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西洋参、紫苏籽和薏苡根水提物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赵杨景  杨峻山  王玉萍  刘东 《中草药》2004,35(4):452-455
目的 研究西洋参、紫苏籽和薏苡根水提物的化感作用。方法 以白菜和西洋参为测试植物,观察西洋参、紫苏籽和薏苡根水提物对其种子萌发和活力、存苗率、幼苗初期生长的影响。结果 西洋参茎叶水提物与高于1%浓度的须根水提物严重抑制白菜和西洋参的种子萌发及活力、存苗率、幼苗初期生长,而紫苏籽和薏苡根的水提物则促进实验植物幼苗根和芽的生长。高浓度的薏苡根水提物可使西洋参的存苗率显著降低。结论 3种药用植物中存在活性较强的化感物质,其化感作用的正负效应和强度与它们的水提物浓度及植物受体种类有关。  相似文献   

2.
黄檗果皮提取物化感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对黄檗果皮化感作用的研究,探讨其在黄檗野生种群自我更新障碍中的作用,为黄檗野生资源的保护寻求方法和途径.方法:用4℃蒸馏水浸泡(水浸液)及蒸馏水回流提取(水提液)的黄檗果皮提取液培养白菜、小麦种子,研究其对受体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作用.结果:20 g·L-1水浸液及水提液对白菜、小麦种子的萌发有显著的抑制作用,100g·L-1时完全抑制小麦的萌发;20 g·L-1水浸液显著抑制白菜、小麦的生长,完全抑制白菜根的生长,100 g·L-1水浸液完全抑制白菜、小麦的生长;相比于水浸液,水提液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作用强度都有所减弱.结论:黄檗果皮的化感作用是多物质作用的结果,部分化感物质对热敏感;黄檗果皮的化感作用总体上表现为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抑制,推测黄檗果皮的物理及化学特性是致使其种群自我更新困难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中药材》2010,(12)
目的:通过研究穿心莲营养体对萝卜、白菜和广金钱草种子的化感效应,为穿心莲复合种植模式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穿心莲根、茎叶水浸液处理萝卜、白菜和广金钱草种子、幼苗。结果:穿心莲水浸液对萝卜、白菜和广金钱草的种子萌发均有化感抑制效应,但化感作用存在差异。穿心莲根部对白菜的发芽率抑制效应更显著,穿心莲茎叶对白菜发芽率的化感效应指数也显著高于另两种受体植物;穿心莲根及茎叶水浸液对白菜幼苗根部生长总体呈抑制现象。对于萝卜、广金钱草幼苗株高的影响多呈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效应,且随处理浓度的增加促进或抑制作用增强。但穿心莲根部及茎叶水浸液对白菜幼苗株高的影响在所测的浓度范围内,呈促进作用。结论:穿心莲水浸液对萝卜、白菜和广金钱草具有化感作用,化感作用总体表现为抑制作用,但对不同受体呈现高浓度抑制、低浓度促进的效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地黄、半夏和菘蓝3种药用植物根际土壤水浸液对于远志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筛选出适合与远志进行轮作的倒茬品种,为解决远志的连作障碍问题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生物测定方法,研究地黄、半夏和菘蓝3种药用植物根际土壤水浸液在0.3,0.6,0.9 g·mL~(-1)质量浓度下对于远志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地黄、半夏根际土壤水浸液对远志种子最终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均基本表现出低促高抑的浓度效应,而菘蓝根际土壤水浸液则具有显著的化感抑制作用;3种根际土壤水浸液对远志幼苗生长指标均表现出显著的化感抑制作用,其中,地黄根际土壤水浸液与其余两种水浸液相比对于远志幼苗的株高和根长的抑制作用最小;0.3 g·mL~(-1)地黄土壤水浸液处理下,远志幼苗的光合色素含量、脯氨酸(Pro)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最高,可溶性蛋白含量较高,H_2O_2含量较低;0.9 g·mL~(-1)地黄土壤水浸液处理下,远志幼苗的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最高,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较低、丙二醛(MDA)含量最低。结论:综合以上实验数据和化感综合效应分析,地黄根际土壤水浸液在一定程度上对于远志种子的萌发具有促进作用,且奠定了幼苗抗逆生化的基础,所以3种药用植物中,地黄更适合与远志进行轮作。  相似文献   

5.
