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翼状胬肉为眼科常见病,手术方法众多,各有利弊。近来开展较多的角膜干细胞移植和羊膜移植术,手术复杂,术后反应重,恢复时间长,并需用手术显微镜。而我院开展的翼状胬肉撕脱术,方法简单,术后反应轻,复发率低,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我科门诊在2  相似文献   

3.
翼状胬肉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翼状胬肉(简称胬肉)是眼科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多发于鼻侧,据统计占发病部位的93.7%,少数见于颞侧.多单眼发病,双眼发病也不少见.有人发现有较明显的遗传倾向.另据调查也可能与屈光不正有关,且多见于远视患者.迄今为止遗传因素、病理生理学因素尚不能肯定,目前在临床上对进行期或静止期影响视力的患者都采取手术治疗的方法,但术后复发问题尚无根本的解决办法.如何尽快找出发病原因及病理发展过程,以便有效的根治此类疾病已成为眼科基础及临床医师迫在眉睫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手术是治疗翼状胬肉的主要方法,我们曾报道自1990—1994年采用翼状胬肉根部切除及冷冻联合术,复发率为3.7%,在此基础上,根据角膜缘干细胞理论,我们追加自体角膜缘联合球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32例35眼,效果更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自1995年3月至1999年5月门诊手术32例35眼,男15例(16眼),女17例(19眼),年龄42—74岁。双眼3例,单眼29例,右20眼,左  相似文献   

5.
综合治疗翼状胬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
综合治疗翼状胬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翼状胬肉是一种常见眼病,治疗以手术为主,但术后复发率有报道高达20~50%.我院自1995年5月开始采用胬肉反向切除等综合治疗36例36眼,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贝复舒滴眼液在翼状胬肉术后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贝复舒滴眼液在翼状胬肉术后的作用。方法 将80例翼状胬肉随机分为贝复舒组和常规组,采用同一术式并由专人完成,术后第3天起两组均常规滴用抗生素和皮质类固醇滴眼液,贝复舒组加用贝复舒滴眼液每日4次。观察手术区域角膜愈合情况,局部薄翳发生和角膜血管翳形成情况。结果 两组比较,贝复舒组角膜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P<0.05),角膜薄翳和角膜血管翳发生率显著降低(P<0.01)。结论 贝复舒滴眼液在翼状胬肉术后有明显缩短角膜创面愈合时间,降低角膜薄翳和角膜血管翳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联合100%浓度自体血清滴眼液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03/2016-03在钟祥市人民医院眼科住院确诊的120例120眼翼状胬肉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全部患者术后结膜囊内涂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加压包扎患眼,次日采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滴眼,6次/d,2滴/次;对照组加用聚乙烯醇滴眼液,6次/d,2滴/次;试验组加用100%浓度的自体血清滴眼液滴眼,6次/d,2滴/次.两组滴眼液每周递减2次,均治疗3 wk.术后3 mo进行手术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的一般情况、眼部症状体征评分和泪液分泌试验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的眼部症状体征评分、角膜上皮和/或基质缺损面积及修复时间、泪液分泌试验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3 mo的复发率是6.7%;试验组是3.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结膜瓣移植术后辅助应用100%浓度的自体血清滴眼治疗胬肉术后创面的愈合、眼表的重建,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局部滴用自体血清滴眼液对创面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翼状胬肉16眼采用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局部滴用自体血清滴眼液治疗,对照组翼状胬肉16眼采用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结果治疗组术后3d时自觉症状明显减轻,2周时11眼充血完全减退;对照组4d时畏光、流泪开始减轻,2周时6眼充血完全减退。角膜上皮平均修复时间治疗组(3.34±1.52)d与对照组(4.45±1.49)d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9,P〈0.05)。治疗组术后11眼视力有提高,对照组4眼视力提高,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4,P〈0.05)。治疗组1眼复发,对照组2眼复发,两组均无感染。结论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局部应用自体血清滴眼液可缩短角膜上皮的修复时间,减少了复发和感染机会。自体血清滴眼液制作简单,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探讨其显微手术的要点。方法本组病例32例33眼,在显微镜下切除翼状胬肉后移植等大的羊膜。结果随访6个月~2年,32例33眼中4眼轻度复发,余29眼角膜上皮稳定,泪膜正常,羊膜移植区光滑透明,无瘢痕、无新生血管及纤维组织增生。结论显微镜下翼状胬肉切除后行羊膜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角膜上皮状态稳定,创面愈合良好,泪膜正常,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1g/L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在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术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分析我院2009-01/2012-04行翼状胬肉切除+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的76例104眼患者的数据。分为试验组(术后使用1g/L双氯芬酸钠眼液)和对照组,对两组术后角膜刺激症状、角膜创面愈合时间、角膜瘢痕情况、结膜伤口愈合时间和翼状胬肉复发情况进行对比观察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1,3,5d,试验组和对照组角膜刺激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观察指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g/L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控制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术后引起的眼部刺激症状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翼状胬肉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病症,其主要治疗方式为手术切除.虽然目前的治疗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但是高复发率仍然是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为了减少复发率,各国对其治疗方式展开了广泛研究,并提出了多种治疗方法,但仍未达成共识.本文就翼状胬肉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对临床治疗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我院自82年以来采用球结膜血管烧灼阻断术,试治疗进行性及复发性翼状胬肉共30例(复发性3例),随访1—2年尚无一例继续进展,现介绍如下。手术方法:按常规消毒、麻醉,在半月皱襞和胬肉体交接处及角巩膜缘外胬肉的体与颈交接处,分别用烧红的针炙针行球结膜表层及其固有层进行烧灼至颜色苍白为止,再在胬肉体部和颈部四周分别烧灼肉眼可见的血管。术后涂消炎眼膏。  相似文献   

