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初步探讨冠心病(CHD)患者生化阿司匹林抵抗情况及其防治措施。方法:经冠脉造影确诊的156例CHD患者和22例正常对照者服用阿司匹林100 mg/d(≥7 d)后,查花生四烯酸(AA)、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PAG)和血浆血栓素B_2(TXB_2)浓度。抽血后CHD患者加用氯吡格雷75 mg/d,1周后复查PAG和TXB_2。AA诱导的平均PAG≥20%,同时ADP诱导的平均PAG≥70%者为阿司匹林抵抗(AR);仅符合其中一项为阿司匹林半抵抗(ASR);均不符合者为阿司匹林敏感(AS)。结果:加用氯吡格雷前,CHD组AA诱导的PAG、AR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CHD组AR或ASR患者ADP诱导的PAG、lg(AA诱导的PAG)、lg (TXB_2浓度)显著高于AS患者(P<0.05);CHD患者血浆TXB_2浓度与ADP诱导的PAG呈正相关(r= 0.497,P<0.01),与AA诱导的PAG呈正相关(r= 0.391,P<0.01)。加用氯吡格雷后,CHD患者AA和ADP诱导的PAG、AR和ASR发生率、血浆TXB_2浓度明显低于加用前(P<0.01)。结论:CHD患者阿司匹林疗效降低,AR发生率升高;CHD病人AR或ASR者血浆TXB_2浓度较高;氯吡格雷能加强抗血小板聚集疗效,可用于防治AR。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发生阿司匹林抵抗(Aspirin resistance,AR)的影响因素以及AR与血小板P-选择素的相关性。方法冠心病患者86例,服用阿司匹林(100 mg/d)至少7 d,以二磷酸腺苷(Adenosinediphosphate,ADP)为诱导剂测定血小板聚集率,以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70%定义为AR,<70%为阿司匹林敏感(Aspirin sensitive,AS)。同时测定患者血小板P-选择素表达阳性率。结果AR的发生率为25.6%(22/86),AR组中血糖水平及吸烟者比例高于AS组,并有显著性差异。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和吸烟是阿司匹林抵抗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两组患者服药后血小板P-选择素表达有显著性差异,AR组患者服药后血小板P-选择素水平显著高于AS组(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率为25.6%,糖尿病和吸烟是发生阿司匹林抵抗的独立危险因素。血小板P-选择素可作为检测阿司匹林抵抗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心通对冠心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影响。方法 260例患冠心病(CH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阿司匹林组130例,每天饭后口服阿司匹林100mg6个月;联合用药组(阿司匹林+脑心通)130例,在阿司匹林组用药基础上加用脑心通2粒/次,3次/d口服6个月,再采静脉血测定血小板聚集率及两组阿司匹林抵抗(AR)、阿司匹林半抵抗(ASR)发生率比较。结果两组相比,AA和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均明显下降;AR与ASR总发生率较单用阿司匹林组明显减低。结论脑心通可改善冠心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降低心血管疾病患者再发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刘菊  黄婷  梅群超 《医药导报》2013,32(3):328-331
摘要 目的 探讨血小板糖蛋白血小板膜GPⅡb/Ⅲa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阿司匹林半抵抗或抵抗的相关性。方法连续服用阿司匹林100 mg·d-1共7 d的老年冠心病患者200例。采用二磷酸腺苷(ADP)和花生四烯酸(AA)作诱导剂测定血小板聚集功能。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核酸内切法(PCR RFLP)检测PLA2/PLA1基因多态性。结果阿司匹林半抵抗发生率为22.5%,阿司匹林抵抗发生率为16.5%,阿司匹林敏感发生率为61.0%。阿司匹林半抵抗和抵抗两组患者中PLA2等位基因出现的频率为11.54%,明显高于阿司匹林敏感组的患者组PLA2等位基因出现的频率(1.22%)(P<0.05)。结论血小板膜GPⅡb/Ⅲa 的PLA2等位基因与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相关联,可能为阿司匹林抵抗发生的一种遗传易感性标志。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非瓣膜性房颤阿司匹林抵抗可能的影响因素及预测指标。方法:既往服用过阿司匹林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共48例,合并脑梗死20例,为阿司匹林抵抗(AR)组,无脑梗死组28例,为阿司匹林敏感(AS)组。通过血小板聚集仪测血小板聚集率,化学免疫法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酶法测血脂。结果:二磷酸腺酐(ADP)及肾上腺素(EPI)诱导的最大血小板聚集率[PAG(M)]及1分钟聚集率[PAG(1)]AR组明显高于AS组,ADPPAG(M)>60%、EPIPAG(M)>60%及两者均>60%的比例AR组明显高于AS组,血清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胆固醇(LDL-C)AR组明显高于AS组。阿司匹林剂量AR组明显低于AS组。血清CRP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非瓣膜性房颤(NVAF)患者脑梗死发生与血小板聚集活性增强密切相关,阿司匹林剂量不足可能是产生AR的因素之一。较高水平的血清TC和LDL-C可能是引起AR的因素之一,普通化免法测得的CRP对NVAF出现AR尚无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氯吡格雷抵抗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氯吡格雷抵抗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78名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服用氯吡格雷前及服药后3、5 d,分别由凝血酶、二磷酸腺苷(ADP)诱导测定血小板聚集率。