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明优势致敏真菌与过敏性鼻炎发病关系,指导过敏性鼻炎的预防,诊断和康复。方法:应用曝皿和曝片互补的调查方法,对室内外优势真菌的种类、数量及季节分布进行了一年调查。结果:曝皿调查共检出56个属种的真菌,曝片调查共收集到33个属种的真菌孢子,其中优势真菌大多数均有明显的季节分布规律,这个规律与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发病季节相一致。应用真菌抗原浸液为过敏性鼻炎患者做皮内试验,其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采用真菌变应原浸液为过敏性鼻炎患者进行脱敏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优势致敏菌是过敏性鼻炎的重要致敏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1990.7.1~1991.6.30日连续曝片、曝皿一年,调查了陕西临潼地区空气中气传致敏真菌,共30种12528个;曝皿培养菌落每种513株。结合临床诊断患者1302例,其中真菌性变应性鼻炎458例,真菌性支气管哮喘348例,真菌性皮炎496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明空气中常见致敏花粉的种尝、数世、季节分布与哮喘发病关系,指导哮喘病的预防、诊治和康复。方法:应用重力测量法,对淄博市空气中致敏花粉进行了1年的曝片调查。结果:全年曝片365张,共检出花粉10898粒.36科属.全年均可见到花粉瓢散.并出现两次花粉飘散高峰期,分别在3~5月和7~9月。主要致敏花粉为蒿属、大麻箓草属、悬铃木属和杨属等:应用本地致敏花粉抗原为320例哮喘患做皮内试验,阳性率为75.6%,对照组为113%(P<0.01)。采用花粉抗原为73例哮喘患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有鼓率为93.2%,对照组为47.6%(P<0.01);结论:本项研究结果初步证实气传致敏花粉是哮喘的重要原因。花粉的飘散高峰期与花粉性哮喘病人的发病季节相一致。应用花粉抗原进行免疫治疗取得了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太原市4~9月气传真菌的种类,探讨其与真菌致敏性鼻炎的相关性,为临床提供预防、诊断和脱敏治疗。方法采用曝片法搜集2015年4~9月期间的气传真菌,调查2015年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全年接诊的1 053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的皮肤点刺和血清IgE测定,分析其与该病的关系。结果太原市区的空气中真菌以平脐蠕孢菌、交链格孢菌、菌丝碎片、棒孢菌为主,其平脐蠕孢属数量最多,占40.49%。2015年4~9月皮试阳性确诊的真菌致敏性鼻炎患者占总的65.03%(106/163),与气传致敏真菌的季节分布较一致,而血清特异性IgE阳性92例,占确诊为真菌致敏性鼻炎的86.79%,真菌特异性IgE阳性率女性高于男性(23.72%vs.16.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传真菌与真菌致敏性鼻炎密切相关,是变应性鼻炎的重要过敏原之一,女性更多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明空气中常见致敏花粉的种类、数量、季节分布与哮喘发病关系,指导哮喘病的预防、诊治和康复。方法:应用重力测量法,对淄博市空气中致敏花粉进行了1 年的曝片调查。结果:全年曝片365 张,共检出花粉10898 粒,36 科属,全年均可见到花粉飘散,并出现两次花粉飘散高峰期,分别在3~5 月和7~9 月。主要致敏花粉为蒿属、大麻 草属、悬铃木属和杨属等。应用本地致敏花粉抗原为320 例哮喘患者做皮内试验,阳性率为75.6% ,对照组为11.3%(P< 0.01) 。采用花粉抗原为73 例哮喘患者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有效率为93.2% ,对照组为47.6% (P<0.01)。结论:本项研究结果初步证实气传致敏花粉是哮喘的重要原因,花粉的飘散高峰期与花粉性哮喘病人的发病季节相一致。应用花粉抗原进行免疫治疗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对致敏真菌调查的基础上,选取本地优势致敏真菌变应原为过敏性鼻炎患者进行了皮内试验及脱敏治疗,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曝皿调查法备 11 cm培养皿若干,各种固体培养基,乳酸棉兰染液,水合氨醛碘液,载玻片,盖玻片,接种针等。专人负责分别在某商场一楼大厅内和商场外马路边固定设点2处,于每月下旬进行1次定时、定点(下午4时,每次3 min)曝皿调查,每个点各放3个不同培养基的琼脂平皿(察氏、消氏和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曝皿后置室温进行培养,每日观察菌落数量、形态、颜色、生长速度及气味,并…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了解重庆市空气中真菌的属种及飘散规律。方法:1999年10月-2000年9月共一年期间,在重庆市区及近郊共设两个暴片点,每天换片,并在上述暴片点每月2次进行暴皿调查。结果:经过暴皿调查观察重庆市空气中全年均有真菌飘散,高峰在5月,暴片中的真菌孢子按数量多少依次为交链孢霉属,黑粉霉属,锈菌夏孢子和附球菌属30上属种,暴皿培养生长的真菌属种按数量多少依次为着色芽生菌,白酵母菌,青霉及红酵母菌属等24个属种,其高峰均在7月。结论:重庆市空气中真菌经暴片及暴皿法所是结果表明,5月和10月期间多属种真菌高频率出现源于此时重庆地区湿度较高,风速较大之故。  相似文献   

8.
