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运用四妙勇安汤经验拾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妙勇安汤原方出自于《验方新编》,主要用于热毒型脱疽。笔者在临床当中,采用异病同治的原理,在本方的基础上加减变更,治疗以下疾病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
明代名医缪仲淳,讳希雍,又号慕台。江苏常熟人(公元1546—1627?),在明代医学史上有较大的影响。其医疗学术经验,比较集中地体现于所著的《先醒斋医学广笔记》一书中(以下简称《笔记》)。现将我们学习本书后,对缪氏在医学上的某些经验,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3.
<正> 阳城卫校王应萱老中医,幼承家学,擅长内科,尤其治面瘫有招。笔者有幸侍诊王老左右,亲聆教诲,受益匪浅。兹将王老治疗面瘫经验辑列介绍如次,以飨同道。1.搜风通脉,按证制方面瘫,又称“口眼(口呙)斜”、“口僻”,属祖国医学“中风”范畴。临床以口眼歪斜为主要表现。本病起病突然,每在睡眠醒来时,患者发现一侧面部板滞、麻木、松弛,不能作蹙额、皱眉、露齿、鼓颊等动作,口角歪向健侧,病侧露睛流泪,额纹消失,鼻唇沟平坦。王老认为,面瘫一症,常见于内科中风病,亦能单独成病。究其因机,有阴虚阳亢所致者,有风痰阻滞所致者,亦可因外伤因素而引起。“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风邪阻滞经络,或挟火,或挟瘀,或挟痰,皆可致气血不达头面,经气阻滞,经筋失养,筋肌纵缓不收而成面瘫。  相似文献   

4.
在推拿治疗落枕时,对有胸锁乳突肌强直性痉挛者,不宜于局部施术。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笔者首先在远道取穴,以缓解痉挛。但按摩外关、后溪、悬钟、落枕点、四渎、天井等穴效果不甚理想。在循经取穴的过程中偶然发现三焦经上尺骨鹰嘴下1.5寸处有一较强的敏感点,此敏感点经笔者5年来临床实践有良好的止痛效果,先后试用于急性腰扭伤、偏头痛、下颌关节弹痛症、三角肌损伤、踝关节扭伤、上臂骨折后遗症等,均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一,急性腰扭伤:急性腰扭伤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体力劳动者。笔者自1984年以来,共治疗351例急性腰扭伤患者,用此经验穴,止痛效果明显,有效率达78%。二、偏头痛:经治25例偏头痛患者,加用此穴立即止痛者10例,显效者15例。三、三角肌损伤:笔者未发现此穴以  相似文献   

5.
姚老师治带,主要分渗湿愈带和摄精止带两大法。而实中夹虚,虚中夹实,治或参伍兼顾,或先祛邪后安正,均审证辨治,药随证转。 (一)渗湿治带根据湿从寒化、热化两途,治分升清化浊和泻火泄湿二法。  相似文献   

6.
炎症性闭经是妇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以闭经伴随着程度不同的下腹疼痛为主要特征。笔者近年来运用辨证施治的方法治疗本病,疗效颇为满意。兹举例以飨读者。例1 经闭5年并盆腔炎性包块,不全梗阻案。患者张××,女,36岁。哈尔滨锅炉厂平山分厂工人。初诊时间:1990年11月25日。主诉:经闭5年,伴呃逆,下腹胀坠疼痛,大便燥结不通等症。  相似文献   

7.
仆参,又名安邪,为足太阳膀胱经穴,首出皇甫谧。《针灸甲乙经》。据文献记载,具有疏经活络、开窍醒神之功。多用于治疗下肢痿弱、足跟痛、腿痛转筋、脚气、膝肿、癫痫等证。至于针之以疗鼻衄,就管见所及,为历代文献及报道所未逮。余少时初问医道,有师某氏于闲叙时授余:“热实鼻衄,针仆参止不旋踵。”数十年来,凡遇热实证鼻衄患者,谨遵此训而施针,罔效者几无。缘厥效之臧,未敢自秘,乃择典型案例一二公之,乐与同道们共析。案一:孟××,男,44岁,司机。1985年3月1日诊。恣嗜辛辣酒浆、膏粱厚味,  相似文献   

8.
李仝教授治疗肿瘤经验偶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仝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防治恶性肿瘤病工作多年,擅长治疗疑难杂症。"火郁发之"为临床治疗郁病的常用方法,无论火郁何处,用药都当避免一味苦寒泻火,必须使用温散药物,使郁火得以清泄、发散。白细胞减少症中医辨证多为脾阳虚、毒瘀互结,从阳虚毒瘀论治,采用温补脾肾、化瘀解毒法治疗,能够取得较满意疗效。多发性骨髓瘤辨证多为肾气亏虚、毒瘀互结,治疗采用补肾填髓、化湿、逐瘀、解毒之法,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正> 程门雪先生精于调理专科,对脾胃病证尤多效验.临证常经方、时方合用,而自出机杼.今将有关经验偶拾,录之于次,以飨读者.旋复代赭汤加茅根治温病呃逆呃逆古称哕,与呕吐类,均为胃气止逆为主.《金匮》以橘皮竹茹汤治胃虚热哕,《证因脉治》以丁香柿蒂汤治胃虚寒哕;哕而腹满,二便不利则为实哕.视其前后何部不利,利之即愈,乃通降气机之谓,或下或利,当随证而治.程老治此证常以旋覆代赭汤出入.脾胃阳虚加附子理中;痰浊阻滞合二陈、温胆.实哕方中人参可不用,若虚者则用之.一般情况下,人参可用太子  相似文献   

10.
11.
临床偶拾     
古代中医虽有十三科之分,而内科称为大方脉,包括的范围很广.通常是根据三因、四诊的观察,八纲、八法的分析归纳,体现出理、法、方、药及治疗规律,也就是辨证论治的具体运用.兹举临证所治疾病3例如下.  相似文献   

