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探讨氩氦刀冷冻治疗小肝癌的方法、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方法选择小肝癌145例在超声引导下行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治疗。术后定期复查肿瘤标志物及CT或MRI。结果小肝癌145例,治疗后肿瘤标志物降至正常范围或CT、MRI提示肿瘤完全消融达120例,占82.8%,其中转移性肝癌44例,治疗后肿瘤标志物降至正常或CT、MRI提示完全坏死30例,占68.2%。结论超声引导下小肝癌的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王新真  王忠新  杨永平  韩军  李捍卫  金波 《河北医药》2012,34(15):2274-2276
目的 比较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联合无水乙醇注射与单纯氩氦刀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优劣.方法 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非随机分为2组,A组 25例行单纯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B组 25例行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无水乙醇注射治疗.通过增强CT观察术后2组病例肿块的直径.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8、30、和60 d记录2组甲胎蛋白(AFP)的动态变化.结果 与A组比较,B组肿块缩小率明显增大(P<0.05),B组AFP下降明显(P<0.05).结论 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无水乙醇注射治疗原发性肝癌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新方法,对于不适宜手术切除治疗的肝癌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氩氦刀靶向冷冻消融技术是近年开展的冷冻治疗肿瘤新技术,其原理是用局部超低温冷冻的方法消融肿瘤组织,它具有精确定位、准确控温、适时监测等优点,对不能手术切除或不能忍受手术的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术方法。我院磁共振介入诊疗科采用以色列GALIL MEDICAL LTD公司生产CRYO-HIT低温冷冻手术系统,经皮氩氦刀冷冻治疗112例肿瘤患者,疗效满意。手术结果证明,经皮冷冻治疗是一种有效、安全、微创的治疗方法。虽然氩氦刀手术的安全性较高,但随着临床病例数的增加和治疗范围的拓展,术中并发症的发生也日益增多,皮肤冻伤是氩氦刀冷冻治疗术中常见并发症。在氩氦刀冷冻治疗过程中,皮肤冻伤出现在手术中。主要是治疗过程中氩氦刀与皮肤表面接触而引起,多表现为Ⅰ度和Ⅱ度冻伤。给患者造成痛苦,增加术中并发症。为预防或减少术中皮肤冻伤的发生,无菌温盐水手套覆盖法用于氩氦刀冷冻治疗中。效果满意。在氩氦刀冷冻治疗过程中,患者对术中预防皮肤冻伤方法的效果评价,取决于患者手术满意度。决定手术满意度的一个主要因素是患者对手术后结果的自我感觉。通过患者术中皮肤冻伤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满意度,探讨氩氦刀冷冻治疗患者术中对无菌温盐水手套覆盖法预防皮肤冻伤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氩氦刀靶向治疗肺癌过程中冷冻对大血管的影响。方法 178例肺癌患者肿瘤均包绕于大血管及心脏,207次行氩氦刀靶向冷冻治疗患者。结果经氩氦刀靶向冷冻治疗后,侵犯主动脉、上腔静脉等大血管或心脏的肿瘤内有冰球形成,但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因"热池"效应的存在氩氦刀靶向冷冻对大血管(包括主动脉、肺动脉、支气管动脉)及心脏无明显影响,对侵犯心脏和大血管的肺癌氩氦刀靶向治疗是可选择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新技术,其主要特点是创伤小、康复快、安全性高,适应证广,可重复治疗。为不能手术切除或不能忍受开放性手术治疗的患者,氩氦刀经皮穿刺治疗为患者提供了又一条可选择的治疗途径。虽然氩氦刀手术的安全性较高,但随着氩氦刀临床应用范围的拓展及病例数的增多,患者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也日益增多。在氩氦刀冷冻治疗过程中,皮肤冻伤出现在手术中,氩氦刀与皮肤接触可导致皮肤冻伤,给患者造成痛苦,增加手术风险,皮肤冻伤是术中发生的,也可在术中通过预防性护理措施避免或减轻的,为寻求有效预防和减少皮肤冻伤方法,我科应用氩氦刀冷冻手术系统(以色列GALIL MEDICAL LTD公司生产CRYO-HIT低温冷冻手术系统)、介入磁共振成像系统(新奥博为)、医学导航系统(Passive Polaris)对112例中晚期肿瘤患者进行氩氦刀冷冻治疗。将无菌温盐水手套覆盖法应用于冷冻治疗中,能有效保护冷冻刀杆周围皮肤,预防或减轻皮肤冻伤发生,降低术中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疗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氩氦刀冷冻联合氟尿嘧啶粒子消融治疗肝恶性肿瘤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至2012年6月我科78例肝恶性肿瘤患者,选择40例患者在CT引导下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氟尿嘧啶粒子植入化疗作为研究组。另选择38例患者单纯采用CT引导下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作为对照组。观察术中冰球形成和冰球覆盖病灶率、术后病理变化和病灶缩小率。