测定空腹血浆葡萄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血清胰岛素浓度(Fasting serum insulin,FSI),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采集患者冠心病危险因素相关资料,对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及各项冠心病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凝血酶诱导服药3、5 d后的氯吡格雷抵抗率分别为25.6%、29.5%,由ADP检测的抵抗率分别为6%、5%。其中,应用凝血酶作为诱导剂时,55例(71%)患者服用氯吡格雷5 d后的血小板聚集率比服药后3 d升高。抵抗组与有效组的ISI及各项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胰岛素抵抗与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无相关性。②各项冠心病危险因素与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无相关性。③氯吡格雷不可逆地抑制ADP,ADP被抑制后可能会引起其他血小板激活通路上调。  相似文献   

7.
氯吡格雷抵抗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氯吡格雷抵抗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78名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服用氯吡格雷前及服药后3、5 d,分别由凝血酶、二磷酸腺苷(ADP)诱导测定血小板聚集率。测定空腹血浆葡萄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血清胰岛素浓度(Fasting serum insulin,FSI),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采集患者冠心病危险因素相关资料,对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及各项冠心病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凝血酶诱导服药3、5 d后的氯吡格雷抵抗率分别为25.6%、29.5%,由ADP检测的抵抗率分别为6%、5%。其中,应用凝血酶作为诱导剂时,55例(71%)患者服用氯吡格雷5 d后的血小板聚集率比服药后3 d升高。抵抗组与有效组的ISI及各项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胰岛素抵抗与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无相关性。②各项冠心病危险因素与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无相关性。③氯吡格雷不可逆地抑制ADP,ADP被抑制后可能会引起其他血小板激活通路上调。  相似文献   

8.
网织血小板百分比增加与阿司匹林抵抗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侍冬成  封启明  杨柳 《中国药房》2008,19(29):2280-2282
目的:以网织血小板(RP)百分比代表血小板更新率,研究RP百分比与阿司匹林抵抗(AR)发生率之间的关系,阐明血小板更新率对AR的影响。方法:选取80名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测定其服用阿司匹林(100mg.d-1)≥7d后的RP百分比以及在花生四烯酸(AA)、二磷酸腺苷(ADP)诱导下的血小板聚集率。将患者分为AR组、阿司匹林半抵抗(ASR)组、阿司匹林敏感(AS)组,比较AR、ASR、AS3组之间RP百分比的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AR、ASR、AS3组RP百分比分别为(4.11±2.62)%、(2.23±1.79)%、(2.18±1.24)%,AR、AS组之间RP百分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AR、ASR组之间RP百分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ASR、AS组之间RP百分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小板更新率增加可能会导致AR,冠心病患者可能需要在1天内多次服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或将阿司匹林改为控释或缓释剂型,建议对这些疗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临床试验来验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银杏叶制剂对阿司匹林抵抗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均服用阿司匹林100 mg&#8226;d 1,连续服用14 d;治疗组加用银杏叶制剂,连续14 d。治疗2周后采静脉血,测定经花生四烯酸(AA)、二磷酸腺苷(ADP)和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3种不同途径的血小板聚集率均下降,PAF途径的血小板聚集率显著下降,阿司匹林抵抗和阿司匹林半抵抗总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结论银杏叶制剂与低剂量阿司匹林联用能明显降低阿司匹林抵抗,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蚓激酶对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探讨其对AR的干预作用;方法20例患者均停服阿司匹林2周。随机分为阿司匹林联合蚓激酶组10例;蚓激酶组10例,服药1个月检验血小板聚集率;结果两组ADP及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干预前后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但蚓激酶组与阿司匹林联合蚓激酶组干预后血小板聚集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蚓激酶能抑制血小板功能,改善临床阿司匹林抵抗(AR)现象。