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测量退变性腰椎侧凸(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DLS)患者骨盆-脊柱参数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6年3月—2014年3月在本院脊柱外科就诊的DLS且有完整影像学资料的患者30例(DLS组)及影像学资料完整的无DLS者30例(对照组),测量2组的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骶骨倾斜角(sacrum slope,SS)、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矢状位平衡(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结果 DLS组的LL值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SVA值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SS、PI及TK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SS与LL、PT与SVA均有相关性。对照组骨盆参数之间(PI、SS及PT)均有相关性,但DLS组骨盆参数之间均无相关性。对照组中LL与SVA显著相关,但DLS组中LL与SVA无相关性。结论骨盆形态的变化与脊柱的矢状位序列密切相关,DLS患者表现为更小的LL以及更大的SVA。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研究成人腰椎峡部裂性滑脱症与退变性滑脱症患者的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2年3月就诊且有完整影像学资料的腰椎峡部裂性滑脱症与退变性滑脱症患者共58例,其中峡部裂性滑脱(峡部裂组)29例,男9例,女20例,年龄23~67岁,Ⅰ度滑脱22例、Ⅱ度7例,L4滑脱16例、L5滑脱13例;退变性滑脱(退变组)29例,男5例,女24例,年龄45~85岁,Ⅰ度滑脱22例、Ⅱ度7例,L3滑脱3例、L4滑脱23例、L5滑脱3例。峡部裂组和退变组患者ODI评分分别为25.5分和22.0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测量两组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学指标,包括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腰椎前凸角(lumber lordosis,LL)、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矢状面轴向垂直距离(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同时测量两组病例的腰椎滑脱角、滑脱率以及滑脱距离。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峡部裂组患者LL、TK和滑脱角分别为52.2°±10.9°、25.3°±11.1°、9.9°±6.4°,明显高于退变组的44.2°±15.4°、23.4°±12.6°、6.0°±3.9°(P<0.05);退变组患者SVA为30.6±40.6mm,明显高于峡部裂组的4.6±24.9mm(P<0.01)。两组患者的骨盆形态学参数PI(峡部裂组53.9°±11.5°,退变组55.8°±10.8°)、PT(17.0°±8.3°,22.9°±7.2°)、SS(36.9°±8.7°,33.4°±9.9°)以及腰椎滑脱率[(21.8±9.8)%,(19.7±7.8)%]、滑脱距离(6.2±2.7mm,5.6±1.9mm)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成人腰椎峡部裂性滑脱症与退变性滑脱症患者具有相似的骨盆形态,但峡部裂性滑脱症患者较退变性滑脱症患者表现为更大的胸椎后凸、腰椎前凸以及滑脱角。  相似文献   

3.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17):1600-1604
[目的]探讨L4退变性滑脱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的特点及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6月间44例L4单节段退变性滑脱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选取41例健康志愿者做为对照。在站立位脊柱侧位X线片上进行矢状面参数的测量(包括骨盆入射角PI、骨盆倾斜角PT、骶骨倾斜角SS、腰椎前凸角LL、矢状面轴向垂直距离SVA及T1骨盆角TPA等)。按PI大小进行分组对比,并观察腰椎矢状面曲度的Roussouly分型。[结果]DS组的PI、PTNC组,SSNC组(P0.05);两组的LL、SVA及TP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DS组中进一步发现:正常PI亚组的PT、TPA均大于NC组及大PI亚组的相应值,而SS均小于NC组及大PI亚组(P0.05)。按Roussouly分型,NC组中1~4型所占比例分别为9.8%、56.1%、26.8%和7.3%;DS组中1~4型的比例分别为4.5%、25%、43.2%和27.3%。相关性分析显示:两组中均可见PI与PT、SS存在密切相关性(P0.05);而TPA与PI、PT、LL及SVA之间有密切相关性(P0.05)。[结论]L4退变性滑脱患者较正常人群的骨盆入射角更大,且存在骨盆后倾的代偿机制;T1骨盆角是评价患者整体矢状面平衡的理想指标。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观察成人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的变化,探讨L5入射角与腰椎滑脱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L5/S1峡部裂性滑脱患者,年龄28~69岁(平均47.0岁);以77例年龄(25~63岁,平均43.5岁)匹配的正常成人为对照组。在站立位全脊柱侧位X线片上测量L5滑移距离(slip distance,SD)、L5滑移百分比(slipping percentage,SP)以及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 PT)、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L5入射角(L5 incidence,L5I)、腰骶角(lumbar-sacral angle,LSA)、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矢状面平衡(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等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根据滑移百分比将滑脱组患者分成两组:轻度滑移组(A组,SP≤30%),30例;重度滑移组(B组,SP>30%),30例。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滑脱组与对照组及滑脱组内A、B组之间的差异,并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对滑脱患者脊柱-骨盆参数与滑脱程度(SP)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滑脱组PI、PT、SS、LL均显著大于正常对照组,LSA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A组L5I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B组L5I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B组PI、PT、SS、L5I显著大于A组,LSA显著小于A组(P<0.05)。滑脱组滑移百分比与PI、PT、SS、SVA均呈正相关,与LSA呈负相关(P<0.05)。A组滑移百分比与L5I未见显著相关性;B组L5I和SVA与滑移百分比呈显著性正相关(P<0.05)。滑脱组L5I与PI呈正相关,与LSA呈负相关。结论:成人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与正常人相比PI、PT、SS、LL均较大。滑移百分比大于30%患者的L5I明显增大,并与滑脱程度显著性相关,治疗时应重视对L5I的恢复重建。  相似文献   

5.
