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评价抗菌药专项整治活动对Ⅰ类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选取全院2011年1~6月(专项整治前)与2013年1~6月(专项整治后)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病历各300例,对比分析专项整治前后抗菌药预防使用变化情况.结果:专项整治后,Ⅰ类切口预防使用率由57.0%降至26.7%,品种选择合理率由30.1%提高至93.8%、用药时机合理率从42.3%提高至97.5%、疗程合理率由26.5%提高至95.0%、综合评判合理病案率由58.4%提高到87.6%.结论:积极落实专项整治活动的各项要求,能有效地解决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不合理现象.医疗机构应当主动加强抗菌药管理、制定和落实配套制度,深入开展临床药师工作、应用信息化手段等措施,才能够使专项整治活动逐步形成长效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2.
赵稳华  舒鹤  张莉  郭晋敏 《中国药师》2014,(11):1906-1909
目的:通过对比专项整治前后我院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预防使用情况,考察我院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使用改进情况。方法:从整治前2011年5-12月、整治中2012年5-12月和整治后2013年5-12月中每月随机抽取100份Ⅰ类切口手术病例,对抗菌药预防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对比分析。结果:专项整治后,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预防性使用率从100%下降至28%,其中卫计委强调的7类手术(腹股沟疝修补术、甲状腺疾病手术、乳腺疾病手术、关节镜检查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颅骨肿物切除术和经血管途径介入诊断术)抗菌药预防性使用率降至11%,抗菌药选用更加合理,药物使用时机时程、用法用量不合理率明显降低,联合用药现象显著减少。结论:专项整治成效显著,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预防使用合理性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合理用药干预对我院甲状腺手术、疝气修补术、乳腺手术等3种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7月出院的上述3种Ⅰ类切口手术病例为干预前组,2011年8~11月出院的为干预后组,汇总、分析后评价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的合理性。结果:干预后预防用抗菌药的使用率明显降低,从干预前的100%分别降至30.51%(甲状腺手术)、60.42%(疝气修补术)、35.00%(乳腺手术);用药时机、选药品种、用药疗程等较干预前也更为合理。结论:我院合理用药干预使得抗菌药在围术期的预防应用更加的合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盛京医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前(未干预组)、后(干预组)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下文简称“预防用药”)情况,评价该专项整治活动的有效性。方法:以本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前后Ⅰ类切口手术病例为研究对象,通过筛查,入选未干预组(2011年10-11月)病例533例,干预组(2012年10-11月) 病例504例,从预防用药百分率、人均用药天数、给药时机合理性、抗菌药物种类、联合用药百分率等方面评价预防用药合理性。结果:未干预组预防用药百分率为62.29%,干预组降低为25.40% (P〈0.01)。未干预组预防用药人均天数为(2.03±0.96) d,干预组缩短为(1.68±1.57) d (P〈0.01)。干预组术前给药时机的合理率和术后用药持续时间的合理率均较未干预组显著增加(P〈0.01,P〈0.05)。结论:专项整治活动后,本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情况有所改善,提示专项整治活动有效。  相似文献   

5.
魏小娟  倪政彪 《海峡药学》2016,(10):240-242
目的:通过对比专项整治前后我院手外科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预防使用情况,考察我院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预防使用改进情况。方法抽取2010年1~12月(整治前)和2014年1~12月(整治后)出院的手外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病历,对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对比分析。结果专项整治后,手外科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预防性使用率从100%下降至7.41%,抗菌药预防性使用不合理率从98.06%下降至37.5%,用法用量不合理率从28.16%下降至0%,且无联合用药及更换抗菌药物等现象。结论通过抗菌药专项整治,我院手外科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预防使用合理率显著提高,但某些指标离卫生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的要求还有差距。  相似文献   

6.
