、2、6个月程序接种乙肝疫苗,剂量…  相似文献   

4.
接种乙肝疫苗对预防大学生乙肝发病的观察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为预防乙肝在大学生群体中流行 ,山东师范大学从 1996年起对入学新生在入校一周内全部进行肝功能及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HBsAg)检查 ,并且除肝功能异常及HBsAg阳性或近 1年内接种过乙肝疫苗全程的学生外 ,全部接种了乙肝疫苗 ,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1991~ 1995级入校未接种乙肝疫苗大学生共10 43 7人 ,1996~ 1998级入校接种乙肝疫苗的大学生共 6 2 3 3人 ,年龄均在 17~ 2 0岁。1.2 方法 :每人全程接种 3针 ,程序是 0、1、6月 ,每次 5 μg ,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随后对每届学生追踪观察 2~ 4年 ,通过校医院记录 ,…  相似文献   

5.
不同剂量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在大学生中接种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大学生接种两种不同剂量重组酵母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接种对象血清中乙肝病毒标志物,对乙肝病毒感染阴性者,按0、1、6方案分别接种10μg、20μg的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后1个月时检测抗-HBs阳转率,1个月及1年时以RIA法检测抗-HBs滴度.结果:不同剂量疫苗组免疫后免疫效果不同.结论:对青年学生按0、1、6个月免疫程序,每次分别接种20μg酵母重组乙肝疫苗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濮阳市儿童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 1992年我国将儿童乙型肝炎 (乙肝 )疫苗免疫接种纳入计划免疫管理以来 ,濮阳市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已达到85 % ,但农村儿童乙肝疫苗及时全程接种率还不足 6 0 % ,极大地影响了接种乙肝疫苗有效降低乙肝病毒 (HBV)携带率 ,从而降低肝病、肝硬化及肝癌的发病率的重要意义。现将濮阳市儿童乙肝疫苗接种情况分析如下。1.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与方法 :在全市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 18个乡级单位、5 1个接种点、12 6 0名 2 0 0 0年 10月 1日至 2 0 0 1年 9月 30日出生的儿童。询问儿童家长、查对儿童接种卡和接种证 ,接种卡和接种证均有记录…  相似文献   

7.
大连市从 1995年年底开始停止使用血源乙肝疫苗 ,改用酵母重组基因工程乙肝疫苗 (下简称 :基因疫苗 )。到 2 0 0 1年 10月止 ,最早使用基因疫苗的儿童已接种 5年。为了解基因疫苗的免疫持久性 ,2 0 0 1年 10月分别对大连市新生儿期基因疫苗全程免疫完成后 1个月、3年、5年的儿童进行乙肝表面抗体 (抗 HBs)检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2 0 0 1年 10月 ,在大连市 11个区 (市、县 )随机选择 1996年、1998年、2 0 0 1年出生 ,时值 5岁、3岁、7个月的儿童分别为 16 1名、16 4名、15 0名 ,合计4 75名为检测对象。检测对象均有完整的乙肝疫苗…  相似文献   

8.
不同人群接种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观察重组 (酵母 )乙型肝炎 (乙肝 )疫苗在不同人群中的免疫效果 ,于 1997~ 2 0 0 2年随机抽取 1~ 5 9岁人群 ,进行乙肝病毒 (HBV)感染史和乙肝疫苗接种史调查。根据调查情况 ,将调查对象分为易感人群和非易感人群 ,对易感人群和非易感人群分别接种重组 (酵母 )乙肝疫苗 ,以观察重组 (酵母 )乙肝疫苗对不同人群的免疫效果。结果表明 :易感人群接种重组 (酵母 )乙肝疫苗 ,能显著提高人群抗乙肝病毒表面抗体 (抗 HBs)阳性率 ,降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HBsAg)、乙肝病毒核心抗体 (抗 HBc)阳性率。免疫起始年龄越小 ,免疫效果越好。 5年以内 ,抗 HBs阳性率维持在 77 6 %以上。不同HBV感染情况的非易感人群 ,接种重组 (酵母 )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不同 ,抗 HBc单项阳性效果较好 ,接种后抗 HBs上升到 77 5 4 %。说明重组 (酵母 )乙肝疫苗用于易感人群和抗 HBc单项阳性的非易感人群免疫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新生儿出生后乙型肝炎疫苗全程免疫后的远期免疫效果。方法:选择母亲妊娠时乙肝五项阴性者所生新生儿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后,入托时检测血清HBsAg(定性检测)、抗-HBs含量(定性检测),观察其血清学免疫效果。结果: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后2~3·5岁,抗-HBs阳转率逐年降低,第3年起,抗-HBs阳转率显著降低。疫苗安全可靠,男女间抗-HBs阳转率和免疫持久性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乙肝疫苗全程免疫3年后,有必要进行加强免疫。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种类乙型肝炎疫苗序贯免疫的免疫效果。方法随即选取107名新生儿分为3组,按照0、1、6月龄免疫程序分别接种10μg CHO乙肝疫苗、5μg酿酒酵母乙肝疫苗以及两种疫苗替代接种,全程免疫1 a后对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抗体(Anti-HBs)进行定量检测。结果接种10μg CHO乙肝疫苗、5μg酿酒酵母乙肝疫苗以及两种疫苗序贯免疫,Anti-HBs阳性率分别为94.29%、85.71%、81.08%,平均86.92%;Anti-HBs几何平均浓度分别为117、116、106 mIU/ml。不同种类疫苗接种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0μg CHO乙肝疫苗和5μg酿酒酵母乙肝疫苗可以互相替代接种,Anti-HBs阳性率达到81.08%。  相似文献   

