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夏军 《中国药师》2013,(12):1888-1892
目的:分析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的使用情况及细菌分离和耐药性的变迁。方法:调取我院2010~2012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的使用量,并计算用药频度(DDDs),统计分析抗菌药使用情况;对同期临床分离的病原菌、耐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2012年抗菌药DDDs和销售金额逐年下降,同期临床分离的常见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三年均未检出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近两年检出耐万古霉素的屎肠球菌;革兰阴性菌对抗菌药的耐药率呈下降趋势。结论:三年来随着抗菌药用量逐渐减少,细菌耐药率呈整体下降趋势,但大肠埃希菌耐药仍较严重,规范抗菌药的临床应用可减缓细菌耐药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我院2010~2012年住院患者病原菌分布和细菌耐药变迁及抗菌药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3年间临床分离的常见病原菌及耐药率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我院3年间住院药房药品管理记录,计算抗菌药的用药频度(DDDs)。结果:3年共分离出18 177株病原菌,其中主要的6种革兰阴性菌占54.77%、4种革兰阳性菌占19.09%。葡萄球菌属中MRSA和MRSCN的检出率3年分别为53.05%、47.32%、53.55%和80.64%、83.04%、83.29%;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超广谱β 内酰胺酶(ESBLs)的检出率3年分别为63.34%、54.80%、38.00%和43.52%、35.30%、35.00%。葡萄球菌属、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对糖肽类抗菌药耐药率低,3年均〈6%;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仍保持较高的敏感率,耐药率基本〈20%,但呈逐年上升趋势;非发酵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各种抗菌药耐药率较高,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分别在20%~30%和30%~45%之间。2010~2012年抗菌药DDDs排序前2位的始终是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类,排序第3位的分别是喹诺酮类、硝基咪唑类和大环内酯类抗菌药。抗菌药总DDDs呈逐年下降趋势,某些细菌的耐药率与抗菌药的DDDs有一定的关系。结论:应严格执行《抗菌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加强细菌耐药监测与抗菌药合理应用管理工作。限制广谱抗菌药的应用,延缓细菌耐药趋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我院近年临床分离细菌分布及耐药状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方法:收集2005~2009年我院临床分离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的敏感性试验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分离出病原菌3467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63.1%,革兰阳性球菌占14.7%,酵母菌占21.7%,其他菌占0.5%。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高度敏感,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高度敏感,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具多重耐药性。结论:我院临床病原菌分布呈高度集中趋势,耐药率虽有所下降,但多数药物的耐药率仍然偏高,耐药菌株比例及耐药复杂性升高,应引起重视,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 统计分析某三甲医院2011年-2013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革兰阴性细菌耐药率,为临床降低细菌耐药性和合理使用抗菌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1年-2013年送检病原菌培养结果、同期各类别抗菌药物累计使用频度和细菌耐药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年-2013年排名前五位的革兰阴性病原菌均为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阴沟肠杆菌,每年所占比例无明显变化。抗菌药物总用药频度逐年减少,从2011年的255456.37 DDDs下降到2013年的155024.25 DDDs,头孢菌素 酶抑制剂类及大环内酯类用量排名逐年升高,三四代头孢菌素及喹诺酮类类用量排名则逐年减少,抗真菌类及碳青霉烯类排名无明显变化。各类细菌对阿莫西林耐药率均较高,2013年基本达到100%,鲍曼不动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逐年上升,鲍曼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类抗菌药呈逐渐耐药趋势。 结论 我院的抗菌药物使用频度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而部分细菌的耐药率有增加的趋势,需要更加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减缓目前的耐药形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汕头地区革兰阴性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情况及其耐药特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汕头地区革兰阴性杆菌共1 445株(大肠埃希菌895株和肺炎克雷伯菌550株),采用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和药敏分析仪进行ESBL检测和药敏实验.结果 69.4%大肠埃希菌和33.6%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产ESBLs菌株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单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极高 产ESBLs菌株存在多重耐药性,而且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率明显比不产ESBLs菌株高 产ESBLs菌株和不产ESBLs菌株对亚胺培南均未出现耐药.