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脑挫伤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急性期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8例急性脑挫伤患者,脑外伤按严重程度分为弥漫性脑挫伤组13例,局灶性脑挫伤组15例。分时抽取外周静脉血,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急性期NSE血清水平,观察NSE与出血量和神经功能缺损的相关性。另取15位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弥漫性脑挫伤患者早期血清NSE浓度为(75.43±5.61)μg/ml,局灶性脑挫伤组为(34.61±7.52)μg/ml,对照组为(10.8l±3.21)μg/ml,脑挫伤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弥漫性脑挫伤组与局灶性脑挫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弥漫性脑挫伤组与局灶性脑挫伤组血清NSE水平均于第3天达到高峰,随后开始下降。血清NSE水平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之间呈正相关,与预后呈负相关。结论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可以作为判断脑挫伤急性期病情严重程度和评估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急性颅脑损伤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伤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04-04/08因急性颅脑损伤收入武装警察8730部队医院外科,解放军广州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住院的50例连续病例为颅脑损伤组。对照组为同期受伤在武装警察8730部队医院外科住院的15例单纯四肢骨折,无失血性休克患者。50例脑损伤患者按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分为轻型9例,中型17例,重型24例。按入院时CT检查所见分为无脑挫裂伤10例,单纯脑挫裂伤18例,脑挫裂伤合并颅内血肿22例;根据中线移位情况,无移位12例,移位&;lt;1cm20例,移位≥1cm 18例。按照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将Ⅰ-Ⅲ级(死亡,植物生存,严重致残)为预后不良19例;Ⅳ-Ⅴ级(轻-中度致残和完全恢复)为预后良好31例。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50例各型颅脑损伤患者6-12,24,72,120h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根据不同的颅脑损伤程度、颅内血肿情况、有无脑挫裂伤、CT检测情况、患者预后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50例患者血样检测结果全部进入统计分析,其中4例分别于伤后1~3d死亡,只取其入院时数据。①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脑损伤组伤后6。12h明显高于对照组[(32.4&;#177;11.7)(9.6&;#177;4.1)μg/L,t=7.376,P&;lt;0.01],伤后24h有所减低,而后又再次升高且维持在一个次高水平。②颅脑损伤组重型患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明显高于中型和轻型损伤患者[(46.6&;#177;15.3),(21.5&;#177;6.21),(11.7&;#177;5.09)μg/L,t=3.86,t=6.65,P&;lt;0.01]。③单纯脑挫裂伤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高于无脑挫裂伤患者[(20.6&;#177;7.15),(12.7&;#177;5.37)μg/L],而脑挫裂伤合并颅内血肿患者显著高于前两者[(49.5&;#177;16.4)μg/L,t=6.88,t=6.94,P&;lt;0.01]。④预后不良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患者[(54.1&;#177;18.6),(18.1&;#177;8.22)μg/L,t=7.61,P&;lt;0.01]。对重型伤患者连续检测伤后6-12,24,72,120h发现预后不良患者明显高于预后良好患者[(55.8&;#177;17.3),(31.2&;#177;11.4)μg/L;(25.5土8.3),(14.0&;#177;5.2)μg/L;(39.6&;#177;13.3),(18.2&;#177;6.0)μg/L;(39.4&;#177;12.8),(11.5&;#177;4.2)μg/L,t=3.68~4.52,P&;lt;0.01]。结论:通过对不同严重程度脑损伤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进行检测,发现轻型、中型和重型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存在明显差异,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与脑损伤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临床确诊的脑梗死患者 75例 ,测量并计算其脑梗死体积 ,采集其发病后不同时间的静脉血 ,凝固后立即 3 0 0 0r/s离心 1 5min ,取血清 ,置 - 80℃保存 ,共 2 4 8份标本 ;对照组为同年龄组健康成人 ,共 30例 ,采集标本 30份。采用NSE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中NSE浓度。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各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及相关分析法。结果 ①脑梗死组和对照组NSE浓度分别为 (7 2 5± 2 1 4 )ng/mL和 (3 97± 1 1 2 )ng/mL ,具有显著差异 (P <0 0 1 ) ;②血清NSE浓度与脑梗死体积呈正相关 ,梗死体积越大 ,NSE值越高 ,各组间比较 ,均P <0 0 5 ;③脑梗死后NSE呈现动态变化 ,发病 4h内变化不明显 ,6h后开始升高 ,2 4h后明显升高 ,2d时达高峰 ,并可持续到第 5~ 7天 ,1 4d时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 ;④血糖水平与NSE之间有一定相关性 ,血糖水平高者 ,其NSE值亦高。⑤血清NSE水平与脑梗死患者的预后相关 ,NSE高的患者 ,其 2周时的预后较差。结论 脑梗死后患者血清NSE升高并呈现一动态变化 ,它与脑梗死的体积及患者的预后相关 ,且其变化早于影像学变化 ,可以作为脑梗死程度的依据之一 ,对确定临床治疗方案具有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急性血管病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的变化及与神经功能的关系。方法 脑出血 36例 ,脑梗死 4 1例 ,正常对照 19例。患者分别在发病后 4 8小时和 2周时采集血样 ,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 (ELISA)。神经功能缺损评定按照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生活状态评分进行。结果 脑出血、脑梗死组 4 8小时及 2周时血清NSE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并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 (P <0 .0 1)。