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23Ra(氯化镭[223Ra]注射液,多菲戈®)是全球首个α粒子靶向治疗药物,用于治疗伴症状性骨转移且无已知内脏转移的去势抵抗前列腺癌患者。本文综述了氯化镭[223Ra]注射液使用过程中的辐射安全评估,包括医护人员操作223Ra过程中的辐射安全、患者注射223Ra后的辐射安全以及患者注射223Ra后对家庭成员和公众人员的辐射影响。医护人员手部每次注射接受的有效剂量约为41 μSv,219Rn引起的有效剂量约为3.5 μSv;患者注射223Ra后骨内膜和红骨髓是吸收剂量最高的组织,α粒子引起的吸收剂量分别为7.5×10−7 Gy/Bq和7.2×10−8 Gy/Bq;完成药物注射时,直接接触患者的平均辐射剂量率小于2 μSv h−1 MBq−1,距患者1 m处的平均辐射剂量率约为0.02 μSv h−1 MBq−1。患者注射药物后无需因放射性在医院特殊停留。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胸腔内注射利福平、异烟肼、尿激酶、碳酸氢钠治疗结核性脓胸的临床疗效。方法 48例结核性脓胸患者,分为观察组(A组,n=24例)和对照组(B组,n=24例)。两组均给予胸腔置管引流、常规抗结核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胸腔内注射利福平、异烟肼、尿激酶、碳酸氢钠;对照组在胸腔内注射碳酸氢钠。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患者的住院时间、拔管时间、治疗后胸膜厚度、FEV1/FVC%、患者的复发率。结果 A组与B组比较,A组患者总有效率、患者的住院时间、拔管时间、治疗后胸膜厚度、FEV1/FVC%、患者的复发率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核性脓胸患者在胸腔置管引流、常规抗结核的基础治疗上,胸腔内注射利福平、异烟肼、尿激酶、碳酸氢钠在总有效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拔管时间、减少胸膜厚度、FEV1/FVC%、患者的复发率上均比胸腔内注射碳酸氢钠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测量单例患者全身检查致分装和注射人员受照剂量,便于计算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显像仪(PET/CT)中心防护所需数据,比较各个PET/CT中心分装和注射人员受照剂量的差别.方法 单例患者检查中,分装和注射人员胸部和颈部佩戴普通热释光剂量计,双手中指佩戴指环剂量计,每次分装或注射结束后测量佩戴的剂量计.共检查50例患者.结果 分装和注射人员完成单例患者检查,全身剂量、甲状腺、手部剂量分别是(5.06~7.45)×10-4、(4.26~7.55)×10-4、(35~189)×10-3 mSv.结论 单例患者检查所致分装和注射人员受照剂量都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注射维生素D钙剂对职业性慢性镉中毒患者疼痛的缓解作用, 以及对患者尿镉和骨密度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例长期进行常规治疗(服用硒酵母片、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E、中频脉冲理疗等)的职业性慢性轻度镉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 试验开始后加用注射维生素D钙剂2 mL, 每日1次, 每月肌注7 d, 8个月后分析患者疼痛的缓解情况, 以及尿镉和骨密度检查结果的变化。
结果 患者注射维生素D钙后腰背酸痛和头痛等疼痛分级平均值为(3.55 ±0.79), 低于试验前疼痛分级平均值(6.03 ±1.08);注射维生素D钙后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T值为(-1.21 ±-0.19), 高于试验前的(-3.07 ±-0.28);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患者注射维生素D钙前尿镉均值为(5.68 ±2.20)μmol/mol肌酐, 尿β2-微球蛋白(β2-MG)为(6.82 ±2.11)μmol/mol肌酐, 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为(3.35 ±1.12)μmol/mol肌酐; 注射8个月后尿镉为(5.39 ±2.13)μmol/mol肌酐, β2-MG为(6.63 ±2.02)μmol/mol肌酐, RBP为(3.04 ±1.10)μmol/mol肌酐; 三者前后对比,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补充注射维生素D钙剂对慢性镉中毒患者疼痛缓解有明显作用, 对骨密度有较好的恢复作用,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患者给予胃底静脉曲张组织胶注射术联合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硬化剂注射术序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针对43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患者,先行胃底静脉曲张组织胶注射术治疗,后联合进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和硬化剂注射术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近期再出血率、死亡率、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缓解程度及患者肝功能状况。结果:43例行胃底静脉曲张组织胶注射、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和硬化剂注射联合序贯治疗的患者曲张静脉复发率为4.7%(2/43),近期再出血率为2.3%(1/43),曲张静脉总消失率为100%(43/43),死亡率为6.9%(3/43),无因上消化道大出血及消化道穿孔死亡者。结论:内镜下各种方法联合序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具有止血率高、曲张静脉消失率高、并发症少、创伤小等优点,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高压注入对比剂时发生渗漏与注射速率的相关性及预防措施。方法:对12502例患者注入对比剂时采用2.5ml/s、3ml/s和5ml/s的注射速率,注射过程中均采取综合预防措施,观察对比剂渗漏情况。结果:采用注射速率为2.5ml/s与3ml/s的渗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23,P〉0.05);注射速率为2.5ml/s、3ml/s与5ml/s渗漏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8.364,18.036;P〈0.05)。结论:对比剂注射速率增大,其渗漏率有增高的趋势。采取综合预防措施后能有效减少渗漏的发生及减轻渗漏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7.
