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胫骨下段扭转角和外翻角的测量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铭 《山东医药》2003,43(3):4-6
对国人胫骨 81副 (男性 41副 ,女性 40副 )胫骨下段扭转角及外翻角进行测量。结果 :1胫骨下段扭转角 ,男性左侧 64 .8°± 3 .6°,右侧 68.7°± 2 .8°;女性左侧 63 .6°± 5 .1°,右侧 67.0°± 6.1°。2胫骨下段外翻角 :男性左侧 15 .6°± 3 .0°,右侧 16.4°± 2 .9°;女性左侧 15 .6°± 3 .0°,右侧 16.4°± 2 .9°。男性无论扭转角还是外翻角其侧别差异显著 P<0 .0 1及 P<0 .0 5 ;女性扭转角侧别差异显著 P<0 .0 1,而外翻角侧别无差异 P>0 .0 5 ;男、女性别比较 :除左右外翻角差异显著 P<0 .0 1外 ,其余各角性别间均无差异 P>0 .0 5。在此基础上研制的内固定钢板更能符合胫骨下段的解剖特点 ,避免或减少因钢板塑形不佳所带来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24岁。因咽痛,咽部异物感4年就诊。检查:咽部慢性充血,左侧前弓充血明显。右侧扁桃体正常,左侧扁桃体Ⅱ°大,慢性充血,上隐  相似文献   

3.
单侧唇裂功能修复的术式不少,但都有缺点,且不易掌握。为此,笔者自1985年来对此术作了改良,施术112例效果满意。1.资料分析:本组男76例,女36例;年龄最大为17岁,最小为4个月。其中左侧73例,右侧39例;Ⅰ°8例,Ⅱ°28例,Ⅲ°76例。创口全部Ⅰ期愈合,无一例感染复裂。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58岁,因进行性头痛、头晕、呕吐1年,左侧肢体瘫痪1个月,于1987年10月30日入院。体检:表浅淋巴结不大。右侧眼球内收,上视下视困难,上眼睑下垂;右侧瞳孔3.5mm,左侧2.5mm,对光反射迟钝。两眼底视神经乳头水肿。心、肺、腹(一)。两侧膝腱反射亢进;两侧髌阵挛(+++),以左侧为著。左指鼻试验不准,两侧跟膝胫试验(+),闭目难立征(+)。感觉系统正常,左侧上下肢肌力Ⅳ°,肌张力增高。两侧巴氏征(+)、两侧卡道克征(+)。腰穿脑脊液无色透明,脑压1.96kPa,球蛋白定性(+),葡萄糖4.5mmol/L,细胞数8×10~6/L,氯化物(以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253例正常人T环分析结果,病例资料和方法与前所报告的正常P环(中华医学杂志,62(4):213,1982]及QRS环[中华医学杂志,64(4):239,1984]相同。一、最大向量方位:额面各年龄组女性均略大于男性,平均37.1°。比黄氏57°和龚氏55°偏左上,与Chou氏35°相接近。左侧面和横面各年龄组女性均比男性偏向后方,且差异非常显著。横面在X轴0°以后的9例中,男性2例,其中1例为不完全性在束支阻滞,1例为不典型右束支阻滞。女性7例,其中2例为不典型右束支阻滞。40岁以下的6例,说明最大向量后移常与右心室传导延迟有关。  相似文献   

6.
1989年3月~1999年6月,我院共手术治疗26例儿童陈旧性肱骨髁上骨折。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本组男22例,女4例;年龄4~14岁。骨折位于左侧11例,右侧15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2个月~4年。其中4例因漏诊未行处理,19例经手法复位后夹板或石膏外固定,3例经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本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财关节屈伸受限,2例严重者分别僵直于屈肘15°、40°位置。肘内翻畸形(提携角≤0°)4例,肘外翻畸形(提携角≥15°)1例。伴不完全性桡神经损伤3例,迟发性尺神经损伤1例。X线显示复位情况…  相似文献   

