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vndrome.ACS)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基础上继发血栓形成而引起的一组急性缺血性心脏病,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P)、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和缺血性心脏猝死。ACS是目前发达国家和我国致死、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2.
早期强化辛伐他汀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研究两组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的近期心血管事件影响及安全性。方法 :15 2例ACS患者随机分成 3组。A组常规治疗 ;B组 :辛伐他汀 2 0mg/d ;C组 :辛伐他汀 4 0mg/d ,随访观察 3组患者首次入院后 1个月和 1年的终点事件发生率 (死亡、再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再入院率 )以及血脂水平、肝肾功能和不良反应。结果 :B组、C组初始 1个月及 1年内的病死率、再发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及再住院率均较A组明显降低 (均P <0 .0 5 )。B组 1个月、1年病死率下降分别为 3.92 %、7.84 % ,C组 1个月、1年病死率下降分别为 3.76 %、7.6 0 % ;C组与B组比较 ,初始 1个月内心绞痛、心肌梗死再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 5 )。但对 1年内病死率及心绞痛、心肌梗死的再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均P >0 .0 5 )。 2、6、12个月血脂监测显示B组、C组均能有效降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B组 2例、C组 3例出现恶心、纳差等消化道症状 ;B组 1例、C组 2例出现转氨酶增高 1~ 3倍。结论 :辛伐他汀 2 0、4 0mg用于ACS早期治疗均安全有效 ,均能有效降低近期冠心病事件发生率和病死率 ,且提示疗效与剂量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目前降脂治疗和达标的情况,并分析可能影响治疗达标的因素。方法选取深圳市第四(福田)医院2010年6月至2012年3月确诊冠心病的患者235例为研究对象。获取初始血脂水平以及在院期间接受降脂治疗的情况,通过电话、信函结合门诊复查形式进行随访,填答冠心病治疗调查问卷,记录结果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1)住院期间冠心病患者降脂治疗率为90.2%;(2)随访期间降脂治疗率为68.9%,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1.8 mmol/L和(或)减少≥50%,即降脂达标[2011年欧洲心脏病协会/欧洲动脉硬化协会]患者仅占35.7%;(3)所有接受降脂治疗的冠心病患者,谷丙转氨酶、肌酸激酶与血肌酐浓度无显著升高,且与初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降脂治疗仍存在很大治疗间隙和不少认识误区;达标与否受到医疗质量、患者依从性、药效、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降脂药物的选择和剂量恰当时,长期治疗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4.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是由斑块破裂继发血栓形成引起的。他汀类药物除降低胆固醇作用外 ,还有保护内皮、减轻炎症、稳定斑块和减少血栓形成等多种作用 ,对治疗ACS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病理生理基础是不稳定性斑块,而他汀治疗是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石,限制斑块的进展,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而他汀明显的抗炎和抗栓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并非是脂质依赖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以血清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non-HDL-C)浓度为靶标,探讨阿托伐他汀和非诺贝特联合用药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网络随机分为他汀降脂组(n=100,阿托伐他汀20 mg/d)和联合降脂组(n=100,阿托伐他汀20 mg/d+非诺贝特250 mg/d),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12个月、24个月检测两组血清血脂浓度和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 reaction protein,hs-CRP)浓度,计算non-HDL-C变化率及达标率,并记录两组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降脂组血脂和hs-CRP浓度降低幅度明显优于他汀降脂组;达标率、斑块消退率、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2 mg/L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预防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缺血性卒中、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事件发生上,联合降脂组明显优于他汀降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全因病死率、心脏性死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予以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的降脂治疗较单药治疗效果更显著,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指主要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形成不稳定的斑块,继而出现斑块破裂、冠脉内血栓形成并导致冠脉内血流量减少的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的临床综合征。临床类型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急性心肌梗死(AMI)和心脏性猝死(SCD)。ACS具有起病急骤、病死率高但可救治的特点,其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的诊断、评价和正确处理。  相似文献   

8.
如众所知 ,他汀类药物治疗能降低心血管事件危险。然而 ,目前关于心血管病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最佳靶目标值 ,以及进一步强化降低LDL C可否增加裨益作用均未清楚。本文就早期他汀类药物强化或常规降脂对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患者预后影响的可能差异进行了分析。受试  相似文献   

