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社区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水平及保健的一般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401例社区围绝经期妇女进行调查。结果有88.8%妇女出现至少1种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其中中、重度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占到22.4%;被调查女性保健意识相对积极,但其保健知识、行为情况不容乐观。结论社区围绝经期女性健康及保健状况不容乐观,建议积极深入的开展健康教育,促进社区围绝经期妇女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南京东路社区妇女围绝经期症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黄浦区社区围绝经妇女围绝经期症状的发生情况。方法:采用2个阶段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南京东路社区40~60岁妇女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677例妇女中自然绝经者386例,平均绝经年龄为49.36±3.71岁。围绝经期症状发生率70.3%。在13项症状中,出现频率最高前5位症状依次为潮热出汗(53.2%)、骨关节痛(47.6%)、性生活障碍(45.2%)、眩晕(41.5%)、疲乏(41.2%)。围绝经期症状的严重程度随年龄的增长而加重。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是否工作、性生活满意度及是否患有慢性病与围绝经期症状有相关性。结论:绝大多数妇女在围绝经期存在围绝经期症状,其发病与雌激素水平降低有关。依托社区,加强健康教育;针对病因进行预防,可降低围绝经期症状的发生率,提高妇女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河北各地区城乡围绝经期妇女婚姻状况及质量与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河北7个地区按照城乡分层,每地区100人,城乡各50人,45岁~55岁的妇女,问卷由基本资料部分、Kupperman评分表组成。[结果]围绝经期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与婚姻状况和婚姻质量有关。伴侣健康者其围绝经期综合征较伴侣患病、离异、丧偶者发生率低;婚姻质量好者其围绝经期综合征较婚姻质量一般和婚姻质量差者发生率低。[结论]改善围绝经期妇女婚姻状况和婚姻质量可降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 目的:探讨社区妇女引起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影响因素,对其症状进行分析研究,以便更好地开展社区妇女围绝经期的健康教育。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南京东路社区的732名40~60岁妇女作为调查对象,进行围绝经期妇女保健需求调查。结果:平均绝经年龄49.51?3.55岁,围绝经期症状发生率72.0%。社区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与年龄、文化程度、丈夫关系、孕产次数、亲友支持、经济收入、围绝经期知识、慢性病等有相关性。结论:患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妇女,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并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一定的负担。因此,以妇幼保健进社区为切入点,开展社区妇女围绝经期的健康教育,是防治社区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河北各地区城乡围绝经期妇女婚姻状况及质量与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河北7个地区按照城乡分层,每地区100人,城乡各50人,45岁~55岁的妇女,问卷由基本资料部分、Kupperman评分表组成.[结果]围绝经期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与婚姻状况和婚姻质量有关.伴侣健康者其围绝经期综合征较伴侣患病、离异、丧偶者发生率低;婚姻质量好者其围绝经期综合征较婚姻质量一般和婚姻质量差者发生率低.[结论]改善围绝经期妇女婚姻状况和婚姻质量可降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心理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心理康复对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 10 0例确诊为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妇女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5 0例。治疗组给予谷维素、舒乐安定片等治疗 ,同时每周进行心理治疗 2次 ;对照组仅给予药物治疗 ,疗程 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情况并采用SCL 90症状自评量表评定。结果两组患者的SCL 90各因子及总均分均有下降 ,但两组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各因子均分与正常成年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心理治疗能有效缓解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症状 ,提高围绝经期妇女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郑州市管城区围绝经期妇女健康状况,探讨健康教育对策及保健措施,以提高妇女的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方法 采用统一调查问卷和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郑州市管城区632例围绝经期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围绝经期妇女85.8%有不同程度的围绝经期症状,人工绝经者症状严重;对激素替代治疗及盆底肌肉锻炼知晓率低,62.6%的围绝经期妇女希望获得围绝经期相关知识的教育和保健治疗需求.结论 针对围绝经期妇女实施科学、实效的健康教育及医疗服务,以促进中老年妇女的身心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围绝经期妇女围绝经期症状发生情况以及对围绝经期症状保健知识的需求。方法2011年在苏州市随机选择2 066例年龄在38~70岁的女性,对其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所得数据全部录入Excel 13.0表,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 066例调查对象年龄为(50.22±7.17)岁,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695例,发生率为33.7%。13项症状中发生率最高的为性生活改变(48.6%)。绝经前后女性的BMI、腰围/臀围、收缩压、舒张压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5)。围绝经期保健知识的普及欠缺。结论大多数围绝经妇女存在围绝经期症状,应该加强围绝经期保健知识的普及。  相似文献   

9.