王海莹  吕冰  李辉  王顺义 《中国骨伤》2021,34(11):1016-1019
目的:探讨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及关节突关节角度对退变性腰椎滑脱的影响及相关性研究。方法:以2016年7月至2019年9月确诊的120例L4-L5单节段退变性滑脱患者为观察对象(滑脱组),以性别和年龄相匹配的120例L4-L5节段退变性椎管狭窄患者为对照(对照组)。通过影像学资料测量如下参数: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腰椎前凸(lumbar lordosis,LL),胸椎后凸(thoracic kyphosis,TK),矢状面平衡(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L4-L5头侧关节突关节角,尾侧关节突关节角及小关节不对称性。比较两组患者参数的差异并对有意义参数行Logistic回归分析。对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关节突关节方向与脊柱-骨盆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PI、PT、LL、SVA、头侧关节突关节角、尾侧关节突关节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PI、PT及头侧关节突关节角是腰椎滑脱程度的危险因素(P<0.05)。滑脱组头侧关节突关节矢状化与PI、PT呈现显著相关(P<0.05)。结论:高PI、PT及头侧关节突关节矢状化是腰椎滑脱的危险因素,并且关节突关节矢状化程度和大PI、PT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胡东  宁旭 《脊柱外科杂志》2020,18(1):64-67,72
腰椎椎间盘突出症(LDH)是指腰椎椎间盘发生退行性病理改变,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处突出/脱出,刺激或压迫神经引起的以腰腿痛为主要症状的病变,给患者的工作生活带来一定影响。近年有研究发现,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与LDH密切相关,正常脊柱-骨盆形态可使身体处于最佳平衡状态,若发生改变则平衡状态被破坏,导致脊柱矢状面生物力学发生改变,从而加速脊柱退行性变[1-3]。本文查阅分析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与LDH的相关性研究,发现脊柱-骨盆矢状面失衡不仅与LDH的发生机制相关,且与其临床症状和预后也有关联,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退变性腰椎侧凸(DLS)患者脊柱-骨盆矢状位影像学特点,探讨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变化对DLS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DLS患者术前资料,男36例,女67例,年龄62.6±7.4(43~78)岁,并选取139例正常青年人群作为正常青年对照组,145例单纯颈椎病患者作为成年对照组,在脊柱全长正侧位X线片上测量各组冠状位、矢状位参数,包括L3倾斜角、侧凸Cobb角、冠状位平衡(CVA)、腰椎前凸角(LL)、矢状位平衡(SVA)、胸椎后凸角(TK)、骨盆入射角(PI)、骨盆倾斜角(PT)、骶骨倾斜角(SS)等,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DLS组与两对照组的各矢状位参数,并用Pearson相关分析DLS组各参数间相关性。结果:DLS组PI为50.4°±10.2°,显著高于正常青年对照组(45.1°±9.6°,P0.01)和成年对照组(46.9°±9.1°,P0.01)。与青年及成年对照组相比,DLS组LL、SS较小(P0.01),PT、SVA较大(P0.01);TK小于成年对照组(P0.01)。DLS组中合并退变性腰椎滑脱者37例(占35.9%),PI为53.1°±8.8°;无退变性腰椎滑脱者66例,PI为48.9°±10.6°,二者相比有统计学差异且均显著高于正常青年对照组(P0.05)。DLS组侧凸Cobb角与PT显著相关(P0.05),余冠状位参数与矢状位参数间未发现相关性;LL、PI、SS、PT两两之间显著相关(P0.01),LL、PT与TK显著相关(P0.01),SS与TK显著相关(P0.05),LL与SVA显著相关(P0.01)。结论 :DLS患者PI高于正常青年及颈椎病患者,高PI可能参与了DLS的发病机制;DLS患者退变、侧凸的腰椎仍存在调节矢状位平衡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双节段退行性腰椎滑脱(dLDS)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失衡情况并探讨其代偿机制,为临床dLDS的诊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80例Meyerding分级Ⅰ~Ⅱ级的退行性腰椎滑脱(LDS)患者资料,根据滑脱节段分为dLDS组(20例)和单节段LDS(sLDS)组(60例),另选取40例无症状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在术前站立位全脊柱侧位X线片上测量各组的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包括骨盆入射角(PI)、骨盆倾斜角(PT)、骶骨倾斜角(SS)、颈椎前凸角(CL)、胸椎后凸角(TK)、腰椎前凸角(LL)、下腰椎前凸角(LLL)、L5入射角(L5I)、矢状面偏移(SVA),并计算前凸分布指数(LDI)和PI-LL值(PI与LL的差值)。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对患者日常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dLDS组和sLDS的PI、PT、L5I、SVA、PI-LL均大于对照组,且dLDS组大于sLD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dLDS组和sLDS的LLL、LDI均小于对照组,且dLDS组小于sLD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dLDS组的SVA、PI-LL、PT失衡发生率均高于sLD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LDS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腰腿痛,且dLDS组的ODI、下腰痛和腿痛VAS评分均高于sLD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dLDS组ODI、下腰痛和腿痛VAS评分与PT、SVA、PI-LL呈正相关,与LL、LLL呈负相关。