结论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NSE明显升高 ,并能反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急性颅脑损伤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伤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04-04/08因急性颅脑损伤收入武装警察8730部队医院外科,解放军广州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住院的50例连续病例为颅脑损伤组。对照组为同期受伤在武装警察8730部队医院外科住院的15例单纯四肢骨折,无失血性休克患者。50例脑损伤患者按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分为轻型9例,中型17例,重型24例。按入院时CT检查所见分为无脑挫裂伤10例,单纯脑挫裂伤18例,脑挫裂伤合并颅内血肿22例;根据中线移位情况,无移位12例,移位<1cm20例,移位≥1cm18例。按照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将Ⅰ~Ⅲ级(死亡,植物生存,严重致残)为预后不良19例;Ⅳ~Ⅴ级(轻~中度致残和完全恢复)为预后良好31例。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50例各型颅脑损伤患者6~12,24,72,120h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根据不同的颅脑损伤程度、颅内血肿情况、有无脑挫裂伤、CT检测情况、患者预后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50例患者血样检测结果全部进入统计分析,其中4例分别于伤后1~3d死亡,只取其入院时数据。①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脑损伤组伤后6~12h明显高于对照组犤(32.4±11.7)(9.6±4.1)μg/L,t=7.376,P<0.01犦,伤后24h有所减低,而后又再次升高且维持在一个  相似文献   

6.
惊厥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惊厥是儿科主要的急症之一,通过某种特异性生化指标评价惊厥患儿脑损伤程度、预后是临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有研究表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peclficenolase,NSE)可作为脑内神经元损伤的指标[1],本研究检测了自1998年10月~1999年4月80例惊厥患儿血清NSE水平变化,以探讨NSE在判断惊厥患儿脑损伤的程度及预后中的临床价值。回材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1.1.1癫痫持续状态患儿12例患儿全部全身性惊厥性癫痛持续状态(generalconvulsivestatuseelleetlcs,GCSE)。符合国际诊断标准,30min以上明显的症状性或持发性抽搐发…  相似文献   

7.
张光文  吴剑华  靳全恒 《临床荟萃》2000,15(22):1011-1012
目的 :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euron specificenolase ,NSE)在肝硬化患者中的意义。方法 :以ELISA法对 47例肝硬化患者的血清NSE进行检测 ,并对各Child Pugh肝功能分级及不同程度食管静脉曲张组患者NSE水平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 :肝硬化组NSE[( 2 6 .45 2± 1 0 .5 81 )ng/ml]显著高于慢性肝炎组 [( 1 2 .1 2 7± 5 .6 73)ng/ml]及对照组[( 1 0 .1 96± 3.2 37)ng/ml];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愈差 ,食管静脉曲张程度愈重者NSE水平愈高。 结论 :肝硬化患者NSE水平明显升高 ,且与肝功能损害程度、门体分流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8.
脑梗死致脑损伤的主要病理变化是神经元的坏死,坏死的神经元胞浆释放大量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引起脑脊液及血清NSE水平升高,因此NSE是神经元损伤的特异性指标,并可反映神经元的损伤程度。为此作者采用E-CLSA法对50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NSE进行检测,旨在探讨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动态改变与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45例脑出血患者,分别于发病24h、第3、7、15天采血,采用ELISA法测定患者血清NSE,在发病2h及第28天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测定,并选取健康体检者30例同法检测血清NSE作为对照。结果正常人血清中NSE水平为(4.21±0.82)μg/L,脑出血后第1天血清NSE水平即显著升高,第3天达到高峰为(8.54±1.28)μg/L,持续至第7天,其血清NSE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第10天明显下降,至第15天进一步降低,仍高于正常。早期NSE水平增高影响着患者的预后,升高越显著,预后越差。结论NSE可作为评定脑出血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比较带状疱疹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变化。方法测定100例带状疱疹患者(观察组)治疗前后和10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前NSE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前血清NSE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后(P0.01)。观察组中NSE水平在不同皮损部位、范围及疼痛程度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带状疱疹患者急性期NSE水平升高,且与皮损范围、发病部位、疼痛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6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和20例正常人血清NSE浓度.应用直线相关分析方法分析NSE浓度与病灶大小、病情严重程度以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对照组NSE浓度为6.05±4.32μg/L.C脑出血组NSE浓度为35.85±23.82μg/L;脑梗死组NSE浓度为33.97±21.88μg/L;蛛网膜下腔出血组NSEE浓度为32.68±10.11μg/L.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患者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NSE浓度与病变大小、病情严重程度(GCS评分)和预后(GOS评分)之间存在相关性(P<0.01).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NSE浓度明显增高,NSE浓度的高低不仅为神经元损伤程度提供定量信息,而且也是判断病情评估预后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13.
