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全数字化乳腺摄影之肿块"边缘征"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病变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女性乳腺肿块患者,年龄24~80岁,平均50.9岁,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对全数字化乳腺摄影显示乳腺肿块之"边缘征"进行分析,将边缘深分叶状、浸润状、星芒状归为恶性边缘组,将边缘清晰、小部分边缘模糊归为良性边缘组。结果病理诊断良性32例,恶性63例。影像诊断与病理结果对照,恶性被误诊为良性5例,占7.9%,良性被误诊为恶性6例,占18.8%。依据"边缘征"诊断乳腺肿块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2.1%、81.3%、88.4%。结论数字化乳腺摄影肿块之"边缘征"可作为乳腺良、恶性肿块定性诊断的重要征象之一,便捷且准确,有较高诊断价值及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乳腺癌X线征象78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提高乳腺癌X线的早期诊断率。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78例,乳腺良性病变109例,以恶性钙化,大导管相,漏斗征,异常血管相,皮肤增厚,牛角征,塔尖征及腋下淋巴结肿大八个影像学征象为分析对象,并比较良恶性乳腺病变钙化特征。结果:八下征象是乳腺癌的特异征象,良性病变较少出现且表现不同,良恶性乳腺疾病的钙化特征存在显著差异,结论:乳腺癌在肿块形态不明确情况下,相关X一征象是早期乳腺癌X线诊断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描述肺团块/结节病灶的特征及病因,为临床判别此类病变的良恶性提供依据。方法在青岛5个研究中心收录获得病理学资料的病例646人,比较胸部CT在良恶性疾病中的表现,并对构成比的差异进行统计学检验。分析影像学联合征象对孤立性肺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和支气管充气征在两组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毛刺征和胸膜凹陷征在恶性组的构成比高于良性组,而支气管充气征在良性组的构成比高于恶性组。联合征象对结节判定的敏感度为0.8461,特异度为0.8571,阳性预测值为0.9778,一致率为0.8475。结论肺团块/结节病灶中,毛刺征和胸膜凹陷征提示恶性病变,支气管充气征提示良性病变。通过分析联合征象来提高对孤立性肺结节的判断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经直肠彩超结合超声造影技术观察直肠间质瘤,探讨直肠间质瘤的超声特征及谐波超声造影技术在直肠间质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经直肠彩超观察直肠间质瘤病变,再以反向脉冲谐波显像技术对病变行超声造影检查,分析直肠间质瘤的造影灌注特征。结果本组9例直肠间质瘤,其中低度危险程度间质瘤3例,中度危险程度间质瘤1例,高度危险程度间质瘤5例。直肠间质瘤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为直肠肌层内向腔内或腔外突起的圆形或椭圆形低回声团块,较大肿瘤内部回声多杂乱不均,可见片状无回声区及散在钙化灶,边界较清晰,肿块不直接沿胃肠道壁浸润蔓延,以外生性膨胀性生长为主,邻近肠壁无明显增厚征象,均未探及肠周淋巴结转移。超声造影表现为快速显著增强,对于较大肿瘤,病灶呈不均匀增强,病灶中心坏死区始终无增强。结论经直肠彩超结合超声造影技术能够很好的显示直肠间质瘤的形态范围及微血管灌注情况,对于直肠间质瘤术前明确诊断及病变侵犯肠壁层次分析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乳腺癌与良性病变钼靶X线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28例乳腺病变患者行钼靶X线检查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乳腺癌组(n=52)和乳腺良性病变组(n=76)钼靶X线表现及鉴别.结果:乳腺癌钼靶X线阳性率92.3%,乳腺癌组肿物大小、形态、边缘等直接征象和恶性钙化、大导管征、漏斗征等间接征象发生比例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组(P<0.05).