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局部缺血和肾中毒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恢复,需要有新生的小管细胞替换受损伤的小管细胞,来恢复肾上皮的连续性,修复过程涉及到肾组织产生的一些生长因子,这些生长因子在修复过程中参与自分泌或旁分泌调节。  相似文献   

2.
3.
磷脂酶A2作为炎症反应的始动酶,在急性缺血性肾衰的发生发展中的有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磷脂酶A2的一般特性和在急性缺血性是能衰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我国急性肾衰治疗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报告将收集的1987年至1988年9月我国70个单位1918例与1982年前收集的2182例两组急性肾衰竭患者的透析资料进行总结分析,表明我国近年来透析设备及技术都有了迅速的发展,透析治疗的使用率有所提高,死于并发症——尿毒症的病例已有减少,不少单位已开展了CAVH、AVHDF等新型血液净化治疗;并对透析方法、指征、适应证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6.
一氧化氮在急性缺血性肾衰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左肾动脉夹闭60分钟再灌注致缺血性肾衰模型,观察再灌注后肾脏皮质、外髓、内髓中NO(NO稳定代谢产物)的动态变化;再灌注后加用NO底物(L-精氨酸)或NO生成抑制剂(L-NNA)对肾脏NO生成及肾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灌注后肾组织NO含量显著下降,再灌注24小时无明显恢复。使用L-NNA可进一步减少NO2生成,加重肾功能损害;L-精氨酸对肾脏NO2生成和肾功能均无显著改善。结果提示:再灌注后NO的生成减少,NO的生成抑制源于肾脏NO生成能力的损害,NO的减少可加重肾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7.
8.
冬虫夏草防治氨基糖甙急性肾衰的分子生物学机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探讨冬虫夏草对氨基糖甙急性肾衰的防治机理。方法应用斑点杂交和免疫组化等方法,动态观察了冬虫夏草对庆大霉素急性肾衰大鼠肾组织表皮生长因子(EGF)前体mRNA、EGF、EGF受体及尿EGF含量的影响。结果冬虫夏草治疗能显著增加损伤早期肾EGF前体mRNA表达及肾皮质EGF含量,而不影响肾EGF受体的数量,同时使尿EGF排出量的增加提早出现,肾小管的病变减轻,肾功能恢复加快。结论冬虫夏草可能通过增加肾组织EGF前体mRNA表达,促进肾内EGF合成,增加肾皮质EGF含量,从而加速肾小管再生修复和急性肾衰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的病理生理机制是多方面的,近十余年来ARF发病机理的研究进展主要是缺血再灌注肾损伤学说、细胞代谢障碍肾损伤学说及肾血流动力变化学说.正确认识ARF发病的免疫调节机制,对预防和治疗该病具有重要意义,现就急性肾衰发病过程中的免疫调节机制有关方面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内皮衍化舒张因子在急性缺血性肾衰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微言轻重要的血管活性物质,EDRF在急性缺血性肾衰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EFRF的一般特性和急性缺血性肾衰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与慢性肾衰患者的营养状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12.
鱼胆中毒并发急性肾衰的血液净化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3.
急性肾衰是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本文根据几十年来的文献报道,对10865例病人进行统计学分析以明确急性肾衰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4.
肌红蛋白尿性急性肾功能衰竭是横纹肌溶解症的重要并发症,临床以肌红蛋白血 症、肌红蛋白尿、急性肾小管坏死为主要特征,预后凶险,死亡率高。本文就MARF的病因、发病机 制及诊断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生长因子对骨折修复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16.
<正> 神经外科病人因其疾病的特点,在抢救治疗过程中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者时有发生,而发生ARF后可导致弥漫性脑水肿,直接影响其本身疾病的治疗及预后。我科自1999年元月~2002年元月收治病人中有16例  相似文献   

17.
骨髓间质干细胞对大鼠急性肾小管损伤修复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对氯化汞(HgCl2)导致的急性肾小管损伤有无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 方法 建立HgCl2腹腔注射导致大鼠急性肾衰竭模型。SD大鼠分为MSCs组(HgCl2+MSCs)生理盐水组(HgCl2+生理盐水)及正常对照组。7 d后,观察体重生存率肾功能肾脏病理改变,进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巨噬细胞标志物ED-1和增强绿色荧光融合蛋白(EGF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用RT-PCR技术检测肾组织内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并观察EGFP转基因的MSCs在肾脏的分布情况。 结果 MSCs组在体重生存率肾功能肾脏病理改变上,均明显好于生理盐水组;肾组织内PCNA+及ED-1+细胞数明显少于生理盐水组;促进肾小管损伤修复的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EGF)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在肾组织内表达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而促炎症因子TNF-α则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7 d时,间质干细胞在肾间质中偶尔可见到,而肾小管中未见。 结论 MSCs输注可促进HgCl2所致的急性肾小管损伤的修复,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肾组织中细胞因子的分泌起作用,而非完全依靠转分化成肾小管上皮细胞。  相似文献   

18.
肌腱损伤是常见疾病之一.肌腱损伤后修复需相当长时间的外固定以防止肌腱再断裂,而长时间的固定使术后无法及时进行有效功能锻炼,从而加重了肌腱粘连,严重影响肌腱损伤的修复效果,使肌腱修复成为临床上比较棘手的问题之一[1].  相似文献   

19.
缺血和中毒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的恢复需要有新生的小管细胞替代受损的小管细胞 ,恢复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连续性。修复过程涉及到一些生长因子 ,如EGF、IGF Ⅰ、HGF、TGF α、TGF β等 ,这些生长因子在修复过程中参与自分泌或旁分泌的调节。  相似文献   

20.
腔内技术急诊处理梗阻性急性肾衰(附23例报告)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3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检、气压弹道碎石 留置双J管等腔内技术在急诊处理梗阻性急性肾衰中的作用。方法 梗阻性急性肾衰患者23例,平均年龄53岁,血尿素氮(BUN)16.1-55.6mmol/L,血清肌酐(SCr)465-2099μmol/L,急诊行腔内技术治疗,术后随访1-9个月,追踪测定BUN、SCr。结果 23例疗效满意,无腔内手术失败病例,术后24h 尿量2400-5600ml,BUN、SCr明显降低。氮质血症逐渐缓解;术后2周肾功能恢复正常19例,4例SCr200μmol/L左右。结论 腔内技术创伤小、安全可靠,可同时处理双侧输尿管梗阻,患者术后恢复快,在处理梗阻性急性肾衰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