12.
白郡符老中医从医五十余载,擅治疮疡皮肤病。现将其运用保灵丹经验整理如下,供临床参考。保灵丹出处:保灵丹即内消散加味的别名。“内消散”是根据《外科正宗》、《医宗金鉴·外科心法》内消散演变而成。原方在《外科正宗》中以穿山甲、金银花、知母、天花粉、白及、半夏、贝母、皂角、乳香各一钱组成。在《医宗金鉴·外科心法》的组方中,皂角为皂刺。白氏在前方的基础上加没药,而定名为保灵丹。在剂型中,如用散剂为皂角,汤剂为皂刺。他认为该方药味甘苦而不浓,性凉而不甚寒,对于初期的痈、疽、发背、疗毒恶疮、乳痈、痰核、瘰疬、疖肿等病证,可清  相似文献   

13.
<正> 陈伯涛主任医师,从医五十余载,长期从事仲景学说研究,临证擅用经方,多获佳效。笔者有幸随师学习,获益匪浅。兹择陈师运用大柴胡汤的经验一、二,整理于次,以飨同  相似文献   

14.
放、化疗副反应中药防治经验偶拾哈尔滨铁路局肿瘤医院胡素元各种类型恶性肿瘤病人,因病变部位机体状态的不同,以及放疗部位的差异,剂量的大小、化疗药物的毒理学特性等。对接受放化疗的肿瘤病人可出现不同的毒副反应。而影响放化疗按期完成,我对放化疗的病人100例临床治疗观察,经用中医辨证、中药治疗,均顺利完成放化疗计划,使癌症病人减轻了痛苦,并延长了生存期,现总结如下:1放、化疗中常见的主要症状及中医辨症。消化道症状:病人在放。化疗1—2周后,出现胃部不适、腹胀、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及腹泻等症状。骨髓抑制:表现为白细胞下降,血小板减少以及贫血。机体衰弱:放、化疗1一2周后,全身疲乏,四肢无力,精神不振,甚或心慌:气短失眠、出虚汗、咽干及口干舌燥、脱发等。炎症反应:发烧、患部疼痛、发生口腔炎、口腔溃疡、食道粘膜充血、水肿及溃疡等。;舌象及脉象:舌苔为黄苔、黄腻、舌质红绿,脉象沉细或弦数。中医认为这些症状的出现,是由于癌症病人在接受放化疗后造成机体内热毒过盛,津液受损,气血不和,脾胃失调,气血损伤以及肝肾亏损所致。2放、化疗副反应的治疗原则2.l放疗副反应的治疗原则放疗中所出现的副反应症候群团热象转重、热毒伤阴的症状  相似文献   

15.
午雪峤老中医为陕西省著名中医儿科专家,内病外治、内外结合治疗小儿疾病为午老临床治疗一大特色。笔者仅就午老推拿治疗小儿泄泻、咳喘、夜啼症的经验做一简要介绍。一、泄泻泄泻为小儿胃肠道疾病中的常见病。午老认为脾胃受损,纳运失司,湿邪内生,传化失常为各种原因泄泻之共同病理特征。故健脾利湿为治泻之根本大法,再分别兼以清热、消导、分利、温补、升举等法即可见效。外治内治原理相同,午老推拿治疗泄泻基本方为:清小肠100~200次,掐后溪50~100次,推大肠100~200次,揉脐轮50~100次,推七节100~200次,补脾经100~200  相似文献   

16.
王建孚(1916-1990),男,南京人,中共党员,主任医师.早年就读于南京国医传习所,1937年随张简斋赴渝,深得师承.1941年开业,1956年起在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工作,任中医科主任.曾连续五届任重庆市人民代表,市政协常委,农工四川省委员及重庆市常委,四川省、重庆市中医学会理事等职.  相似文献   

17.
一肾阳衰微胞宫寒冷不孕方当归15克酒白芍10克川芎6克熟地15克吴茱萸6克肉桂6克香附9克巴戟天10克艾叶10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月经前服五剂,连服两个月。再以温经种子方善后:当归15克酒白芍10克小茴香10克熟地10克紫石英15克柴胡6克菟丝子15克女贞子10克金樱子10克复盆子10克茺蔚  相似文献   

18.
<正> 一、囟门肿大方药;黄柏井水治法:将黄柏捣筛取末,适量。取新鲜井水调成糊状,冷敷两足涌泉穴。视囟门恢复正常,即取所涂药末,温水洗净两足。验案:张某,男,10个月,患儿起病即发热气促,口干,囟门高肿,按之浮软,面赤唇红,小便短少。指纹紫滞,舌红苔黄。证属里热炽盛火毒上攻。遂处以泻火解毒方:连翘滑石各5克柴胡防风桔梗甘草各3克木通栀子各2克玄参6克蝉蜕5个,一剂,水煎频服。外用黄柏冷敷两足心,午后显效,药后收功。二、白口疮(鹅口疮或雪口)方药:生附子吴萸大黄各等分。  相似文献   

19.
治咳偶拾     
(1)阳和汤止咳咳多从肺治,但“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顽固咳喘与肾关系密切。张聿青说:“肺合皮毛,毫有空窍,风邪每易乘虚而入,必得封固密闭,风邪不能侵犯。谁为之封,谁为之闭,肾是也。……所以肾本空虚,往往一见秋冬,为咳为喘者  相似文献   

20.
临证偶拾     
一、瘀血化热证解××,女,43岁。1985年12月13日初诊。患者1985年6月开始,潮热阵作,时觉有热气自胸中向四肢放射,每晚午夜过后(约凌晨3时许),脘腹灼热难忍,必须掀被纳凉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