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临床资料本组174例中,男68例,女106例;年龄最小者42岁,最大者57岁;病程1~3个月者110例,4~6个月者58例,1年以上者6例。2治疗方法2.1体针治疗医者持毫针从合谷穴向后溪穴透刺,得气后行左右捻转补泻的补法。捻转3~10次,再提插3~5次,再捻转3~10次,使针刺部位产生热感(如无热感可反  相似文献   

2.
笔者自 1 997年 8月采用针刺后溪穴治疗落枕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 42例患者中男性 38例 ,女性 4例 ;年龄1 6~ 66岁 ;病程 1~ 7天。患者多突发单纯性颈项强直 ,活动受限 ,一般在早晨起床后 ,突感一侧颈项强直 ,不能俯仰转侧 ,患部酸楚疼痛 ,并可向同侧肩背及臂部扩散 ,或兼有头痛怕冷等症状。局部肌肉紧张 ,压痛明显 ,但无红肿发热。治疗方法取穴后溪 (双侧 )。患者坐位 ,双手置于桌上 ,穴位皮肤常规消毒后 ,用 0 .5~ 1 .0寸毫针 ,对准穴位快速刺入皮下 ,针尖向劳宫方向平刺 ,行提插捻转手法使之得气后 ,以泻为…  相似文献   

3.
4.
针刺合谷透后溪穴治疗肩周炎18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罗永寿 《新中医》2002,34(2):50-50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针刺合谷透后溪穴,配合肩部关节活动、局部按摩。结果:180例中,治愈119例,显效30例,好转31例,总有效率达100%。结论:针刺合谷透后溪穴能疏通经络气血,恢复关节功能,对治疗肩周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5.
笔者自1996年7月~1998年8月采用针刺配合点刺放血治疗落枕7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76例中,男19例,女57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64岁,平均41.5岁;病程最短6h,最长3天。  相似文献   

6.
后溪透合谷治疗急性腰扭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溪透合谷治疗急性腰扭伤取穴:后溪透合谷,单侧扭伤取患侧,正中或双侧扭伤取双侧穴位。针刺方法:嘱患者手握空拳,局部皮肤常规消毒,选3~4寸毫针快速直刺后溪,进针后,针尖斜向对侧合谷方向透刺,以不透过皮肤为度,行捻转泻法,使患者有强烈针感,然后鼓动患者...  相似文献   

7.
傅振干 《中国针灸》1997,17(9):525-525
针刺合谷透后溪穴为主治疗急性腰扭伤118例傅振干(杭州东方客运旅游公司医务室,310004)急性腰扭伤临床较为常见,其主要症状是腰部剧烈疼痛,继而影响功能活动。笔者10余年来采用针刺合谷透后溪,配合活动,辅以五香膏外贴治疗本病,效果显著,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8.
独取后溪穴治疗落枕48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吴剑铧 《河北中医》2006,28(8):623-623
落枕是颈项疼痛,颈部转动受限的一种疾患.多由于夜间睡眠时姿势不当,枕头高低不适,使颈项一侧的肌群在较长时间处于过度伸张状态而发生痉挛,或因夜眠时肩部暴露,颈肩部当风感湿寒所致.2000~2004年,笔者在临床上独取后溪穴治疗落枕4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落枕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病,本病可因睡眠姿势不当,枕头高低不适,致使颈项部肌肉遭受过分牵拉而发生痉挛;或感受风寒,局部气血运行不畅而颈项强痛。多起于睡眠后,无明显外伤史,表现为颈项强痛,头颈活动受限,转动不利,向患侧倾斜。重者疼痛牵及肩背,局部肌肉痉挛,压痛明显。治疗上往往以针灸、推拿、理疗为主。现介绍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大家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10.
后溪点刺放血治疗眼睑关闭不全4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面神经麻痹在临床上较为多见 ,通过治疗 ,面部及嘴角的恢复一般尚理想 ,但眼睑关闭不全却往往久治难愈 ,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若。笔者在临床上采用后溪点刺放血治疗该症 4 2例 ,收到较好疗效 ,兹总结报告如下。一般资料眼睑关闭不全 4 2例中 ,男 2 8人 ,女 1 4人 ;年龄最小 2 6岁 ,最大 72岁 ,以中老年为多 ;患病时间最长者 1 8a,最短的 56 d,大多数在 0 .5a内 ;发病部位右侧 30例 ,左侧 1 2例。治疗方法1 .治疗组 :取后溪穴 ,令患者轻微握拳 ,常规消毒 ,术者右手持三棱针 ,左手挟住穴位的两边肌肉 ,迅速点刺该穴中心处 ,使之出血 ,并…  相似文献   

11.
针刺后溪穴治疗落枕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刺后溪穴治疗落枕36例安徽省六安地区中医院(237006)朱兴中笔者根据经络所通、主治所及的理论,采用循经远道取穴法治疗落枕36例,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1取穴主穴:后溪。配穴:阿是穴。2治法后溪穴位于手小指外侧本节后陷中,是手太阳小肠经输穴。取穴...  相似文献   

