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对危重患者治疗技术的进步,临床许多危重患者需要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MV)治疗,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ional tracheostomy,PDT)已普遍应用在ICU,该技术是创伤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和安全性高的微创外科方法,是危重病患者预期长时间MV的较好选择[1-2].Abdulla等[3]提出对于有足够经验的医师实施PDT手术,常规PDT与纤支镜引导PDT在并发症方面无明显差别.但是近年来,就手术的安全性而言,是否需要在常规PDT的基础上运用纤维支气管等辅助手段仍存在争议.为此,本文回顾性分析比较浙江省立同德医院自2010年5月至2015年5月180例PDT,观察两组短期和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经皮扩张气管置管术(PDT)是一项新型的床边操作开放气道技术.1985年Leinhard等[1]首先报道了PDT,其具有损伤性小、操作简单安全、耗时短、成功率高、无远期并发症等优点,国外已成为常用的气管切开手术方法.在我国,PDT也开始逐步应用于临床[2].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国内20世纪90年代光动力学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肿瘤的开展情况,分析制约PDT在国内开展的因素.方法应用主题词"光化学疗法",通过"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获取1990/2001有关光动力学治疗肿瘤的临床应用文献.结果共报道了3 878例肿瘤患者行PDT,97.91%采用第1代光敏剂.腔内肿瘤和体表肿瘤,PDT后近期显效率分别为52.97%和91.32%,均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结论国内开展PDT肿瘤的适应证涉及体表、腔内和实体性肿瘤.PDT是治疗体表肿瘤的较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内镜下光动力疗法(PDT)治疗壶腹部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2020年12月山东省立第三医院收治的14例壶腹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48 h给予静脉输注血卟啉注射液,首次实施内镜下PDT治疗,术后24 h再行1次PDT照射,评估技术操作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2个月复查内镜评估临...  相似文献   

5.
光动力疗法(PDT)又称光敏疗法、光化学疗法.原理是以特定波长的激光,激活肿瘤组织内相对高浓度的光敏剂,通过光化学反应产生自由基、单态氧和血栓素A2达到消灭肿瘤的目的.PDT治疗恶性肿瘤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肿瘤治疗新技术,与传统的治疗肿瘤疗法比,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的优势,与手术、化疗、放疗传统治疗方法有良好的协同作用[1-3].我科从2002年8月~2003年8月共给79例患者行PDT治疗,其中5例出现光过敏反应,暴露在外的皮肤出现皮疹、水泡、便秘、心悸等,本文就PDT治疗后出现光过敏的有关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张波  罗婷  刘卫平  邓依伶 《华西医学》2005,20(4):695-695
目的:研究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治疗肿瘤的机制.方法:建立裸鼠胰腺癌模型,以血卟啉衍生物作为光敏剂,测定PDT治疗后,肿瘤组织内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并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对肿瘤区血管损伤状况进行研究.结果:PDT组MDA含量高于对照组,免疫组化染色显示PDT可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血管结构破坏.结论:氧化杀伤和血管损害是PDT治疗肿瘤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与常规气管切开术(CT)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 60 例需气管切开的患者随机分为PDT 组与CT 组.对手术时间与围手术期并发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PDT 组手术时间为(6.33 ±1.60 )min,CT 组手术时间为(28.27 ±5.26 )min,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PDT 组术后出血、伤口感染、皮下气肿的发生率显著低于CT 组(P <0.05 ).结论 PDT 较传统CT 操作简便、快捷、安全、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可单人操作完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在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经皮扩张气管置管术(PDT)的应用及管理.方法 将40例需气管切开的危重患者随机分为PDT组(20例)和传统气管切开组(20例).PDT组行经皮气管置管术,传统气管切开组行气管切开插管.观察2组的操作时间、切口大小、伤口愈合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PDT组手术操作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和气管导管拔除后切口愈合时间明显低于传统气管切开组(P<0.001).PDT组有1例皮下气肿,传统气管切开组有1例皮下气肿、1例切口感染,2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T创伤小,手术有效、快速、安全,在EICU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延迟时间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院前延迟时间(PDT)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461例AMI患者,剔除47例资料不全者,将入选414例分为PDT≤6小时组221例,PDT>6小时组193例.分析包括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高血脂、吸烟史、既往心绞痛史、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入院时心功能、梗死部位等.结果① PDT>6小时组较PDT≤6小时组年龄大,女性患者比例高,糖尿病病史者比例高,既往有心绞痛病史者多,夜间发病者比例高,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但典型胸痛症状和入院时心功能不全PDT>6小时组较PDT≤6小时组比率低,两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②多元逻辑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病史、既往心绞痛病病史、发病时间及入院时心功能不全为影响PDT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年龄、糖尿病病史、心绞痛病史、发病时间及入院时心功能不全为影响AMI患者PDT的独立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0.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ional tra-cheostomy,PDT)因手术方法简单、快速、并发症少等优点,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1].笔者于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实施PDY 73例,发现常规PDT存在以下问题:套管针拔除针芯后外套管易打折致导丝不能顺利通过;扩张管或扩张钳沿导丝推送时导丝易在气管前打折;气管被扩张钳扩张后,若立即取出扩张钳则致使伤口边缘松弛,渗血增多流入气管腔加重呼吸道阻塞,若扩张不足,则置管困难,必须再次扩张.因此,笔者对PDT操作方法做了改进,应用改进的方法行:PDT38例收到更好效果,并发症明显减少,特别对于急症患者尤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对43例ICU患者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并与39例常规气管切开术在操作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进行比较.结果PDT组手术操作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认为PDT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安全易实施,是快速建立人工气道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经皮旋转穿刺气管造口术(PDT)在非正常体位危重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急诊科和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48例具有气管切开适应证的非正常体位危重症患者并行PDT作为观察组(PDT组),同期48例行传统气管切开的非正常体位危重患者作为对照组(OT组);PDT组在床边行PDT并置入气管套管,OT组采用传统的气管切开术置入气管套管.观察两组手术切口大小、出血量、操作时间以及患者生命体征和并发症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PDT较传统的手术方法损伤小、操作方便、安全、快捷,对体位要求种高,出血量少(ml:3比10),操作时间短(min:5比15),对生命体征影响小(均P< 0.01);并发症发生率PDT组低于OT组,其中切口渗血(例)4比17、感染(例)2比11、皮下气肿(例)4比9、拔管后气管狭窄(例)2比7,切口溢痰、气管食管瘘、气胸、纵隔气肿PDT组为0,OT组分别为6、1、1、1例(均P< 0.01).结论 在危重患者处于非正常体位需行气管切开时,选择PDT方式明显优于传统手术气管切开方法,有利于提高操作成功率,减少损伤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特点及护理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日红 《护理学报》2007,14(7):26-27
气管切开是抢救危重患者,维持呼吸道通畅的重要外科操作之一.手术方法包括外科常规气管切开术(surgically created tracheostomy,SCT)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ational tracheostomy,PDT).因PDT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在国外已广泛采用,且主要应用于危重患者的抢救[1].现将PDT的特点及其护理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行气管切开(PDT)在急诊和ICU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我院综合ICU病房内,40例需行气管切开的急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PDT组及传统手术(OT)组,对手术操作时间、并发症及费用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PDT组操作时间较OT组显著缩短,并发症少见.结论:经皮扩张性气管切开术操作简单、安全、创伤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持续意识障碍患者气管切开能够通.气道、改善氧合、控制 肺部感染,经皮扩张钳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ional trache- ostomy,PDT)已被报道安全便捷,我院神经外科经过109 例意识 障碍患者PDT 实践,总结经验如下.  相似文献   