结论:经钼靶X线是筛查乳腺癌重要手段之一,在鉴别良、恶性乳腺病变中有其不同影像学特征,影像医师需结合X线各征象、临床、病理学检查等,为临床提供客观的检查信息.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SPN)的临床及影像征象进行恶性风险因素分析,以提高早期肺癌的检出率。方法回顾分析43例SPN病人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先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出良、恶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代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得出良、恶性SPN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43例病人共43个SPN,良性组18例(41.9%),恶性组25例(58.1%)。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单因素分析显示,病人为女性、CT影像中结节有分叶、毛刺征、血管集束征、支气管征、胸膜凹陷征和无平直边的结节恶性率较高(P < 0.05~P < 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毛刺征为恶性SPN的独立危险性因素(P < 0.05),有平直边为良性SPN的独立保护性因素(P < 0.05)。结论良、恶性SPN的各影像征象存在重叠,毛刺征为恶性SPN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有平直边为良性结节的独立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肺内良性病变的胸膜凹陷的CT表现特征。方法收集19例由手术、病理和临床证实并表现有胸膜凹陷征象的肺部良性病变,分析其CT影像资料。结果肺内良性病变主要是炎性结节5例,慢性炎症4例,结核球6例,炎性假瘤3例,肺脓肿1例。良性胸膜凹陷的主要CT表现:胸膜棘状粘连牵拉,胸膜宽基底性内凹,相邻胸膜增厚和胸腔积液。结论肺内良性病变所显示的胸膜凹陷具有一定的CT特征表现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张超  韦菊临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8):879-881,884
目的:统计分析孤立性肺结节周边结构CT征象对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43例经病理证实的孤立肺结节病例,行常规和对病灶局部薄层扫描,按照良、恶性进行分组,对良、恶性肺结节周边征象进行分类统计,包括分叶征、血管切迹征、棘突征、毛刺征、边缘锐利、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阳性支气管征、晕征、卫星灶征、充血征、引流线征等12个邻近肺野征象。比较不同征象在良、恶性结节中出现的百分比是否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43例病例中,良性病变44例,恶性病变99例,除阳性支气管征和绒毛征外,其他周边结构征象在良、恶性肺结节中差异均显著(P<0.05)或非常显著(P<0.01)。结论:绝大多数孤立性肺结节的周边征象对诊断有价值。阳性支气管征和绒毛征在良、恶性结节中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肺内孤立性结节的CT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并与病理结果对照,从而评价研究各种SPN直接和间接CT征象在鉴别其良恶性中的作用,提高该病例的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肺内孤立球形结节之CT直接与间接征象,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下列征象对恶性病变鉴别有帮助:“空泡征”、“堆积石征”、细而深切迹、硬性细短毛刺及厚壁空洞、偏心性钙化、胸膜凹陷征、病灶远端局限性气肿改变;而病灶边缘宽浅切迹、较软性粗长毛刺、薄壁空洞、SPN内脂肪、均匀致密的钙化、病灶远端无局限性气肿改变较支持良性SPN。结论:SPN之CT征象多种多样,在判断其良恶性时应综合其各种直接和间接征象。  相似文献   

10.