结论 汕头地区革兰阴性杆菌中ESBLs菌株检出率高 产ESBLs菌株耐药性比不产ESBLs菌株高,且耐药表型多样性 亚胺培南是临床治疗产ESBLs菌株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统计分析某三甲医院2011-2013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革兰阳性细菌耐药率,为临床降低细菌耐药性和合理使用抗菌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院2011-2013年送检病原菌培养结果、同期各类别抗菌药物累计使用频度和细菌耐药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2013年排名前五位的革兰阳性病原菌均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性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及屎肠球菌,每年所占比例无明显变化。抗菌药物总用药频度逐年减少,从2011年的255456.37DDDs下降至2013年的155024.25DDDs,头孢菌素+酶抑制剂类及大环内酯类用量排名逐年升高,三四代头孢菌素及喹诺酮类用量排名则逐年减少,抗真菌类及碳青霉烯类排名无明显变化。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有下降趋势,溶血性葡萄球菌和屎肠球菌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结论我院的抗菌药物使用频度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而部分细菌的耐药率有增加的趋势,需要更加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减缓目前的耐药形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我院临床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我院全部分离细菌6326株,采用K-B纸片扩散法检测并参照NCCLS/CLSI 2005年版标准予以统计分析。结果4551株细菌中革兰阴性菌4188株(66.2%),革兰阳性菌2138株(33.8%),MRSA和MRCNS对多种药物有耐菌性,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菌ESBLs根据药物不同具有不同耐药性,产ESBLs菌株耐药率比非产ESBLs菌株要高。结论临床中病原菌多为革兰阴性杆菌,在临床应用中需根据药物耐药性合理选取。  相似文献   

8.
魏凌 《中国药事》2011,25(11):1155-1157
目的分析我院抗菌药物应用及临床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ATB药敏试条法进行药敏试验,并按CLSI标准判断病原菌耐药性,对用药频度(DDDs)以及检出的细菌耐药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我院抗菌药物DDDs变化不大,其中喹诺酮类药物的几个品种使用频度较高,2008、2009年医院感染病原菌仍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分别占69.66%和74.19%。葡萄球菌属中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耐药株。各种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均高度敏感,耐药率低于7%。两年度细菌耐药情况虽有波动但变化不大,革兰阳性菌耐药率略有降低,而革兰阴性菌耐药率则小幅上升。结论医院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病原菌的耐药监控,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革兰阴性菌的分离率及耐药情况。方法采用Bio-Merieux VITEK-32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对细菌进行鉴定,琼脂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双纸片表型确证试验检测产ESBLs 菌株,结果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SLI)2006年公布的标准进行判定。结果 ICU 分离454株革兰阴性杆菌,大肠埃希菌180株(占39.6%),鲍曼不动杆菌78株(占17.2%),阴沟肠杆菌59株(13.0%),铜绿假单胞菌51株(占11.2%),洋葱伯克霍尔德菌46株(占10.1%)为主。其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阴沟肠杆菌的检出率分别达54.5%和39.0%。且大多数革兰阴性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高度耐药或多重耐药。结论该院 ICU 革兰阴性杆菌分离率高,临床耐药严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统计分析某三甲医院2011—2013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革兰阴性细菌耐药率,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为临床降低细菌耐药性和合理使用抗菌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1—2013年送检的病原菌培养结果、同期抗菌药物累计使用频度和细菌耐药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总用药频度( DDDs)逐年减少,从2011年的255456 DDDs下降到2013年的155024 DDDs,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呋辛及依替米星排名及用量占比无明显变化,头孢硫脒、头孢吡肟及氨曲南排名及用量占比明显减少。鲍曼不动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逐年上升,鲍曼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类抗菌药呈逐渐耐药趋势,哌拉西林消耗量与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头孢吡肟消耗量与阴沟肠杆菌耐药率呈负相关;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消耗量对阴沟肠杆菌耐药率呈正相关。结论抗菌药物使用频度呈逐年下降趋势;部分细菌的耐药率与抗菌药物使用呈正相关,而部分则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细菌耐药性变异与抗菌药物使用频度(DDDs)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从医院HIS服务器中提取2006年1月~2007年12月住院药房抗菌药物消耗情况,通过计算用药频度(DDDs)分析抗茵药物的使用趋势;对临床常见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监测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使用频度前10位的抗菌药物种类包括头孢菌素类(含酶抑剂)(3种)、氟喹诺酮类(3种)、青霉素+酶抑剂(1种)、碳青霉烯类(1种)等;两年分离革兰阴性菌占57.70%,肠杆菌科病原菌的产ESBLs酶的分离率平均为31.18%,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对肠杆菌科抗菌活性较强。结论:广泛使用抗菌药物使细菌耐药性增加,合理使用抗茵药物是降低耐药性和多重耐药性的关键。同时对临床分离的耐药情况应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2.