11.
曲靖市儿童麻疹及乙肝疫苗接种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靖市自 1984年实施计划免疫冷链运转 ,1996年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为了解目前儿童麻疹疫苗、乙肝疫苗接种现状 ,评价免疫效果 ,我们于 2 0 0 1年 9~ 12月对 12~ 2 4月龄儿童进行麻疹疫苗、乙肝疫苗免疫情况及效果调查。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  (1)对象 :1999年 9月 1日~ 2 0 0 0年 8月3 1日出生的儿童。调查适龄儿童的建卡率、麻疹疫苗、乙肝疫苗接种率和抗体阳性率。 (2 )方法 :接种率调查采用标准组群抽样法 (PPS法 ) )每个县抽 3 0个点 ,每个点调查 7名适龄儿童 ,每个县随机抽取 10个点的调查儿童。在调查接种率的同时…  相似文献   

12.
为观察国产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对成人的安全性和免疫学效果 ,从而为制订成人免疫策略提供依据。应用不同剂量的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对 1 99名 1 8~ 55岁健康人群进行免疫效果观察。通过观察所有接种对象中未发现有局部及全身中、重副反应者。完成 5ug和 1 0ug3针疫苗免疫后 1个月 ,其表面抗体阳转率分别为89 2 5 %、95 2 8%。 1 0ug疫苗组的表面抗体平均几何滴度 (54 47)与 5ug疫苗组的平均几何滴度 (1 8 88)有显著性差异。结果显示 ,国产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成人免疫安全性好 ,成人接种 1 0ug国产重组酵母乙肝疫苗能产生很高的乙肝表面抗体滴度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历城区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现状 ,加强对这部分儿童的计划免疫与疾病控制防治工作 ,2 0 0 1年对济南市历城区洪楼镇 8个居民小区、3个农贸市场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情况进行了调查。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2 0 0 1年对济南市历城区洪楼 8个居民区、3个农贸市场的 0~ 4岁流动儿童进行调查。根据各居委会及暂住户口办公室所提供的人口登记和预防接种证记录 ,统计卡介苗 (BCG)、脊髓灰质炎疫苗(OPV)、百白破三联制剂 (DTP)、麻疹疫苗 (MV)、乙肝疫苗 (HBV)接种情况1 2 及时接种与全程接种判定标准 儿童在正常情况下 ,BC…  相似文献   

14.
自乙型肝炎 (乙肝 )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以来 ,洪江市乙肝疫苗接种率一直很低 ,据 1999年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调查 ,全程合格接种率仅为2 4 5%。为提高乙肝疫苗接种率 ,我们对乙肝疫苗接种率低的原因作了调查分析 ,并提出了对策。1 接种率低的原因1 1 乡村缺乏宣传 据调查 ,有 6 1 5%的儿童家长不知道要接种乙肝疫苗。所有乡、镇无一做过正式的深入广泛的宣传 ,只是在村防疫员会上或接种现场讲一讲。当见到来接种者寥寥无几甚至无人接种时 ,也就不再宣传。1 2 接种对象难以承受接种费用 村级 3针乙肝疫苗接种费用 30~ 4 0元 ,而常…  相似文献   

15.
1美国 2 0 0 2年儿童免疫推荐程序 (表 1)关于推荐程序的说明 :1 1乙肝疫苗 (HepB) 所有婴儿出生后应尽快接种乙肝疫苗。1 1 1婴儿母亲乙肝表面抗原阴性其婴儿可在 2月龄注射第 1针 ;第 2针应在第 1针注射后 4周才能接种 ;第 3针应在第1针注射后 16周并且在第 2针注射后 8周才能接种。全程注射的最后 1针 (第 3针 )应在 6月龄后完成。疫苗中仅单价乙肝疫苗能在出生时接种 ;含B型嗜血流感杆菌的联合疫苗不应在6周龄前接种 ;如使用联合疫苗 ,可以接种第 4针。1 1 2母亲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其婴儿应在出生 12h内在不同部位分别接种乙肝疫苗和 0 …  相似文献   