12.
陈希  徐照  朱丽 《上海针灸杂志》2012,31(7):530-532
目的研究后溪透合谷透刺针毗邻处的局部层次解剖学结构。方法采用福尔马林固定成人男性标本15具,手部共计30例。对后溪,合谷取穴进行定位标识,毫针透刺后进行透穴区域局部层次解剖。结果透刺针从后溪刺入,依次穿过皮肤、皮下组织、小指展肌、小指短屈肌、小指对掌肌、第1骨间背侧肌、拇收肌,抵达合谷穴皮下组织,至合谷穴穿出。30例标本中有3例穿过第2蚓状肌,2例穿过第3蚓状肌,其余针体均在蚓状肌上方。12例透刺针位于掌浅弓与掌深弓之间,18例位于指掌侧总神经与尺神经深支之间。透针针体与掌浅弓、指掌侧总动脉、小指尺掌侧动脉、掌深弓、拇主要动脉、掌心动脉、尺神经深支、正中神经返支、指掌侧总神经、蚓状肌、指浅屈肌肌腱、指深屈肌肌腱等密切相关,透针与手掌部神经血管等结构的毗邻关系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透刺的长度以90~100 mm为宜。由于手部有丰富的血管网,透刺时不宜频繁提插,以免刺破动脉。透刺针针体与毗邻神经的关系较为复杂,临床操作时仍应避免大强度、高频率的提插捻转,以免造成神经的机械性损伤。  相似文献   

13.
合谷透后溪治疗咽喉肿痛8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宗江 《浙江中医杂志》1999,34(12):533-533
咽喉肿痛属于中医“喉痹”、“乳蛾”范畴,多见于西医的急性咽喉炎、慢性咽喉炎急性发作、急性扁桃体炎、慢性扁桃体炎急性发作等。笔者运用合谷透刺后溪穴治疗咽喉肿痛80例,取得满意疗效。1 一般资料本组80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性58例,女性22例;年龄最小9岁,最大66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5天。诊断为急性咽喉炎42例,慢性咽喉炎急性发作11例,急性扁桃体炎18例,慢性扁桃体炎急性发作9例。扁桃体双侧肿大22例,单侧肿大5例。以上诊断符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编《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人民军医出版社)。2 治疗方法患者正坐,…  相似文献   

14.
落枕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患者多表现为突发单纯性颈项强直,活动受限。一般为早晨起床后突感一侧颈项强直,不能俯仰转侧,颈部酸楚疼痛,并可向同侧肩背及臂部扩散,或兼有头痛怕冷等症状。查体局部肌肉紧张,压痛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后溪穴配合走罐治疗落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针刺疗法与走罐疗法配合治疗落枕。结果:1次治愈者占59.1%,2次治愈者占31.3%,3次治愈者占9.6%,总有效率达100%。结论:针刺疗法与走罐疗法配合治疗落枕,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运用推拿联合后溪透刺合谷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7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4例、观察组2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推拿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推拿加合谷后溪透刺法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肩关节疼痛情况、肩关节运动功能、肩关节活动度,评估其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愈显率、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合透刺的综合疗法治疗肩周炎在临床疗效、缓解肩关节疼痛、改善肩关节运动功能及肩关节活动度方面均明显优于单纯推拿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合谷透后溪治疗咽喉肿痛8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近几年来应用合谷透刺后溪穴治疗咽喉肿痛80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本组中男性58例,女性22例;年龄9~66岁;病程1~7天。其中急性咽喉炎42例,慢性咽喉炎急性发作 11例,急性扁桃体炎 18例,慢性扁桃体炎急性发作9例,扁桃体双侧肿大22例,单侧肿大5例。 治疗方法 患者正坐肘直位,半握拳,取合谷穴常规消毒,用28号3寸毫针快速进针,并向后溪穴透刺4~6cm左右,上下提插3次。患者感觉局部酸麻胀痛或触电样向食中指放射,即可将针体退出,针刺时间3~5秒。每日1次。两侧穴位…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笔者受赵氏耳尖点刺放血治验的启示,试用于治疗麦粒肿获得佳效。所治28例,年龄最小者6岁,最大45岁;病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刺后溪透合谷,配合腰部运动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疗效。方法将212例确诊为急性腰扭伤的患者按纳入标准进行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单纯后溪透合谷针刺组(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8.7%,后溪透合谷配合腰部运动组(针刺运动组)总有效率为95.3%,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两组有效及治愈的治疗次数有显著差异(均P〈0.05),表明针刺运动针法见效、治愈都较快。结论后溪透合谷治疗急性腰扭伤具有取穴少,疗效显著的特点,若治疗中辅以腰部活动可使疗效增强。  相似文献   

20.
我科从1990年以来用耳尖穴点刺放血治疗麦粒肿28例.其中年龄最小者6岁,最大者45岁,6~16岁6例,占21.4%;17~35岁17例,占60.7%;36~45岁5例,占17.9%,平均年龄28.5岁。男性3例,占10.7%;女性25例,占89.3%。病程最短1天,最长6天。1~4天20例,占71.4%;5~6天8例,占28.6%。平均病程3.7天。麦粒肿未成脓者23例,占82.1%;已成脓者5例,占17.9%。治疗方法:患者取端坐位,将患侧耳郭消毒。用三棱针在耳尖穴直刺1.5mm深,挤出2~4滴血。边放血边用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