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瘦燕先生诞辰80周年纪念暨陆氏针灸学术经验交流会已于1989年11月17、18两天在上海隆重召开.会议由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上海中医学院针灸系主办,并有中国农工民主党上海市委员会、上海市针灸学会、上海国际针灸培训中心、上海市中医文献馆等单位参加.参加会议的有上海市卫生局副局长施杞、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  相似文献   

2.
实验针灸学教学发展简史1 979年北京针灸针麻学术讨论会标志着中国针灸学已越出了传统医学的范畴 ,并为发展实验针灸学教学创造了条件 ,在会议期间有人提出是否可将现有的大量实验针灸研究成果转化为教材之后的 2 0年间 ,不少专家致力于对过去的针灸实验研究进行汇集、整理和总结 ,实验针灸学的诞生就是这种汇聚、整理和总结研究的突出成果之一。1 982年上海中医学院 (现上海中医药大学 )开始把针灸实验引入针灸教学 ,1 983年 ,天津中医学院率先把实验针灸学作为独立的课程授课 ,此后 ,天津、上海分别举办了实验针灸学教师培训班 ,促进了实…  相似文献   

3.
张(?)(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针灸学的分科。早在六十年代上海中医学院针推系就把原来的一本针灸学分为经络、穴、刺灸法和针灸治疗四个部分,尽管当时没有明确提出学科的概念,但无疑开始了分科。  相似文献   

4.
王雪苔(1925~2008),曾用名王政和,生前为中国中医研究院资深研究员、著名针灸学家、中医文献学家[1]。王老专著与主编著作有《针灸学手册》、《中国针灸荟萃》、《中国针灸大全》、《中国医学百科全书.针灸学》、《针灸学词典》、《针灸史提纲》、《针  相似文献   

5.
肖继芳,1937年生,广西昭平县人。1963年毕业于广西中医学院。历任广西中医学院针灸教研室副主任、主任;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副主任、主任;针灸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广西针灸学会秘书长、副会长。1982年参加国家援外医疗队,在尼日尔国家首都医院工作2年。曾参加学院学术代表团出访过澳大利亚、越南等国。擅治痛证、中风瘫痪、失眠、眼疾等。肖继芳教授乃针灸名宿,广西中医学院针灸专家,为近代针灸学名家朱琏传人,从事针灸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40多年,成果颇丰。肖教授博览群书,治学严谨,中西贯通,对基础理论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因而在…  相似文献   

6.
杨依方主任医师 ( 1 92 4年~ )上海市南汇县人 ,系已故著名针灸学家杨永璇教授之长子 ,幼承庭训 ,1 939年考入上海中国医学院 ,1 943年毕业返回故里南汇周浦 ,以针灸疯科方脉开业行医 ,同时拜当地名中医孙电人先生为师继续深造内科。解放后 ,先后任周浦镇第一联合诊所所长兼针灸医师 ,南京中医学院教师 ,南汇县周浦人民医院针灸科主任 ,南汇县中心医院副院长 ,南汇县中医院院长兼党支部书记 ,1 987年晋升为主任医师。90年代他又被聘为“上海市继承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研究班”导师 ,1 995年荣获“上海市名中医”称号。杨师从事中医针灸…  相似文献   

7.
中医学传入美国并被美国人接受的年限虽然不是太久,但发展迅速。时下美国有20余所针灸或中医学院,可培养针灸学博士、东方医学博士等。同时,有各种针灸杂志6种,有3个针灸学术组织。中医药的使用在美国也日见广泛。据有关资料  相似文献   

8.
今年7月10日,是我国现代医学史上著名中医针灸学家承淡安先生逝世三十周年。他是针灸界的卓越先驱,是复兴中国针灸学术的一代宗师。  相似文献   

9.
针灸妇科十大要穴及临床应用310009浙江中医学院针灸推拿系杨丹红200030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吴焕淦陈汉平针灸妇科学是针灸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近年来随着针灸医学的不断深入研究,大量的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证明针灸治疗妇科病确有较好疗效,且无副作用,是妇...  相似文献   

10.
由天津中医学院针灸系实验针灸学教研室郭义、王秀云等完成的“沟通融合、创新实践——实验针灸学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与实践”教学研究课题,最近通过专家鉴定。课题组就如何实现实验针灸学的可持续发展,使其在培养现代化的中医针灸人才以及针灸现代化中发挥出更重要的作用,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创造性地提出“沟通融合是实验针灸学可持续发展的宗旨与原则,创新实践是实验针灸学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与源泉”的教学理念。将其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并主导教材建设,实现了教材建设的立体化;优化整合教学内容,特别是将临床中常用的针灸治疗新技术引…  相似文献   

