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不同程度蛋白尿的IgA肾病的临床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不同程度蛋白尿的IgA肾病患者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对78例经肾穿刺活检确诊为原发性IgA肾病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Lee氏分级标准将肾脏的病理改变分级,采用KatMuchi的半定量标准作肾小球、肾小管间质、肾血管病变评分。并根据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将病人分为A(〈1.0g/24h)、B(≥1.0g/24h)两组进行临床特征与病理比较。【结果】IgA肾病患者临床表现多样,以慢性肾炎(51.28%)为最常见,蛋白尿、血尿发生率分别达89.74%、83.33%;病理分级以Ⅳ型多见(69.23%);伴有肾小管间质损害者71倒(91.03%)。B组肾小球总积分、系膜增殖、节段损害、球性硬化、肾小管间质积分明显高于A组(P〈O.05)。【结论】不同程度蛋白尿IgA肾病的临床与病理分析,对确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及评估预后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紫癜性肾炎(HSPN)患儿的尿蛋白定量与肾脏病理特点及其相关性,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指导治疗。方法收集2009年9月至2013年6月期间收治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小儿肾病科,并行肾脏穿刺活检的92例HSPN患儿,对其24 h尿蛋白定量、肾组织病理学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肾脏病理以Ⅲ级以上最多见,为60例(65.2%)。正常尿蛋白定量组肾病理损害较轻,以Ⅱ级以下为主。轻中重度蛋白尿组之间肾小球病理分级均较重,以Ⅲ级以上为主,随尿蛋白的增加,肾小球病理分级有逐渐加重趋势。肾小管间质病变:尿蛋白定量正常组肾小管病理分级为+级,改变较轻。轻度、中度及重度蛋白尿组之间肾小管间质分级为+++,分级改变无显著差异(P>0.05)。92例中IgA+IgG+IgM沉积型所占比例最大(30.4%),1例无任何免疫物沉积。28例IgA+IgG+IgM沉积型所对应的肾小球病理分级主要在Ⅲ级以上(92.9%),病理分级与IgA+IgG+IgM沉积正相关(P<0.05)。轻度及重度蛋白尿组均以IgA+IgG+IgM沉积为主,分别占37.0%、37.5%,中度蛋白尿组以单纯IgA沉积常见(34.6%),尿蛋白定量分度与免疫沉积物分型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免疫沉积物中伴有C3沉积者71例(77.2%),分级以Ⅲ级以上为主,C3沉积与肾脏病理分级呈正相关(P<0.05)。结论蛋白尿是影响HSPN肾脏病理的因素之一,肾脏病理损害程度与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不一定平行。免疫复合物沉积为IgA+IgG+IgM的病理改变相对较重。C3沉积和病理分级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相关参数诊断肾小球肾炎的价值及其与肾脏病理损害严重程度间的关系。【方法】本院收治的56例肾小球肾炎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入院体检健康者56例为对照组。统计两组入院时一般资料,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合并疾病、肾皮质和肾髓质表现弥散系数(ADC)值等。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DWI相关参数对肾小球肾炎的诊断价值。根据Katafuchi肾病评分系统评价观察组肾脏病理损害严重程度,并对不同病理损害严重程度患者肾皮质和肾髓质ADC值进行比较,分析其与肾脏病理损害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两组SCr、BUN水平、年龄及性别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肾皮质ADC值、肾髓质ADC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经ROC曲线分析发现肾皮质ADC值、肾髓质ADC值对肾小球肾炎有一定诊断价值,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7、0.739。56例肾小球肾炎患者中,有20例(35.71%)为肾脏无病理损害,纳为正常组;26例(46.43%)为轻度损害,纳为轻度组;10例(17.86%)为中度损害,纳为中度组;无重度损害者。正常组肾皮质ADC值、肾髓质ADC值均高于轻度组、中度组(P<0.05),且随着肾脏病理损害程度加重而降低;正常组Katafuchi损害积分均低于轻度组、中度组(P<0.05),随肾脏病理损害程度加重而增加。经Pearson检验,肾皮质和肾髓质ADC值与病理积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DWI相关参数对肾小球肾炎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其与肾脏病理损害程度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34例临床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儿难治性肾痛的临床与病理、预后的关系。【方法】对34例符合诊断的住院患儿的病理诊断及临床表现、治疗效应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小儿难治性肾痛的临床表现单纯型6例(17.6%),肾炎型28例(82.4%)。病理类型中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MsPGN)16例.占47.1%、膜增殖性肾炎(MPGN)7例,占20.6%、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5例.占14.7%、膜性肾痛(MN)2例、微小痛变(MCD)2例、肾小球硬化(SGS)1例、IgA肾痛(IgAN)1例.分别占5.9%、5.9%、2.9%和2.9%。临床疗效中,34例患儿完全缓解15例,部分缓解12例,无效7例.治疗总有效率79.5%。【结论】小儿难治性肾病痛理改变以MsPGN、MPGN及FSGS最为常见。肾活检病理检查对于临床诊断、预后评估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经皮肾活检的病理类型与病变发展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方法参照WHO(1982年及1995年)肾小球疾病组织分型方案,结合临床、实验室检测结果,通过光镜、免疫病理及部分超微结构,作出病变分型诊断.