结果 3个月后CT影像学复查,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冰球形成和冰球覆盖病灶率明显改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氩氦冷冻消融+氟尿嘧啶粒子植入化疗为中晚期肝恶性肿瘤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肿瘤的术前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1-12月收治的20例采用消融术治疗的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中共出现3例不良反应,其中包括轻度咳嗽3例,发热1例,刀道感染1例,胸腔积液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0%,经对症治疗后,均已缓解;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感到满意。结论在肿瘤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中给予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能有效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磁共振导引下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化疗治疗老年晚期肺癌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老年晚期肺癌患者215例.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112例和对照组113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磁共振导引下氩氦刀冷冻消融.观察两组近期疗效、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情况及生存时间.结果 观察组肿瘤控制率、临床受益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和CD4+/CD8+水平均高于治疗前,CD8+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CD3+、CD4+和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 磁共振导引下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化疗治疗老年晚期肺癌能提高临床效果,延长生存时间,提高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氩氦刀冷冻消融术治疗肺癌的疗效。方法 针对本院收治的180例采用氩氦刀靶向冷冻消融治疗术来治疗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研究,观察其疗效与并发症。结果18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CT扫描显示总有效率为97.22%,术后3个月及6个月时CT扫描显示总有效率均为94.44%,术后2例(1.11%)出现胸腔积液,2例(1.11%)出现疼痛,2例(1.11%)合并肺部感染,2例(1.11%)出现皮下气肿,2例(1.11%)出现痰中带血,3例(1.67%)出现恶心呕吐,3例(1.67%)出现轻度咳嗽,4例(2.22%)出现发热,经对症处理后均缓解。结论 氩氦刀冷冻消融术治疗肺癌副反应小,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40例晚期胰腺癌患者经过氩氦刀冷冻消融术治疗后的临床体会。方法比较40例晚期胰腺癌患者经过氩氦刀冷冻消融术治疗的术前、术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血清CA199及癌胚胎抗原(CEA)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0例患者经过氩氦刀冷冻消融术治疗后,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情况、血清CA199及癌胚胎抗原(CEA)上,较术前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氩氦刀冷冻消融术治疗晚期胰腺癌,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肝癌患者采取氩氦刀冷冻消融与微波消融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划分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接收的肝癌患者60例,每组30例,研究组采取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氩氦刀冷冻术治疗方案,对照组则接受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微波消融术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及治疗前后甲胎蛋白(AFP)水平。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别是90.00%和83.33%,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肝功能损伤及发热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在出血及皮灼伤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AFP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疾病治疗期间,氩氦刀冷冻消融术与波消融术均具有良好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风险。  相似文献   

12.