郝凤玲 《护理研究》2007,21(12):1091-1092
变应性皮肤病是皮肤病中有代表性的最复杂的多发病和常见病,临床对其治疗多数情况下是对症治疗,或者通过对病人过敏原的测定进行特异性脱敏治疗。但病人往往对其疗效的满意度不高。为探讨吸人性过敏原与常见变应性皮肤病的关系,发现引起变应性皮肤病的常见致敏原,我科对本院门诊变应性皮肤病病人采用体内试验法进行吸人性过敏原的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郝凤玲 《护理研究》2011,25(14):1276-1277
变应性皮肤病是临床皮肤病中最为复杂的多发病和常见病,因其病因复杂,发病机制不完全明确,所以治疗棘手,此类疾病易反复发作,病程迁延,护理更为艰巨。临床中通过对应用美能片治疗95例变应性皮肤病病人的观察和分析,笔者认为该药治疗湿疹、荨麻疹疗效尚可,尤其是治疗荨麻疹效果更佳。现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孟雅琴  白玉荣 《华西医学》2007,22(4):800-801
目的:回顾2004年及2005年3~12月吸入性变应原皮试检测结果,寻找吸入性变应原及花粉致敏诱发变应性鼻炎的发病规律。方法:对近两年以变应性鼻炎为首诊症状的病人进行临床检查及变应原皮肤实验。结果:960例病人中,检查阳性749例(78.0%),阴性211例(22.0%)。19种吸入性变应原中花粉变应原占七种,其皮试阳性503例,占皮试阳性率67.2%,其它变应原皮试阳性246例,占皮试阳性率32.8%。花粉皮试阳性率与季节密切相关。结论:吸入性变应性原皮内实验有助于诊断、预防、治疗、变应性疾病。变应性鼻炎、花粉症发病与季节密切相关,特别是花粉症与气传花粉播散季节及花粉种类、浓度相关性甚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变应性鼻炎儿童与正常儿童在行为方面的差异。方法 对6~12岁的60例变应性鼻炎和30例正常儿童(对照组)进行行为调查比较,行为调查内容包括睡眠、性格、记忆。结果 变应性鼻炎儿童行为异常率为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两者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5)。结论 变应性鼻炎是一种慢性疾病的同时,经常还伴有行为方面的异常。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了解重庆市空气中气传花粉的种属及飘散规律。方法:1999年10月1日-2000年9月30日共1年期间,在重庆市区及近郊共设两个暴片点,每天换片。结果:调查发现重庆地区一年中空气中花粉高峰期在3月,占全年总的65.8%,即春季花粉为本地区最优化,其主要气传花粉为;松属,构属,柏属,此三种春季花粉的总计占全年总数的69.4%。结论:重庆市空气中致敏花粉以春季花粉为主,以特点为本季节的气温,降雨量及风力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真菌在支气管哮喘的发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部分支气管哮喘患者其致敏源、临床表现以及治疗过程与真菌密切相关,存在真菌致敏状态。本文探讨这类真菌致敏性哮喘患者的临床特点,为今后临床上对这一类患者的病情判定,及时治疗以及给予提前干预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2009~2010年住院期间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的患者,分析其中真菌致敏的支气管哮喘患者与无真菌致敏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哮喘合并真菌致敏组患者住院时间、病程明显长于没有合并真菌致敏组(P<0.0001,P=0.025);其40岁以前发病人数明显多于不合并真菌致敏组患者(P=0.025);两组患者的吸烟人数、过敏史、家族史无明显差异(P=0.209,P=0.28及P=0.557)。病情严重程度分级为中度和重度的患者人数在两组中无明显差异(P=0.792);血液中tIgE水平在两组患者中无明显差异(P=0.457);血液中嗜酸粒细胞水平、痰涂片真菌阳性率水平哮喘合并真菌致敏组明显高于不合并真菌致敏组患者(P=0.027,P=0.0001);两组肺功能指标FEV1和FEV1/FVC无明显差异(P=0.918,P=0.381)。结论真菌与支气管哮喘关系密切,真菌致敏的支气管哮喘有其特有的临床特点,治疗上也有其不同之处;在临床上遇到持续性哮喘,哮喘症状难以控制或哮喘治疗过程中病情反复等情况,我们需要想到真菌致敏的可能,进行相关的检测和检查,找到临床依据,从而及时地给予抗真菌治疗。  相似文献   

14.