7.
潘生丁试验时出现窦性静止、Ⅱ°Ⅰ型房室传导阻滞(AVB)、Ⅲ°AVB、短暂性房速、双峰型T波、房早后第一个窦性T波倒置。  相似文献   

8.
曹智  郑义 《山东医药》2001,41(16):38-39
1995~ 1999年 ,我们应用 130°角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 40例 ,效果满意。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本组男 2 9例 ,女 11例 ;年龄 34~ 72岁 ,平均年龄 6 3岁。跌伤 32例 ,高处坠落伤 3例 ,交通事故伤 5例。位于右侧 2 4例 ,左侧 16例 ;粗隆间 2 6例 ,粗隆下 14例 ;稳定型13例 ,不稳定型 2 7例。所用 130°角钢板规格为 :柄部分 4、6、9孔三种 ,分别为长 6、7、8、9mm,厚 5 m m,宽 16 mm。术前选择钢板以健侧 X线股骨颈长度确定。手术方法 :采用硬膜外麻醉。取仰卧位 ,患侧臀部垫高 15°~ 2 0°。做髋关节外侧切口 ,显露大粗隆、股骨上段及…  相似文献   

9.
新疆天山,阿尔泰山山地森林脑炎自然疫源地考察报告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谢杏初  于心 《地方病通报》1991,6(3):109-114
1964~1966年我们考察了位于新疆天山山脉的15个县的林区及阿尔泰山山脉的3个县的林区,发现全沟硬蜱(Ixodes persulcatus)分布于海拔1500~1800m的森林草原景观中。并从天格尔山北坡的乌鲁木齐(N43°33′,E87°07′)、昌吉县林区(N43°30′,E86°55′),依连哈比尔尕山北坡的玛纳斯(N43°53′,E86°06′)、沙湾县林区(N43°56′,E85°12′),婆罗克努山南坡的尼勒克县林区(N44°02′,E82°38′),科古琴山南坡的霍城县林区(N44°28′,E81°10′),那拉提山北坡的新源(N43°16′,E84°01′)、巩留县林区(N43°11′,E82°44′)和哈尔克山北坡的特克斯(N43°59′,E81°55′)、昭苏县林区(N42°48′,E80°35′)采集的全沟硬蜱分离出森林脑炎病毒(Tick-borne encephalitis flavivirus)。从而判定上述地区存在森林脑炎自然疫源地。全沟硬蜱为主要媒介,其带毒率介于14.3%~47.7%。狍(Capreolus capreolus)、狐(Vulpes vulpes)、灰旱獭(Marmotabaibacina)、牛、马和羊均可作为该蜱的天然饲养者,从它们的血清中均检出森林脑炎病毒中和抗体。在疫源地内有散发病例发生。查布察尔(N43°34′,E81°08′、哈巴河(N48°28′,E86°42′)、奇台(N43°38′,E89°42′)、吉木萨尔(N43°49′,E89°)因采集材料过少尚不能确定  相似文献   

10.
采用活动平板和心肺运动试验的方法,评定VVI起搏患者无氧阈和最大氧耗量。受试者40例,分为2组。病窦(SSS)组24人,年龄52.3±10.1岁。三度房室传导阻滞(Ⅲ°A-VB)组16人,年龄53.7±10.7岁。试验仪器包括Case-15活动平板心电图和CPX/MAX心肺运动试验系统。SSS组有8人运动未达到无氧阈,Ⅲ°A-VB组有9人运动未达到无氧阈。SSS组无氧阈的做功53.7±16.3W/min,氧耗量18.25±3.66ml/kg/min;Ⅲ°A-VB组无氧阈时的做功21.7±14.4W/min,氧耗量6.58±1.71ml/kg/min。极量运动时,SSS组的最大氧耗量26.20±8.33ml/kg/min,最大做功110±20W/min。Ⅲ°A-VB组最大氧耗量17.38±4.48ml/kg/min,最大做功886±16W/min。SSS组能够承受7METS的最大运动负荷。Ⅲ°A-VB组的最大运动负荷5METS。在进行康复训练时,SSS患者开始康复训练的运动强度5METS。Ⅲ°A-VB阻滞病人的康复训练应从2METS开始。  相似文献   

