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1 毫秒
1.
郎静 《全科护理》2008,6(22):2024-2024
甘露醇是一种已六醇,不被胃肠道吸收,临床上用其20%的高渗液,具有脱水利尿作用。静脉使用10min后即能增加尿量,2h~3h达高峰。20min后颅内压显著下降,2h~3h达最低水平,可降低颅内压43%~66%,作用维持6h以上,无反跳现象。甘露醇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颅内压增高、脑水肿、脑疝、昏迷和青光眼等的治疗,以及因休克、烧伤或大手术所致的急性少尿或无尿症,预防急性肾衰竭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李丽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0):960-961
甘露醇是临床降颅内压药物,是通过渗透性脱水作用减少脑组织含水量,从而达到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的目的.它可将组织中水分吸收回血浆,产生组织脱水,使脑循环阻力降低,增加肾血流量,增加利尿作用.用后10~15 min显效,2~3 h达高峰.2006年10月~2007年10月共观察50例应用甘露醇的颅脑手术患者,观察不同时间应用甘露醇后尿量和脑组织松弛度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3.
应用高渗盐水抢救急性颅内压增高患者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高渗盐水抢救急性颅内压增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32例急性颅内压增高患者随机分为高渗盐水组和甘露醇组,高渗盐水组静脉给予7. 5%盐水(4ml/kg),甘露醇组静脉给予20%甘露醇250ml,并于用药前和用药后30、60、90min和2、3、4、5h监测颅内压、中心静脉压及血压,记录尿量,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监测血生化指标。结果 高渗盐水组在用药30min后颅内压下降( 2. 65±0. 55 )kPa,占(62±14)%,约4. 5h后达到用药前水平。甘露醇组于用药45min后颅内压下降( 1. 86±0. 3 )kPa,占(48±15)%,约3h后达到用药前水平。用药后平均动脉压、脑灌注压及血生化均保持稳定。结论 与甘露醇比较, 7. 5%盐水治疗颅内压增高起效更快、更持久、更安全。  相似文献   

4.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化学结构中有两个碘原子,占其分子量37.2%,此药口服吸收缓慢,生物利用度为31%~65%,4 d~7 d起效,3周达高峰,消除缓慢,停药后2个月仍可测出血药浓度,并可保持4周~6周疗效.静脉输注后10 min起效,作用维持1 h~2 h,主要经过肝脏代谢,由胆汁分泌随粪便排出.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持续颅内压监测在听神经瘤术后的应用及护理.方法 对23例听神经瘤术后患者进行持续颅内压监测.结果 23例听神经瘤患者术后持续颅内压监测72~168 h,其中17例颅内压15~20 mm Hg,生命体征稳定;5例颅内压20~40 mm Hg,MRI检查示继发颅内出血,行二次手术清除颅内血肿者2例;1例颅内压突然降至0~2 mm Hg.结论 听神经瘤术后持续颅内压监测有利于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提高疗效,估计预后,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持续颅内压监测下观察甘露醇不同输注速度的降压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不同速度静脉滴注甘露醇降压效果及作用维持时间。方法将需要定时使用甘露醇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观察1组:10min内输完,观察2组:11~20min输完,观察3组:21~30min输完,分别在输注甘露醇前和输完甘露醇时、输完甘露醇后30min、输完甘露醇后6h记录颅内压(ICP)值,观察不同速度输注甘露醇患者ICP的变化。结果3组输完甘露醇后30min内患者的ICP都有下降,以观察1组变化的幅度最大。6h后患者ICP恢复至使用甘露醇前的水平。结论使用甘露醇降压时,输注速度越快,其降压效果越好,建议甘露醇使用的间隔时间以6h为宜。  相似文献   