李曼  徐先顺  覃正碧 《中国药房》2012,(38):3572-3574
目的:了解某三级甲等医院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前、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的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调查该院2010年12月-2011年5月(整治前)和2011年6-11月(整治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品种、品规,计算其AUD,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整治后该院抗菌药物品种、品规从整治前的75种、144个分别下降至48种、79个;抗菌药物的AUD由整治前的85.6DDDs/100人/天下降为56.8DDDs/100人/天;静脉用药的AUD由整治前的73.3DDDs/100人/天下降至49.4DDDs/100人/天;排序前10位药品的AUD由整治前的54.0DDDs/100人/天下降至44.5DDDs/100人/天。结论:通过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抗菌药物的AUD、品种、品规降幅较大,但抗菌药物特别是β-内酰胺类复方制剂的AUD仍较高,还须进一步加强干预和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行干预,探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的有效措施。方法:调取我院干预前和2次干预后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运行病历共76例,对处方权限是否越级、是否填写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审批表、是否进行微生物送检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干预前和2次干预后我院出院患者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DDD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前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处方医师权限合格率、审批表填写合格率、微生物送检率分别为34.15%(14/41)、7.32%(3/41)和80.49%(33/41),经2次药学干预后分别提高到了77.78%(7/9,P〈0.05)、88.89%(8/9,P〈0.01)和100.00%(9/9,P〈0.01)。出院患者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销售金额和DDDs分别降低了48.30%(43 566.65/90 206.39)和63.81%(119.25/186.88)。结论:对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干预效果明显,加强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管理是提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减少细菌耐药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重症监护室(ICU)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并结合抗菌药物的用药频次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调查2012年5月—2013年4月我院ICU送检标本中分离的病原菌及其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并对ICU同期抗菌药物用药频度(DDDs)进行排序。结果:检出病原菌27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18株,占79.3%;革兰阳性菌52株,占18.9%;真菌5株,占1.8%。检出率居前5位的细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嗜麦芽寡养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DDDs排序居前5位的抗菌药物依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唑林。结论:我院ICU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耐药菌为主,抗菌药物应用基本规范。建议临床根据病原菌检测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以减缓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2005—2007年某院抗菌药使用与细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某院近3年来抗菌药使用情况和细菌耐药性变化趋势,探讨细菌耐药性变异与抗菌药使用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抗菌药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对某院2005—2007年各类抗菌药及常用品种的DDDs作统计和排序,同时统计4种强势致病菌的年度耐药率,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抗菌药使用总的DDDs逐年上升,3年来总的增幅为19.16%;DDDs前3位一直都是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及喹诺酮类;4种主要病原菌的耐药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细菌耐药率变化与抗菌药的用药频度密切相关。结论:抗菌药的用药频度对细菌耐药性变异有重要的影响,医院须加强抗菌药的管理,以减少或延缓细菌耐药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状况及细菌耐药的变化趋势,为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降低细菌耐药发生率和院内感染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统计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住院患者应用抗生素品种、数量消耗量,同期病原菌感染情况、耐药细菌培养分离结果,应用细菌耐药监测软件统计处理数据。