汤慧萍 《中国校医》2019,33(2):138-139
目的 研究狂犬病Ⅲ级暴露的有效预防处置方式,提出合理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18年2月本中心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收治的55例狂犬病Ⅲ级暴露患者涉及的数据资料,均实行全程注射狂犬病疫苗以及伤口处理等处置,同时予以患者健康教育、常规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结果 此次收治的55例狂犬病Ⅲ级暴露患者经过正确的预防处置以及护理之后均痊愈,其中实施规范化伤口处理以及全程注射狂犬疫苗占54.54%,同时进行狂犬患者免疫球蛋白注射治疗占45.46%,且均未生狂犬病以及医疗纠纷事件。结论 在治疗狂犬病Ⅲ级暴露患者中予以伤口的及时处置,全程注射狂犬疫苗以及注射足量免疫球蛋白,并结合有效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最大限度消除患者负面情绪,提升接种疫苗的依从性,有利于积极预防狂犬病。  相似文献   

8.
赵亚琼  王国平  金锐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8):4385-4386
目的:分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不同剂量的曲普瑞林降调节方案的效果,探寻最低而有效的曲普瑞林注射剂量,从而降低IVF-ET的费用。方法:将在银川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行IVF-ET并入选为黄体期长方案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57例)应用长效曲普瑞林,月经第21天注射1.2 mg;B组(71例)应用短效曲普瑞林,于月经周期第21天开始每天注射0.05 mg,直到HCG注射前日。比较A、B两组患者的FSH或/和HMG用量、取卵数、受精率、临床妊娠率及周期总药费。结果:B组患者的FSH或/和HMG用量明显低于A组(P<0.05);两组患者的取卵数、受精率及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患者的周期总药费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在IVF-ET中,采用短效曲普瑞林半量注射降调节可减少FSH/HMG用量,降低患者的总药费,且不影响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9.
SPECT显像剂注射质量和剂量准确性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不同注射方法对进行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SPECT)检查的患者显像剂注射质量和剂量准确性的影响。方法 180例进行SPECT显像的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用传统直接注射法、改良直接注射法和头皮针注射法注射99mTc-标记化合物,测量注射器内放射性残留量。结果 不同注射方法注射器内残留放射性活度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传统直接注射法(改良直接注射法(头皮针注射法(P<0.01)。头皮针注射法血管外漏率低于改良直接注射法和传统直接注射法(P<0.01),但改良直接注射法与传统直接注射法血管外漏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使用头皮针注射法注射器内残留放射性活度和血管外漏率最少,注射准确性最高。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医院》2015,(8):94-95
目的研究胰岛素不同注射方式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与护理风险。方法将2013年2月~2014年7月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按照标准程序进行胰岛素注射,观察组患者则使用改进后的方式进行胰岛素注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浓度、血糖达标所需时间和两组护理风险。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浓度为(5.56±0.43)mmol/L,餐后血糖浓度为(7.89±1.33)mmol/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血糖浓度(6.78±0.65)mmol/L,(9.36±2.37)mmol/L;血糖达标所需时间也较对照组短;且观察组出现护理风险的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改良后的胰岛素注射方式治疗糖尿病更有效,其出现滴液、渗液等护理风险也较低,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运用足三里穴位注射地塞米松的方法鉴别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的真、假性.