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麻诱导后患者意识消失,保护性反射减弱,至获得满意气管插管条件这段时间是全麻过程中一段风险较大的时间,病人有发生误吸,缺氧的危险。诱导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肌松药的起效快慢,因此,缩短肌松药的起效时间对于提高诱导期的安全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不用肌肉松弛药的气管内插管全麻方案在乳腺疾病手术中的应用,评价其可行性、安全性及优势所在.方法 选择40例ASA Ⅰ~Ⅱ级、择期行乳腺手术的女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气管插管全麻方案,其中A组常规使用肌松药,B组不使用肌松药.观察两组患者声门暴露情况、诱导时血流动力学变化及苏醒期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诱导时血流动力学变化、声门暴露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呼吸恢复满意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均明显长于B组.结论 不用肌松药的气管插管全麻方案应用于乳腺手术,能够缩短术后拔管和苏醒时间,提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正>神经监测下甲状腺手术麻醉过程中,存在着神经肌电信号获取和肌松药使用之间的矛盾,解决办法之一是应用小剂量非去极化肌松药,如选用1倍ED95罗库溴铵[1]。虽然小剂量肌松药诱导较无肌松药诱导在插管条件评分上占优势,但气管插管反应较大[3]。艾司洛尔是一种超短效、高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因其起效快,持续时间短的特点,常被临床上用作控制气管插管的应激反应,但对神经监测下的甲状腺麻醉诱导的插管反应未见报道。本文拟  相似文献   

4.
琥珀胆碱能快速完成气管插管,但具有很多副作用。罗库溴铵(Rocuronium;商品名:爱可松Esmeron)是一种新型的甾类非去极化肌松药,起效时间接近琥珀胆碱。作通过观察不同剂量罗库溴铵在全麻快诱导气管插管时的起效时间、肌松程度和插管条件,并与琥珀胆碱对照,探讨罗库溴铵用于快速气管插管最佳剂量。  相似文献   

5.
比较不同剂量的罗库溴铵在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时的起效时间、恢复时间、肌松程度及其解迷走神经作用。方法:全麻组注入不同剂我库溴铵行全麻诱导气管插管,观察起效时间,恢复时间,同时观察心率、血压、心电图等心血管反应作为解迷走神经反应指标。结果:三组插管条件均为优等,注药前后无明显的心血管反应,起效时间0.6mg/kg组明显长于0.9mg/kg组恢复时间后者明显长于前者,50mg/例起效时间和恢复时间均介于前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比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与单纯全麻在开胸及上腹部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76例开胸及上腹部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GE)组,全麻(G)组,各38例。全部76例术前肌注东莨菪碱0.3mg;麻醉诱导:静注咪唑安定0.1mg/kg、维库溴铵0.1mg/kg、芬太尼3~5μg/kg快诱导气管插管,控制呼吸Ⅵ10ml/kg、RRl0次/min、氧气流量500~1000ml/min。术中维持:G组吸入安氟醚加维库溴铵间断静注;GE组全麻成功后行T8-9或T9-10间隙硬膜外穿刺,以2%利多卡因8~12ml为首量,术中间断追加维持并吸入安氟醚,必要时追加维库溴铵。观察两组术中吸入剂呼出浓度、肌松剂的用量及术毕至清醒拔管时间。结果 G组安氟醚吸入,呼出浓度、肌松剂的用量明显高于GE组,且多数病人需要拮抗肌松;GE组病人自主呼吸恢复好、清醒快。结论 全麻加硬膜外阻滞麻醉是开胸及上腹部手术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小剂量琥珀胆碱(Scc)在全麻诱导气管插管中的作用及副作用。方法选择临床30例ASAⅠ~Ⅱ级的择期手术病人,在全麻诱导中应用不同剂量(15mg/kg和05mg/kg)的Scc,观察心血管系统、肌松作用、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变化。结果小剂量起效晚约216分钟,呼吸暂停时间短约209分钟,肌松作用及插管条件满意,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与大剂量相比无统计学差异,肌颤及术后肌病的发生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大剂量相比,小剂量也能提供满意的插管条件及充足的插管时间,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并未相应减轻。  相似文献   