16.
乙型肝炎 (乙肝 )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乙肝疫苗的推广使用为控制乙肝提供了有效的预防措施。东阳市自 1992年起执行新生儿应用乙肝疫苗的方案 ,为了解其免疫效果 ,自 1996年下半年起对按规定完成乙肝疫苗全程接种者进行了血清学效果检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1995~ 1999年东阳市出生的新生儿 ,在24h内注射第 1针乙肝疫苗 ,在第 1、6个月注射第 2、3针 ,并在完成全程接种后的 30~ 6 0d由东阳市卫生防疫站用毛细吸管采集手指血 ,分离血清 ,检测抗 HBs。1 2 乙肝疫苗 乙肝血源疫苗由上海、北京等生物制品研究所…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我国儿童计划免疫和乙型肝炎 (乙肝 )疫苗接种的现状 ,在全国 3 1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下同 )采用组群抽样法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 ,全国四种疫苗的接种率是 :卡介苗 97 2 % ,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 ( 3剂全程 ) 92 0 % ,百白破混合制剂 ( 3针全程 ) 92 7% ,麻疹疫苗 93 0 % ;四种疫苗全程免疫覆盖率平均为 85 3 % ;计划免疫保偿率为 46 0 %。乙肝疫苗 3针全程接种率全国平均为 70 7% ,12月龄内 3针全程接种率平均为 63 5 % ;全国接种点提供乙肝疫苗免疫服务的占 85 4%。向儿童家长的调查表明 ,影响四种疫苗接种的原因是 :( 1)不知道要接种 ;( 2 )时间不合适 ;( 3 )本地无户口 ;( 4 )计划外生育。影响乙肝疫苗接种的原因是 :( 1)本地不提供服务 ;( 2 )不知道要接种 ;( 3 )收费太贵。本次调查也证实 ,我国计划免疫工作薄弱之处主要是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的边远地区和山区 ;人群主要是流动儿童和计划外生育的儿童。今后在发展当地经济的同时 ,应加强对这些地区和这些特殊人群的宣传教育 ,探讨为当地居民乐于接受的方法和形式来提高居民对计划免疫的认识和要求 ,既有利于减轻计划免疫服务方的工作负担 ,又有利于提高计划免疫服务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成人按"0-1-3月""0-1-6月"和"0-1-12月"免疫程序接种乙型肝炎(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和持久性,为制定成人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浙江省桐乡市16~49岁人群,按照自愿原则,分3种免疫程序接种10μg乙肝疫苗,全程免疫1个月和1年后定量检测抗-HBs,评价不同免疫程序接种后的抗-HBs阳转率、抗体浓度水平。[结果]共682人完成全程免疫并采集双份免疫后血样。全程免疫1个月后抗-HBs阳转率为99.85%,免疫1年后阳转率为70.23%,免疫年龄越低,抗-HBs阳转率和抗-HBs几何平均滴度越高。[结论]成年人接种10μg乙肝疫苗可获得较好的免疫效果,按"0-1-6月"免疫程序接种,目标人群依从性更好,免疫效果更持久。建议成年人尽早接种乙肝疫苗,以保证疫苗的免疫效果和持久性。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自 1995年开始在青少年学生中普种乙肝疫苗。为了解重组酵母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 ,建立青少年免疫预防模式 ,我们从不同剂量给予观察。结果如下。对象和方法  (1)调查对象 :选取通州区 4个乡镇的 2所中学和 6所小学中 10~ 14岁学生共 116 5人。 (2 )免疫程序 :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 ,批号 94111- 12 ,剂量为 5 μg/ 0 5ml。随机分为 2组 ,一组为 5 - 5 - 5 μg ;一组为 2 5 - 2 5 - 2 5 μg。按 0 ,1,6月程序接种。 (3)标本采集 :免前及全程免疫后 6个月各采静脉血 2ml,分离血清冻存。 (4)实验方法 :检测项目为HBsAg…  相似文献   

20.
《rrjk》2017,(2)
目的:对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效果监测,对阴性儿童再次免疫效果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长顺县妇幼保健院预防接种门诊接种疫苗的健康儿童120名(第一针乙肝疫苗接种均为出生医院)作为本次监测对象;按照"0、1、6"免疫程序接种3剂酿酒酵母重组乙型肝炎疫苗(以下简称乙肝疫苗),其对于阴性、弱阳性儿童分别使用乙肝疫苗再次接种3剂;采集监测对象静脉血液,分离出血清,采用化学发光为例子免疫的方法对HBs滴度进行检测,评价疫苗的实际接种效果。结果:长顺县120名儿童乙肝疫苗接种效果监测中,抗-HBs阳性102例,阳性率为85%;乡镇卫生院出生儿童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为72.97%,县级医出生儿童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为90.3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07,P0.05);儿童出生时父母HBeAg阳性,其儿童接种乙肝疫苗后阳性率为45.45%;18名儿童乙肝表面抗体为阴性者,6名儿童再次接种乙肝疫苗1剂次,12名儿童再次接种乙肝疫苗3剂次,30天后再次检测乙肝表面抗体,其阳性率为88.8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13,p0.05)。结论:长顺县按国家免疫程序继续接种酿酒酵母重组乙型肝炎疫苗,父母HBsAg呈阴性与出生于县级以上医院新生儿的阳性率相对较高,再次接种乙肝疫苗可以提高儿童乙肝表面抗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