三七水浸液对不同玉米品种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不同浓度三七茎叶、根水浸液对三七产区常见作物玉米的3个不同类型品种进行化感作用生物测定,结果表明:①三七茎叶对玉米的化感作用强于根部;②玉米幼苗生长阶段比种子萌发阶段更易受到化感物质的影响,玉米的地下部分比地上部分更为敏感;③常规品种白糯1号对三七化感作用的敏感性最强,杂交种云瑞1号和鲁三3号的敏感性较弱,更适合与三七轮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蒙古黄芪根围土壤提取液的生物学试验,研究蒙古黄芪前茬土壤提取液对自身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效应,探讨蒙古黄芪连作障碍与自毒作用的关系。方法:设置蒸馏水(CK)、蒙古黄芪根围土壤水浸提液50、100、200和400 mg/m L共5个处理,用于蒙古黄芪自毒作用的生物学试验。结果:当蒙古黄芪根围土壤水浸液浓度小于100 mg/m L时对自身种子出苗率、幼苗根长和活力指数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当根围土壤水浸液浓度大于200 mg/m L则对各指标没有显著影响效应。高于400 mg/m L的根围土壤水浸液显著抑制自身幼苗SOD活性;高于200 mg/m L的根围土壤水浸液显著抑制自身幼苗POD活性,而显著增加幼苗MDA含量。结论:较低浓度的蒙古黄芪根围土壤水浸液对自身种子萌发出苗和幼苗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较高浓度则没有显著的影响效应,但对幼苗细胞膜造成了一定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丹参不同部位水浸提液对桔梗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为桔梗和丹参是否可以轮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紫花桔梗为实验材料,利用滤纸法测定了丹参不同部位水浸提液(0,0.5,1.0,2.0,10.0 mg·m L-1)对紫花桔梗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随着丹参浸提液浓度的升高,桔梗种子萌发率逐渐下降,丹参地上部分浸提液对桔梗发芽率的抑制作用高于地下部分。在丹参地上和地下浸提液0.5 mg·m L-1处理下,桔梗种子发芽率仅比对照增加了0.16%、2.54%,在丹参地上部分浸提液10 mg·m L-1处理下,桔梗种子没有萌发,而相应浓度地下部分浸提液处理的发芽率仅有16.67%。在丹参地上部分浸提液处理下,桔梗幼苗根长比对照降低了2.44%~65.24%,而丹参地下部分浸提液处理则降低了0.61%~23.78%,地上部分丹参浸提液对桔梗根长的抑制效应高于地下部分,而对桔梗苗高的抑制效应与之相反。丹参水浸提液浓度大于0.5 mg·m L-1时抑制桔梗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抑制作用。结论桔梗与丹参不宜轮作。  相似文献   

8.
白及种子试管高频萌发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适合白及种子试管高频萌发及壮苗生根的培养条件,以获得大量种苗。方法:采用白及当年未裂开的成熟果实,经表面消毒处理,通过MS的不同组方培养基,开展种子试管萌发和生根培养。结果:适合白及种子试管苗高频萌发环境为光环境,最佳萌发培养基为MS+NAA 1.0 mg·L-1+AC 6.0 g·L-1,萌发率可达98%以上;1/2 MS培养基适合壮苗及易于生根培养,生根率达95%以上;平均移栽成活率可达85%。结论:白及组培研究虽有报道,但本研究结果提供了一种简单、快速、实用的白及种子试管快速萌发技术,有助于推动白及规模化人工种植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半夏块茎及其根系分泌物化感作用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材》2017,(3)
目的:探寻半夏化感物质的主要来源、存在部位及其作用浓度。方法:采用生物测试的方法,分别研究块茎浸提液、根系分泌物及其不同极性萃取部位对白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结果:半夏块茎浸提液对白菜种子萌发有化感抑制作用,当浓度为0.1 g/mL时,化感抑制作用最强,对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化感指数分别为-0.11和-0.26。半夏块茎浸提液对白菜幼苗生长的影响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规律。半夏块茎浸提液不同极性萃取部位对白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都具有化感效应。半夏根系分泌物溶液对白菜种子萌发呈现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作用。