综合分析和总结了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应用。从敷贴治疗(包括作用机制、穴位选择)及临床运用等方面进行论述。肾虚是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的基本病机,但常病及他脏,导致多脏受累。经穴位敷贴治疗后,能够明显改善相关疾病症状,提高临床治愈率,提升围绝经期妇女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对围绝经期综合征伴抑郁症的干预效果。方法: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度以上并存在抑郁症状的患者9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康复组51例。2组均给予中药治疗,康复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健康知识讲座、心理疏导、康复锻炼等综合康复治疗。治疗前后采用改良Kupperman量表和抑郁自评(CES-D)量表进行评价。结果:治疗3个月后,2组的CES-D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5),且康复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的Kupperman总分及单项评分中潮热出汗、烦躁、失眠、忧虑、疲倦乏力、肌肉关节痛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其中康复组的Kupperman总分、烦躁、失眠、忧虑、肌肉关节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有效的综合康复能明显改善围绝经期妇女的身心症状,提高围绝经期妇女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音乐运动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效果,为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Kupperma评分法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益阳市围绝经期妇女进行筛查,选取Kupperman评分≥15分以及SDS评分指数≥0.5的患者100例,年龄为45~55岁,随机分为试验组(实施音乐运动疗法训练,50例)和对照组(50例).训练24周后,采用Kupperman量表和SDS量表评价两组疗效.结果 训练24周后,试验组Kupperman评分和SD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训练前后Kupperman评分、SDS评分和Kupperman单项评分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音乐运动疗法能明显改善围绝经期妇女的身心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三种不同健康教育方式对改善社区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效果。方法研究采用类实验性研究设计,将90名社区妇女分成三组,分别采用健康教育手册(HEM)、健康教育手册+讲座(HEML)、健康教育手册+讲座+运动指导(HEMLE)三种方法,并应用运动时间和Kupperman指数变化进行效果评价。结果组间分析比较结果:HEML组运动时间的增加高于其他两组;HEML组和HEMLE组的Kupperman指数下降比HEM组下降明显。结论健康教育手册+讲座+运动指导和健康教育手册+讲座的方法对于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优于健康教育手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改善围绝经期妇女健康的效果,以帮助她们顺利度过这一特殊的时期。方法:通过采用电话随访、健康教育讲座、宣传栏、门诊随访及健康知识小册子等形式,对130例围绝经期妇女实施健康教育、饮食运动指导、心理干预及用药指导等综合护理干预。6个月后应用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症状自评量表等评估干预效果。结果:6个月后,130例围绝经期妇女主要临床症状改善,心理状态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与干预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围绝经期妇女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其心理状态明显改善,症状显著减轻,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大豆粉在围绝经妇女临床症状改善及骨密度延滞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妇科门诊收治的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和运动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口服大豆粉。比较2组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及骨密度情况。 结果 干预1年后,观察组患者潮热盗汗、烦躁易激动、失眠、阴道干涩、关节腰椎疼痛、尿频尿急、健忘、肌肉疼痛、耳鸣临床症状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腰椎L1~L4 骨密度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结论 在常规饮食和运动干预基础上联合口服大豆粉,可有效改善围绝经期妇女临床症状,延缓骨密度下降。  相似文献   

15.
家庭代际关系与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家庭代际关系与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于2019年10-12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河北省唐山市、石家庄市及张家口市城乡502户45~55岁围绝经期妇女所在的家庭进行调查。结果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率为77.09%,其中轻度占46.22%,中重度占30.88%。围绝经期综合征各组各维度家庭代际关系除了成年子女冲突认知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家庭代际关系中老年父母和成年子女代际关系总分、代际团结、代际冲突2个二阶维度及团结认知、团结情感、团结行为、冲突认知、冲突情感、冲突行为6个小维度均与围绝经期综合征呈显著负相关(r=-0.300~-0.073,P<0.05);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与子女团结认知、冲突行为,父母冲突行为得分越高,围绝经期妇女综合征症状越轻(P<0.05)。结论围绝经期综合征检出率高,应重视家庭代际关系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研究,降低围绝经期综合征对女性家庭关系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体脂肥胖情况及外在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群体保健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到本院体检的45~55岁围绝经期妇女13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生物电阻抗法测定脂肪百分比及腰臀比,并随即进行问卷,对其生活习惯及工作予以分型。结果:132例研究对象中,脂肪>30%者94例,占71.21%;腰臀比>0.85者115例,占87.12%;体脂肥胖与运动规律与否、饮食饮水调节重视程度、夫妻性生活及工作类型有关,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围绝经期妇女体脂肥胖及腹部脂肪堆积很普遍,应当引起人们高度重视,督促该人群构建规律有效的运动模式、合理搭配膳食及饮水、保持夫妻性生活和谐,长久坐立的脑力劳动者更应加强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逐渐进展,围绝经期抑郁症的发生率也在不断的升高,给女性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对其家庭及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埋下了严重隐患。因此,对该病的认识应值得引起人们的关注,其治疗方法也应值得临床工作者不断总结与思考。为进一步发掘中医非药物疗法在围绝经期抑郁症方面的应用价值,使中医医疗技术得到进一步的推广与应用,该文通过整理研究相关文献,以期有助于临床。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社区妇女围绝经期症状以及社会支持的情况,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改良Kupperman评分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questionnaire,SSQ),对2012年2月—6月上海市黄浦区南京东路社区内参加普查的737名40~60岁妇女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被分析对象的社会支持总分为(35.81±6.58)分,不同年龄组、不同文化程度、是否在职以及不同婚姻状况的妇女所得的社会支持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比较围绝经期不同Kupperman评分的妇女在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以及对社会支持利用度方面的得分情况。结果发现,围绝经期症状越严重,所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少,社会支持各维度得分越低。社会支持各维度与Kupperman评分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370,P〈0.001)。被调查围绝经期妇女中有12项围绝经期症状的严重程度与社会支持各维度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女围绝经期症状的严重程度与社会支持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帮助妇女更好地渡过围绝经期,应进一步完善其社会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19.
蒋尚融  舒丹  何金彩 《新医学》2012,43(7):447-449
目的:探讨血清雌二醇、卵泡刺激素(FSH)及黄体生成素(LH)与围绝经期妇女睡眠的相关性。方法:根据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调查情况将41例围绝经期妇女分为睡眠情况差组(Ⅰ组)及睡眠正常组(Ⅱ组),并检测两组血清雌二醇、FSH及LH水平及3者与睡眠的相关性。结果:Ⅰ组的血清雌二醇水平低于Ⅱ组,而FSH、LH水平均高于Ⅱ组(均为P<0.05)。3者与睡眠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结论:围绝经期妇女血清雌二醇水平越低,FSH、LH水平越高,睡眠越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