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测量骨矿物质密度 ( BMD)最能准确地判定骨质疏松 ,评估骨质疏松的诊断效果 ,绝大部分取决于 BMD的准确测量从而探知骨损程度。跟骨尽管不是因骨质疏松而致发生骨折的主要部位 ,但易用于对此类骨折的发生作出评估。而且跟骨的 BMD与其他部位因骨质疏松而致骨折的发生有极紧密的联系。因此跟骨是研究全身骨的骨质疏松变化的合适模型。超声可用于测量跟骨 BMD,但因测量部位的微小改变会导致明显的误差而未能得到广泛应用。原始数据表明 ,在跟骨一标准区利用超声测量 BMD能显著提高测量准确度 ,减小测量误差 ,从而为确定骨质疏松的骨折风…  相似文献   

2.
骨矿含量和骨密度的测量秦林林,陈金标中日友好医院临床医学研究所同位素室(100029)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低骨量(lowbonemass)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和容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疾病[1],大量的研究表明,骨矿含量(BMC)和骨密度...  相似文献   

3.
跟骨的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内对跟骨的研究多注重其关节面的观察,而全面测量的资料尚不多见,仅查到任光金(沂水医专学报.1983.5:45)对跟骨进行过研究.为积累国人资料,并为体质人类学、解剖学和法医学提供参考数据,本文对跟骨进行了调查.1材料和方法 所用材料为通辽和长春地区出土的  相似文献   

4.
整月龄胎儿骨矿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茂  张敏 《解剖学报》1997,28(1):89-93
用单光子吸收测定仪对44例整月龄正常胎儿股骨中段的骨矿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骨矿含量、骨宽度和骨密度随胎龄的增加而增加。BMC、BMC/BW在4-7月胎龄为加速增长期,7月龄以后为迟缓增长期;BW在4-5胎胎龄增长速度快,5月胎龄以后较慢、但仍以相对稳定的速度增长。  相似文献   

5.
6.
肥胖、腹腔内脂肪与骨矿密度、骨强度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传绮  童南伟  冉兴无  杨定焯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2,19(3):《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2年19卷3期-471-472.页-《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2年19卷3期-471-472.页
最近已提出骨强度指标可避免用骨矿密度 (BMD)诊断骨质疏松 (OP)的误诊与漏诊 ,且发现校正骨矿含量 (c BMC)与骨强度的相关性很好。我们以 c BMC作为骨强度的替代指标 ,并与 BMD进行对比 ,以评价 BMD用于诊断肥胖者 OP是否具有局限性。从社区中选 10 2名体重指数 (BMI) 2 5~ 39kg/m2 健康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性 31例 ,女性 71例 ,平均年龄 37.2± 9.4岁。采用美国 L unar公司生产的 DEXA仪测量下肢、躯干、全身 BMD及BMC。c BMC用 BMC÷体重表示 ,用 CT测量 L4- 5椎间平面腹腔内脂肪面积。统计方法用 SPSS10 .0软件作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 ,体重、BMI与下肢、躯干、全身 BMD呈正相关或正相关趋势 ,与 c BMC呈负相关或负相关趋势。腹内脂肪面积与下肢、躯干、全身 BMD呈负相关或负相关趋势 ,与 c BMC呈负相关。有报道肥胖者的 BMD虽增加但骨强度反而降低 ,本研究也说明用 BMD诊断肥胖者的 OP会导致漏诊 ,而 c BMC与骨强度指标变化趋势一致 ,在一定程度上可代替骨强度指标用于诊断肥胖者 OP。  相似文献   

7.
跟骨、距骨的计算机三维重建及其解剖学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跟骨、距骨数字化计算机三维模型,测量相关解剖数据,为踝部的手术设计提供解剖学参数.方法:正常成人志愿者40例,男性20例,女性20例,进行CT扫描,扫描层厚5 mm,以1.25mm层厚、0.6 mm层间隔进行重建,重建后的图像用Mimics软件进行处理,进行三维测量.测量指标包括距骨与跟骨的相关解部学参数.结果:重建的跟骨、距骨数字化虚拟可视模型能够从多角度、多平而进行观察及测量,距骨上关节而前中后宽度,弧形关节面半径,跟骨长度,跟骨前部、沟部及后部的高度和宽度,载距突的长、宽、高的测量值男性大于女性,同性别间左右两侧比较无明显差异,Gissane's角的测量值同性别间、左右两侧及男女间同侧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本研究获取的踝部解剖学数据可能对跟距骨手术器械的设计、手术方案的制定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跟骨的测量与观察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跟骨的解剖学特点,,为跟骨骨折治疗提供参考.方法:观察102副成人正常跟骨的形态特征和骨小梁分布情况,测量跟骨的各项指标.结果:跟骨最大长、跟骨体中部高、跟骨中部宽、跟骨体中部周长、跟骨前部高、跟骨前部宽、跟骨体中部后距、载距突长、载距突宽、载距突最厚处高的测量值男性大于女性,同性别间左右两侧比较无明显差异,男女间同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长屈肌沟宽的测量值同性别间左右两侧及男女间同侧比较无明显差异.Bohler角的测量值同性别间左右两侧比较无明显差异,男女间同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Gissane角的测量值同性别间左右两侧及男女间同侧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本次测量结果可为恢复跟骨骨折的形态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取上海出土200具成年男性颅,依据《人体骨骼测量方法》,对骨腭的腭形、腭正中缝、腭园枕、腭横缝及腭长、腭宽和腭深进行了观测。  相似文献   