8.
爱可松是一种新型非去极化氨基甾类肌松药,其显著特点是起效快速,给予正常气管插管剂量时便可迅速产生优良的气管插管条件。2007年我院对30例患者采用麻醉快速诱导,使用爱可松气管插管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杨位华  李士新  陈家明 《系统医学》2023,(24):129-131+135
目的 探究小儿疝外科手术中单次小剂量肌松药诱导喉罩全身麻醉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9月—2023年9月滕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2例疝气患儿为研究对象,均行疝外科手术,以双盲法分为比照组和实践组,各46例。比照组行椎管全凭静脉麻醉,实践组行单次小剂量肌松药诱导喉罩全麻。观察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记录麻醉指标,比较运动阻滞效果。结果 麻醉后,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均降低,且实践组降幅低于比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麻醉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践组苏醒、下床时间短于比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实践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17%)低于比照组(1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29,P<0.05)。结论 单次小剂量肌松药诱导喉罩全麻安全性高,能抑制血流动力学波动,使小儿在疝外科手术期间保持平稳体征,且能缩短小儿清醒时间,价值高。  相似文献   

10.
顺式阿曲库铵在麻醉诱导期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通过对顺式阿曲库铵的理化特性、代谢途径、药效观察、不同注药方式、不同人群及国内外麻醉诱导期的研究的现状和进展进行综述。结果发现,顺式阿曲库铵作为一种新型的中时效非去极化肌松药,安全治疗窗宽、作用强、恢复较快、无蓄积作用、可控性好、不释放组胺、代谢不依赖肝肾功能;并且临床上可根据患者条件和手术需要,通过调整剂量和注药方式来调控其起效时间和作用时间,从而满足不同手术麻醉诱导的需求,是目前较为理想的麻醉肌松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GA)复合硬膜外阻滞(EA)用于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组Ⅰ为单纯全麻(GA)组,组Ⅱ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CEGA)组。记录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60min(T1),90min(T2)和120min(T3)时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术中全麻药和肌松药用量以及麻醉完全苏醒所需时间。结果: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Ⅰ相比,组Ⅱ患者全麻药和肌松药用量的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Ⅱ患者麻醉完全苏醒所需时间的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GA相比,CEGA用于广泛性子宫切除术,血流动力学稳定,全麻药和肌松药用量减少,麻醉苏醒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12.
麻醉恢复室( Post?anesthctic ICU,PACU)又称麻醉监护治疗室,是对患者进行严格观察和检测继续治疗直至患者的生命体征恢复稳定的场所。手术结束的一段时间内,麻醉药、肌松药和神经阻滞的残留作用尚未消失,机体保护性反射尚未完全恢复,特别是全麻插管术后。当肌松药因再分布、代谢和消除使血浆浓度降低时,结合型肌松药又释放出具有肌松作用的肌松药至血浆中,导致呼吸抑制等致命性危险。但长期以来,PACU没有统一的护理标准,大多直接书写在麻醉记录单上,不仅过于简单,而且不能准确记录患者的病程。本院自2011年8月成立PACU以来,针对恢复室患者周转快、监护时间短的特点,设计并使用PACU记录单,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体表电刺激在正常和麻醉状态下肌松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HANS)进行100Hz体表电刺激,观察是否有肌松作用。方法和结果:(1)抬腿读秒试验:健康自愿受试者20例,分别在0Hz、2Hz、100Hz和2/100HzHANS刺激前后进行45°抬腿试验。发现2/100Hz和100HzHANS刺激30min后抬腿时间较刺激前减少20.7%和40.9%(P<0.05和P<0.01);(2)临床麻醉观察:选择需全麻的腹部手术ASAⅠ~Ⅱ级患者60例,随机分成HANS组(静脉全麻+HANS)和对照组(单纯静脉全麻),每组30例。两组的首次全麻药和肌松药的用量及一般麻醉方法均一致,并全程进行肌松和生命体征监测,当肌松的TR值>0.25或麻醉机气道压力>2kPa时,追加首次肌松药和全麻药量的半量,使手术始终处于良好的肌松和平稳的麻醉状态。HANS组于全麻诱导前20min开始100HzHANS体表电刺激。结果表明,HANS组的肌松药用量较对照组减少35%(P<0.01),全麻药较对照组减少20%(P<0.05)。结论:健康受试者抬腿读秒试验和腹部手术临床麻醉的观察结果表明,HANS确有明显的肌松作用,具有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在配合静脉麻醉诱导期间,我们发现经上、下肢周围静脉注射同一麻醉剂和肌松剂时,药物的显效时间明显不同。因此,使我们想到:当遇到需要紧急给药的病例时,采用合适的静脉注射部位,定会对治疗结果及预后产生影响。本实验观察的目的:设想通过测定经上、下肢周围静脉注射麻醉剂和肌松剂的显效时间,为心肺复苏紧急给药找出最佳注射部位的可靠依据。资料与方法选择国际麻醉分级Ⅰ级,择期在全麻下接受手  相似文献   