结果2160例患者实验表明:①在性别比中,男性占原发性肾小球病变为53.73%,继发性肾小球病变为38.72%,遗传性肾病为66.67%,肾小管间质性病变为56.0%,终末期肾病为60.78%、少见及罕见肾脏疾病为63.64%.②新月体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症以女性为主,分别占69.23%、84.27%、55.56%、53.67%.③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以IgA肾病(31.98%)和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8.25%)居多.最常见的继发性肾病为LA(43.53%)、HSPN(31.76%)和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22.35%).结论实验结果显示,肾组织活检病理学分型是诊断肾脏疾病最可靠的方法,它能为不同类型肾脏疾病的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可靠的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儿童紫癜性肾炎肾脏病理的特点,尤其是免疫复合物沉积、肾小管损伤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比较分析103例紫癜性肾炎儿童的临床资料和肾脏病理资料等.结果 103例紫癜性肾炎儿童中,病理分级Ⅰ级5例(4.9%),Ⅱ级20例(19.4%),Ⅲ级76例(73.8%),Ⅳ级2例(1.9%),Ⅴ级及Ⅵ级未见;免疫病理分型中单纯IgA型39例(37.9%),IgA+IgG型8例(7.8%),IgA+IgM型48例(46.6%),IgA+IgG+IgM型8例(7.8%);肾小管间质分级中0级4例(3.9%),1级90例(87.4%),2级7例(6.8%),3级2例(1.9%).肾脏病理中不同血尿分组儿童间系膜增殖(Z=0.661,P=0.718)、免疫病理分型(Z=0.714,P=0.700)、IgA沉积强度(Z=0.724,P=0.6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免疫病理分型儿童的病理分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922,P=0.574).结论 血尿不能作为肾穿刺前预估肾脏病理级别的临床指标;儿童紫癜性肾炎病理表现多种多样,以急性病变多见;肾组织中免疫复合物沉积的成分及程度与肾组织损伤程度无明显的相关性;肾小管间质损害与肾小球损害有相关性和不平行性,应重视肾小管间质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经皮肾活检的病理类型与病变发展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方法 参照WHO(1982年及1995年)肾小球疾病组织分型方案,结合临床、实验室检测结果,通过光镜、免疫病理及部分超微结构,作出病变分型诊断.结果 2160例患者实验表明:①在性别比中,男性占原发性肾小球病变为53.73%,继发性肾小球病变为38.72%,遗传性肾病为66.67%,肾小管间质性病变为56.0%,终末期肾病为60.78%、少见及罕见肾脏疾病为63.64%.②新月体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症以女性为主,分别占69.23%、84.27%、55.56%、53.67%.③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以IgA肾病(31.98%)和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8.25%)居多.最常见的继发性肾病为LA(43.53%)、HSPN(31.76%)和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22.35%).结论 实验结果显示,肾组织活检病理学分型是诊断肾脏疾病最可靠的方法,它能为不同类型肾脏疾病的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可靠的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669例肾活检病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回顾总结本院自1992年1月~2001年12月669例因肾脏疾病行经皮肾活检的病理标本 ,并初步比较了各型的年龄分布。方法 参照WHO(1982年及1995年 )肾小球疾病组织分型方案 ,结合临床、实验室检查结果 ,通过免疫病理及超微结构改变 ,明确病理诊断。结果 本组669例肾脏疾病肾活检的平均年龄 (33.56±8.76) (9~79)岁 ,男女之比0.71 :1。本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占73.69 % ,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占21.97 % ,遗传性肾脏疾病占0.60 % ,小管间质性疾病占3.14% ,未分类型占0.60 % ,其中急性肾功能衰竭占2.24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以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最多 (31.03 % ) ,其次分别为IgA肾病 (29.41 % ) ;继发性肾脏病中以狼疮性肾炎最多(55.78% ) ,其次是紫癜型肾炎 (21.77 % );绝大多数是在近4~5年检出的。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理变化多种多样 ,但仍以急性肾小管坏死多见 ,在急性间质性肾病中与药物相关的也不可忽视。结论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仍是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 ,其中以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和IgA肾病最常见 ,继发性肾脏病以狼疮性肾炎多见 ,且有逐年增多的趋势。随着诊断水平的提高 ,少见的肾脏疾病也有零星检出。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理变化多样 ,不少与药物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江苏地区508例肾活检资料的流行病学特点及病理类型与免疫荧光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508例因肾脏疾病而行肾活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08例患者年龄(36.1±13.6)岁;男242例,女266例。