急性脑外伤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连续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1)研究急性脑外伤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含量变化。(2)探讨中一重型脑损伤血清NSE改变的时间过程与预后的关系。地用ELISA法测定51例急性脑外伤病人血清NSE水平。对部分中一重型病人进行连续测定。结果 轻型组血清NSE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升高(P〉0.05)。中型组和重型组均高于轻型组(P〈0.001),重型组亦高于中型组(P〈0.05);中型组和重型组中的存活者首次血清NSE值即为峰值,以后逐渐下降,中型组伤后第2天、重型组伤后第4天接近正常;伤后近期死亡者NSE首次测定并非峰值,以后进行性增高,直至死亡。结论 急性脑外伤后血清NSE测定可用于早期评估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和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急性CO中毒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变化及临床检测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102例急性CO中毒入院时血清NSE浓度,对其中76例急性CO中毒患者于治疗30 d后再次复查血清NSE浓度,比较治疗前后血清NSE浓度变化. 结果病例组血清 NSE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明显下降(P=0.00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NSE测定可作为反映急性CO中毒患者中毒程度及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正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主要在中枢神经系统组织细胞中呈高表达,其次表达在外周神经和神经内分泌组织细胞内,在儿童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NSE参与生物体内糖酵解的代谢过程,是糖代谢过程的特异性关键酶之一。正常情况下,此酶在脑脊液和血液中的浓度极少,当神经元水肿、变性、坏死时,则通过受损的细胞膜及血脑屏障释放进入血液和脑脊液中,其变化水平与脑损伤程度呈正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婴幼儿热性惊厥(FS)治疗前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探讨其在热性惊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45例符合FS诊断标准的患儿按发作次数分为首次发作、2次发作、≥3次发作组,常规进行血常规、大小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电解质检测,脑电图、头颅CT检查外,比较各组治疗前、后NSE水平;随访>6个月。对照组40例,为同期的门诊健康体检者。结果 FS患儿血清NSE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发作≥3次患儿血清NSE水平升高明显(P<0.01)。各组患儿治疗后NSE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P<0.05);接近对照组(P>0.05)。结论 FS可对神经元造成短期损伤,及早干预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颅脑损伤后伤情及功能预后的评估目前尚缺乏一种可靠的生化指标。通过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进行动态检测,旨在探讨NSE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功能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外科2001-01/06重型颅脑损伤(GCS≤8)患者41例,男32例,女9例,年龄19~92岁,平均45岁。正常对照组20例,男10例,女10例,年龄20~52(平均33)岁,均经本院健康体检无异常。应用ELISA法测定41例重型颅脑损伤(GCS≤8)患者血清NSE并动态观察其变化的规律。结果预后不良的患者NSE初始值及峰值犤(66±10)μg/L,(94±14)μg/L犦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患者犤(32±4)μg/L,(34±4)μg/L犦,t值分别为3.090,4.207,P<0.01。初测NSE>60μg/L者,预后不良为75%(6/8),初测NSE<60μg/L者,预后良好为85%(28/33),χ2=22.586,P<0.001;初测NSE与预后负相关,r=-0.501,P<0.01。预后良好患者NSE值3d内迅速降至正常,而预后不良患者NSE值可持续高达5d以上;NSE持续高(初测NSE>60μg/L,下降缓慢)或继发性升高(初测NSE<60μg/L,NSE峰值>60μg/L)的患者预后不良占90%(9/10),NSE持续低(初测NSE<60μg/L)或迅速下降(初测NSE>60μg/L)的患者预后良好占94%(29/31),χ2=22.797,P<0.001。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急性期血清NSE水平  相似文献   

18.
测定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烯醇化酶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烯醇化酶(NSE)与脑梗死灶大小和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39例脑梗死患者起病第1、3、7天血清NSE水平进行了动态测定。[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清NSE浓度在起病第1、3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第3天达峰值,峰值浓度与梗死灶大小及临床预后有显著相关性。[结论]血清NSE水平测定对判断脑梗死病变的严重程度、估计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和新生儿行为神经能力测评(NeonatalBehavio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的变化,探讨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清NSE含量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6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和20例对照组新生儿血清NSE含量,同步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SB),进行NBNA评分;高胆红素血症组早期干预后再次测定血清NSE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清TSB、NSE含量显著升高,而NBNA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组与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轻度增高、中度增高、重度增高四组两两比较(均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血清NSE含量与NBNA评分呈明显负相关(r=-0.628,P〈0.01);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经早期干预治疗后,血清NSE含量均下降(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高胆红素血症可导致新生儿脑损伤,血清NSE含量可以作为脑损伤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检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变化,探讨NSE早期诊断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意义。方法 36名健康新生儿和96名本院新生儿室收治的高胆红素血症患者生后3-7天静脉采血检测血清胆红素和γ-GGT、NSE水平,同时做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测,分析统计不同胆红素水平下NSE和BAEP、γ-GGT的变化。结果 NSE水平在胆红素重度升高、中度升高、轻度升高组均增高,各组间及与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BAEP异常和γ-GGT升高在轻度升高组与对照组、重度升高组与中度升高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但在轻度升高组与中度升高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血清NSE水平较BAEP及γ-GGT检测来判断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更早、更敏感,NSE可作为判断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发生脑病早期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