15.
静吸复合麻醉因肌松效果好、毒性小、术后并发症少、经济等优点广泛用于外科手术。其中麻醉诱导好、成功的气管插管是关键,现将围诱导期护理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在全麻诱导气管插管中小剂量琥珀胆碱的作用与不良反应。方法:选择50倒临床ASA Ⅰ~Ⅱ级择期全麻手术病人,在全麻诱导中应用不同剂量(1.5mg/kg和0.5m4g/kg)的琥珀胆碱,观察心血管系统、肌松作用,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变化。结果:小剂量起效晚约2.24min,呼吸暂停时间短约2.17min,肌松作用和插管条件满意,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与大剂量相比无显著差异,肌颤及术后肌痛的发生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大剂量比较,小刑量也能提供满意的插管条件,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并无相应减轻。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和比较肌松药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使用与否,判断对麻醉管理和手术操作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下行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患儿69例,ASAⅡ~Ⅲ级,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29,麻醉中不使用肌松药)和肌松药组(n=40,麻醉中使用肌松药).麻醉中观察术中有无挣扎呛咳、屏气、气管痉挛、低氧血症及术后并发症(如喉头水肿、气管痉挛、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等),并记录手术时间和丙泊酚用量.结果:对照组中29例患儿术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挣扎及呛咳、屏气及气管痉挛、低氧血症的发生:而肌松药组40例患儿术中均没有发生以上并发症,两组差异有显著性.对照组术后发生喉头水肿和气管痉挛等引起的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发生率高于肌松药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气管异物取出术中使用肌松药,可减少气管痉挛和屏气引起的低氧血症,还可以减少因患儿术中挣扎和呛咳引起的呼吸道损伤,并且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硬麻复合全麻中经微泵恒速输液局麻药及万可松的可行性。方法:60例择期上腹部手术病人,ASAⅠ-Ⅱ级,麻醉选择硬麻复合全麻(CEA/GA)。术中用Isoflurane吸入维持全麻,随机分为A组(普通CEA/GA),B组(微泵输注万可松及局麻药的CEA/GA)。A组:术中每半小时追加万可松2mg;局部药(1.6%利多卡因+0.2%地卡因)每小时追加4ml;B组:术中用微泵恒速静脉输注万可松4mg.h^-1,经硬膜外恒速输注局麻药4mg.h^-1,有创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观察苏醒时间,肌松恢复时间及拔管时间。结果:两组病例麻醉药用量,手术时间,吸入Isoflurane及清醒时间差别无显(P>0.05),但A组病例追加局麻醉麻药后SBP出现明显的下降过程。B组肌松恢复及拔管时间均短于A组(P<0.01)。结论:微泵恒速输注万可松和局麻药可使病人在浅全麻基础上维持良好肌松,且血流动力学平稳,苏醒迅速,能早期拔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顺式阿曲库铵经闭环肌松靶控输注系统给药用于骨科手术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ASAI~III级骨科择期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闭环组与对照组各30例。闭环组经闭环肌松靶控输注系统给药,对照组在肌松监测下间断静脉推注给药。记录比较两组肌松药起效时间、肌松恢复时间、顺式阿曲库铵使用总量等指标。结果两组诱导和维持期间均能满足插管和术中肌松条件。闭环组肌松停药至TOF恢复到0.2、0.5、0.7、0.9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停药至拔管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两组诱导和维持肌松药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环靶控输注顺式阿曲库铵用于骨科手术中能达到满意肌松效果,且术后肌凇恢复比间断静脉推注更快。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单纯全麻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上腹部手术中对肌松药物维库溴铵(浙江仙琚制药)用量的影响.方法:上腹部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单纯全麻组(A组)、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B组)两组术前用药及诱导用药相同.手术中维库溴铵维持肌松,采用静吸互补维持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术中单位时间内肌松药物的用量以及停止麻醉后对咽喉反射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的影响.结果:A组B组维库溴铵用量分别为(6.3±2.2)mg/h,(4.2±2.3)mg/h;咽喉反射恢复时间分别为(11.50±2.30)min,(5.42±1.20)min;清醒拔管时间分别为(25.40±9.35)min,(16.25±8.45)min.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能明显降低肌松药维库溴铵的用量,同时大大缩短咽喉反射恢复时间以及拔管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