7.
潘春芳  陈凤琴 《护理研究》2007,21(19):1780-1780
普罗帕酮(心律平)是I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兼有弱β受体阻滞剂和钙离子拮抗剂的作用,主要用于防治室性或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口服剂量为300 mg/d~900 mg/d,口服吸收95%,服药后30 min起效,2h~3h血药浓度达高峰,半衰期为5h~8h[1],作用持续6h~8h,有效血药浓度0.2 μg/mL~3.0μg/mL.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渗盐水降低颅内压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15年4月~2016年1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20%甘露醇降颅内压。观察组采用7.5%高渗盐水降颅内压。比较两组药物起效时间、药物作用时间及颅内压下降幅度,并测定两组用药前、用药3h后、6h后血钠浓度、血浆渗透压及两组用药3h、6h后的尿量。结果观察组药物起效时间、作用时间、颅内压下降幅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用药3h后、6h后血钠浓度、血浆渗透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用药后3h、6h尿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渗盐水降颅内压起效更快、作用时间更长、颅内压降低幅度更大,是一种更理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75 g/L的高渗盐水对兔大脑中动脉梗死后平均动脉压、颅内压及脑灌注压的影响,并与甘露醇治疗进行比较.方法实验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科实验室完成.取新西兰白兔20只,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梗死模型,随机分为两组,在梗死后6 h分别开始静脉推注75 g/L的高渗盐水和甘露醇.从用药前开始持续监测颅内压、平均动脉压(MBP)10 h,并计算出脑灌注压;用药前及用药后15,0,0 min,检测血钠离子浓度及血浆渗透压.结果两组治疗后15 min左右MBP达峰值,以后迅速下降回到基线,两组在各时间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颅内压明显降低,5 g/L盐水组在30 min降到最低点(下降了7.9 mm Hg, mm Hg=0.133kPa),甘露醇组在30 min降到最低点(下降了5.1 mm Hg),此后颅内压渐上升.75 g/L的盐水组脑灌注压在5~180min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甘露醇组脑灌注压在5~120min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80min后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单次使用75 g/L的高渗盐水能迅速降低颅内压,升高脑灌注压,与相似渗透压的甘露醇比较,降低颅内压的维持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持续颅内压监测在脑膜瘤术后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对35例脑膜瘤术后患者进行持续颅内压监测。结果 35例脑膜瘤患者术后持续颅内压监测72~168h,其中30例颅内压在15~20mmHg,生命体征稳定;5例颅内压20~40mmHg,MRI检查示继发颅内出血,行二次手术清除颅内血肿者3例;1例ICP突然将至0~2mmHg。结论脑膜瘤术后持续颅内压监测,有利于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提高疗效,估计预后,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3%、7.5%、23.4%三种高渗性盐水(HS)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控制颅内压(ICP)的疗效,探索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高渗盐水的最佳浓度及治疗方案.方法:将2005年7月至2008年7月我科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4例随机分入四组:A组(3%HS),B组(7.5%HS),C组(23.4%HS)和D组(甘露醇),q6 h,用药4次,于第一次用药前及用药后30 min,1 h,2 h,3 h,4 h,5 h,6 h连续观测、比较ICP、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和血浆渗透压的变化.结果:三种浓度的HS均可降低颅内压,在用药后的30 min左右都有一个低谷值,随后缓慢上升,但以3%的HS持续有效时间最长.三种浓度HS对各个时间点MAP、CVP和血浆渗透压改变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7.5%,23.4%的HS和20%的甘露醇相比,3%的HS更适合于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所致的颅内高压.  相似文献   

12.
低温关胸心肺转流行心肺复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狗心脏停搏15min后深低温(26℃~27℃)和浅低温(33℃~34℃)关胸心肺转流(CPB)对心肺复苏(CPR)的影响。方法 10只麻醉狗,分2组,每组各5只。第1组为浅低温组,第2组为深低温组,用10%氯化钾静注后,使心脏停搏15min,然后用动静脉插管方法立即行关胸心肺转流。第1组食道温度降至33℃~34℃,第2组降至26℃~27℃,15min后逐渐升温至正常范围(36℃~37℃)。复苏期间监测心电图、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和瞳孔直径,3h后观察颅内压和最终效果。结果 第1组全部恢复自主循环(100%),第2组仅3只(60%)恢复自主循环;第1组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为(444±192.2)sec,明显短于第2组(1980±681.5)sec(P<0.05),其复苏后3h颅内压为(2.4±0.44)cmH  相似文献   

13.
持续颅内压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吴亚萍 《护理与康复》2007,6(6):381-382
目的 总结持续颅内压监测在重型颅损伤术后的应用及护理.方法 对15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进行持续颅内压监测.结果 1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持续颅内压监测72~168 h,10例颅内压在2.5~3.0 kPa,生命体征稳定;2例颅内压3.1~6 kPa,MRI检查示继发颅内出血,再次手术(其中1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3例颅内压>6 kPa,经对症治疗无效,死于脑干功能衰竭.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持续颅内压监测有利于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提高疗效,估计预后,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有创颅内压监测在创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临床救治中的作用.方法 对27例首次CT影像显示弥漫性脑肿胀、手术指征不明确的中、重型颅脑创伤患者于伤后6 h内行有创颅内压持续监测,观察颅内压的变化.结果 保守治疗成功17例,因颅内高压中转手术10例.伤后随访6~17个月,GOS评分:恢复良好18例 (66.7%),中度残疾6例(22.20%),植物生存3例(11.1%),无死亡病例.无因行颅内压监测探头置入而并发颅内感染及颅内出血的病例.结论 有创颅内压监测可及时了解颅内压变化,对创伤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的临床救治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并且较安全.  相似文献   