邱传珍  刘鹏  杨少春  凌峻 《中外医疗》2012,31(29):67-68,70
目的研究Ki-67的表达、脑膜尾征的特征与脑膜瘤的良恶性的可能关系,以其为脑膜瘤的良恶性判断、复发倾向及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选择脑膜瘤患者54例,根据术后病理报告分为良性组和非良性组,将脑膜尾征的特征与良恶性组进行分析;将脑膜瘤病理切片作为实验组,选取正常外伤后硬脑膜组织10例作为对照组,SP法检测实验组与对照组中Ki-67的表达,分析Ki-67的表达及脑膜尾征的特征与脑膜瘤的增殖活性、良恶性及侵袭性之间的可能关系。结果脑膜瘤有无脑膜尾征与脑膜瘤良恶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膜瘤尾征对应组织是否肿瘤侵袭与脑膜瘤良恶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i-67的表达与脑膜瘤良恶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性脑膜瘤出现尾征概率大于恶性脑膜瘤;脑膜尾征是脑膜瘤的一个重要征象之一,是肿瘤细胞侵袭、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丰富的血管扩张等作用的结果;恶性脑膜瘤癌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大于非典型与良性脑膜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乳腺癌与常见良性病变的X线表现,提高对乳腺病变尤其是乳腺癌的诊断水平.方法 以恶性钙化、大导管相、漏斗征、皮肤增厚、血管增粗增多为研究对象,比较乳腺癌及乳腺良性病变的X线表现的不同.结果 恶性钙化、大导管相、漏斗征、皮肤增厚、血管增粗增多为乳腺癌的较特异征象,可与良性病变作出鉴别.结论 乳腺钼靶摄影检查能清晰显示乳腺癌的各种征象,是诊断乳腺癌的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高分辨CT在肺内孤立性结节(SPN)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就诊的80例疑似SP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高分辨CT检查、手术治疗及术后病理诊断,比较良恶性SPN的高分辨CT征象差异,并以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高分辨CT检查在良恶性SPN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结果:患者均经病理诊断确诊为SPN,包括恶性结节35例,良性结节45例;高分辨CT诊断恶性结节36例,良性结节44例,CT对恶性结节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29%和93.33%,诊断准确率为93.75%。恶性结节患者的CT征象中,毛刺征、分叶征及血管集束征显示率均高于良性SPN组,而钙化显示率均低于良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分辨CT能准确显示SPN的形态分布及影像特征.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螺旋CT对回盲部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54例经手术病理确诊有完整CT资料的回盲部肿块病例,进行良恶性对比分析。结果良性病变32例,以阑尾周围脓肿为多见;恶性病变22例,以盲肠、升结肠癌为多见。2组良恶性CT征象比较,囊性肿块、实性肿块、肠腔狭窄、不规则肠壁增厚、分层样肠壁增厚、肠旁脂肪浑浊、肠梗阻、远处转移、末端回肠受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周围淋巴结肿大、肠套叠、腹水、邻近肌肉累及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对鉴别回盲部肿块的良恶性和确定病变范围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肺磨玻璃结节CT征象在早期肺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经CT检查存在肺磨玻璃结节征象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病理结果分成良性组与恶性组,各27例,所有患者均进行CT机检查。比较两组肺磨玻璃结节不同CT影像特点,分析诊断价值。结果两组肺磨玻璃样结节病变形状、边界、毛刺征、血管集束征、支气管充气征、分叶征、胸膜凹陷征、空泡征、密度等征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膜凹陷征诊断敏感性、特异性最高(P<0.05);边界粗糙诊断敏感性、特异性最低(P<0.05)。结论肺磨玻璃样的胸部CT征象在肺良性、恶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椎体压缩骨折患者CT、MRI影像学特点及良恶性鉴别要点。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至2016年3月期间所收治的椎体压缩骨折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以病理结果为基准对患者CT及MRI征象进行统计,并明确良性与恶性椎体压缩骨折的CT、MRI征象差异。结果 50例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中,18例为良性、32例为恶性。CT与MRI征象均以双边征、充气征、骨质破坏、椎旁软组织影、骨膜反应、辐条车轮状高密度征为主。