狼疮性肾炎(LN)、肾小管-间质疾病(TID)、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PGN)、新月体性肾炎(CREGN)、轻微病变(MGA)及IgA肾病(IgAN)女性居多。原发性肾小球肾炎392例,继发性肾小球肾炎109例。最常见病理类型为IgAN、系膜增生性病变(MsPL)、膜性肾病(MN)、MGA、微小病变(MCNS)、局灶阶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SGS)、LN。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NS)、肾炎综合征(CNS)。NS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MCNS、MN、MsPL、IgAN、FSGS、MGA;CNS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IgAN、MsPL。IgAN肾组织以IgA沉积为主;DN肾组织83.3%有不同程度及类型的免疫球蛋白沉积;LN肾组织92.3%病例呈"满堂亮"表现。结论江苏地区肾脏疾病男女比例相当,青壮年是高发人群;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是IgAN;IgAN肾脏组织以IgA沉积为主;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NS;江苏北部Alport综合征发病率较其他地区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老年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S)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方法]对48例住院老年原发性NS进行临床病理类型及疗效分析。[结果]临床表现为水肿,高血压(50%),肾功能损害(42%),高凝状态(83%),病理类型以系膜增生性肾炎及膜性肾病为主,并有肾小球硬化(40%)及小管间质病变(73%),治疗后完全缓解率为42%,有效率为79%。[结论]老年NS治疗效果好,但合并高血压、肾功能损害、高凝状态患者较多,病理类型以系膜增生性肾炎及膜性肾病常见,合并小管间质病变多。治疗中应尽早使用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嫌色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肾嫌色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病理学资料。【结果】3例患者均为女性,行肾癌根治术。术后病理诊断为肾嫌色细胞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Hale胶体铁染色均为阳性,Vimentin(波型蛋白)阴性,EMA阳性,CK7阳性,CK10染色阴性。【结论】肾嫌色细胞癌是一种低度恶性的肾细胞癌,影像学检查对其诊断有重要帮助,确诊有赖于组织病理学检查,手术治疗后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干扰素受体IFNAR2与肾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对12例肾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采用RT—PCR技术检测IFNAR2在12例肾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模式。【结果】RT—PCR实验结果显示:IFNAR2在癌旁肾组织中3例表达阴性,9例阳性;在12例肾癌组织中全部阳性表达。【结论】推测IFNAR2可能是肾癌发生过程中的一个早期事件,并与肾癌的发生和进展有关,这将可能为肾癌的发病机制、临床治疗以及判断预后提供一个新的研究线索。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高血压肾病患者肾脏病理改变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分析本院肾内科近2年收治的高血压肾病患者的血压、眼底、尿和肾功能变化,对其中47例采用16G弹射针在B超引导行肾脏穿刺活检,标本分别进行光镜、免疫荧光检查。【结果】高血压肾病患者的病理改变表现多样,多数表现为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肾小动脉玻璃样变,管壁增厚。病情严重者表现为恶性小动脉肾硬化症:肾小动脉纤维素样坏死、内膜重度增生,呈现典型的洋葱样改变。随着高血压病程增加,肾动脉及肾脏病损害加重(P〈0.05)。【结论】高血压肾病患者其病理改变与临床病程有关,行肾脏病理检查对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有非常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PAX2基因在梗阻性肾病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重新表达对肾间质纤维化的意义。【方法】8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和模型组(UUO组)各40只。于术后3d、5d、7d、14d(每组10只)处死取肾组织。光镜观察肾脏病理形态改变,免疫组化、Westernblot及realtimePCR检测肾组织PAX2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①HE和Masson染色观察到UUO组肾间质呈现明显的纤维化。②免疫组化发现sham组肾小管上皮细胞无PAX2表达;UUO组肾小管上皮细胞表达较多;③Westernblot显示PAX2蛋白水平在UU0组术后3d相比sham组明显的增加(P〈0.05),随着梗阻时间延长PAX2蛋白表达更加明显;④realtimePCR显示,PAX2mRNA与PAX2蛋白的,矗达趋势相同。⑤相关分析:PAX2蛋白水平与肾小管损伤程度呈正相关(r=0.991,P〈0.05),与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r=0.985,P〈0.05)。【结论】胚胎发育基因PAX2在梗阻性肾病大鼠肾小管存在重新表达;并参与了梗阻性肾病肾小管损伤和肾间质纤维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肾活检所致出血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对出血原因进行分析,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在超声引导下以美国Bard 16G自动活检装置对520例肾脏病患者行肾穿刺活检,从肾实质厚度、肾穿刺次数、肾穿时血压水平、肾脏病理改变几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在520例肾穿活检中,肾实质厚度在0.80~1.5 cm、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肾小管间质损伤(TID)的病理特点与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对195例PNS患者TID进行分组(0-1分和≥2分组)。