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护对老年咳喘病患者的作用。方法:通过对164例老年咳喘病患者进行辨证分型、辨证施护观察其疗效。结果:风寒咳喘治疗例数59例,治愈53例,显效2例,好转4例;肺热咳喘治疗例数39例,治愈31例,好转8例;肺肾两虚治疗例数34例,好转34例,痰浊咳喘治疗例数32例,好转31例,无效1例。结论:通过对老年咳喘病患者进行辨证施护,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1 临床资料 本组31例均为青紫舌患者。其中,男29人,女2人;年龄,最大77岁,最小52岁,一般在60~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3.7岁;病种,肺心病人15例,肺结核病人7例,肺癌病人3例,慢支感染,并发肺气肿病人5例。2 辩证施治 本组31例患者,26例属里症。其中,虚症2例,虚实夹杂24例,5例兼有表症。脏腑辨证,肺气虚4例,气阴两亏8例,痰湿壅肺10例,肺热咳喘7例,风寒束肺2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咳嗽的中医临床证候分布。方法:对256例慢性咳嗽患者临床情况进行中医辨证分析。结果:慢性咳嗽主要有风寒侵肺、肺气亏虚、阴虚肺燥、痰浊阻肺、肝火犯肺型,其中以风寒侵肺为主,占26.56%。结论:了解慢性咳嗽的疾病证候及分布规律,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辽宁中医杂志》2013,(8):1530-1533
目的:探讨咳嗽变异型哮喘中医证型规律,以及证型与诱导痰细胞学分析的相关性。方法:对73例患者的证候学信息采集,同时行诱导痰细胞学检测,整理后行聚类分析。结果:聚类分析示:73例患者可分为风寒袭肺证、痰热壅肺证、肝火犯肺证、肺阴亏虚证、肺气亏虚证5个证型;诱导痰细胞学分析:风寒袭肺证、痰热壅肺证、肝火犯肺证、肺阴亏虚证、肺气亏虚证5个证型分别为第1、2、3、4、5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第1组高于第2、3、4、5组,第2、3组显著高于第4组(P<0.05),第2、3、4组与第5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性粒细胞计数(%):第2组高于第1、3、4、5组,第1组大于第5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咳嗽变异型哮喘可分为风寒袭肺证、痰热壅肺证、肝火犯肺证、肺阴亏虚证、肺气亏虚证5个中医证型,其中风寒袭肺型患者诱导痰中嗜酸性粒细胞明显高于其他证型患者,痰热蕴肺型患者诱导痰中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其他证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中央型小细胞肺癌CT征象分布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规律及关系。方法:以我院2011年1月~2015年11月所收集120例中央型未分化小细胞肺癌患者为例进行研究,均行CT检查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观察并记录患者阻塞性肺炎、阻塞性肺不张、分叶征、恶性胸水、心包积液、毛刺征、空洞形成、阻塞性肺气肿、侵犯血管、侵犯椎体等CT征象,统计不同证型患者中相关CT征象出现情况。结果:120例患者中40例为肺气虚型、34例痰浊壅肺型、16例肺肾两虚型、12例气阴虚型、10例气滞血瘀型、8例肺阴虚型,以肺气虚型及痰浊壅肺型为主。在CT征象分布方面,以阻塞性肺炎、阻塞性肺不张、分叶征、恶性胸水、心包积液居多,其中阻塞性肺炎、阻塞性肺不张、分叶征、恶性胸水都主要出现于痰浊壅肺及肺气虚型患者中,心包积液征象则以气滞血瘀、肺气虚、痰浊壅肺为主。结论:中央型小细胞肺癌CT征象分布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存在一定规律,二者联合利于提高辨证分型的客观性,可为后续治疗针对性的提高奠定基础,也可拓宽现代影像学领域,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肺热病多因风热病毒犯肺、热壅肺气、肺失清肃所致.以骤起发热,恶风寒,咳嗽、咳痰、气喘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肺,四季均可发病,但冬春较多见,本病起病急,发展快,应及时给予治疗和护理,根据中医辨证临床上分邪犯肺卫、痰热壅肺、痰浊阻肺、正虚邪恋四型.在护理方面根据不同的分型,采取相应的辨证施护,取得了较显著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7.