春季结膜炎是一种双侧性、反复发作性、变应性结膜间质炎症。其发病原因不明,多认为与过敏反应有关。由于难以确定致敏原,所以治疗仅限于缓解症状,减轻痛苦。寻找一种能有效缓解症状,减轻病人痛苦的治疗方法,是我们临床眼科需要解决的问题。近年来,笔者应用中西药结...  相似文献   

15.
超敏反应又称变态反应,是指已致敏的机体再次接触相同的抗原或半抗原与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反应,引起组织损伤和/或生理功能紊乱,如呼吸系统的变应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皮肤科的变应性皮炎等,这类疾病病因复杂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特异性脱敏疗法,是对已被某种变应原致敏的机体通过一定的途径,连续、小剂量、多次给予该种变应原,使机体对其敏感性逐渐降低以致脱敏,从而再次遇到该种变应原时不发生变态反应。这种特异性脱敏的机制尚未完全清楚。我科对20种常见吸人性过敏原阳性的变应性鼻炎、过敏性哮喘及变应性皮肤病160例病人进行特异性脱敏治疗,现将观察护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盐酸特比萘芬、伊曲康唑在真菌性皮肤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70例真菌性皮肤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伊曲康唑治疗,观察组给予盐酸特比萘芬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愈时间、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真菌清除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治愈时间短于对照组,临床症状与体征改善情况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真菌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盐酸特比萘芬治疗真菌性皮肤病,有利于缩短患者临床治愈时间,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真菌清除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儿童与正常儿童在行为方面的差异。方法对6~12岁的60例变应性鼻炎和30例正常儿童(对照组)进行行为调查比较,行为调查内容包括睡眠、性格、记忆。结果变应性鼻炎儿童行为异常率为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两者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5)。结论变应性鼻炎是一种慢性疾病的同时,经常还伴有行为方面的异常。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探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与通窍鼻炎片联合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沈阳242医院2013-01—2014-06期间所收治的42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通窍鼻炎片治疗,治疗组采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联合通窍鼻炎片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5%,明显高于对照组(7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34,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采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与通窍鼻炎片治疗变应性鼻炎,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9.
马应龙痔疮膏治疗阴囊湿疹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金华 《护理研究》2006,20(7):1844-1844
阴囊湿疹是一种常见的变应性皮肤病,由于其发病部位隐蔽,局部皮肤敏感,剧烈疼痛及瘙痒使病人活动受限,严重影响工作与生活。为减轻病人痛苦,采用马应龙痔疮膏治疗阴襄湿疹,效果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硝酸咪康唑乳膏联合盐酸特比萘芬片治疗真菌性皮肤病的效果及对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80例真菌性皮肤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特比萘芬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硝酸咪康唑乳膏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真菌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皮肤角质层含水量、表皮皮脂含量高于对照组,经皮水分丢失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硝酸咪康唑乳膏联合盐酸特比萘芬片能够有效提升真菌性皮肤病的治疗效果,抑制炎症反应,促进皮肤屏障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