11.
正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海派中医流派陆氏针灸创始于我国著名针灸名家陆瘦燕先生。陆瘦燕(1909-1969),原籍嘉定,16岁中学毕业后,随生父当地针灸名家李培卿学医,后定居上海,开业设诊,以其精湛之针术,日诊百余人,常义务施诊,享誉沪上。1948年,陆先生与其夫人朱汝功兴办新中国针灸学研究社,附设针灸函授班,传授针灸医术;并研究针具改革,制作针灸经络穴位模型;于报刊设《燕庐医说》专栏,著文宣传针灸知识,影响远及东南亚一带。  相似文献   

12.
赵洛匀(1940~),女,浙江上虞人。1964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针灸系。历任临沂针灸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临沂市中医医院针灸科主任,主任医师,1997年确定为第二届全国名老中医继承工作带教老师。赵洛匀老师从事针灸临床工作30余载,经验丰富。其主要学术...  相似文献   

13.
正陆念祖主任医师,上海市名中医,浙江宁波人,上海伤科八大家——陆氏伤科第八代传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陆氏伤科代表性传承人~([1,2])。1968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医疗系,从事临床与科研近50年。幼奉庭训,经家传熏陶,又受业于正规中医学院,尤其善用祖传银质针灸治疗今之常见慢性关节和脊柱相关疾病,推崇"经络气血为纲",临床上以"以针代刀,内外兼顾,三焦分治"为治疗特点,特别是对肩周炎的  相似文献   

14.
简讯     
为迎接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成立大会的召开,河南科技出版社即将推出《中国针灸大全》.该书是河南省科技出版社特邀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筹备委员会秘书长王雪苔任主编,上海中医学院教授、上海国际针灸培训中心主任、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邱茂泉,河南中医学院教授、中国针灸学会临床研究会顾问邵经明,河南中医研究所研究员、中国针灸学会针法灸法研究会理事华福高,北京针灸学院副教授、副院长王岱任副主编集体编著的针灸学大型著作.全书分上、下两卷.上卷针灸学基础,系统全面地阐述了针灸学的概念、特点、简史、主要针灸医籍、中医基础理论、诊断、腧穴、针法、灸法、辨证选穴等.下卷针灸学临床,讨论了针灸临床发展概况、针灸的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5.
絮刺火罐疗法是先祖父、我国著名针灸学家,上海曙光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杨永璇生前所倡用的一种活血化瘀法。先祖父曾发表过《絮刺火罐疗法治疗脊椎肥大症》专著,深得针灸学术界的推崇。笔者在临床上运用这一疗法治疗多种脊椎病变,均获显著疗效。 一、病例选择:本组38例病例,均经病  相似文献   

16.
别具一格的彩色上海中医学院和上海中医研究所的有关针灸和解剖学专家,经多年精心摸索,编绘成了彩色的《针灸经穴图》,将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针灸经穴图》共有彩图七幅.其中六幅标志了分布在十四经脉循行经络上的腧穴361个,是十四经经脉之气直接注输出入的处所,它反映了我国历代传统穴位的结晶.为了对近年来针灸临床实践中发展的新穴有所反映,特专门绘制了一幅经外奇穴图,其中所列47穴基本上根据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针灸学》和《中国针灸学概要》选收,并经各地有关针灸专家、医师和教师反复讨论、精选后确定.  相似文献   

17.
罗永芬教授1940年12月出生,1964年毕业于成都中医学院(现成都中医药大学),现任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首届名中医,四川省针灸学会副会长,针灸临床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针灸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1年,研究方向为针灸经络腧穴的临床应用及规律,有良好的中医针灸学术造诣和医疗技能。  相似文献   

18.
李东垣对针灸学的贡献300193天津中医学院针灸系赵峻岭魏连海李东垣,名杲,字明之,晚号东垣老人,金元四大家之一,宋金时真定(今河北正定)人。约生卒于公元1180~1251年。受业于易州张元素,尽得其传,并有所阐发。他重视脏腑辨证,尤其对《内》、《难...  相似文献   

19.
热烈祝贺《上海针灸杂志》创刊! 针灸学是祖国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经受了二千多年的实践检验,在防治疾病方面,充分显示出简便易行、适应症广、疗效迅速的威力,深受人民群众欢迎。国民党统治时期,企图消灭中医,但针灸在我国还是畅行无阻。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制定了中医政策,祖国医学得到了继承和发扬,针灸学也获得了新的生命。一九五九年以来,开了一系列的针灸学术科研会议,开展了针灸临床和理论的研究工作,使我国针灸学有了空前的普及和提高。全国已发表了九千多篇论文,临床总  相似文献   

20.
《世界中医药》2020,15(7):I0001-I0006
郭义,博士,教授(二级),研究员,博士/博士后合作导师。现任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院长、实验针灸学研究中心主任、针灸标准化研究所所长。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教学名师,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首届中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学术带头人,国家重点学科——针灸推拿学科学术带头人,天津市高校重点学科针灸推拿学科领军人才,滨海学者,天津市突贡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