2.降肺气—肺气上逆降肺气方苏子降气汤(苏子、前胡、陈皮、半夏、厚朴、炙甘草、生姜、肉桂、当归)一降气平喘、温肺化痰。主要用治肺寒痰,阻之咳喘短气,胸膈满闷、痰多稀白、舌苔白腻或上实下虚之痰多喘咳证。近有用于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心病等属肺寒痰阻或上实下虚者。定喘汤(白果、麻黄、苏子、甘草、款冬花、杏仁、桑白皮、黄芩、半夏)—降气平喘、清肺化痰。主要用治肺热痰,阻之咳喘气急、痰黄而稠、舌苔黄、脉滑数,或兼有风寒外束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初诊鼻咽癌不同中医辨证分型对预后的影响,为判断鼻咽癌患者的预后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07年7月—2008年7月初诊未治的鼻咽癌患者93例,按照中医辨证分型将其分为5组:肺热型、痰凝型、血瘀型、血瘀痰凝型、气血两虚型。因未收集到气血两虚型患者,实际为4组。χ2检验分析临床因素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采用生存分析对患者的预后进行综合比较,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肺热型Ⅲ期、Ⅳ期所占比率较少,与非肺热型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肺热型、痰凝型、血瘀型、血瘀痰凝型的3年无进展生存期无统计学差异。肺热型无进展生存期较非肺热型延长(37.5个月vs.34.6个月),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分期、治疗后EBV-DNA浓度是独立的预后因素(P<0.05)。结论:初诊鼻咽癌患者肺热型较非肺热型临床分期早,非肺热型较肺热型可能更易发生复发转移,中医辨证分型对鼻咽癌患者的预后及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咳喘是小儿肺系疾病常见证候,辨证多属风寒犯肺、风热犯肺、痰热阻肺、痰湿阻肺、脾肺气虚等.小儿形气未充,卫外不固,而肺位最高,故肺易先感邪,使肺失宣降、清肃不行而发为咳喘.外邪袭肺常以风为先导,风性善变,其为阳邪,化热最速;加之小儿脾胃薄弱,日久易化生痰热,上贮于肺,故临床以肺热咳喘实证为多,症见咳嗽喘息,痰多粘稠,发热,舌红苔白厚.对肺热咳喘证的治疗,临床多选用麻杏石甘汤、二陈汤、清宁散、银翘散、桑菊饮等,总以清热宣肺、涤痰止咳平喘为原则.笔者在跟随陈昭定教授学习期间,发现其以自拟银黛汤治疗此类患儿,临床疗效颇佳;且对于服用多种药物无效者,施以银黛汤亦愈.现举隅如下.  相似文献   

10.
浅谈肺系疾病的上盛下虚证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上盛下虚”证是肺系疾病中支饮、哮喘等慢性肺系疾病发展到严重阶段常见的证型。“上盛”即指痰浊壅肺,或外邪干肺;“下虚”是指肾之阴阳虚损。上盛下虚的病因主要是久病致虚,因痰致实,误治致变,复感外邪,阴阳亏损五个方面。久病咳喘伤及肺气,迁延日久不愈,伤肺及肾,则肺肾俱虚。由于患者素体和感邪性质不同,临床表现可分为肺肾气(阳)虚和肺肾阴虚两种证候。在上盛下虚证中形成痰的原因主要是肺、脾、肾三脏亏损,津液失于输化而成,即因虚而生痰也。痰浊壅阻,则肺失宣降,上逆为喘,即因痰而致实也。本虚标实之咳喘证以肺实为主者,治当以祛邪为急,尤以治痰为重要法则,但临床往往因辨证不准确,  相似文献   

11.