比较24 h尿蛋白总量、血肌酐和尿酸,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与TID的关系。【结果】轻微病变和系膜增生患者TID程度较轻,多为0-1分,而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和IgA肾病患者TID程度较重,大多为≥2分,肾小球硬化率与TID程度密切相关。TID为0-1分和≥2分两组患者24 h尿蛋白总量、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后者血肌酐和血尿酸明显高于前者(P〈0.05)。TID与血肌酐和血尿酸显著相关(P〈0.01),但与尿蛋白总量和血脂无关。【结论】不同肾小球病理类型的PNS患者TID程度具有不均一性,但肾小球硬化率与TID程度有较好的一致性。PNS患者血肌酐和尿酸与TID相关,可作为预测肾小管间质病变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前列腺素E1 (PGE1)对1-甲脲乙醇酸酐所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分三组培养,A组正常对照组;B组1-甲脲乙醇酸酐组:培养基中加入0.5 mmol/L1-甲脲乙醇酸酐;C组PGE1+1-甲脲乙醇酸酐组:培养基中加入0.5 mmol/L 1-甲脲乙醇酸酐和PGE12μg/L.培养48 h后用MTT比色法测光密度(OD)值,并检测培养液NAG酶(N-乙酰-p氨基葡萄糖苷酶)活性;用Annexin V-FITC/PI流式细胞仪检测胞凋亡.[结果]B组HK-2细胞OD值较A组显著下降,NAG酶活性上升;C组较B组OD值显著上升而NAG酶活性下降;B组HK-2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C组的凋亡率较B组显著下降,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甲脲乙醇酸酐有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作用.PGE1对1-甲脲乙醇酸酐所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Survivin、MMP-2在肾透明细胞癌(renal clear cell carcinoma,RC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Survivin、MMP-2在55例RCCC和20例正常肾组织中的表达。[结果]从正常肾组织到RCCC组织,Survivin、MMP-2阳性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Survivin的表达与肿瘤大小无明显关系(P〉0.05),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密切相关,G3-G4组、Ⅲ-Ⅳ期组中Survivin的表达明显高于G1-G2组、Ⅰ-Ⅱ期组。MMP-2以肿瘤大小、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做分析,两组阳性表达率无明显差异(P〉0.05)。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Survivin、MMP-2阳性表达量较其对应组增多(P〈0.05)。[结论]Survivin蛋白异常表达在肾透明细胞癌的恶化、侵袭、转移中起重要作用,与RCCC组织细胞生物学特点密切相关,MMP-2在RCCC组织中阳性表达增高。可能在RCCC发生,发展、组织侵袭、转移中起重要作用。Survivin和MMP-2可能成为RCCC的重要诊断指标和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霉酚酸酯(MMF)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p-Smad2/3表达的影响,探讨MMF对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和MMF治疗组,行单侧肾脏切除术,以链脲佐菌素(STZ)腹腔内注射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药物干预后第4,12周每组处死6只大鼠,测24h尿蛋白定量,HE,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组织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GF-β1,p-Smad2/3在肾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有少量TGF-β1和p-Smad2/3表达,模型组大鼠24h尿蛋白排泄量增多(P<0.05),系膜区基质增多,TGF-β1和p-Smad2/3表达均明显增强(P<0.05);MMF治疗组24h尿蛋白排泄量显著下降(P<0.05),肾组织TGF-β1和p-Smad2/3表达均有减少(P<0.05)。【结论】在糖尿病大鼠模型中,MMF能下调TGF-β1,p-Smad2/3的表达,减少蛋白尿,延缓肾脏纤维化的进展,从而达到对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对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L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L -EGCG)对NRK细胞氧化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H2O2刺激离体培养的NRK细胞建立氧化损伤的模型,筛选H2O2对NRK细胞损伤研究的最适剂量与最佳时点.然后将培养细胞分EGCG正常对照组、H2O2组、不同浓度儿茶素组.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荧光探针JC-1测定线粒体膜电位.利用生物化学法检测各组NRK细胞培养上清中丙二醛(MDA)含量及乳酸脱氢酶(LDH)漏出量.[结果]①250 μmol/L H2O2作用6 h剂量组即可引起NRK细胞损伤;②L-EGCG能明显改善H2O2导致的细胞损伤,可使细胞存活率升高,LDH释放量降低,MDA生成减少,稳定了线粒体膜电位,减轻了细胞凋亡.[结论]氧化应激能导致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活力下降,凋亡增加,L-EGCG可能是通过提高NRK细胞的抗氧化能力而提高其对H2O2损伤的保护及损伤修复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