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由于颈椎钩椎关节骨赘形成或椎间孔附近的骨赘形成,直接压迫其邻近的椎动脉,以及椎动脉孔纤维化使动脉固定,在颈椎活动时,动脉不能相应滑移而产生扭曲,出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引起的眩晕.笔者近年来用祛邪扶正法治疗该病53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祛邪扶正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肺胀是因咳喘日久,肺脾虚损,气道滞塞不利而出现的以胸中胀满、痰延壅盛、上气咳喘、动则易甚,甚则面色晦暗、唇舌发绀、颜面四肢水肿、病程缠绵、经久不愈为特点的疾病。现在医学的慢支并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属此范畴。对该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几年来笔者自拟扶正化...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肝癌(本文简称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中医中药已作为一种独立的疗法用于肝癌的治疗,且因其具有适应性广、毒副作用小之优点,使大批中晚期肝癌患者得到了治疗,日益引起医学界的重视,但在肝癌的治疗中,如何处理祛邪与扶正的关系,历来存在着争议。本文根据笔者的临床体会,结合肝癌的病机,就肝癌中医治疗中  相似文献   

5.
扶正重气血祛邪毋忘毒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中医理论,认为疾病之产生多由正虚邪盛所致,主张治疗疾病应遵循扶正祛邪大法,且首当重视扶正.但亦应充分认识到邪毒对人体的危害。提出“扶正重气血,气血贵畅和”、“祛邪毋忘毒,法必清解通”的治疗法则。并列举了用药心得。  相似文献   

6.
常清 《宁夏医学杂志》1993,15(6):377-378
慢性泄泻为常见的疾病之一,从其漫长的病期看来,所谓久病必虚,易耗伤正气,治法往往偏重于“扶正”。但是在另一方面也必须看到,因为正虚,实滞亦不易及时转化清除,临床上常常出现所谓“虚中夹实”的见症。此时如果没有掌握好“祛邪”与“扶  相似文献   

7.
咳嗽是常见的小儿肺系病证,因外邪犯肺,肺气失宣引起,咳久可耗伤肺气,致肺虚久咳.其病有新久,证分虚实,治当祛邪扶正.  相似文献   

8.
糖足,中医称"脱疽",是说凡糖尿病患者足部出现了麻凉痛、感染、坏死等病变都属于中医"脱疽"范围。中医认为,本病是先由消渴(糖尿病)久不愈而累及足部而发病,故  相似文献   

9.
小议肺胀证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胀,即肺气胀满,为肺系疾病迁延所致,病因病机错综复杂,通过对100例肺胀辨证分析,并复习相关基础理论,发现肺肾气虚,痰瘀互结二证型最为普遍,如此辨证分型,不但能够正确引导施治,而且对预后转归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仲景所说的肺胀,指咳嗽上气病中,内外合邪,邪实气闭,肺气胀满的一种实性病证.临床以咳嗽、喘息,或烦躁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目的 讨论肺胀病中医证治.方法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 仲景所论肺胀,是内饮与外邪相合、寒邪与热邪错杂为患的实性咳喘.如果与西医病名相对应的话,当属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对此应效法仲景表里两解,寒温并用的原则,加减应用越婢加半夏汤或小青龙加石膏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慢性迁延期或缓解期,则应重视虚实夹杂或以正虚为主的病机,采用攻补兼施或以扶正为主的治法.  相似文献   

11.
肺胀治疗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肺胀治疗体会韩树人(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10029)关键词肺胀,中医药治疗1肺胀治本,重在补益肺脾肾肺胀治本,重在补益肺脾肾。大凡罹肺胀之疾者,多为久病年老之人,久病多虚,况上寿之人,血气已衰,元气易耗而难复,故年老久病,治当重补。即使有邪实一面...  相似文献   

12.
凡久患肺管病、哮症及其他肺系病症,损伤肺气、肺叶,症见咳喘上气,胸闷胀满,面目虚浮,甚则口唇、爪甲、耳垂青紫,气短不续,称为肺胀. 肺胀,又名咳喘,或喘满.肺胀之后极易外感风寒、风热之邪.常见于久有肺系损伤,45岁以上的患者.部分病例,临床症候不显,日久病情加剧,引起胸痹,治多困难.因此,应及时治疗肺系疾患,防其漫延发展.  相似文献   

