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药用菊花不同栽培类型内在质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7,他引:17  
目的:通过对我国不同产区的20个药用菊花栽培类型的药材样品进行主要化学成分的提取和测定,为药用菊花的质量评价和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以绿原酸、总黄酮和总挥发油含量为检测指标,对20个菊花药材样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绿原酸、总黄酮和总挥发油在各类型药用菊花中的含量存在较大差异。结论:药用菊花的主要化学成分组成体现了我国药用菊花的多样性,其内在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2.
毛鹏飞  汪涛  郭巧生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13):1922-1927
目的:研究不同级别药用菊花种苗与植株生长、药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药用菊花规范化栽培提供依据。方法:对药用菊花种苗的株高、地径、根长、全株重、地上部分重、地下部分重和高径比7个形态指标进行检测,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确定分级指标,采用逐步聚类分析方法聚类分级;进行不同等级种苗盆栽试验,对植株生长指标,药材产量和品质指标进行测定。结果:确立以苗高和地径为种苗分级的质量指标,并初步制定了药用菊花种苗质量分级标准;不同级别药用菊花种苗对植株生长、药材外观形态和产量有影响,Ⅰ级苗和Ⅱ级苗的地径和分枝数要多于Ⅲ级苗,而Ⅲ级苗的株高要比Ⅰ级苗和Ⅱ级苗要高。Ⅰ级苗和Ⅱ级苗分枝数多,花心直径和管状花数显著大于Ⅲ级苗,药材产量也显著高于Ⅲ级苗药材产量。而对药材内在品质无明显影响。结论:移栽时种苗以Ⅰ级苗和Ⅱ级苗为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统计学判别分析方法建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的中医证型判别方程。方法:对77例CAA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分为肾阳虚型、肾阴虚型、肾阴阳两虚型3组,且与20名健康人作对照,并行免疫、内分泌系统的多个指标的实验室检查。以判别分析方法建立CAA辨证分型的判别方程,对中医证型进行客观量化。结果:应用逐步判别分析方法建立了CAA中医证型判别方程,筛选出与判别方程最相关的Hb(g/L)、PLT(×109/L)、CD8(%)、CD3+CD95+(%)、C3(g/L)、C4(g/L)等6个免疫学、血常规指标。结论:应用逐步判别分析方法建立了AA中医证型判别方程,使AA辨证分型得以客观量化,具有临床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药材》2010,(12)
目的:比较同一生境下栽培的12个不同种源3种药用菊花的营养器官形态,为药用菊花的引种、种内分化、品种选育以及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实验田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营养器官形态观测、统计和分析。结果:叶型、叶形差异比较明显。黄山贡菊均为深刻长叶,亳菊、滁菊、杭白菊、杭黄菊为深刻正叶,菊花脑、野菊(东阳)为长叶,野菊(盱眙)为蓬叶;滁菊、亳菊无叶耳,其余均有叶耳;黄山贡菊(三溪村)、黄山贡菊(山斗村)、黄山贡菊(下坦村2)、亳菊和杭白菊幼叶全缘;其余幼叶均分裂。结论:该12个药用菊花营养器官形态有明显差异,据此建立药用菊花叶形态检索表。  相似文献   

