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机械通气是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主要手段之一,俯卧位通气作为一种非常规的机械通气方式在ARDS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年来,许多研究显示俯卧位通气可以显著改善ARDS患者的氧合,但对是否可以改善ARDS患者的预后仍存有争议。本文主要就俯卧位通气的生理学效应、改善氧合的机制、可能的影响因素及其与肺损伤的关系等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侧俯卧位机械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氧合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ARDS机械通气患者28例,采取侧卧位1h、半卧位1h、侧俯卧位1h,观察3个不同时段患者HR、MAP、PaO_2的变化。结果不同卧位机械通气对患者HR影响不大(P>0.05),MAP改变无显著性意义(P>0.05),PaO_2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侧俯卧位机械通气能显著改善ARDS患者的氧合状态,从而降低FiO_2和PEEP水平,且实施比较方便,加强护理和观察可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采取俯卧位通气实施方法、护理及对ARDS患者氧合状态的影响。[方法]对3例ARDS患者准确评估血流动力学和对卧位改变的忍耐力,制定操作程序,加强呼吸道管理,做好各管道、皮肤及组织的护理,采取俯卧位每次1~4h,每日2~3次,疗程2~5d,定时改变体位。[结果]3例患者俯卧位通气后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氧合指数(PaO2/FiO2)均明显改善,吸入氧浓度(FiO2)下调( P <0.05),最终撤离呼吸机,未发生并发症。[结论]俯卧位通气明显改善了肺的氧合功能。熟练掌握俯卧位通气的操作方法,安全有效地转换患者体位,是保证治疗安全实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侧俯卧位机械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氧合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ARDS机械通气患者28例,采取侧卧位1 h、半卧位1 h、侧俯卧位1 h.观察3个不同时段患者HR、MAP、PaO2的变化.结果 不同卧位机械通气对患者HR影响不大(P>0.05),MAP改变无显著性意义(P>0.05),PaO2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侧俯卧位机械通气能显著改善ARDS患者的氧合状态,从而降低FiO2和PEEP水平,且实施比较方便,加强护理和观察可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侧俯卧位机械通气对重症胰腺炎并发ARDS病人氧合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重症胰腺炎并发ARDS机械通气病人20例,采取侧卧位1h,半卧位1 h,侧俯卧位1 h,观察3个不同时段病人HR、SPO2、PaO2的变化.结果侧俯卧位病人的HR影响不大,SPO2、PaO2改变差异统计学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侧俯卧位机械通气能显著改善重症胰腺炎并发ARDS病人的氧合状态,从而降低FiO2和PEEP水平,且实施比较方便,加强护理和观察可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俯卧位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临床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万方等数据库中关于俯卧位通气对ARDS患者影响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和资料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纳入患者2141例。Meta分析显示:俯卧位通气组在压疮、人工气道阻塞风险发生率方面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在非计划拔管、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气胸风险发生率方面并无差异(均P0.05);而俯卧位通气组在心律失常风险发生率方面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俯卧位通气可增加ARDS患者压疮、人工气道阻塞风险发生,但并不增加非计划性拔管风险的发生;俯卧位通气可降低ARDS患者心率失常风险发生,但并不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气胸风险的发生率。本文可为ARDS患者行俯卧位通气治疗提供循证护理依据。  相似文献   

7.
ARDS患者侧俯卧位机械通气改善氧合的观察和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侧俯卧位机械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氧合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ARDS机械通气患者28例,采取侧卧位111、半卧位1h、侧俯卧位1h,观察3个不同时段患者HR、MAP、PaO2的变化。结果 不同卧位机械通气对患者HR影响不大(P〉0.05),MAP改变无显著性意义(P〉0.05),PaO2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侧俯卧位机械通气能显著改善ARDS患者的氧合状态,从而降低FiO2和PEEP水平,且实施比较方便,加强护理和观察可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腹部手术后并发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实施改良俯卧位通气治疗的效果及其护理。方法方便性抽样选择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我科收治的老年腹部手术后并发ALI/ARDS患者18例,实施改良俯卧位通气,记录治疗前和治疗后1、2h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PaO2/FiO2)的变化,以观察体位通气治疗对患者循环功能和氧合状态的影响。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改良俯卧位通气治疗后1、2h患者的SpO2、PaO2/FiO2均升高(P<0.01),而HR、MAP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俯卧位通气能有效改善老年腹部手术后并发ALI/ARDS患者的氧合状态,且对患者的HR、MAP无明显影响,是老年腹部手术后并发ALI/ARDS患者支持治疗的有效手段。实施过程中,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各项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9.