方法随机选择60例化疗所致Ⅰ°~Ⅲ°白细胞减少的患者,经足三里穴位注射地塞米松,观察注射前后白细胞计数的变化;同期选择22例化疗所致Ⅰ°白细胞减少患者作为对照组.足三里穴位注射地塞米松1~3天白细胞计数恢复至≥4.0×109/L,为假性白细胞减少,反之为真性白细胞减少.结果60例中有54人经95次注射的白细胞计数恢复至4.0×109/L以上.平均注射天数1.76天称假性白细胞减少,占54/60;连续穴位注射4天以上白细胞计数仍<4.0×109/L占10%,称真性白细胞减少.结论在化疗所致的Ⅰ°~Ⅲ°白细胞减少患者中有5位存在假性白细胞减少,须与真性白细胞减少区别对待,以分别运用不同的升白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皮下注射草甘膦致中毒病例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对策。方法对1例右侧臀部皮下注射草甘膦致中毒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皮下注射草甘膦后患者出现头晕、乏力、发热(体温39℃)和血压下降(由105/60 mm Hg降至80/50 mm Hg)等全身中毒反应,同时草甘膦注射部位局部软组织出现红肿疼痛,并出现小水泡。患者经大量补液、行注射部位皮肤切开引流术、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10 d后痊愈出院,注射部位无出现组织坏死,无重要器官功能损害。结论对于局部注射农药引起中毒的患者,在全身治疗的同时,作局部切开引流以清除组织内残留农药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大剂量甲氨喋呤注射治疗异位妊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甲氨喋呤肌肉注射治疗异位妊娠的最佳适应证和安全性。方法 对诊断为未破裂的异位妊娠患者 ,以甲氨喋呤 5 0mg/m2 肌注 ,少数患者在首次注射后重复一次。结果 在 10 9例患者中 ,10 0例保守治疗成功 ,总的成功率为 91 7%。其中 ,血 β -hCG浓度小于 2 5nmol/L (正常值 <0 82nmol/L)的患者 ,成功率达 97 7% ,而血浆 β -hCG浓度大于 2 5nmol/L的患者 ,成功率仅 66 7%。在保守治疗成功的患者中 ,前者的二次注射率为 2 3 % ,而后者的二次注射率则高达 5 0 0 %。保守治疗成功率和二次注射率在两组患者中的差别均有极显著意义 (P <0 0 0 1)。结论 对于早期异位妊娠 ,大剂量甲氨喋呤肌肉注射治疗是有效的 ,尤其是注射药物前血浆 β -hCG浓度小于 2 5nmol/L的患者 ,疗效是肯定的。但是 ,对于血浆 β -hCG浓度大于 2 5nmol/L的患者 ,或者有癌症家族史患者 ,或者有癌症易感倾向的患者 ,应该尽量不考虑使用甲氨喋呤治疗。  相似文献   

14.
1病例患者,女,24岁。因妊娠6周发生先兆流产,肌内注射黄体酮、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3 d后出现臀部剧痛、强迫体位、发热到外科就诊。查体:强迫体位,体温39·2℃,右侧注射部位触痛,皮温高,无红肿。血常规显示:WBC16·7×109/L,中性粒细胞0·75,血沉70 mm/H,超声检查局部未见液化灶。诊断:注射局部软组织感染。采静脉血进行细菌培养后给予青霉素、甲硝唑溶液静脉滴注,用药当天发生流产,请妇科清宫。用药3 d,细菌培养无菌生长。查体:强迫体位,骨盆挤压分离实验( ),右侧肌内注射部位触痛,面积较3 d前扩大,无红肿,患者体温未见明显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控制性促排卵(COS)过程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 CG)注射前孕激素水平升高的持续时间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IVF-ET或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ET助孕的1 132例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h CG注射日血清孕激素水平分4组:A1组h CG注射日孕激素水平3.18 nmol/L,共521例;A2组h CG注射日孕激素水平3.18~6.36 nmol/L,共338例;A3组h CG注射日孕激素水平6.36~7.95 nmol/L,共197例;A4组h CG注射日孕激素水平7.95 nmol/L,共76例。根据h CG注射前(包括h CG注射日及前一日)血清孕激素水平持续2天在同一范围的患者分为3组:B1组孕激素水平3.18 nmol/L,共220例;B2组孕激素水平3.18~6.36 nmol/L,共116例;B3组孕激素水平6.36 nmol/L,共62例。对上述各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各组患者的促排卵效果及周期妊娠结局。结果:h CG注射日不同孕激素水平的4组患者年龄、不孕年限、促性腺激素(Gn)天数、Gn用量、获卵数、正常受精率、可移植胚胎率和优质胚胎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4组与A1组比较,胚胎种植率、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均P0.008)。