14.
不同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比较新鲜人羊膜移植、保存人羊膜移植、自体带角巩膜缘干细胞的结膜瓣移植及异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96例202眼翼状胬肉患者随机组合分为A、B、C、D组。A组70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新鲜羊膜移植术;B组75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保存人羊膜移植术;C组39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带角巩膜缘干细胞的结膜瓣移植术;D组18复发性翼状胬肉不适宜提供自体角膜缘而采用异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术。术后随访6-12个月,对各组术后行动态观察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组70眼术后复发16眼,复发率为22.86%;B组75眼术后复发17眼,复发率为22.67%;C组39眼术后复发3眼,复发率为7.69%;D组18眼术后复发5眼,复发率为27.78%;A组与B组比较(χ2=3.33,P>0.05);A组与C组比较(χ2=4.003,P<0.05);A组与D组比较(χ2=0.18,P>0.05);B组与C组比较(χ2=6.84,P<0.05);B组与D组比较(χ2=0.21,P>0.05);C组与D组比较(χ2=3.89,P<0.05);A组与C组、B组与C组、C组与D组具有显著差异性。结论自体自体带角巩膜缘干细胞的结膜瓣移植是目前治疗翼状胬肉较理想的手术方法。而异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术后胬肉复发的主要原因是免疫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广泛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方法:对29例(30只眼)作翼状胬肉广泛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手术,其中复发性胬肉8例8眼(26.7%),原发巨大胬肉7例7眼(23.3%),29例中双眼胬肉20例(69.0%)。另有10例10眼作单纯广泛胬肉切除。广泛胬肉切除方法:作胬肉体部与球结膜潜行分离,并将胬肉与巩膜面和肌止部的粘连分离后,在半月皱裂处甚至连少许半月皱裂连同胬肉剪除,暴露巩膜面及肌止部,用深低温保存的羊膜行移植手术,缝合方法作了适当改进,即作间断固定缝合羊膜瓣,但角膜缘侧上下现两角之间免除缝合,术后观察3-12个月。结果:(1)全部病例术后无复发,仅见一例巩膜面有薄层胬肉样的结膜增生。术后早期炎症反应或刺激,羊膜移植与单纯胬肉切除相似,拆线后羊膜移植病例眼部炎症反应消退快,1周内角膜上皮基本愈合,羊膜无F1染色,术后3-6个月羊膜移植区巩膜面清澈可见,无胬肉复发倾向,而单纯胬肉切除刮面多有结膜血管与疤痕组织增生现象,并有2例胬肉复发。(2)视力改善程度:36.7%患视力提高2-7行,63.3%患视力同术前,(3)羊膜移植合并症,仅有一例羊膜下出血,结论:广泛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治疗复发性胬肉,巨大胬肉等可有效防止复发,手术安全,并达到改善视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翼状胬肉是一种常见角结膜病变,轻者影响美观,重者遮盖瞳孔影响视力。目前治疗翼状胬肉的方法主要是手术治疗。然而单纯手术切除后复发率很高,尤其是复发性翼状胬肉,因其范围大,进展快,为临床上较为棘手的一种眼病。我科采用翼状胬肉切除加羊膜移植的方法治疗翼状胬肉,经临床观察,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翼状胬肉手术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翼状胬肉是一种仅见于人类的常见的眼表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有多种不同的解释,临床治疗效果不尽人意,复发率较高。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该疾病的手术治疗方法做了大量的研究,以期达到更小的手术损伤和更低的复发率。传统手术方法损伤大,复发率较高。激光治疗具有手术损伤小、安全性高的优点,但其远期疗效,复发率及与其他方法如丝裂霉素,羊膜等联合治疗的效果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18.
翼状胬肉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姚艳娇  刘新 《国际眼科杂志》2008,8(9):1898-1901
翼状胬肉作为眼科常见病,其治疗方法有多种,本文将对该病的治疗进展作一概述,以期对翼状胬肉的治疗有较全面的了解,同时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球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自 1998年以来对 18例 18眼翼状胬肉行切除加球结膜移植手术治疗 ,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 ,总结如下。本组 18例中男 6例 6只眼 ,女 12例 12只眼 ,年龄最小 3 7岁 ,最大 72岁 ,其中 1例胬肉切除术后复发来我院就诊。所有患者均为单眼单侧。行球结膜移植的患者胬肉均充血增厚 ,胬肉头部侵入角膜缘 3mm以上 ,或用其它术式术后复发。局部滴用 0 4%倍诺喜三次表面麻醉 ,2 %利多卡因由胬肉体部结膜下注入 ,在胬肉头部前 0 5mm处切除 ,分离胬肉下肥厚、增生的组织直至泪阜部 ,剪除该处组织 ,用刀片刮去巩膜上残留的病变组织 ,暴露巩膜面约 …  相似文献   

20.
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的胬肉切除复发率较高 ,可达 30~ 50 % 【1】。近几年我们采用翼状胬肉切除结膜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 ,效果较好 ,现报导如下 :一般资料本组 1 33例 1 36眼 ,为 1 996年 1 0月~ 1 999年 1 0月我院门诊及住院手术治疗的病例 ,男 62例 63眼 ,女 71例 73眼 ,年龄 38~72岁 ,平均 52 .43岁。初发性 1 2 0眼 ,复发性 1 6眼 ,胬肉头部侵入角膜组织 2~ 6mm ,均为鼻侧胬肉。手术方法术前 3天 0 .2 5%氯霉素滴眼液滴眼 ,术前冲洗结膜囊 ,2 %利多卡因加少许 0 .1 %肾上腺素局部浸润麻醉 ,用有齿镊夹住胬肉头部 ,用尖刀沿胬肉头部外侧 0 .5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