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脑心通胶囊应用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阿司匹林抵抗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的选择本院收治9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阿司匹林抵抗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时所采用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行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50例患者行脑心通胶囊治疗。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52.50%,且研究组血小板聚集率在AA诱导与ADP诱导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脑心通胶囊应用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阿司匹林抵抗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老年人群阿司匹林抵抗(AR)发生情况与脑梗死发病的关系。方法通过检测由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及AR的发生率,比较脑梗死组与对照组结果,观察AR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的血小板聚集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R可能是脑梗死的易发因素之一,临床及时检查及识别,换用其他药物,对于预防脑梗死的发生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阿司匹林抵抗(AR)的发生率,并分析该类患者的临床特征,便于临床上早期发现AR,改善该类患者的治疗现状。方法选择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心内科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住院冠心病患者200例,所有患者于每日早饭后顿服拜阿司匹林片100mg,连续服用10d后抽取肘静脉血,分别用花生四烯酸和二磷酸腺苷为诱导剂诱导血小板聚集,根据患者对阿司匹林的反应情况将患者分为AR+阿司匹林半抵抗组(50例),其中AR组(10例)、阿司匹林半抵抗组(40例),阿司匹林敏感组(150例),同时送检生化全项,对各项临床特征的组间差异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R组、阿司匹林半抵抗组、AR+阿司匹林半抵抗组、阿司匹林敏感组的AR发生率分别为5%(10/200)、20%(40/200)、25%(50/200)、75%(150/200)。AR+阿司匹林半抵抗组合并糖尿病例数、WBC、TC、TG、LDL—C、BMI等指标[16例、(5.4±2.0)×10^9/L、(5.5±1.6)mmol/L、(3.0±0.5)mmol/L、(3,0±1.4)mmol/L、(25.3±1.9)kg/m^2]与阿司匹林敏感组[12例、(4.6-4-0.6)×10^9/L、(4.7±1.0)mmol/L、(2.0±1.4)mmol/L、(2.6±0.9)mmol/L、(24.0±2.0)kg/m^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AR现象可能与血糖、血脂、体重指数、白细胞计数增高等因素有关,在这些状态下应警惕AR的发生,必要时增加剂量或应用其他药物替代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单用及联合阿司匹林对阿司匹林抵抗(AR)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方法 筛选出AR及阿司匹林半抵抗(ASR)患者共52例,完全随机分为2组,单用复方丹参注射液组和阿司匹林+复方丹参注射液组.干预2周后复查血小板聚集率.结果 单用复方丹参注射液组干预前后二磷酸腺苷(ADP)和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73.8±3.9)%、(68.6±3.7)%、(22.8±2.4)%、(18.5±2.3)%;阿司匹林+复方丹参注射液组分别为(74.2±3.8)%、(61.3±4.2)%、(23.1±2.6)%、(12.7±2.2)%.2组干预后各指标均较干预前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阿司匹林+复方丹参注射液组干预后各指标较单用复方丹参注射液组下降,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丹参注射液单用及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均可降低AR患者血小板聚集率,但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不规范剂量阿司匹林对心脑血管疾病高危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7年6-12月于我院门诊和社区规律服用阿司匹林40~150 mg/d、满2周以上的患者456例,其中服用阿司匹林≥75 mg/d者定义为规范剂量组275例,<75 mg/d者定义为不规范剂量组181例,对两组的血小板聚集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规范剂量组花生四烯酸(AA)和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11±3)%、(70±11)%,不规范剂量组分别为(22±6)%、(73±9)%,两组患者AA和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规范剂量组AA和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异常率分别为12.73%、52.00%,不规范剂量组分别为25.41%、64.64%,两组患者AA和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异常率间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分析显示,女性、超重、吸烟是不规范剂量组发生血小板聚集异常的危险因素,吸烟是规范剂量组的危险因素.结论 心脑血管疾病高危患者应规范阿司匹林的服用剂量,以达到满意的抑制血小板聚集的结果,从而减少因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导致的死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后患者阿司匹林抵抗(AR)发生情况.