肺宝汤治疗小儿肺炎咳喘9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秀珍 《河南中医》2001,21(2):51-51
肺宝汤是我院儿科自拟方剂 ,具有清肺热、畅肺气、化浊痰、平咳喘的功效。 1997年 10月~ 1999年 12月 ,我们应用肺宝汤治疗肺炎喘嗽 ,经临床对照观察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全部患儿均根据《中医儿科学》、《实用儿科学》标准进行诊断与分型。 196例均为住院患儿。将其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96例 ,男 5 8例 ,女 38例 ;年龄 2月~ 10岁 ,平均 2 9岁 ;病程 0 5~ 10d ,平均 4 1d ;轻型 36例 ,中型 35例 ,重型2 5例 ;风寒闭肺 15例 ,风热闭肺 5 0例 ,痰热闭肺 31例。对照组 10 0例 ,男 6 0例 ,女 40例 ;年龄 2月~ 10岁 ,平…  相似文献   

12.
1.1 研究对象 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60例,均为本院住院病人。均符合1980年全国第3次肺心病工作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并除外高血压及冠心病患者。其中男39例,女21例;年龄72.67岁;病程5~21年,平均14.56年。对照组20例,均为健康者,男13例,女7例,年龄71.84岁。中医辨证分型按有关文献标准,其中痰浊内蕴血瘀型12例,痰热内蕴血瘀型21例,气阴两虚血瘀型15例。心阴虚血瘀型12例。  相似文献   

13.
一、哮喘 据原因和症状表现的不同,分实喘和虚喘两大类。实喘多因外感引起发作时喘声响亮,胸闷痰盛。通常又分为风寒喘、肺热喘、痰浊喘3种。 治法:风寒喘是感受风寒而引起。治法应以温肺散寒,止咳平喘,常以地龙配麻黄汤加减水煎服,或地龙干研细末装胶囊吞服。肺热喘多由外感风热,燥热伤津引起,治宜清肺泄热,止咳平喘,常以地龙配清泄肺热的药物水煎服。痰浊喘是脾胃  相似文献   

14.
安玉琴 《中医研究》1999,12(5):46-47
笔者自1995年1月至1997年12月运用自制中药散剂肺炎灵,配合西药治疗小儿肺炎78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所有病例均符合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儿科学》肺炎的诊断条件,根据患者就诊先后顺序按3∶1比例,随机单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78例,其中男40例,女38例,年龄最小8个月,最大14岁,平均年龄75岁,对照组26例,其中男14例,女12例,年龄最小9个月,最大125岁,平均年龄69岁。12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组风寒袭肺型6例,风热犯肺型39例,痰热壅肺型27例,阴虚肺热型4例,肺脾气虚型2例;对照组风寒袭肺型3例,风热犯肺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将160例H型高血压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肝火亢盛、阴虚阳亢、阴阳两虚、痰浊中阻4型,检测H型高血压患者血浆Hcy水平。结果患者中医各证型血浆Hcy水平痰浊中阻型〉阴阳两虚型〉阴虚阳亢型〉肝火亢盛型。结论H型高血压与中医各证型均有相关,其中与痰浊中阻型关系密切,对于指导中医治疗H型高血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胸痹心痛 (冠心病心绞痛 )按急症诊疗规范分为气阴两虚、心阳不振、心血亏损、痰浊闭塞、心血瘀阻、寒凝气滞 6个证型。临床上痰浊闭塞最为常见。现就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痰浊闭塞型胸痹心痛 36例 ,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36例中 ,男 2 6例 ,女 10例 ;40~ 5 0岁 8例 ,5 1~ 6 0岁 2 0例 ,6 1~ 70岁 8例 ;病程 :0 5a6例 ,1a 10例 ,2a 12例 ,3a 5例 ,4a以上 3例。按规范标准诊断 ,左侧胸膺或膻中处突然憋闷而痛 ,痛连肩背 ,窜及前臂、胃部。恶心呕吐 ,脘胀纳呆 ,头重身困 ,舌淡 ,苔腻 ,脉沉滑。