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配合导管冲洗治疗乳腺导管扩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中药辨证施治,配合导管冲洗。结果:有效56例,无效2例。结论:中药内服配合导管冲洗治疗乳腺导管扩张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陈红梅 《中原医刊》2004,31(10):52-52
目的:通过探讨乳腺导管造影X线表现,以便早期发现导管癌.方法:采用本院50例经乳腺导管造影,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导管癌,对其X线表现作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导管癌引起管壁本身破坏性改变,X线片上呈断续征8例.虫蚀征20例,潭湖征10例、鼠尾征9例,其它11例,可伴有或不伴有肿块的形成。结论:乳腺导管造影是发现导管内癌的重要手段,尤其是早期导管内癌更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早期明确诊断乳腺导管内病变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对355临床表现为乳头溢液,经病理证实的乳腺肿瘤的导管造影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纳、总结。结果 355例临床表现为乳头溢液的乳腺肿瘤(良性肿瘤334例,乳腺癌21例)的导管造影表现:226例分布在主导管及一级分支导管(良性肿瘤221例,乳腺癌5例),129例分布在二、三级及小分支导管(良性肿瘤113例,乳腺癌16例),348例导管内充盈缺损(良性肿瘤334例,乳腺癌14例);86例导管中断(良性肿瘤76例,乳腺癌11例),131例导管壁破坏(良性肿瘤117例,乳腺癌14例),173例导管扩张(良性肿瘤168例,乳腺癌5例),6例导管狭窄(良性肿瘤3例,乳腺癌3例);乳腺良性肿瘤和乳腺癌在肿瘤发生导管部位、充盈缺损形态、导管中断、导管壁破坏上具有统计学差异。乳头状瘤、乳头状瘤病和乳腺癌导管造影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80.1%、76.2%、76.2%。 结论 乳腺导管造影对鉴别导管内良恶性肿瘤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乳腺导管造影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伟君  朱言运 《宁波医学》1999,11(5):224-224
  相似文献   

5.
随着钼靶软X线摄影技术的普遍应用,妇女乳腺疾病的确诊率得到进一步提高。应用钼靶X线摄影技术,选择性进行乳腺导管造影为乳腺导管内微小病变的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乳腺导管造影检查对溢液性乳腺疾病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伴乳头溢液乳腺疾病的乳导管造影表现,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伴乳头溢液乳腺疾病的钼靶X线表现、乳导管造影x线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论 乳腺导管造影诊断为:乳腺囊型增生症2例,导管内乳头状瘤21例,导管内乳头状瘤病5例,导管内乳头状瘤并导管内乳头状瘤病3例,导管癌2例,与病理对照,2例误诊,诊断正确率为93.9%.结论乳腺导管造影对伴溢液乳腺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在诊断导管内乳头状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1998年1月至2000年5月间入院的51例乳头溢液患的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结果和病理学检查结果。结果:术前诊断乳腺导管肿瘤的41例中,术后37例发现肿瘤,4例未发现肿瘤;术前未发现乳腺导管肿瘤的10例中,术后均未发现肿瘤。正确率为84.3%。结论: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可对乳腺导管内病变作出定位和定性诊断,特别有利于诊断多发病变和乳腺边缘病变,但不能代替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8.
王文生 《中原医刊》2011,(16):83-84
目的评价乳腺导管内视镜在乳腺导管炎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20例乳头溢液患者行乳腺导管内视镜检查,对查出的66例导管炎患者进行导管内视镜下介入性抗菌药物治疗,与74例全身使用抗菌药物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总结。结果66例在乳腺导管内视镜介入性治疗患者,治愈率91%,有效率100%。结论乳腺导管内视镜不仅对乳腺导管炎诊断准确,而且在乳腺导管内视镜下介入性治疗见效快、治愈率高。对乳腺导管炎性乳头溢液,乳腺导管内视镜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性分析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导管造影表现特征,探讨乳腺导管造影柃查对导管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方法40例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均行普通钼靶平片及导管造影检查,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X线影像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做对比。结果钼靶平片发现结节1例,1例实性肿块,其余38例正常。行乳腺导管造影后,充盈缺损38例,其中32例为类圆形、杯口样充盈缺损,6例不规则形充盈缺损。38例中,单发肿瘤者32例,多发者6例。2例导管显示正常。28例病灶近端导管扩张。导管造影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做比较,准确诊断37例,符合率92.5%(37/40);误诊l例,漏诊2例。结论乳腺导管造影检查对导管内乳头状瘤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提供了定位、定性的诊断与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10.
