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真红)是一种以红细胞增多为主的骨髓增生性疾病,具有某些肿瘤性质,国内外常用静脉放血,化疗、α干扰素、放射性核素治疗等治疗方法,但均不能尽快消除症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而且副作用较大。随着血液成分单采术在医疗方面的推广,单采红细胞治疗真红已用于临床。1994-1999年我院应用红细胞单采术及化疗治疗真红患者21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金刚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9):2237-2237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简称真红)在临床上多以心血管、神经、消化系统的症状就诊,本组报告6例真红,最长误诊12年。  相似文献   

3.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真红)在临床上较少见,部分医师对本病认识不足,容易造成误诊。现将广西医科大学附属一院院1973年1月-1992年12月收治的24例真红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钟宜干  金进华 《河北医学》2000,6(2):128-130
探讨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真红)的临床、血液、骨髓象及治疗方法,方法:对45例真红病人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在45例真红患者中,41例具有多血症状占91%,30例具有出血症状占67%,40例具有脾脏肿大占89%,20例肝肿大占44%,血栓形成5例占11%;45例中8例仍“肝硬化、脾肿大”0.5-2年,其中1例行脾切除术;6例误码率诊为“:原发性高血压”1-3年;1例误诊“结膜炎”3例;45例中30例  相似文献   

5.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4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刚  李艳 《吉林医学》1998,19(4):240-241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简称真红)在临床上多以心血管、神经、消化系统的症状就诊,本组报告4例真红,其平均误诊时间为5.2a。1病历摘要1.1病例1:52岁,女性,因右侧肢体瘫1周于1994年4月入院。12a前偶然发现肝脾肿大,同时发现高血压病,经口服降压药...  相似文献   

6.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合并心律失常一例右江民族医学院附院黄红艳百色地区人民医院李莉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简称真红)一般认为是骨髓增殖性疾病,属于恶性肿瘤范畴,是一种克隆性疾病。病人的红细胞及全血总容量绝对增多,血粘度增高。国外曾有报道发病率为0.6~1.6/1...  相似文献   

7.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简称“真红”)是一种骨髓增殖性疾病,由于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增殖导致红细胞过度生成,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其临床特点是发病缓慢、病程较长、红细胞明显增多、全血容量增多,常伴有白细胞及血小板数增多,皮肤及粘膜红紫色,脾肿大。血栓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在红细胞增多症患者中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 用化学发光免疫法(CLIA)测定20例健康者,30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真红)和22例继发红细胞增多症(继红)患者的EPO水平,并同时测定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比容.结果 真红患者EPO水平为(2.27±1.32) mIU/mL,与正常人EPO水平(15.50±5.59)mIU/mL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继红患者的EPO水平为(56.67±14.63)mIU/mL,与正常人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真红患者血清EPO水平正常或降低,继红患者EPO水平增高,EPO水平在红细胞增多症患者中有一定的鉴别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9.
作者报道采用三尖杉酯碱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真红),15例的近期效果是,完全缓解为12例,临床缓解1例,好转2例.在位或随访追踪观察长达5-13年的有11例,该11例均有复发表现,而复发后再使用该药治疗仍能使病情缓解.且未见一例转化为其他血液病.通过长期观察,作者认为三尖杉酯碱治疗真红这一国内首创药物,已为真红治疗增添了一种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vera,PV)简称“真红”,是一种获得性克隆性多能干细胞的骨髓殖性疾病。临床特点是发病缓慢,病程较长,红细胞明显增多,全血容量增多,常伴以白细胞及血小板数增多,皮肤及黏膜红紫色,脾肿大。目前西医治疗方法有:静脉放血,放射核素32p,造血抑制药(如  相似文献   

11.
许秉诚  陈斌 《中西医结合研究》2010,2(4):213-214,217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 vera,PV)简称真红,是一种获得性造血多能干细胞克隆性增殖的疾病,临床以红细胞明显增多、全血增多,皮肤及黏膜红紫色,脾肿大等多见。人群中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发病率约为0.6/10万~1.6/10万,其发病缓慢、自然病程为18~36个月,经各种治疗后,  相似文献   

12.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伴假性低血糖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正确判断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简称真红)患者低血糖真假的方法,以正确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血糖低于2.8 mmol/L而无低血糖症状的真红患者,不予任何特殊处置,于次日复查空腹血糖,并同时急检指血血糖,以判断低血糖的真伪。结果5例真红患者的低血糖均为假性低血糖,但低血糖的程度与血红蛋白、红细胞的增高程度无直接相关性。结论真红可以出现假性低血糖,临床医生应引起注意,避免盲目治疗或忽视低血糖以致延误治疗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危害。  相似文献   

13.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是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增生性疾病,2005年初几个不同的研究组在PV患者中发现了同样的JAK2突变,该突变可能导致PV的发生。新近,证明JAK2突变存在于几乎所有的PV患者,因而成为本病一个敏感的诊断标记。传统的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方法存在许多毒副作用,PV患者中JAK2突变的发现为真红的治疗提供了新的作用靶点。笔者就近年来关于对JAK2突变的靶向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以下简称“真红”),是骨髓造血功能亢进所致,属骨髓增生综合征范畴。由于其确切病因和发病机理不明,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放血虽能图一时之快,但仅能维持一个月左右,且可刺激骨髓造血或引起缺铁,对年老伴心血管疾病患者并不合适:放射性磷32和烷化剂治疗虽可缓解病情,但有促使患者更易转化为白血病之虑,且副作用多,包括胃肠道反映、血小板和白细胞过低等。  相似文献   

15.
高三尖杉酯碱联合放血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程惠馨马洪王宝玲哈尔滨铁路中心医院(哈尔滨150001)李丽广州铁路中心医院自1986年以来,采用高三尖杉酯碱联合静脉放血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简称真红),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资料1...  相似文献   

16.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简称真红)是一种克隆性的,以红系细胞异常增殖为主的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介绍了目前西医治疗真红的优点和不足,以及近年来关于真红患者中存在的JAK2突变的靶向治疗研究。探讨了祖国医学对真红病因病机的研究及针对本病不同的证候特点所采取的相应辨证施治。根据真红在疾病不同时期的特点,综合中西医治疗方法的优势将更有效的治疗疾病。  相似文献   

17.
<正>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简称真红症)系骨髓增生症。真红症合并心肌梗塞报告较少,我们收治一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血府逐瘀胶囊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合并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明确诊断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34例患者常规内科治疗,同时依据血栓形成情况以血府逐瘀胶囊配合羟基脲等治疗.结果 真红患者的血栓形成的风险明显降低.结论 血府逐瘀胶囊配合羟基脲等对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合并栓塞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黎劲  韦柳红 《华夏医学》2013,(5):976-977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是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增生性疾病,其特点为血细胞造血异常增生,以红细胞(RBC)增多为主,多伴有白细胞、血小板增多,临床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皮肤红紫、肝脾肿大等,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血液流变学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钟巧 《广东医学》1998,19(6):428-429
目的:探讨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方法:采用微机多功能血液流变仪检测25例患儿治疗前后的血粘度。结果: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全血高切粘度(Vb1)、低切粘度(Vb2)、红细胞压积(HCT)、血沉方程K值(ESR-K)、红细胞聚集指数(EAI)明显增高(P<0.01);血沉(ESR)明显降低(P<0.01)。②治疗5天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③红细胞增多症血粘度增高的主要原因是红细胞压和(HCT)增高而使红细胞聚集性增高。结论:红细胞增多症存在高血浓度下的高粘、高聚的特点。血浆、白蛋白及部分换血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