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胺碘酮与西地兰治疗快速型房颤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照研究胺碘酮与西地兰治疗快速型房颤的效果。方法对80例快速型房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分别静脉应用胺碘酮与西地兰。结果胺碘酮组在用药后12小时及24小时有效率均高于西地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针治疗快速型房颤安全且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照研究胺碘酮与西地兰治疗快速型房颤的效果.方法 对82例快速型房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1例,分别静脉应用胺碘酮与西地兰.结果 胺碘酮组在转复窦性心律成功率高于西地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针治疗快速型房颇安全,且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李妍 《中外医疗》2014,(20):8-9
目的比较静脉推注胺碘酮与西地兰治疗快速阵发性房颤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92例快速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组和西地兰组各46例,分别静推胺碘酮和西地兰,观察房颤的转复、心室率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胺碘酮组与西地兰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2.61%和5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心室率下降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胺碘酮组效果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阵发性房颤,疗效优于西地兰,不良反应轻,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静脉注射胺碘酮和西地兰在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转复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房颤发作48h内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胺碘酮治疗组46例和西地兰治疗组44例,观察治疗8h后房颤复律情况。结果 胺碘酮组复律成功35例(76.1%),平均复律时间6.5h;西地兰组复律成功17例(38.6%),平均复律时间7.5h。胺碘酮组成功率高于西地兰组(P〈0.01),且复律时间比西地兰组短(P〈0.01)。结论 胺碘酮静脉注射在阵发性房颤转复治疗中的疗效优于西地兰。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静脉应用胺碘酮对心力衰竭合并快速房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心力衰竭患者104例随机分组,比较静脉注射胺碘酮组与西地兰组,观察用药2h内,房颤转复情况及心率变化。结果两组用药后心室率均明显下降,胺碘酮组有效率高于西地兰组(P<0.05),胺碘酮组用药后转复窦律22例,西地兰组8例(P<0.05)。结论胺碘酮可有效降低心力衰竭合并快速房颤患者的心室率,并能使部分患者房颤转复,临床上应用较安全。  相似文献   

6.
卢琼花 《大家健康》2016,(4):164-164
目的:探讨采用胺碘酮治疗风心病快速房颤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病发生快速房颤患者120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为观察组60例,给予胺碘酮进行治疗,另一组为对照组60例给予西地兰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治疗12h及24h后有效率分别为68.3%、80.0%,明显大于对照组的43.3%、56.7%(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压与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胺碘酮治疗风心病快速房颤的有效性高,效果优于地西兰,值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静脉注射胺碘酮和西地兰在阵发性快速房颤治疗中的疗效。方法房颤发作1h-48h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4例),治疗组给予胺碘酮静脉用药,对照组给予西地兰静脉注射,观察2组患者用药3h内快速性房颤转复窦性心律和心室率控制疗效。结果治疗组用药后显效率(73%)及总有效率(96%)均较对照组(37.5%和70.8%)明显提高(均P〈0.05)。结论胺碘酮静脉应用治疗阵发性房颤转复窦性心律和控制心室率疗效优于西地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静脉应用胺碘酮转复非瓣膜病性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共入选阵发性房颤患者84例,随机分为胺碘酮组和西地兰组。观察两组从开始用药后4h和8h房颤转复率和平均转复时间。结果:静脉应用胺碘酮转复阵发性房颤的成功率高于西地兰(P<0.05),副作用与西地兰无明显的差别。结论:静脉应用胺碘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转复阵发性房颤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简称:心衰伴快速房颤)患者接受胺碘酮急诊抢救治疗的效果及对24 h心室率的影响.方法 将2017年1月—2020年12月急诊接诊且行西地兰治疗的60例心衰伴快速房颤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同期急诊接诊且行胺碘酮治疗的60例心衰伴快速房颤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组间心功能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心室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比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快速房颤患者采用静脉注射胺碘酮与西地兰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0年7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84例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快速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注射西地兰治疗,观察组则采用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炎症...  相似文献   