结论与sLDS患者相比,dLDS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改变更显著,矢状面失衡更严重,高PI值和L5I值可能是dLDS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术后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变化,并评估术后疗效,探讨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变化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纳入自2015-06—2017-01行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LIF)的30例L4、5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测量手术前后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骨盆入射角(PI)、骨盆倾斜角(PT)、骶骨倾斜角(SS)、腰椎前凸角(LL)、滑脱程度(SD)、椎间隙高度(DH)。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与ODI指数、VA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本组30例均获得3~19(12.73±7.06)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VAS评分、ODI指数、PT、SS、LL、SD、DH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I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术前PT、SD与术前ODI指数、VAS评分呈正相关,SS、LL、DH与ODI指数、VAS评分呈负相关,而PI与ODI指数、VAS评分无明显相关性。手术前后PT、SS、LL、SD、DH的变化值与ODI指数及VAS评分改善率呈正相关。结论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术后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改变与临床疗效存在相关性,术中应尽可能恢复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以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腰椎峡部裂滑脱症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脊柱骨盆矢状位影像学参数变化。方法回顾分析54例施行单节段腰椎椎间cage融合术治疗的腰椎峡部裂滑脱患者资料,术前及随访时拍摄站立位脊柱全长正、侧位X线片,测量手术前后胸椎后凸(TK)、胸腰联合角(TLJ)、C7矢状面平衡(SVA)、脊柱-骨盆角(SSA)、腰椎前凸角(LL)、骶骨倾斜角(SS)、骨盆倾斜角(PT)和骨盆入射角(PI),并应用Pearson相关系数对影像学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脊柱-骨盆相关参数中,除PI、TLJ和TK外,其余参数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SSA的变化与PT、PI、LL、SS及SVA的变化存在线性关系。结论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可明显改善腰椎峡部裂滑脱症患者的脊柱骨盆矢状位状态,术前及术后的SSA可对患者脊柱矢状面平衡进行评估,SSA的重建可作为手术疗效评价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骨盆半径(PR)技术分析退行性腰椎滑脱(DLS)与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DSS)患者脊柱-骨盆参数的特点,并探讨其代偿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2017年8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36例DLS和35例DSS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在站立位全脊柱侧位X线片上测量脊柱矢状面平衡(SVA)、总腰椎骨盆前凸角(PR-T_(12))、骨盆形态(PR-S_1)、骨盆角(PA)、腰椎前凸(LL)和胸椎后凸(TK)。将2组所测参数分别与健康国人脊柱-骨盆参数进行比较,同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各脊柱骨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DLS组与DSS组中SVA、PA均明显大于正常参考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SS组PR-T_(12)明显小于正常参考值,DLS组PR-S_1明显小于正常参考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LS组PR-T_(12)与PA的相关性强于与LL、TK的相关性,DSS组PR-T_(12)与LL、TK的相关性强于与PA的相关性。DLS组PR-S_1与PA呈负相关,DSS组PR-S_1与PA无相关性。结论 DLS患者可能主要通过骨盆后倾维持脊柱矢状位平衡,DSS患者可能主要通过改变胸腰椎曲度维持脊柱矢状位平衡。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腰椎后滑脱节段分布及与腰骶部矢状位平衡参数的相关性,揭示腰椎后滑脱发生机制。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9年6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收治的腰椎后滑脱患者47例,调查其腰椎后滑脱节段分布规律,并将其分为上腰椎后滑脱组(L1~3,34例)与下腰椎后滑脱组(L4~5,13例);选取同期入院的近似健康的患者29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患者腰椎前凸角(LL)、骶骨倾斜角(SS)、骨盆倾斜角(PT)、骨盆入射角(PI)的差异。