其中良性与恶性患者双边征、充气征、骨质破坏、椎旁软组织影、骨膜反应等征象的出现率无显著差异(P0.05);77.8%(14/18)的良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出现辐条车轮状高密度征,显著高于恶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所出现的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边征、充气征、骨质破坏、椎旁软组织影、骨膜反应、辐条车轮状高密度征为椎体压缩骨折的常见CT与MRI征象,其中辐条车轮状高密度征可作为鉴别良性及恶性椎体压缩骨折关键征象,利于椎体骨折病变性质的判定,可为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血管纠集征的CT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血管纠集征在常规横断位及三维重建中的出现率,探讨其对良、恶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和临床证实的良、恶性肺结节47例,分别统计血管纠集征在横断面及三维重建图像上的出现率,并判断结节处血管有无增粗。结果:(1)在横断面及三维重建中,恶性肺结节血管纠集征的出现率均分别高于良性结节,但两者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2)恶性肺结节三维重建后血管纠集征的出现明显高于横断面,两者之间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3)恶性肺结节三维重建后血管增粗数明显高于横断面,两者之间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4)恶性肺结节三维重建后血管增粗数明显高于良性结节,两者之间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1)血管纠集征不是恶性肺结节的特异性征象,但在恶性肺结节中出现率略高。(2)结节处血管增粗高度提示为恶性结节。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成人肠套叠的的MDCT影像特征。方法回顾分析手术证实为成人肠套叠的CT影像资料共48例。观察内容主要包括肠套叠部位、数目、套叠类型及CT征象、套叠处肠壁是否增厚或肿块形成、肠壁是否水肿与坏死等。结果本组48例50处肠套叠均为顺行套入,单处肠套叠46例(位于回盲部22例、回肠10例、空肠8例、升结肠4例、十二指肠空肠交界处、降结肠型及直肠各2例),多处肠套叠2例。MDCT示肠套叠3层肠壁结构及肠管内脂肪48例50处、杯口征及靶形征42例44处,彗星尾征32例34处,漩涡征24例26处。肠壁均匀增厚并水肿12例,其中考虑合并肠壁坏死4例;肠壁不均匀增厚或和肿块形成、不均匀强化14例;肠壁均匀增厚并轻中度均匀强化6例。套叠处见多发囊状低密度灶并囊壁均匀强化4例;套入远端圆形脂肪瘤合并肠壁坏死2例;小肠冗长2例;肠壁正常8例;其中合并肠梗阻12例,合并腹壁疝2例。结论成人肠套叠MDCT影像表现有一定特征,三期增强扫描结合多平面重组技术,对其诊断及选择治疗方法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曲面重建(CPR)揭示血管集束征影像特征,探讨血管集束征对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SPN横断位与曲面重建,观察重建前后SPN血管集束征显示差异,分析血管集束征其对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结果 CPR在显示Ⅰ型、Ⅲ型血管集束征优于基础横断位扫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Ⅲ型血管集束征更多见于肺癌。结论 CPR显示Ⅲ型血管集束征优于横断位。Ⅲ型血管集束征是恶性SPN可靠征象。Ⅰ、Ⅱ型血管集束征无助于区分良恶性结节。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CT双期增强扫描的影像征象在单发性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甲状腺单发结节患者48例,采用χ2检验或t检验比较两组良恶性结节的影像征象(钙化、囊变、咬饼征,动脉期包膜,平扫期/动脉期/静脉期结节边界变化,平扫期/动脉期/静脉期结节的CT值)的差异性,并对这些影像征象与恶性病变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48例单发甲状腺结节患者中良性病变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3例,局灶性纤维化、钙化1例,腺瘤6例),恶性病变28例(均为甲状腺乳头状癌)。良性病变与恶性瘤变的组间年龄、囊变、静脉期相对动脉期结节边界的变化具有差异性(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发现囊变是发生良性病变的独立保护因素分别为OR=0.07 P=0.0009, OR=0.08 P=0.0011),静脉期相对动脉期结节边界的变不清是发生恶性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别为OR=8.33 P=0.0023,OR=8.05P=0.0 049)。年龄与甲状腺良恶性病变进行平滑曲线拟合发现,年龄与单发性甲状腺结节发生恶性病变的概率相关,50岁和65岁左右是结节...  相似文献   

20.
蒋曙光 《中外医疗》2008,27(23):137-137
通过对15例内孤立性结节的HRCT(高分辨CT扫描)及动态增强扫描的观察,对判断肺内孤立性结节的良、恶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发现下列征象对恶性病变有帮助:结节边缘征象(分叶征、毛刺棘突征)、结节内部征象(空泡征、空洞)、肺结节并肺门纵隔淋巴结增大.良性征象为:小的卫星灶、均匀致密的钙化,结节边缘光滑规整、《3cm结节内如出现空洞都以良性病变为多.另外追踪观察,结节的倍增时间对判断病变的性质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