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医务人员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知识水平调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调查综合性医院医务人员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知识了解和掌握的程度。方法:对299名不同职称的医师、护师和药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按百分制计分,299名医务人员的平均得分为67.4±14.7。在不同职业中,药师的得分明显高于医生和护师;内科系医务人员的得分略高于外科系;中级职称医务人员得分最高,其次分别为高级和初级职称人员。结论:医务人员普遍认识到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重要性,但掌握合理用药知识的水平差异较大,加强对医务人员抗菌药物应用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对提高用药水平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对药物不良反应、处方管理、国家药物基本政策和抗生素合理使用等基本政策和知识的认知情况。方法:对107名不同年资的医师、护师和药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调研问卷总体正确率低于50%,对政策法规了解率相对于其他几项稍高,不良反应知识的认知率最低。结论:医务人员虽然已经普遍认识到合理用药的重要性,但对合理用药相关政策和知识仍然缺乏了解,掌握合理用药知识的水平差异较大;应加强对医务人员进行药物合理应用知识的宣传与培训。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10年10月~2010年12月,门诊患者379张抗菌药物处方使用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药品使用率及药品通用名使用率、联合用药等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门诊处方合格率为87.4%,不合格率为12.6%。结论: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中存在应用不合理的现象,应健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组织和制度,加强对医务人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知识培训,有效开展药学服务指导,以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高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4.
于美玲  杨丽琴  宁艳 《中国药房》2007,18(32):2556-2557
目的:了解我院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与管理的认识和掌握情况。方法:对我院医务人员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将调查结果录入Excel电子表格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结果与结论: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物的一般知识(如定义、分类等)掌握尚可,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细菌耐药、安全性及专业知识方面答案较集中。还应继续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开展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物的认识水平,强化正确、合理应用意识,并制定相关措施与管理规范。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医师对抗菌药物分级使用的认知现状,寻找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因素,以便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79名医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79名医师对抗菌药物分级使用相关知识知晓率最低的是抗菌药物的特殊使用原则51.90%,抗菌药物疗效与产地的关系50.63%,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后果48.37%。结论基层医院医师对抗菌药物分级使用的相关知识认知较低,有必要加强医务人员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知识的培训和监督,进一步提高我院医务人员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曾颖  佃少娜  杨敏 《中国药房》2006,17(24):1915-1916
目的:评价我院医务人员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知识水平,有针对性地提出干预措施。方法:根据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基本原则及基本知识设计问卷,对我院医务人员进行无记名、现场问卷调查。结果: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知识水平的差异较大,药师的得分明显高于医师和护士,内科医师得分略高于外科医师,中级职称医务人员得分较高,其次分别为高级职称和初级职称人员。结论:有必要加强对医务人员抗菌药物应用知识的培训、监管。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知识的掌握程度,找出存在问题,帮助医务人员提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意识,保障病人用药安全。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以抗菌药物概念、合理用药原则、联合用药指征、滥用药物危害、降低耐药途径为主要内容,抽样调查县级以上医院1370名医务人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知识认知程度。结果医务人员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知识认知程度低,而对这方面知识需求较强烈。结论必须加强培训、加大宣传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知识的力度,并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控制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建立健全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管理制度和管理组织及明确职责,控制药品品种、明确目标责任,充分发挥医院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能作用,对医务人员进行知识培训和医德规范教育,利用信息化系统加强监管,加强监督机制的建立和处罚制度的落实。结果加强对抗菌药物使用的监督管理,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科室和个人进行处罚,使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率得到提高。结论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建立健全管理组织机构、制度,有效落实制度,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使用水平将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倡导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建立建全抗菌药物的管理组织和管理制度,对医务人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知识进行培训,制定本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制度。结果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力度,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使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得到有效控制,对抗菌药物滥用的科室与个人的奖惩与经济挂钩。结论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对减少耐药菌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100例I类切口围术期抗生素应用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调查我院心脏外科I类切口围手术期抗生素应用现状,探讨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的方法。方法:对2008年1~12月心脏外科100例I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围术期均使用了抗菌药物,初次给药时机选用不合理的56例,占56%;术后持续使用疗程不合理的79例,占79%;抗菌药物选择不合理的4例,占4%;院内感染病例8例,细菌培养送检2例,送检率25%;抗菌药物联用情况较好。结论:心脏外科围术期抗生素使用存在一定的不合理应用情况,主要抗菌药物运用指征过宽、术前用药时机选择不当、预防用药时间过长和细菌培养送检率低等,故应加强对围术期抗生素的使用标准的执行力度,强化管理,规范其使用。  相似文献   

11.
系列组合拳,整治抗菌药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综述2011年卫生部采取的系列整治抗菌药物滥用的措施.方法:以2011年的会议为主线,按日期对卫生部出台的系列法规、办法和专项治理措施进行汇总.结果和结论:卫生部以2011年全国医疗工作会议为起始,拟在全国开展抗菌药物应用专项治理活动,活动的治理标准是正在征求意见的<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管理办法>,必将大大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使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对2009—2010年中出院的普外科、骨科、神经外科、胸外科、眼科、口腔科、泌尿科的518份Ⅰ类切口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剔除术前因感染而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病例,其中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的416例进行分析。结果:通过调查存在用药种类、用药时机、用药时间方面不合理的现象。结论:临床医师应深入学习《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根据各手术科室的特点,对原则进行细化,使各手术科室形成有自身特点的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临床实施细则,并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监督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在外科手术预防感染中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3.
