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过敏性鼻炎 (AR )是变应性鼻炎的一种 ,属Ⅰ型变态反应 ,临床以“鼻塞、鼻痒、流涕 ,喷嚏”为主症 ,中医又称之为“鼻鼽”。其具有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特点 ,目前尚无特效药根治。近年针灸治疗本病的报道较多 ,疗效确切 ,但就其治病机理方面的系统研究却较少见 ,今就此作一浅述。1 免疫调节作用  过敏性鼻炎的发生主要是免疫失衡的局部炎症结果。而针灸对免疫系统的双向调节作用也早已被现代研究所证实。那么具体在针灸治疗中 ,哪些关键环节被影响呢 ?我们知道本病的发病主要是患者吸入变应原和已结合于肥大细胞、嗜酸性细胞(EOS)…  相似文献   

2.
变应性鼻炎即变态反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又称过敏性鼻炎,属于中医“鼽嚏”、“鼻鼽”等范畴。近年来由于气候、环境等因素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主要临床表现为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等,并且容易并发鼻窦炎、鼻息肉、支气管哮喘等病,发作时对工作、学习和生活影响较大。西医目前使用抗组胺药、类固醇激素等治疗有一定疗效,但也有一定的副作用。中医药治疗AR已取得较大进展,但从中医学络病的角度进行研究较少。由于络病理论及应用涉及诸病领域,所以本文拟从络病理论与AR的相关性进行探讨,以期寻找中医药治疗AR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变态反应鼻炎以反复发作性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为特点,中医称鼻鼽,多认为是肺脾肾 阳虚所致,但也有医家认为鼻鼽属热,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完素就是主热论的代表之一。为了证实鼻鼽 寒热属性,特选取豚鼠为实验动物,行寒热证候及鼻鼽二期造模法,来观察豚鼠鼻鼽病情与证候指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PPARs与脂肪细胞分化及脂质代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简述对过氧化和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s)的组织分布,结构,配体及激活物,以及在脂肪细胞分化与脂质代谢中的作用,PPARs主要参与调节脂质代谢PPARγ主要参与脂肪细胞分化及其成脂作用,而PPARβ可能与细胞的基础脂质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5.
简述对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s)的组织分布、结构、配体及激活物,以及在脂肪细胞分化与脂质代谢中的作用。PPARα主要参与调节脂质代谢,PPARγ主要参与脂肪细胞分化及其成脂作用,而PPARβ可能与细胞的基础脂质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6.
紫杉醇诱导人体外培养滑膜细胞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锋  蒋明  刘彦信 《中华内科杂志》1998,37(10):689-691
目的研究紫杉醇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作用。方法用光镜、电镜、共聚焦显微镜、流式细胞仪及DNA凝胶电泳等方法检测了紫杉醇诱导体外培养的9例RA与5例骨关节炎(OA)及4例正常对照(骨折)患者关节滑膜细胞凋亡(Apo)情况。结果紫杉醇对3种体外培养的滑膜细胞均可诱导出现凋亡,其中RA组最高,可达6704%±1120%。OA组为3828%±440%,正常对照组为1516%±875%。RA组凋亡细胞百分率显著高于OA组(P<0.01)和正常对照组(P<0.01),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结论紫杉醇可能具有临床治疗RA的潜在性价值,而诱导RA滑膜细胞凋亡可能为寻找新的RA治疗药物提供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甲氧要耐药金黄色球菌(MRSA)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应用氨基醭 抗生素耐药谱推测法、核素标记分析法、Southem印迹和斑点杂交试验对100株MRSA进行了耐药研究。结果:根据细菌对氨基糖苷抗生素的耐药谱,100株MRSA可以分成4类,65株细菌产生AAC(6)-APH(2)钝化酶,24株产生AAC(6)-APH(2)+APH(3),10株产生AAC(6),还有1株产生AAC(6)  相似文献   

8.
微波热凝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敬忠 《山东医药》2002,42(16):43-44
根据国内外文献报道的有关常年性变应性鼻炎(Perennicalallorgicrhinitis,PAR)理论基础及其治疗的经验 ,我们对蝶腭神经节、筛前神经、鼻丘、下鼻甲游离缘进行微波热凝术 (Microwavetissuecoagula tion ,MTC)治疗PAR ,收到满意效果。 1998年 5月~ 2 0 0 0年 9月 ,共治疗 76例 ,其中随访 1年以上者4 8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病例选择经多种药物、脱敏等疗法效果欠佳的PAR患者 ,均符合 1997年海口会议修订的“变应性鼻炎的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  相似文献   

9.
HLA—DRB1等位基因与我国北方类风湿关节炎的关系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赵岩  董怡 《中华内科杂志》1997,36(2):112-115
为了观察HLA-DRB1等位基因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临床及发病中的作用,对86例RA患者和106名正常对照的HLA-DRB1等位基因进行分型。用序列特异性引物体外基因扩增法测定HLA-DR特异性,用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进行HLA-DR4亚型的测定。并根据HLA-DRB1等位基因的分型结果分析RA的临床表现和血清学特点及其与RA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表明:同对照组相比,RA患者中HLA-DR4基因频率明显增高(48.8%比17.9%,P<0.001),而HLA-DR5基因频率降低(16.3%比27.4%,P=0.06)。DR4阳性RA中主要的DR4亚型为HLA-DRB1*0405(61.9%比21.1%,P<0.01)。在DR4阳性和DR4阴性两组患者中,其发病年龄、病程和关节外表现无明显差异,但DR4阳性组的类风湿因子阳性率高于DR4阴性组(P<0.05),并且DR4阳性的RA患者腕和(或)指关节X线片分期明显重于DR4阴性者(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北方RA患者和HLA-DR4基因明显相关,其主要亚型为HLA-DRB1*0405。RA患者HLA-DR4基因的检测可作为一项有用的预后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0.
老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特点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病因特点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74例老年(年龄大于60岁)ARF的病因特点、治愈率、肾功能恢复速度和病死率等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收治的156例非老年(小于60岁)ARF进行比较。结果老年ARF约占所有ARF的1/3,缺血是引起ARF的最主要病因。老年ARF恢复慢,治愈率低,而病死率高。结论积极防治原发病是改善老年ARF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准确,简便而又快速地了解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阴性肝病患者的病因,建立了套式和免疫套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DNA的技术,结合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指标的检测,对HBsAg阴性肝病患者的病因进行了研究,发现套式PCR能将单次PCR的敏感性稳定地提高1000倍;免疫套式PCR可检测到0.1~0.01pg/L水平,检测HBsAg阴性肝硬化22例(A组)  相似文献   

