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低钠血症的临床特点及补钠治疗的好处.方法对98例肝硬化腹水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硬化腹水并低钠血症发生率为41.1%,不同程度的低血钠与肝性脑病、肝肾综合症发生率显著相关(P<0.01).结论低钠血症是肝硬化腹水病人的常见并发症,可明显增加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是预后不良标志之一,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血钠变化,及时补钠以纠正低钠血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正>我们应用密闭双瓶式腹水静脉回流器治疗顽固性肝硬化腹水取得一定效果。其方法是:在脐以下腹腔内插一硅胶导管(腹腔端呈多孔),管的另一端接一密闭瓶,待腹水流出约400ml时,拔下腹导管,倒转瓶输入静脉内,用另一瓶继续接纳腹水。如此反复循环。 相似文献
3.
4.
肝硬化腹水常发生于肝硬化晚期,此病发病机制众说纷纭,临床表现易于混淆,诊断标准诸多争议,治疗措施尚感棘手,预后凶险,病死率高。为此,本刊邀请省内有关专家,根据作者们的实践经验及体会,结合国内外最新文献,各抒已见,进行笔谈,冀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6.
肝硬化是引起腹水的主要疾病,肝硬化患者一旦出现腹水.标志着肝脏的代偿功能已基本丧失,在医学上叫失代偿期(中晚期).一般来说,出现腹水的早期,患者仅有轻微的腹胀,很容易误认为是消化不好.因此,慢性肝炎尤其是肝硬化患者如果近期感觉腹胀明显、腰围增大、体重增长、下肢浮肿,应该及时到医院检查. 相似文献
9.
10.
肝硬化腹水,虽病情严重而复杂,治疗较难,但并非不治之症。学习历代医家对本病的认识和治疗经验,笔者在几十年的临床实践中,所遇病例虽末尽愈,但取得比较满意疗效者(腹水和自觉症状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患者能照常上班、追访3~15年以上未见复发)也不少。特将个人对本病的认识体会和治疗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探讨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治疗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 腹穿放腹水后直接静脉回输。结果治疗后腹围平均减小8.0±2.1cm,清除腹水量2660±888ml,尿量平均增加488±530ml/24h,总有效率70%。回输前血清总胆红素高于85umol/L及凝酶原活动度低于40%,血肌酐>117umol,尿素氮>7.1mmol/L,以及有合并症和年龄≥50岁者自体腹水回输治疗效果差。结论 自体腹水回输是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14.
肝硬化是我国常见疾病和主要死亡病因之一,而腹水是肝硬化最突出的临床表现,失代偿期患者75%以上有腹水^[1]。患者出现腹胀,行走困难,有时膈显著抬高,出现端坐呼吸和脐疝,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院消化科自2004年9月至2008年4月采用放腹水加输白蛋白治疗肝硬化腹水患者,现将临床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治疗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腹穿放腹水后直接静脉回输.结果治疗后腹围平均减小8.0±2.1cm,清除腹水量2660±888m1,尿量平均增加488±530m1/24h,总有效率70%.回输前血清总胆红素高于85umo1/L及凝酶原活动度低于40%,血肌酐>117umol,尿素氮>7.1mmol/L,以及有合并症和年龄≥50岁者自体腹水回输治疗效果差.结论自体腹水回输是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治疗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腹穿放腹水后直接静脉回输.结果治疗后腹围平均减小8.0±2.1cm,清除腹水量2660±888m1,尿量平均增加488±530m1/24h,总有效率70%.回输前血清总胆红素高于85umo1/L及凝酶原活动度低于40%,血肌酐>117umol,尿素氮>7.1mmol/L,以及有合并症和年龄≥50岁者自体腹水回输治疗效果差.结论自体腹水回输是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肝硬化腹水晚期为肝硬化失代偿期,由于门脉高压、低蛋白血症造成肝淋巴液生成增多而出现大量腹水,晚期患者呈现慢性病容、大量腹水,为蛙形腹,尿少、下肢浮肿、呼吸困难、进食困难,患者非常痛苦,严重者合并呕血,从而失去治疗的信心,通过对25例此类患者进行了多种形式的综合临床护理,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增加了战胜疾病的信心. 相似文献
18.
19.
20.
约5-20%的肝硬化腹水病人经过卧床休息和食物疗法可使腹水逐渐消退,但大部分病人仍需使用利尿剂。因此,正确、合理地使用利尿剂是成功地治疗肝硬化腹水的关键。一、利尿剂的选择和应用在经休息和限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