11.
龚睿  姜小飞 《中外医疗》2013,32(21):95-95,97
目的探讨西地兰D同胺碘酮分别独立治疗快速型心房纤颤伴急性左心衰的治疗效果。方法选用入住该院治疗快速型心房纤颤伴急性左心衰的患者46例,将其随即均匀分成两组,治疗组以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在采用常规抗心衰治疗方案的前提下,治疗组加用西地兰D,对照组加用胺碘酮。对两组患者24h后房颤转复率以及心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23例治疗组患者中有15例房颤情况为显效,占65.2%,6例有效,占26.1%,总有效率为91.3%;对照组9例显效,占39.1%,有效5例,占21.8%,总有效率为60.9%。治疗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87.0%;对照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56.5%。治疗组无论在房颤情况亦或者心功能改善情况均显著好于对照组。结论静脉注射西地兰D同静脉注射胺碘酮相比,治疗迅速,有效率高,因此西地兰D是一种理想的治疗快速型心房纤颤伴急性左心衰的药物,可以推广至相关临床中。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胺碘酮与西地兰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各种心血管疾病引起的阵发性房颤患者114例,随机分为胺碘酮治疗组(60例)和西地兰治疗组(54例).胺碘酮组:先给予胺碘酮负荷量150mg于10min内静脉推注,然后以1mg/min维持静脉滴注,依心室率情况调节胺碘酮剂量.西地兰组:以西地兰0.4mg静脉注射,依见效情况调节剂量.观察血压和心室率变化及复律情况.结果:胺碘酮组治疗总有效率88.3%,高于西地兰组72.2%(P〈0.05).两组用药后平均心室率下降幅度分别为39.0%和28.0%.胺碘酮组用药转复时间为(56.4±26.6)min,短于西地兰组转复时间(79.9±35.4)min(P〈0.05).两者不良反应均较为轻微.结论:胺碘酮静脉用药治疗阵发性房颤较西地兰更为有效,且安全,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3.
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快速房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静脉滴注胺碘酮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快速房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46例AMI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以胺碘酮75~150mg缓慢静脉推注,然后以0.5~1mg/min持续静脉滴注,直到转复为窦性心律;B组首先将西地兰0.4mg溶于5%葡萄糖10ml内,在5min内静脉推注完毕,如果1h内仍为房颤,则再按照A组方法给予胺碘酮。结果两组患者最终均转复为窦性心律,但无论是转复房颤所用时间还是累积胺碘酮用量,B组均少于A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静脉单独应用胺碘酮和胺碘酮、西地兰联合应用治疗AMI合并房颤均是安全有效的,且联合用药时房颤转复更快,并能减少胺碘酮的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并快速型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7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胺碘酮组36例,西地兰组38例。分别给予胺碘酮,西地兰静脉注射治疗,同时观察心率、血压、起效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胺碘酮组有效率及平均起效时间均优于西地兰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应用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快速型室上性心动过速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李艳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9,41(10):1213-1214
目的:观察并比较胺碘酮与洋地黄治疗快速型房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4例快速型心房纤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原有心脏病治疗基础上,分别加用胺碘酮、洋地黄静脉注射,观察两组患者用药2 h内快速性房颤转复窦性心律及心室率控制的疗效。结果:胺碘酮组、洋地黄组复率及控制室率总有效率分别为88.37%和70.73%,心室率平均下降幅度分别为36.61%及31.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快速型房颤疗效优于洋地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纤颤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纤颤的效果。方法将68例诊断为阵发性房颤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胺碘酮静点并口服维持,对照组给予西地兰静点,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的转复率为86.12%,维持率为80.56%;对照组的转复率为84.38%,维持率为46.87%.结论西地兰和胺碘酮均能有效地转复房颤,但胺碘酮在维持窦性心律方面更为有效,胺碘酮治疗房颤有较好疗效,长期使用有较高耐受性。  相似文献   

17.
宋昆  何芳   《中国医学工程》2012,(3):134+137
目的比较急诊静脉注射胺碘酮、艾司洛尔及西地兰控制快速房颤心室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3例快速房颤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静脉注射胺碘酮、艾司洛尔、西地兰。结果胺碘酮、艾司洛尔、西地兰控制房颤心室率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9%、93.3%、73.3%,平均起效时间分别为(16.2±8.6)min、(7.8±4.7)min、(39.2±10.1)min,心室率下降分别为(46.5±15.8)次/min(、42.4±15.3)次/min、(31.4±14.8)次/min。胺碘酮组、艾司洛尔组的总有效率、平均起效时间、心室率下降幅度均显著优于西地兰组(P<0.01)。结论静脉注射胺碘酮、艾司洛尔较西地兰能更快更有效地控制快速房颤的心室率,艾司洛尔起效更快。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比西地兰D与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房纤颤伴急性左心衰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科收治的快速型心房纤颤伴急性左心衰患者82例,分为2组,A组(41例)采用胺碘酮治疗,X组(41例)采用西地兰D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以及用药前和用药24 h心室率的差异.结果 与X组相比,A组治疗效果更好,心室率改善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与西地兰D相比,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房纤颤伴急性左心衰的临床效果更好,且不良反应轻微,可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快速房颤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胺碘酮静脉用药治疗阵发性快速房颤(房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78例房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在原有的心脏病治疗基础上,治疗组(40例)加用胺碘酮静脉用药,对照组(38例)加用西地兰静脉注射。观察两组患者用药2h内快速性房颤转复窦性心律及心室率控制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3.68%),P<0.05;治疗组用药后显效(转复窦性心律)率(62.50%)高于对照组(31.58%),P<0.01;不良反应轻微。结论胺碘酮静脉用药转复窦性心律及控制心室率效果良好,不良反应轻,持续时间短,但应在严密的心电血压监测下进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胺碘酮静脉用药治疗快速房颤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将76例房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原有心脏病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胺碘酮静脉用药,对照组加用西地兰静脉注射。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4小时内快速房颤转复为窦性心律及心室率控制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10%)明显高于对照组(65.78%),P〈0.05;治疗组用药后显效率(转复窦性心律)为63.15%高于对照组的34.21%,P〈0.01。不良反应轻微。结论:胺碘酮静脉用药转复窦性心律及控制心室率效果好,不良反应轻,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但应在心电血压监测下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