曾玲  周述香  程刚 《中国药师》2012,(12):1763-1764
目的:调查分析抗菌药专项整治前后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情况,检验专项整治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清洁手术病历198份,其中1~6月(整治前)病历98份,10~12月(整治后)病历100份,按照《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指标》,对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整治后我院清洁手术抗菌药使用强度从49.2(DDD)大幅降为21.5(DDD),人均使用抗菌药费用从616.0元降为230.6元,术前0.5~2h给药率提高至73.0%,但整治后清洁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比例仍较高(84.0%),总预防用药疗程不超过24h者仅占50%,抗菌药品种选择符合卫生部要求者仅占8.0%。结论:整治后我院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使用情况有了明显改善,整治措施行之有效。但仍存在预防用药比例过高、用药时间长、品种选择不合理等现象,需继续加强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临床药师介入泌尿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的干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临床药师介入前2012年1~6月泌尿外科I、Ⅱ类切口手术病历各6()份,介入后2012年7月~2013年1月泌尿外科I、Ⅱ类切口手术病历各60份,分析用药合理性。结果:临床药师介入泌尿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茵药使用后,I类切口病例用药适应证、药物选择、用药时机、用法、剂量、疗程较干预前趋于合理(P〈0.01);但Ⅱ类切口病例仍存在选药广谱、用药疗程偏长等问题。结论:临床药师介入使得抗菌药在围手术期的预防应用更加合理,但监督作用仍需加强。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分析专项整治前后Ⅰ类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8~10月与专项整治后2012年同期所有Ⅰ类切口手术病例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包括抗菌药使用率、抗菌药使用合格率、预防用药时机合理率、预防用药时间合理率、平均预防用药时间(d)。结果专项整治后,抗菌药物使用率下降,合格率、预防用药时机、平均预防用药时间均达到控制标准。结论我院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中的干预措施可显著改善Ⅰ类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现象,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抗菌药物临床专项整治活动,以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按“全国抗菌药物联合整治工作方案”要求进行综合干预,对2011至2012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行调查,分析抗菌药使用率、使用频度( DDDs)、使用强度( AUD)、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使用情况及抗菌药使用费用等情况。结果专项整治后,抗菌药品种数、使用率、AUD均达到规定要求;Ⅰ类切口抗菌药物使用率、品种选择合理率、时间窗、疗程符合率等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第三代头孢菌素类DDDs、抗菌药总费用比例明显下降。结论我院抗菌药使用情况基本达到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要求,DDDs分布趋于合理。但在Ⅰ类切口使用率、疗程仍需要持续改进,应加强对Ⅰ类切口的监管力度,防范相关指标反弹,以确保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实施抗菌药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前后我院妇产科围术期抗菌药应用情况。方法:对我院2011年1~3月和2012年1~3月产科剖宫产手术患者和妇科腹腔镜下Ⅱ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的用药种类、给药时机、用药时限、费用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实施专项整治后,我院产科、妇科一代头孢菌素的使用率明显提高,分别由38.6%和10%提高到98.6%和42%;产科、妇科在术前0.5~2 h(产科在钳夹脐带后)应用抗菌药比例有所提高,分别由44.3%和0提高到95.7%和48%;用药时限<48 h的比例明显提高,分别由5.7%和0提高到87.1%和42%;平均用药时间则分别由4.97 d和6.0 d下降到1.7 d和2.4 d;平均抗菌药费用分别由1 337元和1 706元下降到403元和747元。结论:抗菌药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可提高妇产科围术期抗菌药合理应用比例,提升医院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骨科在抗菌药专项整治前后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抗菌药应用情况,为加强药物合理使用和规范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分别提取2012年10~12月(干预后)及2010年10~12月(干预前)骨科病房出院的所有Ⅰ类切口手术病历,调查两组抗菌药应用情况,同时对限制抗菌药应用后Ⅰ类切口感染率和人均住院药费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专项整治后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预防使用率<30%,86.37%抗菌药使用时间<48 h,且人均住院天数和切口感染率无明显差异,但仍有13.43%病例存在用药疗程过长,9.45%用药指征不明确,22.39%药物品种选择不当等问题。结论:抗菌药在该院骨科的应用趋于合理,保持这一良好势态并持续改进尚需继续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2.
《中国药房》2015,(29):4045-4047
目的:为妇产科Ⅱ、Ⅲ类切口围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7-12月和2014年7-12月Ⅱ、Ⅲ类切口围术期的患者信息,分别纳入整治前组和整治后组,对两组患者的预防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整治后,预防用药合理率从5.38%上升至89.69%(P<0.01),预防用药时机合理率由11.83%提高至91.75%(P<0.01),预防用药疗程从(12±2.1)d缩短至(5.5±1.9)d(P<0.01),整治后的用药总金额以及平均每人用药金额都比整治前显著下降(P<0.01),但整治前后的术后感染率未见明显变化(P>0.05)。整治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用法用量更符合药动学,静脉滴注由整治前的1日1次调整为1日2次给药,合格率与整治前相比明显上升(P<0.05)。结论: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显著促进了我院妇科Ⅱ、Ⅲ类切口围术期的预防用药合理性,减少了由于不合理用药而导致的药品不良反应增加、耐药菌株增多等现象,并且降低了药品费用。  相似文献   

13.
摘 要 目的:评价PDCA循环干预某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的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某院PDCA循环干预前(2015年1~6月)、第一轮PDCA循环干预后(2016年1~6月),第二轮PDCA循环干预后(2017年1~6月)各600例行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的出院病历,比较分析围手术期抗菌药的预防使用情况。结果: 第二轮PDCA循环干预后,该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预防使用率由80.1%降至24.5%(P<0.05),药物选择、用药时长、用药时机、用法用量的不合理率均较PDCA循环干预前明显下降(P<0.05),人均抗菌药费用、抗菌药占药品费用、抗菌药占住院费用比例明显下降(P<0.05)。结论: PDCA循环干预能有效地促进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4.