16.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危重患者应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ional tracheostomy,PDT)来替代传统的开放性气管切开术(open tracheostomy,OT).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术需较大的皮肤切口,分离颈前组织和切开气管前壁副损伤明显,并发症较多.但PDT则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操作简便、创伤轻微、建立迅速的微创气管切开方法.我院ICU从2005-10~2007-07对35例患者进行了PDT,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付婧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1):2596-2597
目的 探讨经皮旋转扩张气管造口术(PDT)在非正常体位危重患者中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不影响正常临床治疗前提下,对符合入选条件的非正常体位的危重患者根据气管穿刺方法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成PDT组和传统手术气管切开组(ST组).比较两组气管造口时患者重要生命体征和医疗指标情况,并作出统计学处理.结果 PDT组在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及切口愈合时间明显优于ST组,更重要的是对体位要求不高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非正常体位危重患者中,PDT具有简便、易行、安全、成功率高、对生命体征影响小、操作损伤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1955年Sheldon等首先报告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 percutaneous dilative tracheostomy , PDT )以来, PDT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与传统外科气管切开术(surgical tracheostomy, ST)比较,PDT具有简单、快速、微创及并发症少等优点[1],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尤其是在操作过程中容易导致气管后壁损伤,引发气管食管瘘[2]。本院于2010年7月开始对PDT技术实施改良,既不常规使用纤维支气管镜和床旁B型超声,又能避免气管后壁损伤及气管食管瘘的发生,我们称之为改良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 modified percutaneous dilative tracheostomy , MPDT),现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9.
吴素虹  黄思建  黄雯  连玉 《护理学报》2007,14(10):62-63
笔者总结报道了2005年10月-2006年11月采用光动力学疗法(PDT)治疗25例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31只眼的护理经验.为了提高PDT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的护理效果,治疗前充分评估老年患者行PDT治疗的风险性,治疗前测量血压、脉搏,了解患者有无合并心血管系统疾病、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准确计算及配制光敏剂,注射时尽量选择手臂最大的静脉,严防光敏剂渗漏;告知患者治疗如何避光,防止皮肤灼伤的方法;治疗后做好注射局部不良反应、注射相关性背痛、光敏反应、一过性视觉紊乱等不良反应的护理;加强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吸烟、饮酒对病情发展的危害.本组25例患者顺利接受治疗,无出现光敏反应及其他不安全事件,治疗后1个月随访12只眼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3个月随访19只眼视力提高.  相似文献   

20.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是近十几年开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气管切开的方法,纤支镜明视下PDT是最近提出的一种方式,普遍认为其并发症比较少。作者所在两家医院于2005年6月至2006年6月,在纤支镜明视下行PDT术80例,并与同时期应用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术100例进行比较,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