9.
他汀类药物不但可降低致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蛋白,还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病死率和病残率。但其理想治疗策略和降脂水平目前尚不清楚,该项研究的目的在于对比强化降脂治疗和中等强度降脂治疗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负荷和进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住院治疗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我国目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接受经循证医学证实有效的治疗措施应用现状.方法来自全国12家医院注册、共1301例ACS患者住院期间接受不同的治疗措施,分析不同ACS患者接受再灌注现状及阿司匹林、ACEI、β-受体阻滞剂、低分子肝素、他汀类调脂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结果①STEMI患者不同时期药物使用情况阿司匹林(95.9%~100%)、ACEI(72%~88.4%)、β-受体阻滞剂(62.7%-74.5%)、低分子肝素(84.7%~100%)、调脂药(72.5%~93%);②非ST段抬高ACS患者阿司匹林(100%)、低分子肝素在NSTEMI中的应用率(84.2%~100%)、UAP中(65.1%~87.2%);③STEMI患者中有28.8%的患者未接受任何形式的再灌注治疗、12%的患者接受了单纯溶栓治疗、7.5%的患者接受了溶栓+PCI治疗、48.9%的患者接受了PCI治疗④50%的NSTEACS患者接受了PCI治疗.结论在我国医疗水平较高的地区,经循证医学证实有效的治疗ACS措施在临床中的实际应用情况优于国外报告结果,但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强化降脂治疗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保守治疗患者的预后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79例NSTE-ACS保守治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瑞舒伐他汀10mg组)39例,强化降脂组(瑞舒伐他汀20mg组)40例,于30d的治疗期前后检测两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s LOX-1)变化。随访60d,观察心血管事件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的hs-CRP、s LOX-1均有所下降(P0.01),强化降脂组s LOX-1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明显(P0.01),而hs-CRP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随访发现,强化降脂组心血管事件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两组均未见明显肝功、肾功异常。结论:对于NSTE-ACS保守治疗患者,强化降脂能明显降低血清s LOX-1水平,减轻心肌和血管内皮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2.
进入 2 0世纪 ,随着生物医学技术及疾病控制手段的发展和加强 ,社会经济的提高和人类营养状态的普遍改善。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群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升高 ,已引起人们的关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 (acutecoronarysyndrome ,ACS)是指由于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导致的严重心脏缺血事件 ,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 (unstableanginapectoris ,UAP)、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以及ST段抬高心肌梗死[1 ] 。冠状动脉造影和冠状动脉镜研究提示 ,UAP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 ,而引发的一系列导致冠状动脉血流减少的病理过程所致。 19…  相似文献   

1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介入干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性斑块为基础特征、  相似文献   

14.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综合治疗包括内科保守治疗、静脉溶栓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我们评价了综合治疗对568例ACS的疗效和安全性,对临床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他汀类药物对冠心病强化降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松男  张玉东 《心脏杂志》2007,19(4):488-490
血脂异常在动脉粥样硬化(AS)、冠心病(CAD)发生发展和导致的心血管事件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强化降脂治疗可显著降低心血管病发病率,也降低总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包含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非ST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心绞痛。早期(12h内)溶栓和介入治疗对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益;然而,对于非ST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心绞痛患者是否采取及早介入治疗仍有争议。  相似文献   

17.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再灌注治疗和抗栓治疗的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的介入治疗中,重点介绍了转运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易化PCI的进展,在抗栓治疗的进展中,主要介绍了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在治疗 ST 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评述了在目前广泛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情况下再联合应用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 受体拮抗剂是否有益,以及如何使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他汀类药物对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已得到许多大样本临床试验证实,这些临床试验进一步提示,他汀类药物治疗能降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卒中发生率,但对于无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他汀类药物治疗对卒中的二级预防有何作用,仍缺乏确切的临床证据.因此,强化降脂治疗预防卒中(stroke prevention by aggressive reduction in cholesterol levels,SPARCL)试验研究的人群为既往有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同时无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评价应用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9.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治疗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主要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斑块不稳定、继而出现斑块破裂、冠脉内血栓形成并导致冠脉内血流量减少的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急性心肌梗死(AMI)及心脏性猝死(SCD)。它具有发病急、变化快、死亡率高但可救治的特点,这类患者在急诊室以急性胸痛  相似文献   

20.
一、制定共识的必要性 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他汀类药物: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一组以急性心肌缺血为共同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和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ACS主要发生机制为易损斑块破裂或溃疡合并血栓形成和(或)血管痉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