结果 47例患者共56个节段后滑脱,其中L1 5例、L2 13例、L3 25例、L4 11例、L5 2例。与对照组相比,上腰椎后滑脱组LL、SS增大,PT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腰椎后滑脱组LL、SS减小,PT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椎后滑脱好发于L3,其次为L2、L4。腰椎后滑脱与腰骶部矢状位失衡密切相关。当上腰椎后滑脱时,LL、SS增大,而PT减小;当下腰椎后滑脱时,LL、SS减小,甚至变为后凸,而PT增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腰椎椎管狭窄症(LSS)患者手术前后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的变化,并分析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5年7月在北京朝阳医院接受腰椎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63例LSS患者临床资料,选取同期60名健康成年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后路减压并内固定术对退行性脊柱侧凸(DS)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和矢状面参数的影响,以及对矢状面重建策略的初步探索。方法 2015年1月-2020年5月,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采用后路减压并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融合术治疗DS患者64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估腰痛和下肢痛程度,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腰椎功能。术前及末次随访时在标准站立位全脊柱X线片上测量腰椎前凸角(LL)、胸椎后凸角(TK)、胸腰段后凸角(TLK)、骨盆入射角(PI)、骨盆倾斜角(PT)、骶骨倾斜角(SS)、冠状位Cobb角及矢状位垂直轴(SVA)等影像学参数,并评价SVA及PI-LL改善程度对疗效的影响。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所有患者随访12~46(22.3±6.2)个月。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腰痛和下肢痛VAS评分和ODI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末次随访时,长节段内固定患者TLK、PT、冠状位Cobb角、SVA、PI-LL较术前明显减小,LL和SS较术前明显增大;短节段内固定患者PT、冠状位Cobb角较术前减小,SS较术前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末次随访SVA ≥ 95 mm的患者腰痛VAS评分和ODI均高于SVA ≤ 50 mm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I-LL > 9°患者腰痛VAS评分与PI-LL ≤ 9°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I-LL > 9°患者下肢痛VAS评分及ODI与PI-LL ≤ 9°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后路减压并内固定术对DS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矢状面参数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国人中老年DS患者术后残留轻度的矢状面失衡对生活质量影响不明显,LL=PI±9°可能不适合作为国人的矫形目标。  相似文献   

15.
徐政  刘艺 《脊柱外科杂志》2018,16(3):167-173
目的探讨青少年L_5/S_1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患者的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2017年1月收治的29例青少年L_5/S_1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患者影像学资料,以30例年龄匹配的正常青少年影像学资料作为对照。在站立位全脊柱侧位X线片上测量滑脱角(SA)、滑脱距离(SD)、骨盆入射角(PI)、骨盆倾斜角(PT)、骶骨倾斜角(SS)、骨盆矢状面厚度(SPT)、L_5入射角(L_5I)、腰椎前凸角(LL)、胸椎后凸角(TK)、脊柱矢状位平衡(SVA)、骶骨平台角(STA)、S_1指数、腰骶角(LSA)等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并计算滑脱率(SP),比较滑脱组与对照组以及低滑脱(SP≤17%)与高滑脱(SP17%)亚组之间的差异,并采用Pearson相关检验分析SP与各影像学参数的相关性。结果滑脱组SA为-4.5°±9.6°,SD为(7.1±3.6)mm,SP为(22.2±11.1)%。滑脱组的LSA、STA、S_1指数小于对照组,PI、PT、SS、SPT、L_5I、SVA及LL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TK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滑脱亚组的SA、TK、LSA、STA及S_1指数均显著小于低滑脱亚组,PI、PT、SS、SPT、L_5I和SVA均大于低滑脱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个亚组的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滑脱组PI、PT、SPT、L_5I、LL与SP呈正相关,TK、LSA、STA及S_1指数与SP成负相关,SS、SVA与SP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腰骶部先天发育不良可能是青少年峡部裂性腰椎滑脱发生的始动因素。受滑脱程度影响,其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显著异常,表现出腰椎前凸增大、躯干前倾,同时骨盆后旋、屈髋屈膝等异常代偿姿势。  相似文献   

16.