当浓度为1.284×10~(-2)g/mL时,呈显著抑制作用,对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化感效应指数分别达到-0.64和-0.87。半夏根系分泌物溶液对白菜幼苗生长呈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当浓度为1.284×10~(-2)g/mL时,化感抑制作用指数达-0.95。半夏根系分泌物不同极性萃取部位对白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因浓度不同而呈现促进或抑制作用。结论:半夏块茎和根系分泌物中含有能对白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起化感作用的化感物质,既有弱极性的,也有中等极性的,还有强极性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玉竹连作障碍产生的原因和建立合理的轮作制度。方法以油菜、玉米、大蒜和根腐病原菌为受体材料,进行种子萌发生长实验和菌丝生长测定。结果 0.1g/ml玉竹根茎水浸提液对受体种子发芽率、胚根、胚芽长均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0.0125g/ml玉竹根茎水浸提液对受体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不明显,玉竹根茎水浸液对根腐病茄镰孢菌具有化感促进作用。结论玉竹根茎水浸提液对受体植物和根腐病害有化感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明确甘草非药用部位总黄酮、总皂苷的积累动态及外源硅对其非药用部位总黄酮、总皂苷积累的影响效应,为甘草药用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栽培甘草植株,在其生长周 期内动态采集甘草非药用部位,采用UV-Vis法测定甘草非药用部位中总黄酮、总皂苷含量。结果:甘草叶中总 黄酮、总皂苷含量显著高于茎中。甘草茎中总黄酮含量在生长周期呈“V”型变化规律,而叶中总黄酮含量呈倒 “V”型。不同浓度外源硅明显提高了不同采样时期甘草茎、叶中总黄酮、总皂苷含量,且这种促进效应的大小 因采样时期、采样部位和硅浓度不同而异。综合而言,0.6 g/kg外源硅对总黄酮、总皂苷积累的促进作用最强。 结论:硅对盐胁迫下甘草非药用部位茎、叶中总黄酮、总皂苷的积累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不同来源乌拉尔甘草的产量、甘草酸和甘草苷含量。方法:田间观察记录甘草地上部分生长发育特性,刻度尺测量甘草根长和根粗,称重法测量甘草干物重,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甘草酸和甘草苷含量。结果:--年生甘肃民勤栽培乌拉尔甘草的产量最高,其次是内蒙古杭锦旗乌拉尔甘草,民勤野生乌拉尔甘草的干重最低,仅为栽培甘草的80%多;甘草酸含量也是甘肃民勤栽培乌拉尔甘草的最高,达到1.79%;甘草苷含量则是民勤野生乌拉尔甘草最高为O.8%多。结论:甘肃民勤栽培乌拉尔甘草产量和甘草酸含量较高,可以作为选育高产、高甘草酸含量甘草品种的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可用于甘草HMGR,SQS1,β-AS合酶基因CNVs测定的稳定可靠的检测体系。方法:利用Real timePCR方法对甘草HMGR,SQS1,β-AS合酶基因CNVs进行测定。结果:在HMGR,SQS1,β-AS合酶基因以及内标基因lectin的定量检测实验中,其定量反应的Ct值分别在25.82~25.88,29.01~29.08,15.52~15.56,19.06~19.08变化,SD分别是0.033,0.032,0.024,0.011,其CV分别是0.12%,0.22%,0.16%,0.06%。结论:所建立的Real time PCR体系重复性好,检测系统工作稳定可靠,可用于甘草HMGR,SQS1,β-AS基因的CNVs筛选。  相似文献   

14.
配伍对麻黄汤中甘草HPLC指纹图谱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建立麻黄汤各配伍煎液中甘草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配伍对甘草指纹图谱的影响。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选用Zorbax S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1.2%醋酸溶液(梯度洗脱),分析时间70 min,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该方法稳定、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甘草药材和麻黄汤中甘草指纹图谱的测定。标定了麻黄汤中甘草指纹图谱8个共有指纹峰,考察了这8个共有峰峰面积在麻黄汤不同配伍的变化。结论:配伍对麻黄汤中甘草指纹图谱的影响显著,使甘草7个共有指纹峰的峰面积显著降低,6个共有指纹峰的峰面积比值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15.