正俯卧位通气(prone position ventilation)是指在施行机械通气时,把患者置于俯卧式体位~([1])。可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辅助治疗,它能提高ARDS患者的氧分压(PaO_2),改善氧合状况,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治疗有效率达64%~78%~([2])。俯卧位通气作为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及ARDS的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3])。俯卧位改善氧合的可能机制:(1)改善肺部通气血流比值,让通气血流匹配;(2)通过俯卧位促进背侧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10°和25°头高足低俯卧位通气角度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氧合指标、血流动力学、压力性损伤发生率、VAP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4月—2021年4月医院收治的ARDS患者,按组间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10°头高足低俯卧位,观察组患者给予25°头高足低俯卧位,观察比较两组俯卧位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PaO2/FiO2)、血流动力学指标、压力性损伤发生率、VAP的发生情况。结果俯卧位后两组氧合指标、心率等较俯卧位前均有改善,但两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及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RDS患者取25°头高足低俯卧位通气既可以有效改善氧合,也可以降低患者压力性损伤及VAP发生率,是ARDS患者行机械通气时较合适的体位。  相似文献   

11.
沈柳  徐婷婷  付聪慧  杨晓亚  居敏洁 《全科护理》2020,18(11):1363-1365
总结32例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儿行俯卧位通气的护理。护理要点包括:规范化儿童俯卧位操作流程,减少俯卧位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做好压疮预防护理工作,并借用辅助工具减少压疮的发生;加强气道护理、镇静镇痛的管理,改善患儿的氧合,并防止气管插管阻塞;妥善、有效固定各类导管,加强观察及护理干预以降低导管滑脱的发生率。32例患儿中11例行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其中5例发生压疮,压疮部位为耳郭、左下颌、左枕后、双足、肩胛骨,1例发生气管插管脱落,其余患儿均未在俯卧位通气下发生护理相关并发症,顺利出院。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4):4514-4516
目的观察俯卧位通气对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氧合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对14例中重度ARDS患者实施了俯卧位通气。俯卧位前后监测动脉血氧分压(PaO_2)、氧合指数(PaO_2/Fi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多巴胺或去甲肾上腺素用量。结果 14例ARDS患者PaO_2、PaO_2/FiO_2在实施俯卧位后有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PaCO_2、MAP、HR、多巴胺或去甲肾上腺素用量无明显变化(P0.05)。发生腹部切口裂开、感染1例,轻度压疮3例,ICU留治时间12.4±9.6d,死亡5例,总病死率35.7%。无管道或引流管等脱出病例。结论俯卧位通气明显改善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氧合,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3.