11.
自 1997年 4月以来 ,我们对 17例跟骨骨折患者采用闭合撬拨自体牵引复位术进行治疗 ,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17例中 ,男 13例 ,女 4例 ;年龄 2 1~ 5 6岁。骨折位于右侧 11例、左侧 4例、双侧 2例。伤后至手术时间为 2小时至 2天。均为闭合骨折。X线片示 Bohler角 0~ 15°11例 ,0~- 10°6例 ,骨折跟骨较健侧宽 0 .6~ 2 .9cm,平均 1.7cm;按 Es-sex- L opresti分类 ,均为 °或 °压缩型骨折。治疗方法 :采用硬膜外麻醉或腰麻。患者取俯卧位 ,足趾与踝关节尽量跖屈。自内外两侧双手叩挤跟骨两侧数次 ,C型臂 X线机透视下…  相似文献   

12.
1991年5月从新疆博乐市准噶尔阿拉套山山地(E81°18′,N45°13′)、沙湾县北天山西段依连哈比尔尕北坡(E85°40′,N43°55′)和阜康县北天山东段博格达山山地北坡(E88°08′,N43°55′)共采集到全沟硬蜱(Ixodes persulcatus)千余只,经做莱姆病病原体分离,共检出疏螺旋体6株。对其中5株做了单克隆抗体试验,5株疏螺旋体均与单克隆抗体H_(9724)呈阳性反应,而与H_(6831)均呈阴性反应,有3株与H_(5332)呈阳性反应、2株呈阴性反应。从而确认所分离的5株疏螺旋体为Borreliaburgdorferi疏螺旋体。首次从病原学证实上述一市二县山地存在莱姆病。  相似文献   

13.
1987年新疆且末县山地鼠疫自然疫源地考察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察区位于E84°55′~87°40′,N36°55′~37°50′,包括东昆仑山山脉的阿克塔格至阿其克库勒山段和阿尔金山山脉的哈迪勒克山段。考察期间从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 himalayana)及其外寄生物中共分离到10株鼠疫杆菌。喜马拉雅旱獭血清的鼠疫FI抗体阳性的检出率为2。12%,牧犬血清的阳性检出率:东昆仑山段为22.2%,阿尔金山段为40.0%。疫点位于E85°17′,N37°08′和E86°50′,N37°30′。阿尔金山段牧犬血清鼠疫FI抗体阳性检出点位于E86°55′,N37°45′和E87°,N37°45′。从而首次判定考察区内存在鼠疫自然疫源地。  相似文献   

14.
平均年龄70(35~85)岁的23(男16、女7)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人死亡前(不超过40天)曾作平衡法放射性核素心室造影。常规采用4个投照位:左前斜位、前位、左侧位和30°左后斜位。其中8例临床状况不允许而未摄左侧位和30°左后斜位。左室划分成11个节段。每个节段的活动分为:严重异常(活动消失或反常活动),轻度异常(活动减弱),正常。 23例的228个节段经分析:135个活动异常的节段中102个(76%)尸检证实为心肌梗塞;反之,147个  相似文献   

15.
脾结核一例     
患者 ,男 ,33岁。因不规则发热 ,伴消瘦、乏力 1月而于 2 0 0 1年 2月 12日入院。患者于 1个月前开始发热 ,热型不规则 ,最高体温达 39°C ,发热前无明显畏寒和寒战 ,无咳嗽、咯痰。左侧腰部酸痛不适。在外院用过青霉素、头孢菌素等无效。否认结核病史。入院体检 :T 38.2°C ,P 92次/min ,BP 110 /6 0mmHg。神志清楚 ,检查合作 ,贫血貌。皮肤无黄染 ,全身浅表淋巴结不肿大。颈无抵抗 ,心肺检查无异常 ,腹部平坦 ,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不肿大 ,左侧腰部叩击痛阳性 ,移动性浊音 (- ) ,未引出病理反射。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 8.0× …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次不同角度头高斜位暴露下,正常人体心血管反射与调节特征,从而筛选出有效的倾斜试验生理评价指标和最佳技术方案,为飞行员专项医学选拨和鉴定服务.方法采用自行研制的多功能双向式医用倾斜床,结合十二导联同步心电图描记方法和经颅多普勒脑血流成像技术,对20名健康自愿者进行分次不同角度(+60°/次、+75°/次、+90°/次)头高斜位暴露下的心率、血压、心率变异(HRV)和脑血流速率的测量与分析.结果①与暴露前比较暴露后心率明显增快,平均RR间期和脉压差明显缩小,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RR间期标准差在+75°20′和+90°20′明显缩小,有显著性差异(P<0.05);心率变异系数在+90°明显缩小,有显著性差异(P<0.05);收缩压除+60°即刻外均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舒张压在20′时段明显升高,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收缩期最大血流速率在+60°20′和+75°即刻、+75°20′、+90°20′均明显下降,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平均血流速率除+90°即刻外均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②各角度间比较心率和HRV指标在+75°和+90°均较+60°变化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多项脑血流指标在+75°均较另外两个角度变化显著,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结论同一组个体分次不同角度暴露下心率、血压、HRV和脑血流变化特征和规律各异,但均以+75°头高斜位下表现最明显和最具规律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了从1970年7月~1973年3月间26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出血开始后的24小时内进行内窥镜诊断的结果。检查时患者左侧卧,足端抬高30°~40°,以减少抽吸时吸入肺部的危险。然后插入一洗胃管,管尖端附近有3孔,近端则用Y形管分别连于灌冼筒及抽吸器。检查前抽吸出胃内所有血块,并用冰冷生理盐水  相似文献   