乳腺导管造影诊断乳腺囊性增生病13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 临床资料 乳头溢液的乳腺囊性增生病患者 13例 ,单侧乳头溢液 12例 ,双侧乳头溢液 1例 ,乳内肿块 6例 ,乳房胀痛8例 ,与月经有关 6例 ,溢液无色 1例 ,黄色 6例 ,暗红色 6例 ,年龄 2 7~ 6 1(平均 4 2 8)岁 ,病程 1~ 2 4 (平均 5 4 )mo ,13例均先行钼靶X线平片 ,然后再行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X线检查 ,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 .导管造影X线检查 ,囊肿型 7例(图 1) ,表现为与导管相连的较大的囊性扩张 ;小导管腺泡囊性增生型 1例 (图 2 ) ,表现为终末导管、腺泡呈较均匀的小囊状或串珠状扩张 ;囊肿伴导管硬化型 4例 (图 3,4 ) ,即既有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空芯针穿刺活检(US—CNB)对乳腺导管扩张症(MDE)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疑似MDE的89例患者予US—CNB,1周内予开放性活检(EP),并将病理结果与之对比评估其一致性。结果US—CNB病理报告MDE72例,而EP为73例,敏感性98.6%,特异性100%。组间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928,两者的一致性较好。结论MDE的临床表现与乳腺癌相似,但治疗及预后明显相异。运用US—CNB对MDE可提供病理确诊依据,准确、简便、安全,提高早期检出率,为下步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诊断乳腺导管瘘23例主要依据病史、体征和病理切片。治疗是将与窦道相连的扩张导管切开达乳晕,彻底搔刮,去除炎性组织,完整切除瘘管,并充分引流,术后换药,通过肉芽生长使乳管瘘痊愈。结果:经过3-5周换药,所有的伤口均愈合,术后随访23例住院病人,无一例复发。结论:结合病史、体征易于诊断,疑难病例,特别是怀疑存在炎性乳癌的病人,应在术前做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或在术中作冰冻病理检查。为了防止乳腺导管瘘复发,应切除瘘管及其近端乳管,必要时破坏乳头后方的所有乳腺导管,术后引流。  相似文献   

13.
左旋氧氟沙星治疗急性胆道感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左旋氧氟沙星(左氟沙星,levofloxacin,LVLX)治疗胆道系统急性细菌性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急性胆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静脉滴注左氟沙星400mg,每天1次,疗程7~14d,对照组:静脉滴注头孢噻肟钠(cefotaxine sodium)2,3 g,每天3次,疗程7~14 d.结果左氟沙星与头孢噻肟钠在痊愈率、有效率、细菌清除率、阴转率及不良反应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同期用药量前者更少(P<0.05).结论左氟沙星治疗胆道系统急性细菌性感染安全有效,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后胆道感染的发生率及其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病例术后胆道感染的发生情况以及该术式对改善肝功能的作用和术后并发症。结果56例中术后6例出现胆道感染,占10.7%,平均随访时间为36.8mo。分为胆总管囊肿组、肿瘤组、胆石病组和胆道损伤或狭窄组,除胆总管囊肿组外,其余三组术后肝功能都显著优于术前肝功能。术后并发出血1例,腹腔感染4例,黄疸1例,肺部感染3例,尿路感染1例,应激性溃疡出血1例,败血症1例,切口感染1例,不完全性小肠梗阻1例。对比同期12例既往行胆道空肠吻合术,术后出现胆道感染症状而于我院再次手术的病例,均发现原胆肠吻合口狭窄(9例)以及吻合口以上胆管狭窄(3例)。结论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能显著改善病人的肝功能;该术式并发症较低;术后胆道感染的发生率较低;胆道感染的发生与吻合口及吻合口以上胆管的狭窄有关。  相似文献   

15.