5.
药用白菊花主要生理特性及其与活性成分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药用白菊花全生育期主要生理指标、活性成分动态变化及其相关性进行研究,为药用白菊花的田间生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简单相关分析对种植于大田的3个药用菊花类型的主要生理指标与经济性状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药用白菊花全生育期各主要生理指标、活性成分变化趋势各异,各农艺性状和生理指标与经济指标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结论:在生产中,可以通过选择株高较高、分枝数和花头数较多的类型来系统选育高产品种;通过选择叶绿素含量、POD活性较高,而GSH含量、SOD活性较低来选育活性成分含量高的品种;药用白菊花植株各生育时期均含有不同程度的活性成分,可结合生产管理对其进行综合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6.
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量化与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统计学判别分析方法,筛选53项免疫学指标,建立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的中医证型判别方程,使AA中医证型客观量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对AA患者34例,健康对照人群34名外周血的免疫学指标进行检测,同时对AA患者进行辨证分型,以判别分析方法建立AA辨证分型的判别方程,对中医证型进行客观量化.结果:筛选出CD45RA 绝对值、CD3 CD25 绝对值、CD3 CD25 (%)、CD3 HLA-DR 绝对值和CD4 γδT(%)等5个最有意义免疫指标;建立AA中医证型的空间分布位置图;组成AA辨证分型的判别方程,对中医证候进行客观量化,其判别总正确率为76.5%.结论:应用判别分析方法建立了AA中医辨证各型判别方程,使AA辨证分型得以客观量化,具有临床实际意义.筛选出与辨证分型最相关的5个免疫学指标,与AA免疫学发病机制关系密切,说明AA中医辨证分型存在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慢性乙肝中医证侯的微观辨证体系.方法:选取慢性乙肝患者100例,严格按照<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进行中医分型并分组,抽血测定其血浆内毒素(ET)含量、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肝功能(ALT、AST、11BIL)含量,与同期20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并运用逐步判别分析法制定判别方程.结果:慢性乙肝各中医证型组血浆ET、血清TNF-α、IL-6及肝功能(ALT、AST、TBlL)之间呈显著正相关.通过逐步判别分析,筛选出ALT、TBIL、ET、TNF-α、IL-6五项判别能力强、显著性水平高的指标,建立的数学判别模型经回顾性检验,判断正确率为84.6%.结论:ET、ALT、TBIL及TNF-α、IL-6五项指标为慢性乙肝中医辨证有价值的指标.运用判别分析建立的判别方程式,为慢性乙肝中医辨证提供了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药用菊花不同栽培类型花粉形态特征,以便为药用菊花的孢粉学研究提供资料,并为优质品种的建立和规范化种植(GAP)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扫描电镜对药用菊花12个栽培类型的花粉形态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结论:花粉粒长球形,赤道面观椭圆形,极面观3裂圆形,具3萌发沟,外壁表面具刺状雕纹,但不同栽培类型之间存在差异,这为优质品种的筛选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Tong W  Luo HH  Mai X  Wei JJ  Lin L 《中药材》2011,34(2):202-205
目的:对山蜡梅、柳叶蜡梅、浙江蜡梅三种蜡梅叶及其炒制品进行聚类,建立能够有效区分药材种类的判别方程。方法: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测定三种蜡梅叶及其炒制品,以400~4 000 cm-1范围内的共有吸收峰的相对吸收度为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与判别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6个样品被归为四类,判别准确率为96%。结论:该法可以快速、简便、无损地对蜡梅进行鉴别,可以作为中药材质控的一个方法。  相似文献   

10.
药用菊花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9,自引:12,他引:9  
目的:分析不同药用菊花栽培类型的遗传差异。方法:采用2%CTAB法进行药用菊花的DNA提取,并用RAPD技术对22个类型药用菊花种质资源的DNA进行检测,采用NTSYS软件对扩增结果进行统计和聚类。结果:筛选得到的26个引物共得到了233条扩增DNA片断,其中89.7%的扩增条带表现出多态性,每个引物平均可扩增得到8.04条多态性片断。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利用RAPD技术可将全部供试材料区分开。结论:药用菊花种质资源在分子水平上确实存在较大差异;药用菊花栽培类型间的差异与环境因素有关,但更大程度上由其遗传因素决定。  相似文献   

11.
动态聚类法确定黄连种苗分级标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制定黄连种苗质量分级标准。方法:测量19个不同产地黄连种苗的株高、叶片数、叶长、叶宽、叶重及根重等指标,通过对各指标数据的相关性统计分析,并结合生产实际,确定黄连种苗质量分级的主要指标和参考指标。采用动态聚类确定黄连种苗的质量分级标准。结果:叶数是黄连种苗质量分级的主要指标,株高作为质量分级的低优指标。结论:黄连种苗分为3级,Ⅰ级种苗:叶数≥8片,14≥株高≥12 cm;Ⅱ级种苗:8≥叶数≥6,12 cm≥株高≥9 cm;Ⅲ级种苗:6≥叶数≥4,株高≥9 cm;达不到3级种苗标准的为不合格种苗。  相似文献   

12.
牛耳朵和黄花牛耳朵的显微和化学鉴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苦苣苔科唇柱苣苔属植物牛耳朵和黄花牛耳朵的鉴定和分类提供解剖学和化学依据。方法:采用石蜡制片法和水合氯醛透化法对2种药用植物的根状茎和叶横切面和粉末特征进行研究,应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显微结构。采用HPLC-UV法进行化学鉴别。结果:牛耳朵和黄花牛耳朵显微特征无明显区别,但是化学特征有明显的差异。结论:化学诞生特征鉴别方法可以作为2种药用植物的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13.
药用菊花种质资源形态变异的数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对药用菊花种质资源的植物学性状观测、统计和分析,以期为药用菊花的遗传改良和种质资源保护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田间试验设计,对药用菊花的26个形态性状进行测定,结合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药用菊花种质资源的形态差异进行分析.结果:在调查的26个形态学性状中有17个性状变异系数大于20%,前6个主成分对变异的贡献率达77.14%,通过聚类分析将29份药用菊花种质资源分为2类.结论:药用菊花种质资源间存在较大的形态分化.  相似文献   