13.
肾病不愈,宜清热毒除湿浊,邪去而瘥肾病综合征病人常因水肿再发,蛋白尿长期不愈就诊。这些病人最怕感冒,极易偶受寒热引起发作。兼之久用皮质激素,多出现类柯兴氏综合征的症状,病情不稳定,患儿更是如此。临床辨证仅见浮肿、面色无华、无力,一般以调补脾肾为主。但患者又易感染而咽痛、低热、咳嗽、脉数;或出现面红、咽干、痤疮、心烦、舌红苔黄、小便粘滞。此为正虚邪实,湿热内蕴、邪毒恋伏所致,清热解毒去湿化浊势在必行。1985年曾治一13  相似文献   

14.
汗证是肺胀病人常见的临床症状,很多肺胀病人都伴有不同程度的出汗。运用"五脏相关"理论,从心、脾、肝、肾、肺五脏出发,分别运用经典方剂"桂甘龙牡汤"、"四君子汤"、"逍遥散"、"六味地黄丸"、"玉屏风散"加减,探讨中医五脏治疗汗证的特点及治疗方案。这些方剂能有效缓解出汗症状,并为临床治疗肺胀病人的汗证开拓思路。  相似文献   

15.
肺胀一病 ,证见咳嗽、喘促反复发作 ,兼胸满膨胀 ,紫绀心悸 ,甚则四肢面目浮肿。每因感外邪而加重发作 ,重者痰热壅肺 ,神识昏蒙 ,汗出淋漓 ,多以中西医结合施治。在治疗中期或后期每多兼汗证 ,盗汗、自汗兼而有之。此类汗证多属阴阳俱虚 ,虚实挟杂 ,治疗难以奏效。笔者多年来运用张潞“凉心敛肺方”治疗肺胀咳喘中的难治汗证 40余例 ,均获显著疗效。凉心敛肺方载于清代名医张潞《张氏医通·汗门》 ,由人参、五味子、白薇、莲子心、酸枣仁、浮小麦、甘草组成。张氏云 :“咳喘悸瘀日久而兼汗者 ,心肺同病 ,下虚上实 ,藩篱不固 ,而心热虚炽 ,…  相似文献   

16.
从病因注重于热,论治当知清解;病机多涉痰瘀,立法当知通化;通表可以和理,宽中自能利肺;肺气宜宣宜降,补虚不忘调气等四个方面介绍了浙江省名中医潘智敏主任医师辨治肺胀经验。  相似文献   

17.
中医认为:不孕症与肾的关系密切,并与天葵,冲任,子宫的功能失调或脏府气血不和影响胞脉胞络功能有关。常见的有肾虚证,痰湿证,肝郁证,血瘀证。现将临床用中医药治疗的案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浅谈肺胀的中医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常见病证,在高原地区尤其多发。中医文献记载最早见于《内经》。临床以喘、咳、痰、瘀为主要表现,主要病理为痰浊水饮与瘀血,故治疗以化痰、祛瘀、温阳通利为重要的环节,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对中医治疗此病略有心得,现总结如下。1 急性发作期1.1 清肺化痰法 中医理论指出: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肺胀病人在急性期多表现为本虚标实症,故此法适用于痰热郁肺型。邪热壅肺,肺失清肃,而症见咳嗽、痰黄质粘不易咳出、喉中痰鸣、胸闷喘息,或身热汗出、口干、舌苔黄腻、舌质红、脉滑数、双肺…  相似文献   

19.
祛邪法是中医治疗疾病常用的方法。对祛邪法的概念,适应范围,以及祛邪法应用整体思想进行地探讨,主要从因势利导,祛邪外出;祛邪务早、务尽;祛邪须顾护正气三个方面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鼻鼽是耳鼻咽喉科常见多发病,是指以突然和反复发作的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等为主要特征的鼻病.相当于现代医学"变应性鼻炎",又称"过敏性鼻炎".近年来,笔者采用中医辨证施治,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