张丹  龙敏 《中国药业》2013,(20):76-77
目的为规范医院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探索合理干预措施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9月前和10月后医院产科剖宫产手术患者的病历,各200份,分别作为干预前组和干预后组。通过各项指标分析干预前后预防性使用抗菌药情况。结果干预后术前2h以上抗菌药物用药率从33.50%下降到1.20%,平均用药时间从2.48d下降到1.37d,平均药费从1662.29元降低到1563.80元,抗菌药费从660.46元降低到590.45元(P均〈0.05)。干预后围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明显提高。结论医院系列干预措施对产科围术期预防用药有效,为医院今后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药学干预对降低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的效果,规范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探究建立临床药师与临床科室合作的工作模式。方法:抽取2015年1月-2018年3月间医院各科室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临床使用资料为药学干预前组,统计与分析其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另抽取应用PDCA循环管理后的2018年4月-2019年6月间医院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资料为药学干预后组;比较和分析两组不同季度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即DDDs/(100人·d)的差异;并针对不合理用药科室制定相应的专项整治计划和规范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以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结果:应用PDCA循环管理后规范了医院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降低了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小于40 DDDs/(100人·d)。结论:临床药师通过药学干预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加强和建立了临床药学知识教育培训、查房会诊和病历点评的工作模式,规范了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5.
边原  杨勇  闫峻峰  陈鸣  李刚  龙恩武 《中国药房》2014,(38):3640-3642
目的:探讨我院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采取的干预措施,为综合医疗机构制定相关措施提供参考。方法:按原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相关要求,阐述我院为促进临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制定的相关措施。结果与结论:为确保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医疗机构制定的相关干预措施应涵盖组织与制度建设、人员培训、处方医嘱审核与点评及其信息反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预警及网络监测等诸多环节;其制度建设等相关干预措施需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修正与完善,使之持续改进、日臻完善,在促进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漯河地区5家医院合理用药国际指标调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漯河地区医院用药现状,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和合理用药国际网络制定的合理用药国际指标,选择漯河地区五家不同等级医院(A、B、C、D、E,其中A是漯河市中心医院,为三级医院;B是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C是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B、C为二级医院;D是源汇区人民医院,E是召陵区人民医院,D、E为一级医院)2009年1-5月门诊处方各500张,采取多中心、随机、平行试验方法,对合理用药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主要处方指标中平均用药品种数2.55种,抗菌药物平均应用比率是32.8%,注射剂使用率是17.4%。患者关怀指标中,平均就诊时间是8.7min,平均药品调配时间是33s,实际药品调配率100%,药物标示完整率是93%,患者了解用药方法率95%。结论:抗菌药物使用率和注射剂使用率在不同级别的医院差别明显,三级医院明显低于一级医院,需要加强一级医院医务人员合理用药教育、管理、监督等干预措施。医生、药师对患者交流关怀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7.
黎泳琴  欧焕娇 《今日药学》2012,22(6):372-374
目的调查分析本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以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以及为规范本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抽取医院2011年6月第2周患者出院病历301份,从抗菌药物使用率、品种选择、联合使用、用药频度及分级管理等情况进行调查、统计,用Excel分类汇总。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4.19%,联合用药占26.32%,抗菌用药金额占总用药金额的20.69%;头孢菌素类药物金额居第一;在DDDs排序中注射类药物的DDDs高于口服类。结论本院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需要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用药指导原则》的学习,同时加大管理、干预力度和严格控制用药指证。  相似文献   

18.
陈瑞玲  张艳梅 《中国药事》2013,(11):1229-1232
目的 调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具体情况,为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保证我院医师正确地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随机抽查我院2010-01-01~2010-12-31期间共30个临床科室所有出院患者720例,对其抗菌药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主要存在的问题有抗菌药物使用率过高,手术预防用药时间过长,抗菌药不合理联用,并且,忽视尽可能留取标本送培养和药敏试验等等.结论 抗菌药物在临床应用中一直占医院用药的首位.抗菌药物滥用不仅增加了患者的负担,也导致了耐药菌的产生,定期对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进行调查,可以及时地发现问题、纠正问题,同时也对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起到指导监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我院2012年4-9月住院医嘱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以随机抽样法对住院医嘱的适宜性进行点评,分析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共点评546份病历医嘱,其中,197份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349份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共有65份病历出现用药错误,占所抽查病历数的11.9%。错误累计111条,其中预防用药不合理14条,占7.1%;治疗性用药不合理97条,占27.8%。结论: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表现形式多样,尤以抗菌药物用法用量问题突出。应加强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培训与监督,以提高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20.
周树荫 《中国药房》2014,(38):3580-3582
目的:考察妇产科实施抗菌药物规范化管理的成效。方法:采用系统抽样法,收集我院规范化管理前后产科剖宫产手术患者病历资料各65份与妇科手术患者病历资料各60份,对其进行总结与对比分析。结果:规范化管理后,术前0.52 h用药者比例显著提高,术前>2 h或术后用药者比例显著降低;用药疗程未超过48 h者比例显著提高,整体用药天数显著缩短;甲硝唑的使用频次显著下降,头孢唑林使用频次显著提高;药物联用比例显著降低;以上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开展抗菌药物的规范化管理,对提升本科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水平的效果肯定,值得进一步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