14.
薯蓣属植物种质资源形态变异的数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不同来源地区的薯蓣属种质资源的植物学性状观测、统计和分析,为薯蓣种质资源的鉴定、分类和遗传改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大田栽培的方法,对薯蓣植株的24个性状分别进行定性观察或定量测定,分别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薯蓣种质的遗传形态变异进行研究.结果:94份薯蓣种质在24个测定的性状上变异非常丰富,叶片大小和根茎变异均较大.24个性状中前7个性状特征值的累积贡献率达80.957%.聚类分析把94份薯蓣属植物分为4个类群,分别属于薯蓣、褐苞薯蓣、山薯和参薯.结论:薯蓣种质间存在较大的形态变异.种质鉴定要重点关注叶片大小和根茎的性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Heracles Neo超快速气相电子鼻技术,建立广藿香饮片快速鉴别方法,建立专属性特征性强的广藿香饮片气味指纹图谱.方法 采用Heracles Neo超快速气相电子鼻对广藿香饮片及黑龙江、四川和湖南3个产地的藿香饮片样品进行气味分析,根据获取的气味色谱信息,结合Kovats保留指数及Arochembase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基于仿生识别系统,建立金银花“颜色”与“气”数字化分析方法,并建立金银花的电子鼻判别模型。方法 针对“颜色”、“气”两方面,采用传统性状鉴别法对金银花样品进行感官评价,再分别利用仿生识别系统——色度仪和电子鼻进行测定;采用判别因子分析(DF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OPLS-DA)等进行数据分析并建立判别模型。结果 不同金银花样品“颜色与气”差异显著,性状鉴别法和仿生识别系统的鉴别结果基本一致。基于电子鼻MOS传感器对金银花的响应值所建立的DFA判别模型正判率较高,能给出正确的识别。结论 仿生识别系统(色度仪和电子鼻技术)能将传统性状鉴别中的经验性、主观性感官评价具体化、数字化,且电子鼻能用于区分不同产地及处理方式、储藏期的金银花;所建立的判别模型可为指导中药材鉴别实践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基于LC-MS分析的中药体内成分辨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广利  韩莹  王喜军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12):1765-1770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是阐明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直接而有效的方法,然而中药化学成分的复杂性和体内过程中成分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中药体内成分分析的艰巨性。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为中药体内成分的全息表征提供了有效的分析手段,然而由于生物样品中内源性物质的严重干扰难以在采集的色谱图中直观地辨识出中药体内成分,迫切需要引入专属的成分辨识技术,以避免对中药体内成分的人为漏检。该文结合黄连在大鼠血中的移行成分分析,介绍用于质谱数据处理的质量短缺过滤技术、Metabolynx软件以及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等模式识别方法在中药体内成分辨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部分粉葛品种遗传关系的SRAP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粉葛品种间遗传关系的分析.方法:以野葛和苦葛为外组,18个粉葛栽培品种为试材,通过SRAP分析,利用TREECONW软件分析遗传距离,UPGMA方法聚类,构建聚类树状图.结果:22对引物组合共得到338条扩增条带,其中有216条呈现多态性,占63.9%,平均每对引物组合产生15.4个位点和9.8个多态性位点,揭示了粉葛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粉葛品种遗传距离变化范围在0.0047~0.2658,平均0.136;聚类结果显示18个粉葛品种及外组被明显地划分三大聚类群,大部分品种并没有按地域形成独自的类群.结论:SRAP标记为粉葛遗传关系研究提供了新的DNA分子标记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试图利用核型参数对药用植物进行鉴定并探索植物之间的遗传进化距离。方法:利用柴胡属6种植物的核型数据,应用核型似近系数聚类分析并计算物种间的核型进化距离。结果:红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与北柴胡B.chinense核型似近系数最大(0.992 0),核型进化距离最小(0.008 0),亲缘关系最近;黑柴胡B.smityii与川岛柴胡B.falcatum核型似近系数最小(0.479 4),核型进化距离最大(0.735 2),亲缘关系最远;结论:植物的核型具有物种稳定性,是鉴定药用植物的重要参数。通过对柴胡属植物核型似近系数的聚类分析得出了不同物种间的遗传距离,在6种柴胡属植物中,不同染色体数目的物种表现出较远的遗传距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