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lcfeverwithrenalsyn-drome,HFRS)的病原虽已明确,但其发病机理还不十分清楚,许多研究发现HFRS患者血清总lgM,IgG等免疫球蛋白增高,尤以lgM增高最显著,并出现特异性的HFRS病毒抗体.补体传统激活途径增强而致血管CI,C3下降,C3裂解产物C3C增加.同时血清中出现循环免疫复合物,肾脏也有免疫复合物(immunolcomplex,IC)的沉积,因此目前多数学者认为IC在HFRS中晚期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刘东升等.中华医学杂志,1981;61:33].但到目前为止尚缺乏IC致病变作用的直接证据.我们用HFRS病… 相似文献
2.
3.
4.
本文应用免疫亲和层析从感染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HFRSV)细胞中提纯了HFRSV蛋白。其最适条件;细胞混悬于磷酸盐缓冲生理盐水(PBS)-1%Tritonx-100,1%脱氧胆酸钠(DOS),0.1%十二烷基硫酸钠(SDS),1mM氟化磺酰苯甲烷(PMSF),超声波粉碎2分钟,5万r.p.m.1小时,离心上清液作为亲和层析的样品。亲和层析柱予先用PSB-1%Tritonx-100平衡,样品流经柱内亲和吸附后,再依次用PSB-1%Tritonx-100,PBS-0.1%Tritonx-100,PBS洗柱,最后用0.1M,pH11碳酸盐缓冲液洗脱。在上述条件下病毒蛋白得率高(91-97%),并保持其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5.
10株HFRSV乳小白鼠脑内接种传代后,滴定其毒力(PFu/0.1ml)、核、膜结构蛋白抗原(RPHA、HA)、并以活毒一次免疫,1个月后以IFA、HI、RPHI、PRNT检测血清中相应抗体。并以交叉HI、交叉RPHI证实各毒株间抗原性的关系。结果提示:选择HFRS疫苗株时,高的HA/RPHA比值是必要的;且UR、R_(22)、L_(99)株病毒抗体与其它10株病毒有广泛的交叉反应、被推荐为疫苗首选毒株,需进一步与HFRS各型病毒作广泛的交叉试验。 相似文献
6.
肾综合征出血热可溶性免疫复合物的致病变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确定可溶性免疫复合物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预先在体外制备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原特异的可溶性免疫复合物,经尾静脉注入正常BALB/c小鼠体内,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对免疫复合物(IC)在小鼠主要脏器的组织分布进行定位。结果注射IC后的24小时,IC主要见于血管系统如肝血窦,脾血窦,肠道固有层和粘膜下层的血管,肾小球毛细血管等。从48小时开始,IC出现于器官实质细胞如肝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以及某些腺体的导管上皮细胞(如颌下腺,胰腺等)。IC存在部位的细胞出现变性改变,以肝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最为明显,这些病变与流行性出血热病人组织的病变极其相似。而注射非特异性IC的动物则无这种病变。结论在HFRS的发病中,HFRS的可溶性IC可直接引起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7.
8.
9.
10.
43株不同来源的HFRSV在乳小白鼠内传代,测定其平均死亡时间,并计算经脑内及皮下接种的半数致死量(LD50)及半数感染量(ID50),选择其中17株病毒测定其蛋白含量,核膜结构蛋白滴度,二者的比值及其比活性。结果提示:43株病毒据其毒力分为4个型,其乳鼠内传代次数与平均死亡时间及LD50、ID50无平行关系,不同毒株的核、膜结构蛋白比值,比活性各不相同,说明不同来源的HFRSV毒力、抗原性各有差 相似文献
11.
12.