孙杰  邓漾  吴庆宇 《世界感染杂志》2009,9(2):97-99,103
目的了解胆道感染患者胆汁中主要病原菌的分布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情况。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外科及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普外科2006年75至2008年9月间收治的共128例胆道感染患者胆汁细菌培养检出的133株病原菌的分布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情况。结果胆汁细菌培养总阳性率为92.97%(119例)。133株检出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96株(72.18%),革兰阳性菌32株(24.06%),真菌4株(3.01%)。培养阳性的主要致病菌包括大肠埃希菌(30.08%),肠球菌(20.30%),肺炎克雷伯菌(17.29%)和铜绿假单胞菌(8.27%)。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敏感率为100%,其次是丁胺卡那霉素95.10%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85.16%;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的敏感率为100%,哌拉西林/他唑巴坦91.41%,丁胺卡那霉素89.84%。结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丁胺卡那霉素可作为治疗胆道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6.
Hepatitis 15 virus (HBV) IS an admitted oncogenic virus. Many epidemiological and molecularbiological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chronic infection with HBV is a major risk factor associ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and intrahepatic bile duct cancer. Compared with hepatocytes and intrahepatic bile duct epithelial cells, extrahepatic bile duct epithelial cells have autoploid in embryogenesis, continuity in anatomy and a similar internal environment. The question arises whether extrahepatic bile duct epithelial cells can receive HBV infection or not? The role of hepatitis viral infection in the pathogenesis of bile duct carcinoma has not yet been clarified, although a caus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HBV or HCV infection and extrahepatic bile duct carcinoma has been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In this study, we focused on the evidence of hepatitis viral infection in tissue of bile duct carcinoma.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乳腺导管扩张症行经乳管注入抗生素冲洗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经乳头乳管口注入抗生素药物冲洗乳管,局部消炎并清洁乳腺导管的临床资料.结果 临床症状均缓解,乳头溢液完全消失19例 14例仍表现乳头溢液,为黄色或清水样液体 13例管径恢复在0.5~2.5mm的正常范围之间,导管走行分支正常柔和 20例仍可见导管扩张迂曲,管径粗细不均.结论 经乳腺导管注入药物治疗乳管扩张症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效果肯定等优点,是治疗乳管扩张症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鼻泪管支架植入术治疗鼻泪管阻塞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120例单眼鼻泪管阻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鼻泪管阻塞患者予泪道探通术治疗,观察组鼻泪管阻塞患者予鼻泪管支架植入术治疗,并分别对两组鼻泪管阻塞患者手术治疗情况、溢泪症状改善情况、临床治疗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鼻泪管阻塞患者的手术时间(16.32±2.31)min,住院时间(5.48±0.65)d均明显缩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鼻泪管阻塞患者溢泪情况为0级的比率为48.33%(29/60),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溢泪情况为Ⅰ级、Ⅱ级、Ⅲ级、Ⅳ级的比率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鼻泪管阻塞患者的显效率为73.33%(44/60),总有效率为93.33%(56/60),均明显提高;而无效率为6.67%(4/60),则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泪管支架植入术治疗鼻泪管阻塞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回顾性分析介入治疗在肝移植术后胆管及血管并发症的价值.方法 肝移植手术30例,血管、胆管并发症并经影像学证实的患者11例,3例血管病变(血栓2例,吻合口狭窄1例),溶栓并球囊扩张行支架植入;6例肝移植术后梗阻性黄疸的病人,行PTCD并球囊扩张术;2例门静脉狭窄病人行球囊扩张.结果 3例(血栓2例,吻合口狭窄1例)肝动脉狭窄,6例梗阻性黄疸,2 例门静脉狭窄病人经介入治疗后,症状均显著改善.结论 介入治疗是肝移植术后及时处理血管及胆管并发症的一种有效手段,它创伤小、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胰管结石的临床特点及外科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至2008年手术治疗25例胰管结石的临床资料。结果25例均有上腹痛,合并Ⅱ型糖尿病8例,脂肪泻5例,阻塞性黄疸2例,胰头癌1例,6例有急性胰腺炎发作史,均采用影像学检查方法(B超、腹部X线平片、CT、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磁共振胰胆管造影)确诊。行胰管切开取石、胰管空肠侧侧Roux—en—Y吻合术20例,胰体尾切除、胰断端套入空肠端Roux—en—Y吻合术4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无手术并发症。术后25例随访2个月~4年,上腹痛症状20例术后消失,5例减轻。8例合并糖尿病者,4例血糖恢复正常。5例合并脂肪泻者,2例脂肪泻消失,1例减轻。结论影像学检查是确诊胰管结石的主要方法。胰管切开取石、胰管空肠侧侧Roux-en—Y吻合术为治疗胰管结石的主要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