12.
报道老年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28例,其中难治性贫血(RA)10例,伴环形铁粒幼细胞增多的难治性贫血(RAS)3例,原始细胞增多的难治性贫血(RAEB)8例,转化中的原始细胞增多的难治性贫血(RAEB-T)7例。老年患者无特征性临床表现,常见症状为头昏、乏力、皮肤瘀疗效果差、生存期短等特点。其中RA和RAS预后较好,以应用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治疗为宜;而RAEB及RAEB-T以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不同年龄组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变化及可能的因素。方法 分析497便不同年龄组糖尿病患者(UAER)变化及相关因素。结果 随着年龄增加,肾病(DN)与视网病变(DR)共存的比例增大,两种病及不存在的比例上,DN与DR存在的一致性随年龄增加而减弱,三组相关系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UAER的影响因素较复杂。  相似文献   

14.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AgNOR及雌激素受体的检测研究曾桃英,银曾芳,付军,周祖良,蔡岳华有关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核仁组成区变化及雌激素受体(ER)检测研究国内外少有报道,本实验对FAP的各病变阶段进行了AgNOR计数、形态测量以及ER检测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大鼠哮喘模型肺组织糖皮质激素受体(GR)和β-肾上腺素能受体(β-AR)水平及平喘药物对其影响。方法用放射性配基竞争结合法测定连续激发哮喘和药物治疗后各时点肺组织GR和β-AR。结果激发后第1天肺组织胞浆GR最大结合容量(Bmax)显著升高,3天后迅速降至低于正常水平,平衡解离常数(kD)值也显著降低。肺组织胞膜β-AR、Bmax和kD值激发后逐日下降,第14天明显低于对照组。地塞米松可下调GR,雾化吸入作用弱于腹腔注射,而显著上调β-AR,雾化吸入者更明显。美喘清和舒喘灵治疗可防止GR下调。结论肺组织GR和β-AR随哮喘发作而变化,糖皮质激素(GC)可下调GR和上调β-AR,吸入优于全身用药。联合应用GC和β-AR激动剂可互相减轻受体的下调而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6.
哮喘是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气道高反应性为其病理生理特征。过敏性哮喘患者吸入致敏原后半数以上出现双相气道反应,即速发生反应(EAR)与迟发反应(LAR),部分只出现速发反应。此外,致敏原的吸入可导致非特异性气道反应性升高(AR)。三者共同构成持续气道高反应性。本篇综述过敏性哮喘气道反应各时相的病理基础,阐明其细胞、分子生物学机制,对哮喘的治疗和发病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具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全夜多导睡眠图(PSG)有关呼吸紊乱和低氧血症的指标,预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所需的经鼻罩持续性气道内正压通气(CPAP)的最佳压力水平(Pm),并用于指导临床应用。方法采用RHK-5500型多导睡眠监测系统联接BiPAP(ST/D)系统测定18例OSAS患者经鼻罩CPAP的Pm,并推导其与呼吸紊乱指数(RDI)或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间(TS90)的回归方程。采用此回归方程预测Pm,并对6例(预测组)OSAS患者进行1周治疗(每夜8~10小时),其结果与采用实测Pm进行CPAP治疗的13例(实测组)OSAS患者(同样疗程)相对比。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2天测定PSG。结果RDI或TS90与Pm呈显著的直线正相关;用预测Pm治疗OSAS,其症状及PSG指标均有显著改善,疗效与用实测Pm组者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提示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的RDI或TS90预测CPAP治疗时所需的最佳压力  相似文献   

18.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细胞遗传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冯宝章  韩金哲 《中华内科杂志》1994,33(11):754-757,T021
为了探讨骨髓细胞遗传分析在鉴别诊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再生障碍性贫血(AA)等不同血液病中的意义,我们联合应用骨髓细胞R-带核型分析和组妹染色单体分化(SCD)检测,对334例MDS,AA等不同血液病进行分析并随访。结果表明:(1)RA/AA,RA/ITP和RA/HA等可疑RA即为不典型RA或异早期RA;(2)骨髓细胞从SCD阳性转为SCD阴性是骨髓细胞癌变过程:(3)骨髓细胞SCD检测  相似文献   

19.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ML/RARα融合基因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研究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PML/RARα基因的亚型、变化以及与临床疗效、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筑巢式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初治APL患者PML/RARα融合基因的RNA异构体,监测完全缓解(CR)APL患者微小残留病(MRD)。结果 49例且的APL患者PML/RAPα晤基因亚型,S型为40.8%,L型较S型预后较好。分别采用三氧化二砷(AS2O3)、全反  相似文献   

20.
抗角蛋白抗体、抗核周因子及类风湿因子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意义张江林施桂英黄烽丁玉珍孟庆功徐明类风湿关节炎(RA)特异的诊断标记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国外的研究表明抗角蛋白抗体(AKA)、抗核周因子(APF)和类风湿因子(RF)在RA具有诊断意义[1]。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