18.
冠状动脉造影剂注射对心电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剂注射对心电图QRS时间及QRS额面电轴的影响。方法观察34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左冠状动脉狭窄而右冠状动脉无病变的冠心病患者 ,注射造影剂前后QRS时间和额面电轴的变化。结果左冠状动脉注射造影剂后QRS时间延长 (86.23±8.53ms比94.09±11.18ms,P<0.01) ,QRS额面电轴左偏或有左偏趋势 (42.76°±18.43°比22.74°±23.16°,P<0.01) ;右冠状动脉注射造影剂后 ,QRS时间无明显变化 (P>0.05) ,QRS额面电轴右偏或有右偏趋势 (42.76°±18.43°比53.62°±17.69°,P<0.05)。结论注射造影剂后QRS时间延长及QRS额面电轴的变化可能是急性心肌缺血的标志。  相似文献   

19.
外固定架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32例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邓念  曹斌  王亚梅  刘永辉 《山东医药》2006,46(14):10-10
桡骨骨折多为粉碎性骨折,常累及桡骨远端关节面。2000年2月~2005年8月,我们对32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行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32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男13例,女19例;年龄21~72岁,平均52岁。骨折位于左侧14例,右侧10例,双侧4例;交通伤4例,打击伤7例,摔伤15例,坠落伤6例;其中4例为开放性骨折。术前常规拍患腕正、侧位X线片。掌倾角-42~35,°<20°者10例;尺偏角8~34,°<10°者5例;桡骨短缩22例,平均短缩6.2mm;桡骨远端关节面塌陷移位>2mm者6例。按AO桡骨远端骨折分类,属B 2型8例,B 3型15例,C 2型7例,C 3…  相似文献   

20.
将 117例脊柱后凸畸形患者按不同的手术方法分为两组 ,即单平面椎板截骨组 (A组 ,68例 )和多平面椎板截骨组 (B组 ,49例 ) ,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按 Cobb方法测量后凸角 ,术前 A组 5 6°~ 115°,平均 75 .8°;B组 5 3°~ 10 7°,平均 73 .6°,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别 (P>0 .0 5 )。手术矫正角度 :A组 3 4°~ 78°,平均 40 .5°,平均矫正率 43 .6% ;B组 3 6°~ 90°,平均 46.9°,平均矫正率 5 2 .5 % ,两组比较差别显著 (P<0 .0 1)。 95例获随访 :A组 5 2例随访 6~ 111个月 ,平均 41个月 ,矫正角丧失 8°~ 3 6°,平均 17.2°;B组 43例随访 6~ 92个月 ,平均 3 8个月 ,矫正角丧失 3°~ 13°,平均 5 .3°。随访时间 A、B两组无显著差别 (P<0 .0 5 ) ,矫正角丧失 :A组大于 B组 (P<0 .0 1)。可见多平面椎板截骨治疗脊柱后凸畸形较单平面椎板截骨手术创伤大 ,但操作安全 ,矫形效果优于单平面椎板截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