按不稳定型和变异型心绞痛分类 :轻度 12…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高血压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高血压程度与睡眠参数的关系。方法:诊断OSAHS合并高血压60例,单纯高血压40例。比较两组辨证分型、与AHI与LSaO_2的关系。结果:两组各级别高血压与AHI、LSaO_2方差分析,P0.05;辨证分为(1)痰热内蕴、肺气郁滞型;(2)痰浊内阻、气滞血瘀型;(3)痰瘀互结、肝火炽盛型;(4)痰瘀内阻、肝肾亏虚型四大证型。其中,(3)型最严重,可引起(4)型。结论:气机郁滞"是OSAHS合并高血压的病因病机的关键,"痰浊、瘀血"是重要的病理因素,也是致病因素。高血压的程度与AHI成正比,与LSaO_2成反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呼吸系统疾病中医辨证不同分型与真菌感染的相关性,为中西医结合辨证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按中医辨证理论,将275例呼吸系统疾病辨证分为4型,即外寒内饮型70例、肺热壅盛型67例、痰湿内盛型73例、脾肾阳虚型65例。并对患者的痰液标本进行真菌培养,利用美国MicroScan自动细菌生长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分析呼吸系统疾病中医辨证不同分型真菌感染的特点和规律性。结果:在275例呼吸系统疾病中真菌感染率为25.5%(70/275)。在中医辨证不同分型中,真菌感染率外寒内饮型为1.4%(1/70)、肺热壅盛型为19.4%(13/67)、痰湿内盛型为63.0%(46/73)、脾肾阳虚型为15.3%(10/65)。结论:呼吸系统疾病中医辨证不同分型与真菌感染密切相关,真菌感染率痰湿内盛型〉肺热壅盛型、脾肾阳虚型〉外寒内饮型,4种分型均以白色念珠菌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不同中医证型与血清NO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冠心病不同中医证型血浆一氧化氮(NO)的水平,为冠心病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165例冠心病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心血瘀阻、痰浊壅塞、阴寒凝滞、心肾阴虚、气阴两虚、阳气虚衰6型,另设正常对照组30例;分别检测各组NO水平。结果冠心病患者各中医证型组NO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各型间比较,痰浊壅塞型及心血瘀阻型显著低于其他各型,阳气虚衰型显著低于阴寒凝滞型、心肾阴虚型及气阴两虚型。NO值:痰浊壅塞型〈心血瘀阻型〈阳气虚衰型〈阴寒凝滞型〈心肾阴虚型〈气阴两虚型〈正常对照组。结论 NO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有一定关系,可作为中医辨证分型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0.
呼吸系统疾病中中医辨证与真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侯英荣 《世界中医药》2008,3(4):207-208
目的:探讨真菌感染呼吸系统疾病的中医辨证特点,分析中医辨证分型与真菌感染的相关性,为中西医结合辨证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按中医辨证理论,将275例呼吸系统疾病辨证分为4型,即外寒内饮型70例、肺热壅盛型67例、痰湿内盛型73例、脾肾阳虚型65例。并对患者的痰液标本进行真菌培养,利用美国Micro Scan自动细菌生长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分析呼吸系统疾病中医辨证不同分型真菌感染的特点和规律。结果:在275例呼吸系统疾病中真菌感染率为25.5%。在中医辨证不同分型中,真菌感染率外寒内饮型为1.4%、肺热壅盛型为19.4%、痰湿内盛型为63.0%、脾肾阳虚型为15.3%。结论:呼吸系统疾病中医辨证不同分型与真菌感染密切相关,痰湿内盛型真菌感染率最高,外寒内饮型感染率最低,以白色念珠菌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