李丽 《中国医药指南》2013,(33):461-462
目的:了解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以来,对普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影响。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0-12月100例(干预前)和2012年10-12月(干预后)使用抗菌药物的出院病例100份,对比分析干预前后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结果干预后术前用药时机0.5-2h由0%提高到92%,平均用药疗程合理率由4%提高到81%,平均抗菌药物费用由288.12元下降至82.23元,干预后的抗菌药物使用品种从五大类11个品种降至二大类5个品种。结论抗菌药物专项整治使我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合理性显著提高,促进了抗菌药物的正确选择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抗菌药专项整治对我院3种Ⅰ类切口手术(甲状腺、乳腺、腹外疝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的影响。方法:分别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1~3月(对照组)和2012年1~3月(干预组)Ⅰ类切口手术病历300份,对两组预防用抗菌药情况及其合理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组抗菌药使用率由整治前的99.3%降至65.3%,首剂给药时机合理率由整治前的18.8%升至89.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菌药种类选择合理性提高,给药时间缩短、联合用药、无依据更换药物等方面明显改善。整治前后切口感染率分别为1.3%、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专项整治后,我院3种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的合理性明显改善,应继续深化抗菌药专项整治,促进抗菌药规范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某院Ⅱ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某院2018年3月—2019年10月Ⅱ类切口手术病例,分析围手术期抗菌药使用情况。结果:本次调查病例711份,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582例,预防使用率为81.86%,使用率前三位的科室分别是产科、骨科、普外科。Ⅱ类切口预防用药使用频率位居第一、二位的分别是五水头孢唑啉247例(40.89%),头孢西丁104例(17.22%)。手术时间≤2 h且抗菌药物使用疗程≤7 d的病例为457例(78.52%),手术时间≤1 h且抗菌药物使用疗程≤2 d的病例为166例(28.52%)。抗菌药物品种选择、用法用量、使用疗程合理率分别是74.05%、94.33%、43.99%。结论:某院Ⅱ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较高,部分病例存在药物选择不适宜、疗程过长问题,需进一步规范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我院外科住院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应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外科2009年10—12月出院病历431份,其中围手术期病历236份,对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36份手术抗菌药预防性应用率达100%;选药适宜102例(43%),不适宜134例(57%);给药时机适宜34例(14.4%),不适宜202例(85.6%);平均用药时间Ⅰ类切口5.2d,Ⅱ类切口6.5d,Ⅲ类切口6.8d;单用、二联、三联用药者分别为103例(43.6%)、107例(45.4%)、26例(11.0%)。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选药不适宜、给药时机不当、用药疗程过长、联合用药率较高等。结论:需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的监管。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我院临床药师干预前、后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的应用情况与效果比较。方法:对我院2010年7~12月和2011年7~12月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的使用率、应用种类与频次、给药时机、用药时限、费用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施药学干预后,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使用率由100%降至48.33%,第1代头孢菌素应用率由0升至63.79%;术前0.5~2 h预防用抗菌药比例由17.92%提高至95.59%;术后用抗菌药时间≤24 h的比例由23.33%提高至81.03%;平均用药时间由4.5 d缩短至1.9 d;平均抗菌药费用由635.69元降至256.57元。结论:实施药学干预可显著提高围术期抗菌药合理应用,对合理使用抗菌药有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研干预前后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状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国家开展的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精神及医院抗菌药物管理要求,抽取我院2011年1-6月(干预前)和2012年1-6月(干预后)Ⅰ类切口手术出院病历各180份,对比分析干预前后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与2011年相比,2012年1-6月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使用率由98.33%降至46.11%,联合用药比例由22.60%降至2.41%,品种选择合理率由29.38%升至67.47%,用药时机合理率由16.38%升至61.45%,用药疗程合理率由8.47%升至53.01%。结论:我院采取的干预措施提高了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的合理性,但仍存在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偏高、预防用药时间偏长等不合理之处,需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力度,促进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20.
王丽  董雪  李林楷  杨富恒  许慧芳 《抗感染药学》2019,16(12):2065-2069
目的:评价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对乳腺手术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利用医院HIS 系统抽取2010 年第4 季度(整治前)及2012 年第4 季度、2014 年第4 季度、2016 年第4 季度和2018 年第4 季度(整治后)乳腺良、恶性肿瘤患者手术病例901 例资料,分析其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结果:901 例乳腺手术围术期患者中,预防用药率、用药时机、药品品种选择等方面基本趋于合理;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由整治前100.00% 降至整治后14.16%;预防用药时机合理率由整治前0.00% 上升至整治后100.00%;药品品种选择整治后也更趋于合理,均选用第1 代头孢菌素,但预防用药疗程整治后24 h 内停药的比例仍然高于40.00%。结论:经抗菌药物专项整治,乳腺手术围术期患者预防用药不合理的现象得到显著改善,但在使用时间等方面仍需加大干预力度,以确保用药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