朱眉  曹旸  洛山  张阳 《中国医药指南》2011,9(25):228-229
目的观察不同影像学定位方法在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中的作用。方法 72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行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随机选择51例CT引导定位,21例B超引导定位。观察穿刺准确率和氩氦刀即刻冷冻效果。结果 51例CT引导定位,1次穿刺到位者43例,占84.3%;21例超声引导定位,1次穿刺到位者8例,占38%。肿瘤直径<4cm者,CT、B超引导定位显效率分别为91.7%、76%;直径>4cm的肿瘤显效率则分别为81.5%和60.5%。结论 CT引导氩氦刀治疗原发性肝癌定位准确,更具推广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目前,微创介入治疗已成为中晚期癌症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介绍肝动脉化疗和(或)栓塞联合应用氩氦刀冷冻消融技术的高有效性及高安全性,进而证明其临床可行性。方法通过报道1例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该治疗的经过及最终疗效。结果该患者经上述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结论肝动脉栓塞联合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为失去外科手术机会的肿瘤患者开创了一条新的微创介入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介绍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引进介入性MRI系统进行的MRI引导下氩氦刀冷冻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方法、步骤、准确性和操作等经验体会。方法:在介入性MRI系统引导下对64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实施氩氦刀穿刺和治疗中监控。结果:MRI介入引导设备使所有手术在实时引导下完成穿刺和治疗监控,穿刺和治疗成功率为100%。结论:MRI引导能确保穿刺的准确性,使复杂的操作直观化、精确化,在治疗中能实时监测肿瘤消融情况,同时又无放射线损伤,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引导技术和治疗监控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氩氦刀冷冻、微波消融等序贯靶向治疗巨块型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观察组(78例)采用序贯靶向治疗,先肝动脉栓塞化疗,1周后序贯进行局部氩氦刀冷冻或微波消融术;对照组(56例)单纯行肝动脉化疗栓塞.结果 观察组1年生存率56.4%,对照组例1年生存率36.9%;观察组胎儿甲种球蛋白(AFP)平均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序贯靶向治疗可提高巨块型肝癌患者的生存率,优于单纯介入疗法.  相似文献   

16.
氩氦刀治疗颅内肿瘤5年随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氩氦刀结合了生物传感、计算机、实时监控和靶向治疗等多项技术,将超低温冷冻和热疗结合在一起,已较广泛地用于治疗多种癌症。我院于2001年5~12月间,对于颅内肿瘤开颅手术中应用氩氦刀进行切除治疗,其中7例随访5年。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我院2000年3月~2005年1月共施老年各种胸腔肿瘤切除联合氩氦刀冷冻消融手术麻醉253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治疗肝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46例肝癌患者先行TACE治疗,再行氩氦刀冷冻治疗.治疗后定期复查血清肿瘤标记物,进行B超检查及CT或MRI扫描.结果 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缩小,体积缩小50%以上的有19例(41%),血AFP和CEA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穿刺活检组织变性坏死明显,术后不良反应轻.结论 经穿刺氩氦刀冷冻联合TACE治疗肝癌是一种微创、安全、疗效可靠的方法.对于不适宜行手术治疗的肝癌患者是一种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CT多平面重建技术在肺癌经皮穿刺氩氦冷冻消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肺癌经皮穿刺氩氦冷冻消融治疗患者8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常规手术步骤进行,术中使用CT常规轴位扫描;而研究组则在CT多平面重建技术引导下完成经皮穿刺氩氦冷冻消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四针的穿刺次数、穿刺角度及穿刺深度差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操作用时相比差异无意义(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出现比对照组更少(P<0.05);随访发现,研究组术后1月病灶残存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1年疗效评价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应用到肺癌经皮肺穿刺氩氦冷冻消融术中,能够减少穿刺误差,降低术中出血和并发症出现,提升其手术疗效,值得采用。  相似文献   

20.
手术切除联合氩氦刀术中冷冻治疗胸部恶性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东升  林刚  李简 《河北医药》2006,28(10):937-938
目的 观察手术切除联合氩氦刀冷冻治疗胸部肿瘤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0月至2005年12月胸外科治疗的18例胸部肿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病例不良反应轻微,术后并发症包括发热、心衰、房颤、乳糜胸和肺炎,其中肺部渗出性改变较常见,无需特殊处理,无手术相关性死亡.随访肿瘤局部复发1例.结论 手术切除联合氩氦刀冷冻是治疗胸部肿瘤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