方法:60例患者接受OPCAB手术,术前常规停用阿司匹林5~7 d,术后服用阿司匹林100mg/d,分别于术前、术后服药后第1天、4天以及10天检测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同时记录患者各项临床资料.结果:60例患者中,服用阿司匹林后第1天存在AR者17例(28.3%),第4天存在AR者9例(15%),第10天存在AR者2例(3.3%);术前及服用阿司匹林后第1、4、10天,60例患者整体血小板聚集率(%)水平分别为63(52,70)、13(11,22)、12(10,14)及12(11,14),其下降水平在服药4d后趋于稳定;术后未见AR的危险因素.结论:OPCAB术后早期,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受到抑制,部分患者出现AR,这一时期予以更为积极的抗凝及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抵抗的发生率及临床危险因素。方法 381例行PCI治疗的ACS患者,根据血栓弹力图(TEG)血小板聚集抑制率(PAI)的结果将患者分组。ADP诱导的PAI(ADP-PAI)<30%为氯吡格雷抵抗(CR);AA诱导的PAI(AA-PAI)<50%为阿司匹林抵抗(AR)。对所有入组患者临床资料及常规生化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381例ACS患者均给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其中72例(18.9%)为CR,30例(7.9%)为AR。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DL和FBG与ADP-PAI呈显著负相关(r2=20.3%,P<0.05);糖尿病病程和hs-CRP与AA-PAI密切相关(r2=21.8%,P<0.05)。研究人群中,13例(3.4%)为双重抵抗(DR),76例(19.95%)是CR或AR的单一抵抗(SR)。糖尿病病程、FBG及Hb A1c在DR组显著高于SR及反应正常组(P<0.05)。对年龄及性别的研究显示,ADP-PAI在老年人及非老年人中无显著性差异,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P>0.05);而老年女性的AA-PAI显著低于非老年女性(P<0.01)。老年女性较同龄男性ADP-PAI更低(P<0.05);而年轻女性AA-PAI较同龄男性明显升高(P<0.01)。结论 PCI术后的ACS患者,FBG及HDL升高是CR的高危因素;糖尿病病程长及高hsCRP水平的患者更容易发生AR。糖尿病病程长、血糖控制不佳患者更易发生2种抗血小板药物联合抵抗,这种患者相当危险。老年女性CR风险高于同龄男性,而年轻男性及老年女性发生AR的风险偏高。了解抗血小板治疗抵抗高危因素,对于高危患者,早期筛查、早期诊断、及时改变治疗方案可能是预防PCI术后血栓形成并发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中低危高血压患者阿司匹林抵抗(AR)发生的情况,及早期干预治疗对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对973例诊断为高血压病中低危组患者口服阿司匹林100mg连续14d,进行阿司匹林抵抗检测,选择其中存在阿司匹林抵抗并愿意进入研究的患者183例,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和干预组,所有患者都规范服用降血压药物及高血压2级预防,阿司匹林组仍然继续服用法阿司匹林100mg、qd,干预组改用氯吡格雷75mg、qd,6个月后检测血小板聚集率(MAR),随访患者2年,比较2组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973例患者中存在阿司匹林抵抗者247,发生率为25.3%,治疗6个月后干预组血小板聚集率(MAR)下降较阿司匹林组明显(P<0.05),2年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干预组低于阿司匹林组(P<0.05)。结论阿司匹林抵抗在高血压患者中确实存在,其发生率与其他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基本类似,及时换用安全有效的抗血小板制剂氯吡格雷,可降低血小板凝聚力,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9.
金强强 《北方药学》2014,(12):128-129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抵抗(AR)的产生机制及防治对策。方法:以光学法花生四烯酸诱导检测178例服用阿司匹林患者的血小板聚集功能。结果:AR发生率6.74%,合并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长期吸烟和精神紧张患者AR发生率高于其他患者(P〈0.05)。结论:个体身体素质差异、药物相互作用、生活习惯都可能是产生AR的原因,适当增加剂量、避免药物相互作用、联合用药和替代用药有助于降低AR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流式细胞术预测冠心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利用流式细胞术制定阿司匹林抵抗(AR)的诊断标准,预测冠心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率.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127例冠心病(阿司匹林组103例和空白对照组24例)患者人院时及经治疗7 d后P选择素(CD62P)和纤维蛋白原受体(PAC-1)的表达率.利用ROC曲线法设定AR诊断标准,统计AR在住院冠心病患者中的发生率.结果 阿司匹林组治疗前CD62P(10.16±6.80)%、PAC-1(14.66±10.56)%,治疗后CD62P(5.70±4.28)%、PAC-1(8.93±7.08)%;空白对照组治疗前CD62P(9.14±6.52)%、PAC-1(17.67±11.53)%,治疗后CD62P(7.81±5.72)%、PAG-1(14.97±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ROC曲线设定CD62P抑制率<21.5%或PAC-1抑制率<17.7%为诊断AR标准,AR在住院冠心病患者中的发生率为17.5%.结论 CD62P抑制率<21.5%或PAC-1抑制率<17.7%为AR诊断标准.AR发生率为1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