与B1组相比,B2组和B3组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7),B3组的生化妊娠率也比B1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COS过程中,h CG注射日孕激素水平7.95 nmol/L及h CG注射前连续2天孕激素水平≥3.18 nmol/L对IVF-ET的妊娠结局具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33例球后注射联合静脉注射云克治疗Graves眼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方法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20 mg+维生素B120.5ug球后注射,联合静脉注射云克11 mg(鍀[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注射1个疗程休息2周,连续注射5个疗程,3个月后随访观察记录自觉症状、眼征情况。结果 33例(59眼)患者接受治疗,显效率30.51%(18/59),有效率62.71%(37/59),无效率6.78%(4/59),总有效率93.22%;大部分患者畏光、流泪、眼胀眼痛等症状及充血水肿、眼睑浮肿等体征得到明显改善或消失。结论球后注射联合静脉注射云克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2010-08-06/09-03,1名患者在某门诊注射人用狂犬病纯化疫苗(Vero细胞),随后出现了正中神经损伤的情况,现报告如下. 1 基本情况 患者,女,60岁,机关干部退休,身体健康,无疫苗注射史.2010-08-06 T 21:00左右,患者左小腿后侧被邻居家的小狗咬伤,受伤程度为Ⅱ°.当即用肥皂水清洗,碘伏消毒.于2010-08-06/09-03按照程序注射维尔博狂犬病疫苗5支.未注射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相似文献   

18.
<正> 本文通过对不同程度外伤患者116人分别进行破分风类毒素、抗毒素及两种联合免疫三种形式进行免疫防疫预防研究,结果表明:伤后注射破伤风类毒素一周血清抗体即高达0.0243IU/ml,而注射抗毒素后血清抗体存留时间短,免后一周下降到0.0091IU/ml,保护率仅为45.16%。通过该项研究,认为目前多数医院对外伤患者常规注射破伤风的抗毒素,效果很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腰大池持续外引流联合美罗培南鞘内注射治疗颅内动脉瘤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6年9月医院颅内动脉瘤术后颅内感染的患者163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82例患者采用腰大池持续外引流联合美罗培南鞘内注射,而对照组81例患者仅使用美罗培南鞘内注射,鉴定患者病原菌分布,治疗后检测病原菌清除率并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血常规结果、体征和脑脊液检查结果评价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中最常见的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是表皮葡萄球菌,分别占42.9%和23.9%;治疗组患者的病原菌清除率为85.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4.3%(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5.4%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白细胞计数、葡萄糖及蛋白质水平分别为6.31±1.97×106/L、5.42±1.15mmol/L及0.54±0.15mg/L,较对照组改善效果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腰大池持续外引流联合美罗培南鞘内注射治疗颅内动脉瘤术后颅内感染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独使用美罗培南鞘内注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低剂量对比剂加生理盐水冲洗在头颈联合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50例怀疑有头颈部血管疾病患者分为两组,甲组按3.8ml/s的流率注射对比剂100ml,无生理盐水冲洗;乙组按3.8ml/s的流率注射对比剂70ml,之后用相同的流率注射生理盐水30ml冲洗。完成扫描后,在工作站上进行图像处理,评估两组图像的质量及血管显示情况。结果 两组图像血管显示灵敏性、特异性在统计学上没有明显差异,甲组动脉、静脉显示均好,静脉污染较重;乙组动脉显示较好,远端动脉显示欠佳,静脉少,污染轻。结论 低剂量对比剂(70ml)+生理盐水(30ml)按3.8ml/s的流率注射,不但能减少对比剂的用量,不影响动脉瘤的显示,而且能减轻静脉污染,达到理想的图像质量。还能减轻患者因为对比剂使用产生的肾脏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