目前,我国已从多种宿主动物和不同疫区患者血液中分离出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HFRS-V),并已证实这些毒株的毒力及抗原性并不完全一致。1984年,汤一苇、TF Tsai等曾报道朝鲜出血热(KHF)病毒(76/118)株具有血凝活性,但迄今尚未见对我国分离的HFRS-V血凝活性研究的报道。为了探讨我国不同宿主来源的HFRS-V有无血凝活性、血凝活性与毒力的关系、不同毒株血凝素的特异性及其相互关系,我们在将国内各主要代表毒株(曾经McAb检查具有抗原性差异)和KHF76/118株适应于乳鼠的基础上,参照汤一苇等报道的方法加以简化,从感染乳鼠脑制备血凝素,对这些毒株的血凝活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我国自黑线姬鼠、家描和病人血液中分离的HFRS-V均具有不同程度的血凝活性,血凝滴度的高低似与病毒对乳鼠的致病力有关。在野鼠型毒株,血凝活性均达到一定滴度,如自安徽分离的陈株、C_4株,血凝滴度达1:128,略高于76/118侏(1:64),黑龙江的H8205株血凝滴度为1:32~1:64,四川的A_(216)株也达1:32。而家鼠型毒株,如自河南轻型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病毒唑和干扰素早期联合用药对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感染NIH系裸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以NIH系裸鼠为动物模型,将裸鼠分成4组,应用HFRSV腹腔接种法感染裸鼠。第一组腹腔注射病毒唑和干扰素,第二组腹腔注射病毒唑,第三组腹腔注射干扰素,第四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作对照,在同等条件下饲养、观察。结果 联合用药组对HFRSV感染裸鼠的保护作用取得了优于其它组的显著效果,其裸鼠的发病时间明显推迟(P<0.05),病程时间明显延长(P<0.05),症状明显减轻,死亡率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结论 联合用药对HFRSV感染裸鼠的保护作用比单一用药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作者概要地报道我室近年来对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单克隆抗体(McAb)的研究与应用,包括:①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及其血凝素抗原McAb杂交瘤细胞系的建之与鉴定,②选择其中高效优质的McAb进行病毒的抗原性分析;③以McAb亲和层析纯化病毒结构蛋白及其分析鉴定,④纯化HFRS-McAb及其应用;⑤以Mcab-IFAT检验HFRS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的病毒抗原;⑥建立了McAb-ELISA间接夹心法检测HFRS病毒抗原、检测不同疫区人和动物血清中特异性抗体(IgM和IgG)、患者血清中血凝抑制抗体等。并已应用于研究HFRS病毒结构及其特征、纯化病毒抗原组份及保护性抗原,对本病的早期快速检验诊断、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疫苗及免疫治疗等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EHFV标准株A9,R22和鲁宁-84刘、鲁宁-84肖、R-36的Vero E6细胞培养液经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和免疫沉淀后进行SDS-PAGE,结果均存在NP、G_2和G_1 3种结构蛋白,但不同型别EHFV的结构蛋白分子量略有差异,经Western-blot分析发现5株EHFV的NP至少存在50,49和52kd 3种分子量,同时发现R-36株NP与抗姬鼠型和家鼠型EHFV-NP的McAb均有较强反应,证明属于混合型。 相似文献
16.
17.
18.
将实验动物Wistar大鼠分为四组,用HFRS病毒AR90162株感染。A组用毒株悬液灌胃,B组让其自然食入含病毒的毒饵,C组经破皮感染,D组为“空白”对照。结果,A、B、C 3组均于感染后10d从尾血中查到特异性抗体,3组抗体累积阳性率分别为4/7、4/9.5、4/9.5;肺脏特异性抗原检出率3组分别为2/6,2/9,2/9。脏器抗原定位以肺为最多,其次为肝、脑,胃中没有查到抗原,肠道中仅A组1例;各组粪尿抗原均于感染后10~15d查到,但阳性率最高只有2/10。我们还对Wistar大鼠胃排空时间及胃内容物平均pH值进行了检测,结果胃排空时间平均为6h,胃内容物平均pH值为3.2±2.1。综合分析实验结果,我们认为消化道传播是可以实现的,但有条件性,如毒株的毒力、胃内容物pH值、饮食因素、外环境条件等均可影响经此途径的传播。 相似文献
19.
流行必出血热病毒结构蛋白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世杰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1991,29(4):304-307
EHFV标准株A9,R22和鲁宁-84刘、鲁宁-84肖、R-36的VeroE6细胞培养液经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和免疫沉淀后进行SDS-PAGE,结果均存在NP、G2和G13种结构蛋白,但不同型别EHFV的结构蛋白分子量略有差异,经Western-blot分析发现5株EHFV的NP至少存在50,49和52kd3种分子量,同时发现R-36株NP与抗姬鼠型和家鼠型EHFV-NP的McAb均有较强反应,证明了属于混合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