结果2010—2012年我院住院患者应用抗生素药物11类40种,其中DDDs排名居前3位的依次为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我院2010—2012年住院患者培养标本中分离到菌株分别为830、1274、3278株,其中排名居前2位的依次为革兰阴性细菌(G-)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3年间抗菌药物总用药频度(DDDs)与细菌耐药呈正相关,β-内酰胺酶类药物的DDDs与大肠埃希菌耐药率存在相关性(r=0.7035,P〈0.05)。头孢菌素类的DDDs与G-菌耐药率间呈正相关(r=0.8002,P〈0.05)。喹诺酮类的DDDs与G-菌耐药率呈正相关(r=0.8045,P〈0.05)。结论抗菌药物的DDDs与细菌耐药率具有相关性,合理应用抗生素可减少细菌耐药发生,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顾建英  蔡映云  顾萍  叶晓芬 《中国药房》2012,(46):4344-4347
目的:评价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对我院呼吸病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作用。方法:回顾性统计我院呼吸病区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前(2010年8-12月,整治前)、后(2011年8-12月,整治后)出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结果:我院抗菌药物应用率均值由整治前的96.93%下降至整治后的79.78%(P〈0.05),抗菌药物费用占药品总费用的比例均值由整治前的43.81%下降至整治后的32.99%(P〈0.05),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均值由整治前的67.72DDDs/100人/天降至整治后的51.10DDDs/100人/天(P〈0.05)。整治后抗菌药物总用药频度(DDDs)较整治前下降32.49%,注射剂类降低35.30%,口服剂类无明显变化;非限制使用类抗菌药物所占比例由46.43%降至39.67%,呈下降趋势,而限制使用类抗菌药物所占比例由53.57%上升至60.33%,呈上升趋势;痰培养阳性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有所降低。单药应用率由整治前的24.43%上升至整治后的48.15%,二联用药率由整治前的73.76%下降至整治后的51.85%。结论: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对我院呼吸病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抗菌药物使用率、AUD和限制使用类抗菌药物比例尚未达到理想要求,需进一步加强宣教和监管。  相似文献   

18.
奚炜  梅昭  谭月晴  关涛  邹莉  邓群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21,41(14):1470-1475,1484
目的:分析某院细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使用频度(DDDs)的相关性,为抗菌药物的临床管控和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统计某院2016-2020年临床标本分离细菌的耐药率与同期抗菌药物DDDs,利用Pearson分析法对细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DDDs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016-2020年检出G-菌排名前4位的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的耐药率有所升高;G+菌前3位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大肠埃希菌耐药率与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亚胺培南的DDDs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911,0.925,0.987,P<0.05或P<0.01);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与头孢噻肟的DDDs呈正相关(r=0.891,P<0.05);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与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的DDDs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941,1.000,P<0.05);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与左氧氟沙星、美罗培南的DDDs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971,0.972,P<0.01);G+菌耐药率与常用抗菌药物DDDs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该院G-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DDDs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应加强监管,规范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缓细菌耐药。  相似文献   

19.
王霞  王晨 《中国药房》2012,(38):3590-3593
目的:了解我院2008-2010年病原菌分布和细菌耐药变迁及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为临床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2010年住院患者病原菌耐药情况及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结果:共分离出3185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占55.63%、革兰阳性菌占27.40%、真菌占16.95%,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的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以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最为常见。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和头霉素类药用量始终位于DDDs排序的前3位。结论:应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加强细菌耐药监测工作,根据病原菌种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