俯卧位改善ARDS患者氧合的护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性肺损伤发展的最终阶段,病程进展速度快,病情危重,虽然近几年在救治ARDS方面已取得重大进展,但其死亡率仍高达40%~50%。1976年Piehl提出了俯卧位(Prone Position PP)通气的概念,近年来在国外俯卧位通气已逐步应用于临床。自2001年2月开始,我院进行了俯卧位改善ARDS患者氧合的护理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自2001年2月~2006年1月II~III期ARDS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8例。对照组男17例,女11例。其中15~45岁16例,46~79岁12例;II期患者15例,II…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实施俯卧位通气患儿的护理策略.方法:将46例呼吸衰竭患儿在机械通气下置于俯卧位,观察患儿血压、心率、心律、指脉氧变化,同时注意呼吸机参数,及时处理报警,加强护理,防范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结果:俯卧位通气明显改善了肺的氧合功能,46例呼吸衰竭患儿顺利撤,呼吸机,且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患儿实施俯卧位通气是安全、有效、可行的,只要加强观察与护理可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ARDS患者俯卧位通气对改善氧合状态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俯卧位机械通气对ARDS患者氧合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ARDS机械通气患者88例,分为A(俯卧位治疗组)、B(常规治疗组)2组,采取俯卧位通气观察0.5h,3h,5h后,将2组的SpO2、PaO2、PaO2/FiO2、HR、MAP等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俯卧位通气对患者的HR、MAP影响不大(p>0.05),2组SpO2、PaO2、PaO2/FiO2改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俯卧位机械通气能显著改善ARDS患的氧合状态,从而实现早日脱机,且实施方便,加强护理和观察可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卧位通气能使胸膜腔压力能到缓解,同时改善肺泡通气,使得肺内分流得到改善,改善患者氧合情况,不仅如此俯卧位通气便于痰液引流,使得粘稠的痰液便于咳出,适用于ARDS的患者。我院呼吸内科监护室于2019年10月收治一名重症肺炎合并ARDS患者在行机械通气期间,采用俯卧位通气的方式,最终顺利拔管出院。其治疗期间的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俯卧位通气对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氧合功能及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探寻更佳的机械通气方法。方法将收治的老年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仰卧位及俯卧位通气,对气管插管前和机械通气各时点的动脉血气分析、气道平台压、平均动脉压、心脏指数、胸腔内血容积指数等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机械通气时2组患者的氧合指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时点俯卧位通气组的平台压均低于仰卧位组,呼吸系统静态顺应性均高于仰卧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俯卧位通气组平均动脉压、胸腔内血容积指数、心脏指数在不同时点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仰卧位组患者机械通气后平均动脉压、胸腔内血容积指数较机械通气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俯卧位机械通气策略可以提高机械通气效果,呼吸机相关肺损伤发生率低,对血液动力学影响较小,可为老年呼吸衰竭患者带来更多的益处。  相似文献   

18.
跨肺压(transpulmonary pressure, PL)是实际作用于肺的应力,是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患者肺损伤的主要机制。而在ARDS患者机械通气中,采用何种最佳策略评价和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entilator associated lung injury, VILI)仍是很有争议的问题。虽然最近的研究主要聚焦在跨肺压监测指导呼吸机参数设置,实现呼吸系统的个体化治疗,结果显示能改善患者氧合,并减少VILI。但是这些研究中跨肺压的监测方法各有不同,所以各自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假设条件和潜在问题。本文分析了通过监测跨肺压指导ARDS患者机械通气中呼吸机参数设置的优缺点,以期为个体化、精准化治疗的临床应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正对于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PaO_2/FiO_2≤100 mmHg)机械通气时实施俯卧位通气,可以通过体位改变增加肺组织背侧的通气,增加肺泡通气功能,改善肺组织V/Q,提高氧合~([1]),并且能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肺损伤的发生~([2])。俯卧位通气的禁忌证主要包括:面部或骨盆骨折,脊柱损伤稳定性差,颅内压增高,怀孕等~([3])。对于颈椎爆裂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俯卧位通气(PPV)联合NO吸入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氧合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重症医学科2008年9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应用最佳PEEP后仍需较高的吸入氧体积分数(FIO2≥60%)的21例ARDS患者,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三组进行对照研究.A组采取单纯NO吸入4h;B组采取俯卧位通气2h,2h后恢复仰卧位通气;C组采取俯卧位通气联合NO吸入2h,2h后恢复仰卧位通气并继续吸入NO.分别测三组患者治疗干预前、2h及4h氧合指数.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软件,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内比较用t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与治疗干预前比较,三组患者2h后氧合指数均较前改善,但A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4h后A组和B组氧合指数跟治疗干预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C组氧合指数仍保持改善(P<0.05).结论 俯卧位通气可以有效地改善严重ARDS患者氧合,俯卧位通气联合NO吸入不但可以改善氧合,而且恢复仰卧位后能有效的维持氧合,因此卧位通气联合NO吸入的方法在改善氧合的同时能减少俯卧位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