10.
11.
跟骨Gissane′s角的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研究跟骨Gissane's角的数值范围、跟骨骨折后Gissane's角的改变以及Gissane's角与跟骨骨折预后间的关系。方法测量120例正常跟骨侧位x线平片和30例跟骨骨折侧位x平片的Gissane's角;随访35例CrabyⅡ型以上跟骨骨折患者进行临床Maryland评分。结果正常跟骨的Gissane's角为123.8°±8.7°(103.3°~146.8°),无性别差异;跟骨骨折后Gissane's角为131.2°±10.2°(124.8°~157.5°),明显大于正常Gissane's角;Gissane's角正常的跟骨骨折治疗疗效Maryland评分优良率为68.5%,而Gissane's角不正常的跟骨骨折Maryland评分优良率仅为5.8%。结论Gissane's角的正常范围为110°~140°,骨折后呈增大趋势;Gissane's角不是决定跟骨骨折预后的主要因素,但跟骨骨折后应尽可能恢复Gissane's角的正常。  相似文献   

12.
下颌骨截骨术相关的骨学测量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测量与下颌骨截骨术有关的指标和探讨其临床意义,为避免下颌骨截骨术并发症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 100个干燥和10个透明下颌骨,采用人体测量仪,按照人体测量手册所述及的下颌骨测量方法进行测量。结果 下颌体长为(72.0±5,4)mm,下颌体高和厚分别为(27.7±3.3)mm、(15.0±1.7)mm,下颌联合高为(33.4±3.7)mm;下颌支高和最小宽、髁突间宽、下颌角角度、下颌角间宽分别为(61.1±5.7)mm、(32.6±3.2)mm、(120.4±6.6)mm、(124.9±7.5)°、(100.2±6.8)mm;下颌孔上缘至下颌切迹最低点距离、下颌孔后缘至下颌支后缘的宽度、茎乳孔前缘至下颌支后缘的距离和下颌角最突点至下颌管的距离分别为(15.8±2.3)mm、(13.1±1.9)mm、(16.2±1.2)mm和(20.4±3.2)mm。结论 这些数据可作为临床医生施行下颌骨各型截骨术时的参考依据,从而避免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2450MHz骨肿瘤微波等效体模的配制方法,利用模拟六端口反射计测试系统测量了等效体模的介电常数,并与骨肿瘤组织的介电常数进行比较。结果证明该体模与骨肿瘤组织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跟骨的解剖学特点,为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观测60侧男性成人跟骨的解剖学形态;观测跟骨骨密质、骨小梁的分布情况;对手术治疗跟骨骨折有意义的骨性标志进行测量.结果 跟骨的长、宽、高分别为:(71.5±4.2)mm,(41.4±2.4)mm和(42.3±2.8)mm.跟骨前部、沟部、后部的宽度分...  相似文献   

15.
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在临床实验室测量频率较高。目前,我国临床检验领域不同T-Bil测量方法的室间变异可达150%(30μmol/L)[1],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很大困惑。理论上讲T-Bil是化学定义明确的小分子,可溯源至SI单位,溯源途径明确。按ISO17511[2]规定,T-Bil测量结果应溯源至T-Bil参考方法[3]。本研究尝试采用"与T-Bil参考方法比较"的方法评价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建立的两种血清T-Bil常规系统测量结果的正确度,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镫骨的固有振动模式,以研究镫骨在能量传输过程中的有效运动方式.方法:通过人体左侧颞骨标本连续切片,获取镫骨及相关结构的图像数据,采用SURFDRIVER-GEOMAGIC-HYPERMESH-ANSYS联合建模求解技术,进行几何建模、材料模型选取、网格剖分、边界条件定义、Block Lanczos法模态分析求解.结果:模态频率结果显示,前20阶模态频率基本呈非线性单调递增趋势,前6阶频率值平缓,第7阶以后频率值陡增.前6阶模态振型可见镫骨有活塞运动、摆动、平移、转动等运动模式,各阶次5个节点(上、下、前、后、中)均伴有镫骨底板活塞运动,且第3阶5个节点镫骨底板活塞运动方向一致、幅度达最大值.结论:镫骨底板活塞运动伴随前6阶各频段,该形式是推动声波传递最有效的模式和镫骨的固有振动模式.  相似文献   