骨性结构参数在退行性腰椎滑脱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腰椎骨性结构的异常是否为退行性腰椎滑脱的病因,及退行性改变在退行性腰椎滑脱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随机选取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40例(病例组),男10例,女30例;平均年龄(61.35±9.91)岁;非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56例(对照组),男13例,女43例;平均年龄(57.27±10.00)岁。两组患者均划分为三个年龄段:45~54岁,55~65,≥66岁。在X线侧位片和腰椎CT或横断面MRI片上测量骶骨相对矢状旋转角、L5椎体相对倾斜角、腰椎前凸角、腰骶角、椎弓根下关节突角、小关节突面冠状位角,并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各年龄段和总体的L5椎体相对倾斜角、骶骨相对矢状旋转角、腰骶角、腰椎前凸角、腰椎前凸系数、椎弓根下关节突角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左侧及右侧小关节突面冠状位角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骨性结构的异常不是退行性腰椎滑脱的发病原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多裂肌退行性变程度与腰椎前凸角、腰腿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以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的腰痛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和ODI等临床资料。通过腰椎X线片判断滑脱严重程度并测量腰椎前凸角,其中Ⅰ度滑脱30例(L_4/L_5 20例、L_5/S_1 10例),Ⅱ度滑脱21例(L_4/L_5 15例、L_5/S_1 6例)。通过腰椎MRI测量患者L_4/L_5、L_5/S_1水平双侧多裂肌平均横截面积和脂肪浸润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多裂肌横截面积、脂肪浸润率与腰椎前凸角、腰痛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和ODI的相关性。结果不同滑脱程度患者腰椎前凸角、腰痛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OD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同节段,不同滑脱程度患者多裂肌横截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度滑脱者多裂肌脂肪浸润率均低于Ⅱ度滑脱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裂肌横截面积、脂肪浸润率与腰椎前凸角、腰痛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和ODI均无相关性。结论不同严重程度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多裂肌的退行性变程度存在差异,多裂肌退行性变可能参与了退行性腰椎滑脱的进程,但尚不能证明多裂肌退行性变程度与临床症状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估低度腰椎滑脱患者矢状位失衡情况,并探讨维持低度腰椎滑脱矢状位平衡的主要代偿机制。方法 纳入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确诊为单节段低度腰椎滑脱症的60例患者,其中30例为MeyerdingⅠ度滑脱(MeyerdingⅠ度组),30例为MeyerdingⅡ度滑脱(MeyerdingⅡ度组)。纳入同期30名X线检查脊柱-骨盆无影像学异常的受试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等一般资料,并利用术前站立位脊柱全长侧位X线片测量相关参数:最大胸椎后凸角(maxTK)、最大腰椎前凸角(maxLL)、骶骨倾斜角(SS)、骨盆倾斜角(PT)、骨盆入射角(PI)及矢状位偏移(SVA)。采用秩相关分析探讨滑脱程度与脊柱-骨盆参数的相关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程度滑脱患者及对照组脊柱-骨盆参数的差异。结果 腰椎滑脱程度与maxTK呈负相关(rs=-0.512,P<0.05),与PI(rs=0.621,P<0.05)、SS(rs=0.385,P<0.05)和PT(rs=0.573,P<0.05)均呈正相关,而与年龄、BMI、SVA和maxLL之间无明显相关性。MeyerdingⅠ度和Ⅱ度滑脱组maxTK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Ⅰ度和Ⅱ度滑脱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eyerdingⅠ度和Ⅱ度滑脱组PI均大于对照组,且Ⅱ度滑脱组PI大于Ⅰ度滑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增大与腰椎滑脱的发生和进展密切相关,TK降低可能是维持低度腰椎滑脱患者矢状位平衡的主要代偿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