15.
23.4%高渗盐水治疗颅内高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目的 探讨 2 3 4 %高渗盐水治疗颅内高压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对 2 0名昏迷的、有侧脑室引流指征的脑出血患者进行共 4 6例次降颅内高压试验。静脉推注 2 3 4 %高渗盐水 30ml。用药前至用药后6h内 ,持续监测颅内压 (ICP)、平均动脉压 (MAP)、中心静脉压 (CVP)、脑灌注压 (CPP)、血生化。结果 用药后 (2 8 8± 2 0 7)min ,ICP从 (4 1± 1 5 )kPa降至 (1 6± 0 7)kPa (P <0 0 1) ;其中 39例次的ICP降幅≥ 5 0 %。用药后 (4 5± 1 4 )hICP升到用药前水平。用药后 30min ,MAP降低 (P <0 0 5 ) ,CPP升高 (P <0 0 5 )。CVP、血生化以及渗透压稳定。结论  2 3 4 %高渗盐水能在不降低CPP的情况下 ,于2 8 8min内使颅内压下降 6 2 % ,持续作用近 4 5h。  相似文献   

16.
高渗盐水在颅内高压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 以甘露醇作对比 ,探讨用 2 3 4 %高渗盐水治疗颅内高压的效果和副作用。方法 对 15名昏迷的、有侧脑室引流指征的脑出血患者进行共 5 2例次降颅内压治疗。随机决定静脉推注 2 3 4 %高渗盐水 30ml,或静滴 2 0 %甘露醇 2 5 0ml。用药前至用药后 6h内 ,持续监测颅内压 (ICP)、平均动脉压 (MAP)、中心静脉压 (CVP)、脑灌注压 (CPP)、血生化和渗透压。结果 用药后 (2 8± 2 0 )min ,高渗盐水使ICP下降 (2 5± 1 1)kPa (P <0 0 1) ,可持续 3h有效降颅压 ,并可使MAP下降 ;甘露醇在用药后 (4 9± 2 5 )min内 ,使ICP下降 (2 0± 1 3)kPa (P <0 0 1) ,可持续 1h有效降颅压 ,并明显利尿。 6h内两组的CVP、血生化以及渗透压无明显变化 (P >0 0 5 )。结论  2 3 4 %高渗盐水可有效治疗颅内高压 ,比 2 0 %甘露醇起效更快、更持久 ,效力相当 ,可考虑作为一线降颅内压药物。  相似文献   

17.
20%甘露醇是降低颅内压和治疗脑水肿的首选药物,因其脱水作用强、副作用少,且较少有反跳现象,快速输注20%甘露醇是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的主要治疗措施,在临床中应用广泛。甘露醇应用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滴注速度要快,才能达到治疗效果,一般一瓶250 ml液体要求在20~30 min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腰椎穿刺术后垫枕与否对颅内压的影响,探讨安全而舒适的体位.方法 选择80例脑出血行侧脑室引流的患者,在腰穿前测定其基础颅内压均在正常范围,腰穿后随机分为垫枕组与去枕组,两组均在腰穿后即刻,腰穿后30,60 min,2,4,6 h分别监测脑室颅内压变化,对比各时间点垫枕组与去枕组颅内压的差异.结果 腰椎穿刺术后垫枕位颅内压较去枕位颅内压略有下降约7~10 cm H2O,相当于软枕的高度,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汁学意义(P>0.05).结论 颅内压正常的患者腰椎穿刺术后垫软枕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9.
潘春芳  陈凤琴 《护理研究》2007,21(7):1780-1780
普罗帕酮(心律平)是I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兼有弱β受体阻滞剂和钙离子拮抗剂的作用,主要用于防治室性或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口服剂量为300mg/d-900mg/d,口服吸收95%,服药后30min起效,2h-3h血药浓度达高峰,半衰期为5h~8h,作用持续6h~8h,有效血药浓度0.2μg/mL~3.0μg/mL。  相似文献   

20.
许增华  李香莲  刘艳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20):3190-3193
目的:探讨异丙酚静脉麻醉下小儿胃镜检查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方法:观察异丙酚诱导下胃镜检查治疗的150例患儿的置镜反应,操作前及操作后1、5、 10、15min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上消化道蠕动程度、胃镜操作时间,并记录患儿异丙酚诱导后入睡时间、睁眼时间、应答坐起时间。结果:3例患儿异丙酚诱导后1min出现SpO2〈90%,经鼻导管给氧后30min恢复至98%,其余患儿均诱导后1~2min心率、呼吸、血压、SpO2较诱导前降低(P〈0.05),4~5min后恢复正常,无需处理。93例3岁以上患儿中有2例(2.2%)术后出现眩晕。行走不稳,持续 20~30min后消失,卧床休息20~30min眩晕可减轻。所有病例中有8例(5.3%)患儿胃镜检查后12~24h出现全身皮肤潮红、低热,考虑为阿托品化反应,嘱多饮水后48h内消失。结论:异丙酚静脉麻醉辅助小儿胃镜检查治疗时有一定的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