17.
外排体是来源于内吞作用的一种小囊泡,在骨再生治疗领域成为一种新的选择。这种小囊泡在细胞间传递物质(如蛋白质、RNA等),从而调节靶细胞的分化、增殖功能等。外排体通过直接调节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刺激成骨细胞的增殖和活性、调节破骨细胞的成熟和活性以及增加血管生成能力来促进骨再生。同时还能避免生物治疗所带来的细胞毒性和免疫抑制问题。此外外排体疗法的并发症(如肿瘤、血栓形成等)相对于生物治疗来说更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对实验室三台同一品牌不同型号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比对,分析其之间相关性及应用价值,以保证实验室结果一致性,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方法 设定本院检验科Sysmex XS-1800i为参比仪器,每日选取高值、中值、低值的新鲜血分别在参比仪器Sysmex XS-1800i和Sysmex XN-2000、Sysmex XS-800i三台血细胞仪上完成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积(HCT)、血小板(PLT)这五个项目的检测,测定结果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修正法案(CLIA' 88)规定的室间质量评价允许误差的1/2为标准进行比较,分析比对结果的线性关系及回归性.结果 不同仪器间检测结果的相关系数r>0.975,P>0.05,结果无统计学差异,比对结果显示:三台血细胞分析仪分析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 三台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具有可比性,保证科室血常规检验结果的一致性,以及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背景:跟骨为不规则骨,具有复杂的三维立体结构,过往多基于X射线平片进行测量研究,利用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进行跟骨相关解剖测量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与良好的应用前景,但目前报道较少。 目的:利用螺旋CT三维重建测量国人跟骨的解剖数据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收集100例成人正常跟骨CT扫描数据,男50例,女50例,将其重建后进一步测量跟骨长、宽、高及Bohler’s角及Gissane’s角,将测量数据与西方人数据进行对比。 结果与结论:中国男性组跟骨长、宽及高分别为(74.60±5.06),(29.71±2.93),(45.23±4.46) mm;女性组为(71.48±5.36),(26.65±3.01),(42.23±4.49) mm,男性组显著大于女性组(P < 0.05)。男性组Gissane’s角度为(123.3±8.5)°,女性组为(122.7±8.9)°,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男性组Bohler’s角为(35.98±4.34)°,女性组为(38.31±4.43)°,男性组显著小于女性组(P < 0.05)。国人跟骨全长、宽度及高度显著小于西方人数据(P < 0.05)。中国成人Bohler’s角及Gissane’s角测量数据与西方人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提示中国女性成人跟骨长、宽、高较男性小,跟骨Bohler’s角明显大于男性,不同性别间Gissane’s角无明显差异。与西方人相关数据比较,中国成人的跟骨长、宽、高明显偏小,跟骨Bohler’s角及Gissane’s角则无明显差异。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20.
背景:课题组前期研究建立了采用正常人体的CT数据构筑三维模型研究皮质骨厚度的空间分布的方法。 目的:根据髋骨皮质骨三维厚度分布规律对髋臼区域的皮质骨厚度进行分区。 方法:使用Mimics对8名健康志愿者髋骨CT图像进行分割提取皮质骨并建立几何模型。以A平台提供的二次开发语言PCL编写皮质骨厚度测量的新算法。获得厚度数据后根据各厚度范围皮质骨分布面积的大小,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测得的厚度范围进行分组。 结果与结论:髋骨皮质骨厚度介于0.44~4.00 mm,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发现可分为0.44~1.133 mm、1.133~1.826 mm及1.826~4.00 mm 3组,按照这3组厚度范围对髋骨模型进行渲染后发现整个髋骨的皮质骨的较厚部位可分为明显的三组皮质骨束,第1组沿弓状线延伸至耻骨联合,第2组从臼顶延伸到髂结节,第3组分布在坐骨大切迹上下。说明在髋臼区域皮质骨较厚的部位可大致分为3组,其部位与应力集中点点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