盐碱地甘草栽培技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了盐碱地种植甘草的生物学特性和适宜种植甘草的盐碱地类型及甘草在盐碱地上的种植方法、管理措施、收获加工等项技术,为盐碱地栽培甘草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甘草密度效应的研究,揭示由各种密度所形成的群体个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方法:对不同密度条件下的甘草个体和群体的物候特性、生长状况、生物量积累和分配、甘草酸含量等进行研究。结果:密度对甘草的物候特性及生长状况有一定的影响。在一定密度范围内,甘草株高速生期的起止时间随密度增大逐渐提前,速生期持续时间逐渐缩短。甘草个体生物量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减少,而群体生物量则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增加。甘草单株根、茎、叶生物量分配比例分别为65.02%,19.55%,15.43%,根、茎、叶生物量的RSD分别为0.57%,0.49%,0.76%。较低密度处理的甘草甘草酸质量分数在0.52%~0.59%,而最高密度处理的甘草甘草酸仅为0.29%。结论:在一定范围内,密度与甘草侧枝和地下茎萌发的时间、复叶上的小叶数量、株高和地径生长量、芦头粗度、侧根数量、单株根和枝叶量、单株生物产量及甘草酸含量成负相关,与甘草群体生物产量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基于遥感技术的甘草资源调查方法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目的以甘草为研究对象,以遥感技术为基础,探索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的方法。方法通过对确定的研究区域进行遥感调查,确定调查的最佳技术方案。结果确定了基于遥感并结合野外抽样的甘草资源调查方法,包括遥感信息源的选择、图象的处理、解译、野外验证等。结论采用中等分辨率的卫星影像ETM(15 m)量测,并计算出甘草分布的面积和蕴藏量,判读精度高于90%,表明该遥感调查方法用于甘草的野生资源调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甘草植物抗旱信号传导物质脱落酸的含量测定方法,为揭示甘草抗旱性与有效成分积累相关机制奠定理论依据。方法:甘草须根中的脱落酸用80%的甲醇抽提,抽提液经过盐酸酸化、乙酸乙酯萃取最终得到供试品溶液,应用Waters-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以乙腈-0.1%磷酸水为流动相,进行二元梯度洗脱;流速:0.6mL.min-1,紫外检测波长为260nm,柱温:25℃。结果:脱落酸在0.0336~0.672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9),甘草样品平均回收率90.35%,RSD为1.70%,甘草须根中的ABA含量为0.077~0.188mg.g-1。结论:该法灵敏度高、专一性强、重复性好,为进一步开展甘草抗旱性与有效成分积累相关机制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甘草种子、种苗质量分级标准,为甘草药材规范化生产奠定基础。方法:以全国主产区所流通的甘草种子、种苗为样本,通过收集种子的发芽率、净度、含水量、千粒质量,种苗的根长、芦头直径和百株质量等指标信息,采用K-均值聚类分析法、标准差法、平均值法并结合生产实践对甘草种子、种苗进行分级,并开展田间栽培比较试验,对等级划分的合理性进行验证。结果:甘草种子质量等级划分为3个等级,各级甘草种子的千粒质量不低于8 g,含水量不低于10%,一级种子:发芽率≥90%,净度≥90%;二级种子:90%>发芽率≥85%,90%>净度≥85%;三级种子:85%>发芽率≥80%,85%>净度≥80%。甘草种苗质量等级划分为3个等级,一级种苗:根长≥45 cm,芦头直径≥0.8 cm,1.3 kg≤百株质量<0.8 kg;二级种苗:45 cm>根长≥35 cm,0.8 cm>芦头直径≥0.6 cm,0.8 kg≤百株质量<0.4 kg;三级种苗:35 cm>根长≥25 cm,0.6 cm>芦头直径≥0.4 cm,0.4 kg≤百株质量≤0.2 kg。结论:经验证,甘草种子、种苗质量等级划分合理,便于生产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甘草的近红外光谱识别方法。方法:利用甘草冠层的可见光近红外光谱数据,运用Wilks’lambda逐步法选择甘草的特征波长,采用Fisher线性判别方法对不同产地的甘草进行识别。结果:利用17个特征波段,不同产地甘草的总正确识别率达到98.3%。结论:可见光近红外光谱可作为鉴别不同产地甘草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